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抖音独家】连载至睁开眼,回到老婆难产当天司辰颜立》-第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司辰没继续说,掉头,继续收割。

        赵三本来计划阻止的,但是,聪明如他,早知道司辰是来干嘛的了。

        他转过头去,问:“文干部,你在省城考察时,人家那里的收割机,都是咋收费的?”

        “哦,一亩地25块,脱粒机按钟头算,15块。”

        赵三迅速在心里算账——

        一亩地,可以出产800斤左右的麦子。

        如今的麦子价格,两毛钱一斤,一亩麦子能卖160块左右。

        往年,他家所有人上阵,从收割到脱粒,最快也要一周。

        今年,他腿受伤了,三儿子还要参加高考,明天开学后五天不能回来帮忙,得安心上学。

        今年的收麦子进度,没有十天根本不可能完成!

        相比于一周后遭灾,麦子发芽或霉烂,赵三觉得自己出得起这个钱。

        更何况,下雨,指不定要不了一周,就来了!

        还有一个最最严重的情况,麦子熟透了,根本撑不到一周。

        五天,撑死五天,就开始掉麦粒了。

        他身后的其他人,也在心里默默算账,自己请收割机,划不划算。

        吃完饭,赵家兄弟拿着四齿叉,跟在收割机后面,抓紧攒麦子。

        司辰在前面哗啦啦收割。

        一个小时十分钟,赵三家的麦子,全部收割完毕。

        司辰心想,这地,绝对不止18亩!

        拖拉机停下来,赵三上前发烟:

        “司辰呐,辛苦你了,我都算了,18亩,一亩地25块,一共是450块。”

        司辰摆摆手,接过来烟,别在耳朵上,道:

        “叔,一亩地20块,脱粒机一个钟头10块!”

        他声音很大,刻意说给留下来不走的那些人听。

        司辰心里都有数,走了的,是觉得自家麦子可以镰刀收割的。

        没走的,必然是要使用收割机的。

        众人一听,莫名有种超出心理预期的惊喜感。

        要知道,有些人家里30亩地,一亩地省5块钱,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用!

        一定要用收割机!!

        年年收麦子,累死个人,受够了!!!

      第32章 15个小时总收益六千块

        男怕收麦子,女怕生孩子。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

        收麦子,顶着烈日,弯着腰,一手抓麦子,一手握镰刀,收割。

        别说劳动了,就是一直保持这个姿势往前走,一两个小时,腰疼得人都得崩溃!

        更何况,还是在高温烈日下,一收割就是三五天,年年如此,谁能不够够的呢?

        不止是收割,还要码好,拉回去,卸下来,碾压脱粒。

        碾压时候,还要拿着四齿叉不停翻麦子,确保均匀碾压。

        真不是一个累,可以定义的!

        听到司辰的话,人群里立马就有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大伯,上前发烟,道:

        “小伙子,去我家吧,我家30亩,我现在就给你钱,600块,是吧?”

        说着,那人就从衬衫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个牛皮钱包,点出来六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递过来。

        司辰眼皮一跳,下意识接住,呦吼,这是个有钱的主儿啊!

        他不动声色打量人家那身行头,白衬衫,黑西裤,牛皮鞋,很讲究的穿着。

        “荣哥,你等等,我先给司辰把钱结了。”赵三把人往后拉。

        “我着急回厂里呢,当然越快越好!”

        “害,荣哥,我知道你大忙人,毕竟,罐头厂几百上千号的人,都等你坐镇指挥呢。”

        赵三嘿嘿一笑,圆滑:

        “你们兄弟姐妹们,都是厂里上班的体面人,确实忙。”

        “不过,每年回来收麦子,你就当兄弟姐妹们回家聚一聚,孝敬老人了,二老也高兴,是不是?”

        这话说得,赵荣心里舒坦了。

        司辰大概知道了,县里唯一的罐头厂的厂长,还是半国营,难怪这么体面。

        这年头的元孟县,罐头可是走亲访友必带的礼物之一,跟红糖、鸡蛋一样,非常受欢迎。

        两块钱一罐,不贵,还体面。

        就像后世走亲戚时提牛奶、八宝粥等饮品一样。

        “叔,不急,我这里有个本子,您先记上,晚上咱再结账。”

        司辰心里另有打算,不计划收赵三这个费用。

        赵家垣,他初来乍到,得依托赵三帮忙。

        村里哪些人厚道,可以给收割,还能给赊账几天;哪些人不厚道,不能打交道。

        司辰都得依靠赵三。

        并且,人是村长,在村里是有威信的,他跟着,司辰心里踏实一些。

        赵三脑子转得快,立马察觉到什么了,正合他意。

        他嘿嘿一笑,接过本子跟圆珠笔,开始在上面记录:

        赵三,18亩,360元。

        “三叔,我这初来乍到,也不认识大伙儿。”司辰开门见山:

        “谁家要收割,您先帮忙给我记上,您看成不?”

        “成!咋就不成哩!有叔照顾你,放心,昂?”赵三乐开了花。

        反正自己腿受伤,不能干农活。

        跟着司辰,正合他意。

        “荣叔,我得先去把我赵诚兄弟家的收割了,您下一家,成不?”

        赵荣看了看手表,问:“需要多久?”

        “赵诚家20亩地,得一个钟头多点。”赵三赶紧回答。

        赵荣点点头,道:“成,我等等。”

        司辰站在拖拉机上,对着一群眼巴巴的庄稼汉,道:

        “各位叔伯大哥,谁家需要收割机,就在赵三叔这里登记!”

        众人立马蠢蠢欲动,围拢过来!

        司辰赶紧又道:

        “三叔,为了提高效率,不把时间浪费在路上,您给他们按照麦田距离这里的远近顺序,排一下。”

        赵三秒懂,冲着司辰摆摆手:“放心吧,你尽管在前头开,我给你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司辰乐呵呵一笑,转动方向盘,直奔隔壁赵诚家麦田。

        “三叔,我、我我!我家16亩,要收割机!”

        “三伯,我家20亩,要收割机!”

        “三娃子,俺家10亩,也要收割机!”

        赵三一愣:“拴子叔,您家这点,也要收割机?”

        “儿子闺女都在省城,每年收麦子千里迢迢跑回来。”赵拴子无奈苦笑:

        “那来回的车费、路上的花销、请假误工费,都快赶上这点收割机费了。”

        赵三道:“那是,大军哥有本事,如今可是省城人民医院的专家,请假得扣不少工资吧?”

        “工资不工资,那都是小事儿。”赵拴子说起自己这个大儿子,自豪得很,日常吹嘘:

        “关键是,大军是拿手术刀的,耽搁一天,就有许多等着救命的人,得去阎王爷那里报到了。”

        “既然,端了医生这碗饭,那就得救死扶伤为大,咱家这点麦子,跟人命比起来,不重要。”

        赵三:……-_-||

        ……

        间接救死扶伤、从阎王爷手里夺人的司辰,机器收割到赵诚田里。

        “哎!辰哥、辰哥,你咋收割过来了?”

        赵诚左手捏着一把麦子,右手拎着镰刀,目瞪口呆。

        司辰不停摆手,让他跟家人们,都快让开。

        “辰哥,我不是不计划用你的收割机,我是想先仅别人!”

        赵诚扯着嗓门大吼,解释:

        “辰哥,你别误会我!”

        司辰胡乱点点头,摆手,让他快点让开。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0: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