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女孩子读大学是有的,但不多。
华夏民风开化尚且不够,在燕城这样的地方,也主张女子早嫁。
中学毕业嫁人,是最理想的。
上次七爷还让云乔去念中学,也是这个意思。
姜燕羽吐吐舌头:“念书怪累的,我反正是不想读书。”
姜少则说:“这是社会原因,不怪你们。”
当前社会,能提供给女子工作的机会很稀少。L.ོ哪怕有,学历和学识也不怎么加分。也就是说,女人读了书,用处也不大。
念书的确辛苦,若不是为了前途,谁愿意去吃这个苦?
“将来可能会好。”云乔说。
姜少想起前不久丢失的山东半岛,心情低沉,不再接话。
将来,真的会好吗?
会有一个强盛的国家,国土都归自己吗?会有繁华的经济,每个人学以致用,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吗?
将来……这国、这民,还有没有将来?
第134章
汽车慢腾腾到了南华饭店。
今日贵宾如云,整个燕城的贵妇人们,都携眷出席。
门口两条马路上,已经停满了汽车。还有侍者早早在路口等着,瞧见了汽车就阻拦。
侍者恭恭敬敬对姜燕瑾说:“先生,前面车子停不了了,您可以先停这里。若是您开进去,再退回来停,这里都被占了。”
姜燕瑾是个肯听劝的,当即下了车。
路旁一株高大梧桐树,入了秋树叶尚且浓密,夕阳照耀,在地上投下树叶的清晰脉络。
姜小姐挽住云乔,姜少跟在她们俩身后,三人往里走。
路上遇到了不少人,他们有的彼此认识,相互打招呼。也有人认得姜家兄妹,和他们寒暄。
南华饭店门口,铺了长长红毯。
华服男女,一个个踏上这红毯,迈入饭店。
云乔进来的时候,大厅内已经有了不少人。尚未入夜,水晶灯已经亮起,千根枝杈的灯透亮,照得室内如白昼。
大理石地面,在灯光照耀下,泛出人影。
空气里飘荡着酒香、食物的香醇,还有动听乐声。
整个宴席大厅极大,分两边安置桌椅,约莫四五十张大桌子,铺着乳白色桌布,透明玻璃瓶中装鲜艳欲滴的玫瑰。
“真气派!”姜燕羽低声对云乔说,“我只带了五百块,作为今天的募捐金,会不会太寒酸?”
云乔:“不会。”
五百块大洋,放在任何场合,都算得上大气,绝不寒酸。
姜燕羽又问云乔:“你带了多少?我哥哥身上还有钱,可以借给你一点。”
姜少正好听到了这么一句,一时无语。
他跟妹妹解释过萧婆婆和青帮、雁门的关系,但妹妹肯定没怎么理解。
她要是理解了萧婆婆的势力,就不会觉得云乔需要旁人借钱给她。
“我带了本票簿子,英国人银行的。”云乔道,“到时候看吧,可能我也会捐五百块。”
姜小姐不再说什么。
宾客们越来越多,云乔也见到了几个熟人,其中就有钱婶和钱家那对双胞胎姊妹;还有祝禹诚和祝家的小姐们。
“云乔,等会儿跟我们坐一席。今日没有安排座位,随便坐。”钱婶对云乔说。
云乔:“好。”
祝禹诚也凑过来,想要跟云乔和钱婶一席。
然而,祝家大少是何等显赫,总有人上来搭腔;钱叔的地位虽然不输祝家,但钱婶刚到燕城,还没交际过,大家都不认识她。
姜家兄妹也有些朋友,早已被人拉着去说话了。
云乔抽空走了个神:“今天这等热闹,不知七叔会不会来?”
门口那边传来喧哗。
云乔望过去,瞧见督军夫人和席老夫人。她们俩身边,还跟着一名四旬年纪的美妇。
妇人穿着银红色旗袍,纤瘦窈窕,脸上有了点岁月纹路,胜在白净。她温婉端庄,自有一股子安分劲儿,不招人恨。
她就是督军的爱妾郝晚云。
督军府显赫,郝姨太虽然地位高,但她平时不怎么交际,在场七成人只是听说过她,没见过。
今日见到了,大失所望。
“好普通一人。”
“远不及督军夫人保养得好。”
“她怎如此老?”
“她跟督军一样大,四十多的人了,如何不老?”
大家小声议论着,然后上前搭腔。
钱婶也特别好奇,往那边看了好几眼,笑道:“外头说郝姨太和督军的故事,都能成一台戏了。”
云乔却在走神,因为她余光瞥见了一人。
那人也在看她。
见她望过来,他冲她淡淡微笑,目光沉静而绵长。
云乔站起身,朝他走了过去。
第135章
宴席大厅内,有几根柱子,垂着青绒帘布;柱子旁边,则是落地长窗,推开出去是小小阳台。
一共六处这样的阳台。
穿着天青色衬衫西裤的男人,转身往小阳台走去,云乔不紧不慢跟了过去。
夜幕降临,大厅内的灯光,透过磨砂玻璃门照进来,小阳台光线充足。
小阳台门可以反锁,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还有一柄宽大遮阳伞,撑在桌面之上,是盛夏给客人遮阴的。
秋老虎还毒,中午阳光也强烈,遮阳伞没收起来。
夜里的伞下,一片漆黑,别样静谧。
“二哥。”云乔出声。
男人的脸隐匿在暗处,看不太真切,但笑容很足。
他身上有岁月沉淀的稳重与英俊,一双眸子似能摄人心魄。
云乔与他在广州相识。
十三行门口,二十岁的他,带着才十二岁的云乔,跟来来往往的人赌【创建和谐家园】。他一双手,骨骼分明,只赢不输。
人人都说,富盖广州的程家,几位少爷芝兰玉树。比起兄弟们,程二少更出色一些,满腹才华、人情练达。
他八岁跟着家里管事去英国念书、做买卖,一年到头往返各国,说一口很流畅的英文。
云乔为何非要学英文?也许,在小小的她心里,与人谈笑风生的程二哥值得她学习、模仿、追随。
她那时候没日没夜粘着他。
他会做生意、说好几国洋文,他还擅长赌。他不进大赌场,只喜欢坐在十三行门口,与人赌上几把。
每次都赢,从不输。
他的赌注有大有小,大的可以是一箱子金条,小的可以是一块糖。
“乔乔,十三行是希望,全世界各国的商人,都跟十三行通商。开国门是我们的出路,将来,遍地都可开门通商,我们国家才会强大富足。”
广州十三行,是康熙年间就对外通商的衙门。
用程二少的话说,这是希望之火。
所以,他总爱带云乔去十三行门口玩。
“二哥,你怎么到燕城来了?”云乔瞧见他,从往事里剥落,回到现实。
程二少名叫程立,他今年二十七岁,身上有很浓郁的成熟气息。虽然他眸子幽静漆黑,但看云乔的时候,他总是平和而温柔。
有点像父亲的目光。
云乔没有父亲,她很贪恋这样的温柔。
“我送货来的。”程立微笑,“钱婶不是过来了吗?顺便过来看看钱叔和钱婶,还想着过几天去看望你。”
外婆葬礼之后,云乔没有再见过程立。
当时,程立请她去广州,将来在广州安家,她其实有点心动。
只是外婆遗言,她不能不从。
“送货?是做什么买卖?”云乔问。
程立笑起来:“医院必备的一些器材,对方希望由我接手,从英国采购回来。东西到了,价格不菲,买家要跟我对面接交才肯付尾款,所以我亲自来了。”
云乔想起了今晚的募捐仪式。
说是募捐,其实也是给妇婴医院造势。目前燕城还没有专门的妇婴西医院,这是大的进步。
西医院是医学会筹办的,属于医学会。不管是拉人入股,还是单纯想要筹钱,都需要燕城这些名流帮忙。
“原来如此。”云乔笑了下,“你不着急回去吧?”
“事情办完了应该不急,回去也没什么事。”程立道,“我可能要在这边开个贸易行,留一段时间。”
云乔心中一喜。
她也不知这欢喜从何而来。外婆去世之后,真正和她亲近的人,除了钱家和长宁静心姊妹,就是程二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