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哎哟,宋清儿这是去花钱呀?有补偿款就是不一样。”陈寡妇才不会放过宋清儿,虽然不能拿她怎样,但是宋清儿不舒服她就开心。
“陈寡妇,你老是说补偿款的事情,是不是惦记啊,那村里可得小心了,毕竟怕遭贼。”李婶也是个精明的,这陈寡妇每次都嘴碎看到谁家有好东西就念叨。我要治不了你,我就不是村支书的媳妇了。
再念叨也不是你的。平时见人就说就算了,现在当着别人的面也说,真的是以为说多了就变成你的一样。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怎么会是贼。”陈寡妇气的手都在抖。
“怎么了,我说错了?按照你刚刚那样说,岂不是每个人都不能花钱了,我们花钱也是给到国家的,你这是惦记国家的钱啊。”李婶是读过书的,而且在在妇联工作,说话一套一套的。
“我可没有这么说。”陈寡妇瞬间不敢说话了,这罪名要是坐实了,肯定是要挨枪子的。
其他人眼热就更不敢说什么了,毕竟害怕给家里带来灾害。
第15章 县城行
“清儿的补偿款可是要留着读书的,读完书花的也差不多了,如果以后谁惦记孩子的读书钱,我让宋叔找你们男人。”
黄婶要帮宋清儿把别人的话堵住,自家的孩子,自家疼。
大半个小时后就到了县城,现在县城都是灰扑扑的墙壁,最高的也就两层楼,还有墙上写着各种语录。
“为国家做贡献。”
“打倒资本主义……”
墙上都写着这些,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三点这里【创建和谐家园】回去,都别迟到了。”老宋叔交代着大家。大家都爬下牛车,各自去买东西了。
宋清儿最后一个走,走的时候给了两颗大奶兔白糖给老宋叔。
“你这孩子干啥。”老宋叔推脱,怎么能拿孩子的东西呢。
“老宋叔,拿回去给两个孩子甜甜嘴,再放下去就坏了。”
宋清儿说完就走了,老宋叔有两个孙子,疼的紧,而且以后自己来县城也要坐牛车,肯定要打点好。
“这孩子。”想到两个孙子,老宋叔也只能拿着了,以后多多照顾这孩子就好。
宋清儿先去了废品站,从空间里拿出了五颗硬糖放在了口袋。
废品站是一个大妈在看着。
“大妈,家里没有引火的了。我想进去找点废纸回去引火。”宋清儿说完就把五颗糖放进了她的手里。
果然这大妈眉开眼笑的。
“行,你进去吧,这边都是废纸,那个仓库都是一些桌子,凳子,你看有什么需要的你就拿就行,不该拿的可别拿啊。”
“知道的,大妈。”果然这糖还是有用的,不然两个仓库是分开的,自己也没有借口去另一个仓库。
进去后宋清儿先去了放桌子,凳子的仓库。
里面都是短胳膊短腿的桌子凳子,还有很多碎了的陶瓷。
宋清儿蹲下来看了看,大部分都坏了,而且都没有什么收藏价值。宋清儿把每个桌脚都敲了敲。
果然有一个桌脚是空鼓的,宋清儿把桌脚的底部拔了出来,里面有两个翡翠的戒指,还有一个帝王绿戒指。
立刻把它放进去了空间。
其他的都没有了,把每个桌子的抽屉都打开看了看,有一个首饰盒子,但是锁着的。
宋清儿也把它放进去了空间。然后就去了废纸的那个仓库。
有一幅清明河上图。
“天啊,这可是国宝来的啊。”宋清儿赶紧收进去了空间。
竟然还有一副唐工仕女图。
都是国宝来的啊,这下真的发了,空间里的虽然很多,但是都是仙人留下的还有宋家的。这是第一次靠自己得到的啊。
赶紧放进去了空间,再拿了一沓废纸出去。
“大妈,你算算多少钱。”
大妈翻了翻,没有什么不该拿的。
“给两分钱就行。”宋清儿从口袋了掏了两分钱出来,其实都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从废品站出来后就打算去供销社买东西了,昨晚数了数快过期的票有:三张肉票,五张粮票,三张布票,两张油票,一张肥皂票,一张糕点票。
供销社就两层楼,里面的销售员都是不可能像后世的那么礼貌。但是也没有说拿着鼻孔看人。
“姐姐,麻烦你帮我拿一斤桂花糕。”宋清儿嘴甜。
“哎哟,这位妹妹,行。”自己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还叫我姐姐,真的是开心。
(∩_∩)
“一张糕点票和7毛钱。”
“好的,姐姐,给你。”宋清儿从口袋掏出钱和票。
然后去买了一个肥皂花了一张肥皂票和五毛钱。
然后用五张粮票买了三斤白面,花了7块钱。
然后去买了三匹布,都是素色的,花了三张布票还有10块钱。
然后就去买肉,卖肉的是最多人排队的,都想要到最肥的肉。
宋清儿买了三斤肉,然后买了一个大骨头打算熬汤喝。花了三张肉票和15块钱。
再去买了两斤油,和一个油罐,花了两张油票和6.8元。
这趟一共花了40元。这可是别人一个月的工资啊。
那些大婶看到宋清儿买这么多东西,一直在说败家败家。
自己没偷没抢的,有什么怕的,买完就走人了。去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把东西放进去了空间。
现在十点了,打算去纺织厂那边卖掉一些粮食,那边妇女多,还有职工房。
今天出门前把地窖里面的粮食换成了空间的,她要把地窖的粮食卖出去。
第16章 卖东西
宋清儿把50斤粗粮还有20斤细粮和10斤的白面放进去了背筐里,然后看了下附近没有人就进去空间把脸涂的蜡黄,还好长得高,这样一看就像个20多的姑娘,然后就往纺织厂的方向走。
宋清儿选了一个看起来比较慈祥的老太太。
“大娘,要粮食吗?”宋清儿压低音量。
“哎哟,闺女啊,怎么现在才来看我呀!”大娘说完就拉着宋清儿往家里走。
宋清儿也明白这套路。“大娘,路上走得慢,所以就耽搁了。”
老太太给宋清儿一个赞赏的眼神。
老太太住的是职工房,自己的老伴还有儿子都在纺织厂上班。把宋清儿拉进去家里后,就给宋清儿倒了碗白开水。
“闺女,你有啥粮食。”
“大娘,我有粗粮,细粮,还有白面。”
宋清儿今天背出来的背筐挺大的,老太太看到这么多的东西,自己家里也吃不下。
“闺女,我去找几个我的老伙计跟你买,你放心,都是可靠的。”
“可以的,大娘。”宋清儿说完老太太匆匆忙忙的就走了。
宋清儿趁她出去的时间往框里面放进去了30斤红糖还有20斤白糖。
没多久老太太就带着几个大娘走了过来。
“闺女,这几个都是家属,都可靠。”
“闺女,你这有啥啊。”其中一个大娘赶紧问,家里不缺钱,不缺票,但是粮食不好买啊。
“各位大娘,我这里有粗粮,细粮还有白面。”
“多少钱一斤?”
“粗粮五毛一斤,细粮一块,白面一块二,不要票。”
这价钱比供销社贵,但是比黑市便宜。这些大娘都去过黑市,自然知道价钱。她们还占便宜了呢!
“闺女,给我来20斤粗粮和5斤细粮。”
“闺女,我要10斤粗粮,10斤细粮,5斤白面。”
“各位大娘,一个一个来,你们这有秤吗?我今天没有带。”
“有有有,我给你拿。”那个老太太把家里的秤拿了过来。
“闺女,我要20斤粗粮,20斤白面。”
“闺女,我要10斤白面和5斤细粮。”
……
宋清儿一个一个给她们装,粮食不够就从空间里拿里面拿,偷偷的放进背筐里。
大娘都是带着篮子来的。也不用宋清儿拿袋子给她们装。宋清儿只有后世的塑料袋,下次看来得备一点这个时代的袋子。
宋清儿一共卖出去了150斤的粗粮,60斤的细粮和40斤的白面。一共赚了183块钱。
“闺女,你还有红糖和白糖呀!”一个大娘都盯着筐里的东西。
“大娘,这个本来是我奶奶让我带去给我姑姑的,但是我姑姑前几天搬家了还没有通知家里,所以只能拿回去了。”
“闺女,能不能卖给我们?”
“你们要吗?要的话我就不背回去了。”
“要要要,怎么卖?”这可是精贵的东西啊,买都买不到。
“大娘,红糖一块五一斤,白糖一块二一斤,不要票。”这价格真不贵,去黑市没有两块钱买不到。
“闺女,每样给我来5斤。”
“闺女,我也是。”
“闺女,我要5斤红糖。”
“闺女,我要5斤白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