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就是眉目如画,灵动如夜空星辰。
而且她身上有一股子别人都没有的“劲儿”,自信,骄傲,大胆,还带着那么点神秘。
能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想向她伸出手,心甘情愿被她吸引,想跟着她一起往前走,哪怕前面刀山火海,都有放手一搏的冲动。
燕千绝还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人,也是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对一位姑娘如此上心。
赐婚的圣旨本来是想为求她给自己治伤加一番筹码,他求她应下婚约,也不过是想遂了皇后的心愿。
如今看来,倒也不必非得把理由卡得那么死……
第64章 皇上口谕
次日,陆萧元上朝之前留下名帖,让陆辞秋带着去后宫,求见宸妃娘娘。
陆辞秋今日出来得晚,因为要治宸妃的病,她醒来之后先到诊所里去了一趟。
将该准备的准备出来,想着若是宸妃确诊是银屑病,今日就可以直接打了第一针。
待到百兰院时,老夫人已经很着急了。
常嬷嬷迎上前说:“今儿二小姐要进宫去给宸妃娘娘诊病,老夫人特地吩咐其他人不必过来请安了,省得人多忙活。二小姐,老爷的名帖已经备好了,您看是不是这就出发?”
陆辞秋点点头,将陆萧元的名帖接了过来,“那我立即就去吧!”
可还没等她出家门呢,却有宫里的太监找上门来——
“传皇上口谕,宣,陆家二小姐陆辞秋,即刻入宫!钦此!”
陆辞秋跟着来传口谕的太监一起走了,老夫人坐在百兰院,望着桌上搁着的陆萧元的名帖,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说,皇上叫她进宫是为了什么?”她问常嬷嬷。
常嬷嬷也不确定,但为了宽她的心,还是道:“可能是为了赐婚的事吧?毕竟咱家二小姐一直没接圣旨,皇上肯定是要叫到跟前去问问的。”
“真是为了赐婚?”
“肯定是的,老太太放心。十一殿下对咱们二小姐那样好,就凭着皇上对十一殿下的疼爱,也不会为难咱家二小姐的。”
老夫人微微宽心,可这心还没等宽太久呢,就见云氏带着陆倾城匆匆走了进来。
她不耐烦地问道:“你们来作甚?不是都说过了,今日无需过来问安。”
云氏母女给老夫人行了礼,然后就听云氏说:“母亲,我心里头有事,实在藏不住,不得不来与母亲说说。听闻二姑娘被宫里的太监给带走了?”
老夫人急眼了:“什么叫带走了?你会不会说话?阿秋是被宫里人请去的,什么叫带走了?云华裳,不会说话你就把嘴闭上,赶紧走!”
云氏立即道歉:“是儿媳说错话了,母亲莫要生气。儿媳也是急过了头,因为我听说昨日二姑娘去送罗家那二位时,也不怎么的,竟跟冯家的小姐起了争执,罗家还断了冯家货品的供应。现在望京城里都在传,说冯家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把这笔账算到陆家头上。”
“冯家?”老夫人想了一会儿,“可是孝谨皇贵妃的娘家,靖国侯府?”
“正是。”云氏一脸焦急,“母亲您说这可怎么办啊?太子的事还没过去,这又把冯家惹上了。那孝谨皇贵妃可是住在皇宫里的,就算咱们左相府不怕他靖国侯府,可小姑子在宫里还是要看皇贵妃脸色的呀!我主要就是担心文君。”
她这么一说,老夫人也开始担心了。陆倾城便借机说:“不如把二婶和四妹妹叫来问问?昨日二妹妹是跟四妹妹一起去送的亲戚,四妹妹应该知道经过。”
老夫人点点头,对常嬷嬷说:“赶紧叫人把她们两个给我叫到这里来!”说完还觉得不放心,又道,“再叫人去宫门口迎一迎,萧元要是下了朝,就让他立即回家商议对策。”
片刻之后,罗氏和陆芳华到了,关于昨日在街上怼了冯家小姐一事,陆芳华“供认不讳”,但也直言:“是那冯家小姐先找的茬儿,我们最多算是正当防卫。总不能人家站在大街上骂我们,我们都不还嘴吧?那我们陆家成什么了?岂不是人人可欺之处?那大伯以后在外头还有何颜面?我们这也算是为大伯争光,祖母不必将我们特地叫过来夸赞。”
老夫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夸赞?她何时要夸赞她了?她是想骂人的好吗?
这时,陆萧元也回来了,匆匆进屋,就听到陆芳华在那狡辩,当时就指着陆芳华的鼻子骂:“不知廉耻的东西!一个女孩子,好的不学,去学泼妇骂街?”
罗氏当时就急眼了:“大哥什么意思?你教训小辈我不管,但你上来就一句不知廉耻是几个意思?你可知廉耻二字代表着什么?”
说完,突然伸手推了陆倾城一把,陆倾城猝不及防,被她推得一趔斜,差点没摔了。
罗氏张口就骂:“不知廉耻的东西!一个女孩子,坐都坐不稳?”
“你……”云氏大怒,“弟妹这是何意?你与我家老爷争吵,为何拿个孩子撒气?”
陆倾城眼圈儿一下就红了,“父亲……”
陆萧元好生心疼,罗氏却不依不饶,“还好意思问我是何意?我这不都跟你家男人学的吗?难不成就他能骂我们家孩子不知廉耻,我不能骂他家孩子?我也是做二婶的,我也是长辈,我骂她她就得受着!至于该不该这么骂,那就是你男人的问题了,反正我有样学样,你们要是不嫌弃寒碜,那咱们就把府门打开,到府门口骂去!让外人也听听,堂堂左相是如何用词不当的。就这点水平,连骂个人都骂不精准,有资格做丞相吗?”
“你住口!”陆萧元几乎要气疯了,“你这般胡搅蛮缠,于你二房有何好处?坏了本相的名声,难不成二房还能独善其身?”
“切!”罗氏狠狠翻了个白眼,“我为何不能独善其身?我巴不得你倒台,我好赶紧带着男人和孩子回娘家去。我娘家别的没有就是有钱,我们仨回了娘家天天躺着吃也没人管,在你家还得看这个脸色看那个脸色的,月月往里搭钱还得不着一句好,我图啥?
赶紧的,完蛋吧!”
陆萧元气得直迷糊,手捂心口表示自己快要不行了。
老夫人实在不愿意听他们争吵,大房二房吵来吵去的十几年了,这得啥时候是个头?
她现在不想关心大房二房谁能赢过谁的事,她也不想理会陆倾城在那哭,她就只关心一个问题:“萧元你说,皇上叫人来传口谕,让阿秋立即进宫,这所为何事啊?是跟太子有关,还是跟冯家有关啊?”
陆萧元一肚子火,这会一提到陆辞秋,那火就更大了……
第65章 都有毛病
“本相如何知道同谁有关!但不管是因为什么,死罪怕是免不了了!咱们现在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能把这个家保住。她死不要紧,别将咱们这些人给连累了!”
陆芳华一脸的难以置信,“大伯都不替二姐姐想办法?”
“本相为何要替她想办法?难道是本相让她去打太子的?还是本相让她去挤兑冯家的?都不是!是她自己找死!既是她自己找死,那本相有何办法?”
老夫人手里的鸠杖砰砰地往地上砸,“就算要死,也不能现在就死,也得等她先把你妹妹的病给治好了的!”
陆萧元冷哼一声,“这个请恕儿子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老身看你就是不想管!陆萧元,那可是你的亲妹妹!那可是唯一能在宫里帮你说得上话之人!你就算要冷血,也请你想想清楚该对谁冷!陆萧元,你可不要忘恩负义!”
一句忘恩负义,陆萧元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
他这些日子也是里外受气,夹板气受到一定程度必定爆发,只是缺少一个契机。
而今日就是个契机,屋里全是自家人,他就算发再大的火,也不需要承担多大的后果。
于是陆萧元发火了,冲着老夫人、冲着罗氏和陆芳华,甚至把云氏也给骂了一顿。
但就是没舍得骂还在抹眼泪的陆倾城。
他说老夫人心里只想着出嫁的女儿,从不知为他着想,他上朝回来从来得不到母亲一句关怀,母亲也不问问皇上有没有因为昨日太子被打之事找他的麻烦。
他说罗氏和陆芳华心里根本没有这个家,从来没把自己当陆家人,罗家在她们心里哪都好,陆家哪都不好。既然这样,不如干脆分家,让她们滚回罗家去算了。
他说云氏,身为大夫人,却把前院后院儿治理得乱七八糟,如果她管家管得好,今日这些事根本就问不到他的头上。
最后罗氏拉着陆芳华走了,不愿意听他这些浑话。
老夫人也被气得捂着心口说要晕倒,进屋躺着去了。
云氏和陆倾城轻言轻语地说好话劝着他哄着他,哄到最后陆萧元就觉得,到底还是云氏好,到底还是他的倾城好。
他握着云氏的手,压低了声音同她说:“你放心,早晚有一天,我们的倾城会坐到我们所期望的那个位置上去。到时我就是国丈,你也是皇上的岳母大人,这个家就再也没有人敢对你们无礼。即使是老夫人,她也要掂量掂量。”
彼时,陆辞秋已经跟着那个传口谕的小太监进了皇宫。
这整个时空都在她所熟知的历史之外,所以这南岳国的皇宫,也跟后世所见过的紫禁城完全不同。
但即使再不同,肯定也都是金碧辉煌的。
红墙金砖琉璃瓦,盛夏的骄阳照射下来,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陆辞秋是从后宫的东华门进入的,拐了几个弯,去了皇上的内政大殿:静心殿。
静心殿点了一种熏香,应该是宫【创建和谐家园】调的,闻起来的确能让人平心静气。
只是这种香的味道稍微有些浓,初闻不觉如何,闻久了陆辞秋怀疑会头疼。
卫离在静心殿门口等着她呢,一见她来了,赶紧满脸堆笑地走上前,认认真真地行了礼。
陆辞秋一看他这个态度,就知道此番进宫应该不是因为她打太子的事,也不会是因为太子表妹的事。
那既然这两个原因都不是,很有可能就是她给燕千绝治病的事。
病是昨日治的,眼下这个时辰……行吧,十二个时辰已经过了。
她问卫离:“皇上在里面呢?”
卫离点点头,“十一殿下也在。”
“到底是皇上要见我,还是十一殿下要见我?”
卫离说:“应该还是皇上要见您。”
陆辞秋点点头,跟着卫离往里走。
二人穿过外殿拐进内殿,她就看到一个头发半白的老头儿正在桌案后头坐着,手里捧着本奏折来来【创建和谐家园】地看。
那老头儿身穿明黄色绣着龙纹的长袍,桌边上摆了四个冰盆,但还是热得直给自己扇风。
扇风用的是另一本折子,扇着扇着还瞅了瞅折子的封皮,然后嘟囔了句:“这赵卫怎么又上折子了?不知道朕烦他吗?就那么点破事儿一天到晚没完没了,他是不是没别的事做?要真没事做,明日就打发他到京郊抓蛤蟆去!”
卫离多少有些尴尬,轻轻咳嗽了一声。
老皇帝一听他咳嗽,就偏头瞅了一眼。
这一眼正好看见陆辞秋走进来,当时就觉得自己暴露了。
他可是位明君,是一本正经深明大义的皇帝,怎么可以让未来儿媳妇看到自己如此不着调的一面?这不是丢他儿子的脸吗?
于是老皇帝扔掉手里的折子,端端正正地坐好,还把先前被他骂过的赵卫大人的折子,用手好好地抚了几下,说了句:“既然提出问题,那就说明有问题,朝廷还是要解决的。”
陆辞秋眉梢跳了两下,又往前走了两步,然后在卫离的示意下站住脚。
接下来该给皇帝行礼了,可是这个大礼应该怎么行,她是一点章程都没有。
前世看的电视剧是多,但其中大多都是清宫戏,跟现在这时代背景也不搭啊!
最后,陆辞秋是直接跪下的,然后说了句:“皇上万岁万万岁。”倒也没让人挑出什么毛病。
天顺帝看着下方跪着的小姑娘,看了一会儿,又转头去看他的小儿子。
可他小儿子就是一副万年不变的冰山脸,明明只有十八岁,却总摆出一副八十岁的模样。
那种与生俱来的冷静与缜密,很多时候都让他这个皇帝甘拜下风。
老皇帝有些替陆辞秋担忧,这小姑娘能不能镇得住他的小儿子啊?
江媛媛那个女人只顾着自己跟裴卿的情谊,有没有想过她养出来的儿子是个什么样?
这到底是疼人家小姑娘,还是坑人家小姑娘啊?
老皇帝在心里一顿念叨,但你要说违背江皇后的意愿,那他也是不敢的。
于是他呵呵一笑,“陆辞秋?起吧!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