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独家连载-】戏明作者:春溪笛晓》-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可惜王华对儿子稍有成长的欣慰只持续到遇到谢迁前。

        听谢迁讲完文哥儿教唆别人偷奸耍滑的具体过程,王华脸一下子黑了。

        这小子怎么回事?跑谢家两趟,一趟比一趟能闹腾。

        上回还好说,只是小小地暴露了一点自己的能耐;这回他干的事就不怎么地道了,这么小的娃子哪里来那么多歪理邪说?

        练个字还能把他指头练坏了不成?!

        何况人还不是让他练,而是让自己儿子练。

        得亏谢迁脾气好,换个脾气暴躁点的人,说不准下回都不让他进门了。谁乐意让个带歪自己儿女的人天天往家里跑?

        王华有王守仁这么个长子在前,已经接受过许多家长以及塾师的投诉与指控,处理起这类事件来还算有经验。他当即对谢迁说道:“我会想想办法约束一二,不叫他一天到晚胡作非为。”

        话赶话即将到这了,王华又向谢迁讨教起来,想听听谢迁教育儿女的方法。瞧瞧人家谢家个个儿子都那么省心,怎么轮到他就一个两个都那么爱闹腾?

        两个当爹的讨论了好一会,下衙时王华就绕路去买了几本书。

        王华在翰林院当了许多年的修撰,家里自然不缺书。

        可他舍不得拿给儿子糟蹋,索性掏钱到外头买一套便宜的。

        便宜的怎么糟蹋都不心疼。

        王华拎着精心挑选的礼物回家,就得知儿子去陪他祖父下象棋了。

        自从那天输给文哥儿,王老爷子每天都让人来把文哥儿抱过去(主要冬天让他自己慢腾腾地走过去怕冻着),别的事全不干,先把象棋摆出来。

        文哥儿没了第一次下棋的冲劲,不时也会输给王老爷子,祖孙俩倒是玩得很尽兴。

        王华带着新买的“科举入门套装”,去了两老那边。

        文哥儿还不知道他爹给他带回什么大宝贝,正专心致意地和他祖父在棋盘上厮杀。没办法,他刚输了一局,且王老爷子还在他面前耀武扬威!

        可恶!

        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亲情第一,比赛第二——

        呸!

        胡说八道!

        比赛就是要赢!

        不管什么比赛都要赢!

        少说这些自欺欺人的鬼话,失败者的自我安慰罢了!

        他,王小文,绝不服输!

        文哥儿一上头,拉着王老爷子杀了个天昏地暗。

        王华进屋后也没打扰祖孙俩在棋盘上互殴,很有耐心地坐在一边看他们下完一局,才领着得意洋洋的文哥儿走了。

        不走不行,再留下去,老爷子又该被文哥儿那得意的嘴脸激得喊“再来一局”。

        这祖孙俩从某些方面来讲,脾气还真有点像,只能说不愧是亲爷孙。

        文哥儿带着胜利的喜悦与他爹一起回到住处,才发现他爹手里一直拎着个布包。他好奇地问:“什么?爹,这什么?”边问还边扒拉那个自己没见过的布包。

        王华没卖关子,噙着笑说道:“入冬了,天气冷得很,你不好整天跑出去玩,我准备了几样好东西给你打发时间。”他坐到文哥儿常坐的长榻上,在文哥儿期待的目光里打开布包。

        看清楚布包里装的是什么,文哥儿的满心欢喜一下子被浇熄了。

        里头是四本书,两本薄的,两本厚的,摆在最上头的那本封面上写着《大学》两个字。

        就算那是用繁体字写的,文哥儿也一下子把它认了出来(至少认出了“大”字)。

        这一刻,文哥儿只想到一个词儿:揠苗助长。

        这是在摧残大明未来的花朵!

        他王小文,大明可怜巴巴的花骨朵,还没盛开就要蔫了!

        文哥儿只恨自己还不能一口气说出整句话,没法和他爹讲讲养儿育女的基本道理。

        你瞅瞅你儿子丁点大的手掌,难道不该来点入门课程吗?为什么上来就要看什么《大学》?幼儿园都没上呢,这就让读大学了?

        更可怕的是,旁边居然还附赠一套文房四宝!

        不会有人觉得没满周岁的小孩能握住毛笔吧?

        喂个百八十斤激素也没这么好的催熟效果啊!

        王华见文哥儿丰富的内心活动全写在脸上,脸上有着显而易见的笑意,抬手敲敲面前的矮几说道:“你昨儿跟豆哥儿都是聊练字又是聊书,想来你对这些很感兴趣,爹爹下衙后立刻去给你买了回来。怎么?你不喜欢?”

        文哥儿小身板一僵。

        糟糕,这个豆豆不靠谱!

        怎么才一天,他俩的悄悄话就传到他爹耳里了?

        难道谢豆第一天就奋起反抗,接着直接被他爹强势镇压?

        明朝儿童减负计划,卒。

        总开展天数:足足一天。

        “不懂!”文哥儿把四本新书在矮几上一字排开。

        《大学》,不懂!

        《中庸》,不懂!

        《论语》,不懂!

        《孟子》,不懂!

        统统不懂!

        什么孔子、孟子、朱熹,你们不要过来啊!

        文哥儿把脑袋摇成拨浪鼓。

        王华道:“不懂没关系,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拿着每天读一读,以后自然就懂了。”

        文哥儿坚决不答应:“字,不认识。”

        这真不是假话,他真的认不全这些竖排繁体字,每次看王华写信都感觉自己可能得了晕字症,一看见字就头晕。

        王华道:“没事,我得空了一个个教你,平时我不在家还有你祖父在,你大哥启蒙时就是你祖父教的;你一个字一个字多读几遍,从现在开始读到读到你说话顺畅起来,估计就把书都读明白了。”

        王守仁是王华和王老爷子亲自教出来的,王华自然知道小孩子启蒙时该读什么书,也非常清楚这些圣贤书对小孩子来说太枯燥也太深奥。

        可文哥儿这么小就懂得怂恿别家小孩偷奸耍滑,不给点教训绝对不行。

        王华又敲了敲桌子,语气十分温和地给了文哥儿另一个选择:“你不学也行,我会把你所有玩具一并收走,还会让人盯着不让你到处跑。你就像个寻常小孩儿一样,天天除了吃和睡不必再想别的事。”

        既然非说自己什么都不懂,那就当个真正的小孩儿好了。

        文哥儿:“…………”

        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悲伤小文,沉痛吟诗。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豆豆啊豆豆,你太不争气了豆豆

        谢豆豆:TAT

        *

        足足二更!准时送到!

        *

        注: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出自艾米莉·狄金森《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10 ☪ 第 10 章

        ◎【偷偷学习】◎

        减负喊了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这是真·解放前的。

        前了好几百年来着。

        文哥儿的求生欲一下子上来了,开始积极地和他爹讨价还价:“一句!一句!一天!一句!”

        一天一句,不能更多了,再多对眼睛不好,对身体更不好,对幼小的心灵更不好。

        那是对婴幼儿身心的严重虐待,等联合国成立后或将成为咱中华民族的重大污点!

        王华听文哥儿提出“一天一句”的要求,颇有些意外。他本来只想着让这小子每天认几个字就算过关,没想到这小子主动要求按句来。

        既然孩子都这么积极主动了,王华也不能让他失望。

        王华一脸的勉为其难,故作勉强地答应下来:“行吧,那就一句,今天开始好了。明天我再教你的时候你要是认不出今天学的,那明天就学两句。”

        文哥儿:?????

        孩子力不能及记不住那么多,难道不该减半吗?!

        可怕的老爹不说话,他只是在那轻轻地微笑。

        最终势单力薄的孩子无力反抗,只能答应这个惨无人道的不平等约定。

        王华一点都没给文哥儿缓冲时间,直接进入教学环节。

        即使文哥儿浑身上下都写着抗拒,看到王华打开书的时候目光还是忍不住跟着转了过去。

        老师要讲课了,学生该好好看课本,这是后世学子九年寒窗养出来的良好习惯。

        文哥儿认真瞅了瞅第一行内容,发现也不是所有字都那么难。

        这书印刷时用的似乎是宋体字,瞧着清晰明了,很符合他的阅读习惯。印刷好,印刷妙,照顾文盲,人人有责!

        文哥儿却是不知道,这书王华是挑便宜的买,时人藏书贵宋刻,也就是宋朝那种手写体。

        读书人之间交流藏书,要是能拿出本宋刻本来,大家都会欣然传阅。而宋体字印出来的书,读书人难免会觉得匠气太重,鄙夷地称之为“匠体字”。

        所以宋体字虽然叫宋体字,却是到明朝中后期才广泛移植到印刷工艺里头。

        这种印刷体流行开以后,一度有读书人痛心疾首地说这种字体呆板木讷不大气,用它来印书影响国运,这是明朝亡国之兆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22: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