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独家补番完结】七零年代青云路作者:鹿子草》-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杜三泰管了几天船员,没当上主任的愤懑不平已经消散了不少,这会儿听说又要招收八十个船员,更是顾不上先前那口气了,赶紧点头答应。

        在队里招船员可是个肥差。

        不想宋恂却突然说:“这次的工作量比较大,八十人不是小数目。小严,你以前就是干这个的,业务都做熟了,暂时把手里的工作放一放,先帮老杜分担分担。我跟红梅嫂子不在家这几天,要是有什么问题,你们商量着办。”

        杜三泰:“……”

        严秋实虽然不乐意干这个,但非常时期还是以大局为重,问起了对船员的要求。

        “按照以前的招工条件执行就行。不过,给机帆船招船员不是关键,关键是通过这次招聘,要为渔轮的船员选拔储备人才。”宋恂对他们透露了,有可能购置渔轮的事情,“尹主任已经答应了会帮忙去省渔找门路,培训船员。所以,我们这次招聘的船员,在保证打渔经验和能力的同时,要兼顾学历。对高小以上学历水平的船员,可以放宽年龄和性别要求。”

        杜三泰瞪眼:“放宽性别要求是什么意思?让女人上船?”

        “现在没时间解释,等我从省城回来后再说。”

        交代完招聘船员的事,宋恂又叫来通讯员项爱国,“爱国,你明天去公社的邮电所跑一趟,问问他们,咱们公司想扯一条电话线,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众人被他一会儿一个主意,弄得晕头转向。

        八十个船员的事还没解决呢,咋又要扯电话线了?

        电话线是能随便扯的吗?

        项爱国为难道:“主任,你可能不清楚咱们这边的情况,可不是什么单位都能安装电话的!公社里只有……”

        “我知道,公社里只有三部电话,但咱们这是业务需要,必须有电话。”

        大家当然都想让单位里装上电话,但是客观事实也得跟宋恂说清楚。

        杜三泰给他泼一盆冷水:“不是什么单位都能扯电话线的。现在农村的电话所有制分两种,县里的是地方国营的,公社以下是集体所有的。集体所有就得听集体的,公社大院那边不能同意。”

        “你怎么知道公社不同意?”吴科学斜眼瞅他。

        “嘁,我小姨子在公社卫生院工作,他们卫生院也想扯跟电话线,要是有什么紧急病患,可以往县医院打电话寻求支援。不过,公社大院没同意。”

        宋恂不禁问:“给医院配个电话是应该的,公社为什么不同意?”

        “公社大院那边的答复是,病情紧急的患者,自己就知道去县医院了,没人往卫生院送。来了卫生院的,都是情况不紧急的。万一真有特别急的,打了电话也来不及。”

        众人:“……”

        好像有点道理。

        宋恂还有要紧事,没时间跟他们胡扯,对项爱国交代道:“你不用管别的单位怎么样,先去公社打听了情况再说。”

        “万一他们不同意呢?”

        “那你就告诉他们,这个电话是要联系出口水产业务的,出口订单关系到我们的国际形象。你问问他,耽误了正事,他能负得起这个责任不?”

        项爱国:“……”

        你这虎皮大旗地一通扯,谁敢说能负得起责任啊?

        *

        安排好公司里的事,宋恂与红梅嫂子约定好【创建和谐家园】时间,就匆匆往项家院子跑。

        苗玉兰回家以后也不闲着,正在院子里洗这几天攒下来的脏衣服。

        项小羽则拿着从省城带回来的糕点,逗着小侄儿说话。

        见他着急忙慌地跑来自家院子,苗玉兰以为出了什么事,赶紧站起来,将湿漉漉的手在围裙上蹭了蹭就问:“出什么事了?把你急成这样?”

        宋恂跟她说了自己马上返回省城的事,不等她再说什么,就从兜里掏出二十块钱,塞进她手里。

        “苗婶,给我带点您自己做的海鲜零食。”

        苗玉兰把钱推回去,佯怒道:“那些东西又不值钱,你想吃随时过来拿,给什么钱!”

        “嗐,不是我想吃!”宋恂解释,“我想把咱们这边的特产拿一些样品带去出口公司。我觉得您做的几样零食都挺好吃的,我家里人吃过以后,也都赞不绝口。所以,就想给出口公司的负责人看看,咱们这里的东西有没有出口价值。”

        那个罐头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鱼罐头,他特意买来尝了尝,味道也就那样。

        他私心里觉得没有瑶水村这些妇女们做的小零食好吃。

        听说他喜欢自己的手艺,苗玉兰挺高兴,但要拿自己做的东西出口卖给外国人,她却没什么自信。

        “我做这些就是给家里孩子吃的,这东西出口不是惹人笑话嘛?不行不行!”

        项小羽不理会母亲的推脱,跑进屋把自家装零食的大筐搬了出来。

        “要是真能被选上,这是多光荣的事啊!”项小羽劝道,“咱们把自认为最好的选出来,让宋主任带去省城,选得上选不上,那得由人家说了算。你怎么自己先打起退堂鼓了呢!”

        宋恂笑道:“就是这个理,我也只是顺带着问问。能不能行,得看人家的。反正也是往省城跑一趟,空着手去,总感觉吃亏了。”

        “对对对,宋主任,你这次多带点东西过去。人家要是不收也没事,你就把这些当成礼品送给人家。反正也不值钱,就不用往回带了。”项小羽叉着腰琢磨一会儿问,“我自己酿制的海鲜酱【创建和谐家园】不行?”

        “行,但凡咱们这里有的,你都给我带一些,但是包装要严实,不要潵得到处都是。广撒网,让他们去选。如果带去的东西多,兴许会被他们看中一两样。”

        “哎!那我再到一婶家问问去,她做的蟹酱最好了!”项小羽从他手里抽出一块钱,晃了晃说,“我跟她买点去。”

        被项小羽这么一带动,附近几家的妇女们,都活跃了起来,捧着自家的笸箩往项家院子聚集。

        像是进行厨艺比拼一般,纷纷展示着自己的手艺。

        烤鱼片墨鱼仔紫菜海带这些都是基本操作,蟹酱、蟹米、醉蟹,也是寻常,有个大婶捧了一个陶罐子过来,一打开盖子就飘出阵阵辛辣香气,捞出来的鱼肉已经看不出原本的品种了,通身裹着一层红油。

        被那辣味【创建和谐家园】得,宋恂不自觉咽了下口水。

        “我这个红鱼的做法,可是祖传秘方,我家那口子,就着一条鱼,能吃下六个窝头!”

        众人心想,你这个红鱼,有点费粮食啊。

        宋恂像是供销社下乡收购土特产的小干部似的,在项家院子里支了张桌子。

        又请吴科学帮忙去代销点买了一沓牛皮纸。

        问清楚这是谁家的东西,就用牛皮纸将东西包起来,在正面写下一个编号和妇女们的姓名。

        再将对应的编号写在纸条上,发给人家。以便“参赛作品”被出口公司选中后,可以找到源头。

        于是,当贾红梅在码头等到宋恂时,就见他肩上背着一个大背包,左手提着两个尿素袋子,右手拎着一串叮呤咣啷的小陶罐。

        身后还簇拥着几十个婶子大娘,十几个大姑娘小媳妇……

        “你们这是干嘛呀?”贾红梅哭笑不得地问。

        除了前两年欢送被部队选去参军的两个男娃,她已经好久没在村里见识过这种阵仗了!

        “哈哈哈,我们来送送小宋主任!”妇女们嘻嘻哈哈的纷纷回话。

        自己的手艺有可能被省城的大公司看中,大家心里都挺美的。

        宋恂与红梅嫂子说了自己的打算,将那一串陶罐递给她,“你帮我拎着这个,千万别打碎了!里面有几样东西,我还挺看好的。”

        贾红梅提着那串罐子无语道:“这么多东西,你让人家怎么选啊?这得有上百种了吧?”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想想,下面的同志千里迢迢地将上百种特产送去省城,任他们随意挑选。哪怕是顾及咱们的面子,也会选中一两样吧!这些东西里,只要有一样能被选中,咱们就没白忙!”

      🔒第 21 章

        乘坐渡轮确实比火车要快上许多, 但是后遗症也很大。

        次日一早,宋恂背着东西走下舷梯的时候,脚下还在发飘。贾红梅更是恍惚, 差点将宋恂宝贝得不得了的那一串瓶瓶罐罐撞碎了。

        吓得宋恂赶紧伸手接了过来。

        “给我吧, 这些东西值四块三毛钱呢。”

        提起这四块三毛, 贾红梅的火气就噌噌地往上蹿。

        为了让这些土特产也能有个安全的容身之处,宋恂居然特意花了四块三毛钱给这些东西也买了一张船票!

        那几个罐子本身都不值四块三好吧!

        两人下了船以后啥也没干,先就近找了一个邮电局, 给出口公司盛主任的通讯员拨了一通电话。

        约定好十点见面, 宋恂便带着贾红梅在附近的一家国营饭店吃早饭。

        一人一碗素面,两个大肉包子吃下去,总算扫去了浑身的疲乏。

        见他吃饭的空档, 还要留意那些罐子别被来往的食客磕碰到,贾红梅憋了一晚上的话,真是再也憋不住了。

        “你给队里的土特产找销路是好事, 但这事不能这么办呐!”

        “怎么了?”宋恂将罐子们一个挨着一个在饭桌上码放整齐,疑惑回头。

        “我虽然没来过省城吧,但人家省城大单位的人什么没见过, 这些土特产未必入得了人家的眼。你要是悄悄地带些样品去试试也就算了,可是,看昨天那个阵仗, 大家就差敲锣打鼓地欢送了!这要是空手而归了, 你很可能是要受埋怨的!”

        宋恂本也是打算悄悄地办的, 最开始没想带那么多。

        但是, 这事发展到后来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大家一传十, 十传百, 他总不能将人拒之门外。

        “我也是个省城人, 我是真心觉得咱们村里的东西好吃,口味确实不比城里大工厂的产品差,才想推荐给出口公司的。”

        贾红梅其实很感激宋恂能在这时候还想着拉队里一把,但是就是因为觉得他这份心意难得,才要给他提个醒。

        “我知道你是好心,但以后可千万不能这么办事了!你要是提前跟我说了,我悄悄去各家要点,也是一样的。”

        宋恂谢过她的好意,宽慰道:“没事,这就是个捎带脚的事,大家的心里预期没多高。要是选不上,我再把剩下的东西带回来还给大家。”

        “不用还。咱们靠海吃海,这些东西没什么成本,就是费点功夫。既然是给人家试吃的,咱就大方点,都留给他们好了。”贾红梅不心疼东西,就怕宋恂因为这事落埋怨,好心办了坏事。

        宋恂见她情绪平稳了,便点头笑:“行,听你的。”

        *

        吃过早饭,两人休整一番,就提着东西,坐上公共汽车前往食品出口公司。

        盛主任的通讯员小赵来得比他们还早,宋恂二人刚走到门口,他就快步迎了过来。

        甫一见面便道:“你们要是今天不来,我也得给你们公社打电话让你尽快过来签合同了。”

        宋恂暗觉不妙,赶紧问:“怎么了?”

        “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听说了咱们要签合同的消息,另有几个单位,也想跟我们出口公司合作,为我们供货。”

        这还不是大事?

        贾红梅与宋恂对视一秒,心里都是一突。

        “那现在是什么情况?”

        不会被人摘了桃子吧?

        “我们盛主任昨天在会上拍了桌子,说他们这样是出尔反尔没有信誉,干不好企业。暂时能稳住局面,不过再拖下去就说不准了。”小赵摇头道,“你们能早点来签合同,早点供货,钱才算是真正落进了口袋里。”

        宋恂二人向他道了谢,就让他在前面带路。

        瞅瞅他们提的几大包东西,小赵疑惑地问:“你们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4: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