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独家补番完结】七零年代青云路作者:鹿子草》-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可以在电话里与许多人说话聊天的工作,真是太适合她了!

        “宋主任,进你们单位上班是不是得考试啊?”

        宋恂点头:“当然。你怕自己考不上?”

        公司里要招聘新人的事瞒不住,与其遮遮掩掩地将她招进来,还不如大方地发布招聘通知,让符合条件的报名者公平竞争。

        项小羽对自己向来迷之自信,理所当然道:“我肯定能考上!”

        她已经提前得到招聘的消息了,比其他人都快了一步。

        回去以后她可以去公社的邮电所学习学习,看看人家的话务员是怎么工作的。

        *

        下了火车以后,宋恂只与项家母女结伴走到公社就分开了。

        他得去公社的渔业基地,跟领导汇报工作。

        渔业基地的主任办公室门口。

        甫一看到宋恂的身影,通讯员小周便起身笑道:“宋主任,听说你去省城跑业务去了?看你气色挺红润,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宋恂心情不错,也回道:“借你吉言了,这次还真有好消息要跟领导汇报,尹主任在家吗?”

        听说有好消息,周干事脸上的笑意更盛,“在呢,尹主任前几天就叮嘱我了。要是你来了,不用通报,直接请进!”

        说着就帮宋恂敲开门,请他进去。

        尹琼华早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与他碰面后甚至来不及寒暄,便心急地问:“刚听你说有好消息,到底怎么回事?赶快跟我说说!”

        这事也不怪尹琼华着急,她前天去县里的分公司开年中总结会。

        可是,数来数去他们团结公社这边的生产情况都是全县倒数的。

        若不是手底下还有一个金海支公司比较争气,他们公社非得垫底不可。

        不过,如果瑶水那边仍是这样半死不活地拖下去,他们距离垫底也不远了。

        宋恂事无巨细地讲了在省城联系几个单位的经过,也说了其中几次三番遭遇的困难。

        沉默地听他讲完,尹琼华也不禁在心里赞一声厉害。

        省食品出口公司是省里有名的大企业,全省的出口食品,都要由出口公司统一运作。

        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公司肥得流油。

        哪怕她在省渔工作的时候,也是搭不上出口公司这种单位的。

        而且找出口公司合作这个思路,在她看来十分天马行空,如果不是宋恂主动提起,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去走出口这条路子。

        甭说给出口公司供货了,只要能把鱼肝油的业务置换出去,他们就阿弥陀佛了。

        “把联合加工厂的任务置换成出口公司的,确实会影响省渔今年的计划。”尹琼华很有领导担当地说,“这件事你不用管了,我会主动跟省渔那边协商的。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尽快去省城签合同,把那支船队组建起来。”

        有了船,万事好商量。

        她凝眉思量一会儿,补充:“出口公司不是说船队得有至少五对机帆船嘛!咱们的步子完全可以迈得更大一点,只要他们肯出钱,甭说是五对,就是十五对,咱们也吃得下!”

        逮到这么一个有钱的大财主,得可着劲儿地薅羊毛呀!

        “主任,跟出口公司合作的这个机会十分难得,人家刚开始是希望咱们能买渔轮的,可惜队里没有会驾驶渔轮的船员,我没敢答应,所以才口头约定了买五对机帆船。”

        尹琼华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宋恂的潜台词她明白,他们没有会驾驶渔轮的船员,要么从外面招聘船员,要么就得对本地船员进行培训。

        从外面招人不是不行,但是能驾驶渔轮的船员都是从各单位内部培养起来的,而且多数是省渔等大单位的船员,除非他们提供的条件比城里优越,否则谁会主动来他们这个小地方工作?

        对本地船员进行培训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可是,去哪里培训?

        “你觉得让出口公司为咱们出钱买渔轮的可能性大吗?”尹琼华停下来问。

        宋恂毫不犹豫地点头:“他们公司的军代表是个很有魄力的军人,根本就看不上机帆船,最开始说的就是买渔轮。咱们如果能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来,买渔轮的事不是不能谈的。”

        见她又沉默地走来走去,宋恂也不催促,安静地等待她的答复。

        隔了几分钟,尹琼华才下定决心道:“你过几天去省城签合同的时候,可以跟他们争取一下买渔轮的事。就说咱们这边马上就会对船员进行培训,等到渔轮出厂交付时,一定会有配套的船员。”

        宋恂故作为难地问:“那船员培训的事,咱们怎么解决啊?”

        “这件事由我出面去跟省渔联系!省城那边每年都有船长船员的培训选拔,我这就跟省渔那边商量一下,让咱们的船员蹭着他们的课程,学一学他们的技术。哪怕交一些培训费用也是可以的!”

        尹琼华虽然是被省渔发配来南湾的,但她跟单位的老关系还有联系,为了公事去走走关系,其实也没什么。

        想起以前的老关系,尹琼华又不禁嘀咕道,“刘建安以前就是技工学校的,回头我找他联系联系,让他也帮着想个办法。总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

        宋恂:“……”

        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

        从公社回到生产队,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

        不过,他去大瓦房的时候,大家还没走,都在等着他呢。

        贾支书在昨天晚上刚在队里开了全体社员大会,通报了可以用新船三成的价钱购买四艘退役机帆船的消息。

        因为要动用大笔集体财产,队里让每家每户出一个代表举手表决,是否同意购买这批船。

        结果就是,全队三百多户人家,除了两个没有行为能力的五保户,全票通过!

        贾支书也说了,这船是宋恂回船厂找关系才能买到的。

        既然连他们生产队都能买两对机帆船呢,那渔业公司肯定也不会空手而归。

        自打下午听到项家母女回来的风声,大家就不约而同地在办公室里等着听宋恂带回来的好消息了。

        因此,宋恂刚进院门,一群人就呼呼啦啦迎了出来。

        见他脸上带笑,贾红梅干脆连结果都不用问了,回身就吩咐项爱国。

        “爱国,赶紧的,把提前准备好的鞭炮点起来,咱们庆贺一下!”

        鞭炮顶多有两百响,十几秒就放完了,不过气氛被烘托得很到位,人人--------------/依一y?华/脸上喜气洋洋的。

        宋恂笑:“船还没回来呢,你们急什么?”

        “今天先预热一下,等到船回来了,不用咱们张罗,项队长就能带着村里的老少爷们张罗起来了。”项爱国自豪地竖起一个大拇指,“我们村的新船下水仪式,在十里八乡都是这个!”

        想到项队长以前的职业,宋恂信了。

        碍于大家脸上的期待实在过于明显,宋恂没有拖沓,直接宣布了这次去省城买船的结果。

        “省食品出口公司将与咱们瑶水支公司结成帮扶对子,为咱们支援两对退役渔船和至少三对新船,船款以瑶水支公司每次捕捞交付的水产抵扣。”

        院子里只短暂的安静一瞬,就爆发出掌声和欢呼声,六个人愣是弄出了十六个人的气势。

        严秋实甚至还在原地狠狠地跺了跺脚。

        公司里原本只有三对渔船,即便知道宋恂去省城有所收获,但大家只以为他利用跟船厂的关系,租用或低价购买了一两对退役渔船。

        谁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大手笔地一次性购入五对船!

        这些船的加入,立马能让他们的船队规模扩大将近两倍!

        吴科学跑过来攀上宋恂的肩膀,用力地拍了拍,这回他的心终于可以放回肚子里了。有了船就能完成任务,这个公司还能干下去!

        “我去信用社跑贷款,被人拒绝了,还想着没带出款子来,怎么跟你交代呢!这几天把我愁的呀!”贾红梅使劲鼓了鼓掌,“这回我总算放心了!”

        在省城的时候,宋恂就已经暗自兴奋过了,这会儿的情绪相对比较平静,留给大家一些时间消化这个好消息。不过,眼瞅着天色渐晚了,宋恂抬手压了压。

        “多了五对船确实是好事,但五对船的船款不是小数目。原本咱们只是完不成生产任务,而等到正式跟出口公司签了合同以后,就是负债经营了。大家也要心里有数。”

        几人从买船的喜悦中回过神来。确实,这么多的钱,他们公司得至少白干两年才能还清船款。

        “没事!”贾红梅很有默契地配合宋恂,“大不了大家辛苦干两年!把这两年熬过去了,船就是咱们的!能给出口公司供货,那是连金海支公司也捞不到的好事!海货出口,这是多光荣的事呀!”

        严秋实也说:“对!辛苦点不怕,就怕没事做!宋主任,你放心吧,既然你已经把路子给大家趟开了,我们肯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干!”

        有了他们打头,剩下的几人,包括一直别别扭扭的杜三泰,都接连表了态。

        “行,”宋恂看了眼手表,“时间紧任务重,我先把最近的工作任务安排下去,大家抓紧时间干。我明天就跟红梅嫂子去省城签合同!”

        贾红梅惊喜地问:“我也能去省城吗?”

        她最远只去过县里,别说省城了,连他们市里都没去过呢!

        “你是会计,当然得跟着去。”

        贾红梅再开口时的嗓音都有些紧,忙问:“明天就去是不是太快了,你先休息两天再去吧?”

        这么连轴转哪能受得了。

        而且,头一回去省城,她怎么着也得准备准备呀!

        冷不丁听说,明天就出发,她还有些懵呢!

        宋恂摆手:“赶紧去签了合同,我才能放心。这个思路一打开,出口公司方面可以选择的合作对象就多了。迟则生变,等到其他人琢磨过味儿来,保不齐会有其他单位与咱们竞争。”

        这件事已经在出口公司上会讨论过了,不是什么秘密。

        省城大公司里的那些领导,关系网复杂,像宋恂这样能托关系找上门的不在少数。

        这会儿肯定已经有人得到消息,开始动心思了。

        大家被他说得紧张起来,杜三泰建议道:“要不你俩别坐火车了,到省城得跑二三十个钟头。不如从砚北港出发,坐摆渡轮船去省城,朝发夕至。”

        贾红梅也附和:“对对对,坐船比坐火车快,咱们明天早上就出发!让我家那个开船送咱们去摆渡码头,十几分钟就能到!”

        “有去省城的夜船吗?”宋恂问。

        坐轮船虽然速度快,但是乘坐朝发夕至的船意义不大。

        晚上到省城的时候,人家公司都下班了,他们还是得等到第二天才能见到人。

        “晚上九点半有最后一趟摆渡船。”

        宋恂与贾红梅对视一眼,两人异口同声道:“今晚就出发!”

        这会儿是下午五点,宋恂让她先去准备出差要用的东西,然后对剩下的人交代了工作任务。

        “以每艘船上需要八个船员计算,我们公司还有至少八十个船员的缺口。”宋恂看向杜三泰,“老杜,你现在负责船员事务了。先提前拟定一个招工启示,要求和待遇都写明白。合同签好以后,咱们就立即招兵买马。”

        杜三泰管了几天船员,没当上主任的愤懑不平已经消散了不少,这会儿听说又要招收八十个船员,更是顾不上先前那口气了,赶紧点头答应。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