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哟,好巧呀,我也没想到,你竟然是新乐超市的员工,你看,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凑巧,你是员工,我是股东,太奇妙了。对了,周叔,听说最近超市有一些员工擅离职守,该处罚的还是不能心软呢!”周金辉两手一摊,眼中闪烁着报复后的快意。
林曾一扫周经理的脸色,不愿再多说其他,扭头关门,转身离开。
不用多问。
原因明了。
林曾到员工储物箱,取了自己放在超市的私人物品。
东西不多,在超市工作三年,也不过是一个购物袋的东西。
超市没有任何需要告别的人。
走出超市大门,他最后看了一眼他工作三年的地方,然后毫不犹豫地离开。
——
——
从忙得像陀螺一样打转,到如今茫然无事清闲。
林曾回到阁楼,脑子里默默的想着。
毕业三年,再过两个月,就是他二十七岁的生日。将近而立,才发现自己一事无成,终日碌碌无为,麻木机械的工作,只为了微薄的薪水。
林曾从床底下,找出自己的两本存折。一本是活期工资存折,一本是定期存款。
定期存折里,有五万块钱,每个月零存整取,上个月正好刚满五万元。三年来省吃俭用,存下的钱,刚好在清河市买一个小厨房。
工资卡里,只有不到八百块前,再过几天就要交房租了,这里的钱正好交个房租。
口袋里,还有两百多元,是晚上卖烤肉赚的。
总而言之,他虽然眼下处在人生的最低谷,但是,还不算山穷水尽。
林曾眼神暗沉,放好存折,心中冷笑。超市的工作不要也罢,那个周金辉能知道自己的工作地点,大概也是从陈欢月口中得知吧。
这样也好,失去超市工作,正好他能将所有精力,放在育种师传承的研究上。想到这里,林曾目光瞥到墙角的番茄小苗上,心情顿时好转。
仅仅不到十二个小时的时间,小苗又长大了许多,目测都快要十五厘米了。
林曾站起身,又取了一粒肥水微子融化,缓缓浇灌在两株番茄小苗的根部。
他想到种植论坛那些菜友,顺手拿出手机,调整角度,给藤本红玉番茄小苗留下第一章 照片。
照片拍得不怎么样,但林曾左看右看都觉得很满意。想到论坛上,大家扎堆秀植物,林曾想了想,在论坛上发了一张帖子。
《新品种藤本红玉番茄,》
写到一半,林曾突然想想,不对,使用了肥水微子的番茄成长极为迅速,如果他在短时间内上传这些照片,挺不合适的。
他决定等将红玉番茄整个生长过程完全拍下来后,再发帖炫耀。
接下来的时间里,林曾白天在家里写写画画,练习熟悉十二种基础符纹的绘制。晚上扛上烧烤架,赚些生活费。
剩下的三颗种子,林曾从花鸟市场淘了三个便宜的中等大小塑料花盆,种在房间的其他角落。本就不大的房间,被这些花盆占据空间,室内变得狭窄起来。
剩下三颗种子,林曾没有使用肥水微子,而是自然浇水,任其成长。
至于最早的两棵番茄幼苗,让他在这七天里,见证了生长的奇迹。
每天,他都用肥水微子浇灌那两株幼苗,他们就像被按下快进键一般,飞速的成长。
第一天,十公分。
第二天,拔高三十公分。
第三天,微水肥子的作用就像突然爆发。番茄藤爬上墙壁,铺占了墙壁大约一平方米的空间。葱翠嫩绿的叶片,服服帖帖地靠着墙壁生长,让墙壁好像贴了一层漂亮的壁纸。
第四天,林曾加大了肥水微子使用量,番茄成长的速度更快了。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占据了墙壁大约四五平方米的空间。同时,一串串亮黄【创建和谐家园】的小花朵,已经冒出头来。
第七天,树上已经出现了龙眼大的青色果实,林曾围绕着番茄,仔细地数了一遍,发现每株上,大约有一百多个果实。
林曾的心思,全都放在了研究这两株藤本西红柿上。
用手机记录下他们不同时期的生长形态。
在番茄开花之后,林曾开始拿起剪刀,将过于茂密的叶片修剪一番。
剪掉的叶子,林曾没有扔掉,找了一个塑料袋装上,他再次寻找空间。
他可以肯定,育种空间的存在,和那条水滴吊坠项链有关。
只要他凝神在项链的水滴吊坠上,育种空间里的情景,马上出现。此时他只要心念一动,就能进入其中。
进入空间,林曾熟练地在炉身上绘一个开炉纹,然后将番茄叶片倒入鼎炉。紧接着再绘制一个淬火纹。
和之前用超市普通番茄炼制种子不同,因为有了藤本红玉番茄的母本,他无需再繁琐地绘制炼制符纹
鼎炉自身,能够直接将母本的叶子,炼制成藤本红玉番茄的种子。
在他种下藤本红玉番茄过后第九天。林曾调整手机,拍下最后一张番茄照片。
没有人会相信,这占据墙面大约十平方米的植物,是在九天的时间内成长而成。
并且,除了浇灌肥水微子以及大量的洗菜水,洗脚水,洗脸水之外,林曾几乎没有过多的照料。
两株番茄远看,如生机勃勃的爬山虎,但悬挂在叶片间的拳头大小的番茄果实,几乎可以颠覆植物常识。
多了这两株植物,原本简陋的房间,突然变得天然绿意,如置身藤林之中。天然植物散发出的清香,弥散在室内,隐约之中,还有成熟的果香飘来。
第九天,有将近十个番茄成熟。
每一个番茄,都有林曾拳头一般大小,三五成串,形态端正,色泽通红,圆润可爱。
林曾拍完照片,从番茄藤间剪下一串成熟的番茄。
自然成熟的番茄,原本就有淡淡的果香。加入馨纹的炼制,让红玉番茄的果香更加浓郁。
室内灰尘不多,番茄果实很干净,更况且林曾自己种植,并未施加农药,他只将番茄稍微冲洗,就忍不住啃了一口。
唔
饱满的汁水溅出,浓郁清新的番茄香味,在他舌尖和鼻腔扩散。
林曾想起小时候,街边大妈提着竹篮子,叫卖廉价的蔬菜水果。老妈那时工资不高,买不起别的水果,只是每到看到乡下大妈,才掏出几毛钱,买一斤番茄。
切片,撒白糖,西红柿独特的味道,在融合者白糖的甜蜜。
这一口番茄,暮然让林曾想起了那时的心情。他的眼眶微微湿润,散发着馨香的番茄,仿佛将他带回当年的幸福时光。
之后,林曾却是再也没有吃到过如此美味的番茄了。
三两口,将手中那个番茄啃光,林曾一抹嘴,迫不及待地拿了饭盒,取出水果刀,将剩下两个切片,撒上白糖。
夹了一片白糖番茄,林曾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品尝之后,他鲜明地感受到藤本红玉番茄和市场上普通番茄的区别。藤本红玉番茄口感更佳细腻,清甜之感弥漫口腔,带给人一种很愉悦的感受。
林曾看着饭盒里的番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他打开电脑,登陆都市农家论坛,开始上传他在论坛里的第一张帖子。
第六章 草本还是藤本
蒋白是济北市市图书馆的老员工,这两年省图改造,环境优美,老旧的市图衰落,读者稀少。
接近退休年龄的蒋白,每日工作量不大,他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自己的个人爱好上。
他住在图书馆职工宿舍顶楼。
这几年,在楼顶的天台,搬土弄肥,种菜养瓜,将顶楼的小菜园,弄得欣欣向荣。
自从小孙女将自己的菜园,上传到都市农家这个论坛,蒋白就爱上了在坛子里闲逛。时不时晒一晒自己一年四季的成果,看帖子里一水的羡慕和回复,觉得浑身都舒坦。
甚至为此,学会了用电脑,溜达论坛,灌水聊天,还不时指导一些新手种植者如何种菜。
今天周二,市图书馆除了几个看报纸的老头子,就没啥人了。
他进了单位,打开电脑,顺手点进菜友论坛。
这时,坛子里一张新手的帖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我家的室内番茄,茂密葱郁,生机勃勃,硕果累累》
蒋白看到这个标题,觉得很不以为然。
室内番茄?
他年轻时,在田地里种过菜。这两年又在天台折腾一番,对此颇有心得,还经常在网站指点新手。
尤其是番茄这种植物,需要良好的光照,需要充足的养料。在室内养番茄,也不是没有网友尝试过,只不过都不是很成功。
就算光照条件不错,能够开花结果,果实数量也不多。其原因是大部分的城市菜友,不愿意使用复合肥,而在室内,谁又敢用气味浓烈的农家肥呢?
蒋白摇摇头,点开这个帖子。
心里估计着,大约又是一盆不壮的番茄,零散的挂着几个果实罢了。
说实话,那些没有天台的菜友,在室内种植番茄黄瓜什么的,纯属浪费功夫,还不如发一些豆芽吃来得实际。缺少空间,种植什么都不靠谱。
都市农家的论坛,页面清爽,速度也快,等蒋白完全看到那个楼主发的照片,顿时愣住了。
这是什么玩意?
蒋白哭笑不得的看着照片里爬满墙壁的绿色植物,再看看帖子的标题,觉得这个楼主,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不靠谱。
这怎么能是西红柿呢?
帖子楼下,已经有很多回帖了。
——鉴定完毕,楼主植物盲
——楼主童鞋,请上百度认真搜索一下西红柿这种植物的图片,你有见过满墙壁乱爬的西红柿吗?这也太不靠谱了。
——噗呲,这是番茄?这是番茄?这是番茄?楼主你脑子是个大番茄!
……
番茄是菜友很喜欢种植的一种植物,既可以作为蔬菜,也可以作为水果,营养丰富。坛子里种番茄的人很多,但大多数是有一个光照良好的阳台,或者是有顶楼的天台,才能种得果实丰收。蒋白就在天台边上,种了十几颗不同品种的番茄,如今已经结果,前两天才拍照上传,引得坛子里的年轻人羡慕万分。
在都市农家论坛,秀番茄的人很多,黑番茄,绿番茄,红番茄,黄番茄,大的小的,几乎每个菜友都知道番茄长啥模样。
反正番茄绝对不长得像是一棵爬山虎。
蒋白摇摇头,点开帖子下的回复区,输入文字。
——番茄是茄科草本植物,在种植中,需要搭架,但并不是爬藤植物,请问图片里种植的是哪种植物呢?
蒋白帖子一发,熟悉的菜友纷纷回复,对着楼主的照片,发表自己的意见。
只不过,这个叫做“”楼主,发完帖子后,就下线了,对网友的质询和疑问,没有任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