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女孩靠在李善长怀里,乖巧道:“好。爹爹,你在写信?”
李善长拿起毛笔:“对。你别乱动。”
小女孩点头。
李善长抱着小女儿继续写信。
小女孩则晃晃小脚丫,小声读着李善长信中自己认识的字。
李善长的夫人从书房门口路过,伸头看了书房一眼,笑着摇摇头离开,去给大女儿换药。
大夫说,大女儿的脚虽不能恢复成以前模样,但若好好养着,寻常走路至少不会疼。
李善长的夫人低头看着自己的小脚。
丫头们不缠脚,在朱大帅军中也能找到好人家,不用再吃自己和大丫头吃过的苦,真好。
李善长让人将信和紧急的公务一同快马加鞭送去扬州。
他刚寄出信,就有人拜访。来者拜帖落款居然是叶琛、宋濂、王袆和四个不认识的人。
李善长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揉眼睛,以为自己眼花。
冒、冒名?
不管了!是个能读书习字的文人就成!至少整理文书的工作可以分给他们!
李善长来不及放下女儿,抱着女儿就冲了出去。冲得太快,他还把一只鞋子踢掉了。
李善长府邸的门人非常懂事,见来拜访的是文人,还未禀报就将人请进门,好茶好点心伺候着。
在李善长中堂坐着的七位文人见李善长光着一只脚跑过来,怀里还抱着一小女孩,都惊讶极了。
李善长虽不认识这七个人,但见他们气度就明白可能不是假冒,立刻上前作揖。
作揖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怀里还抱着小女儿,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小女孩非常懂事地伸手作揖:“叔叔伯伯们好。”
李善长尴尬地将女儿放在地上:“刚我正抱着二丫,太激动了就……真是……”
李善长尴尬得说不下去,只不断拱手作揖。
七位文人先面面相觑,然后纷纷起身回礼。
“李公不必介意。”
“李公如此看重我们,是我们之幸。”……
仆人拎着李善长的鞋子跑进来,帮李善长穿好鞋子后,又抱着小女孩跑走。
八人再次重新见礼,一片和乐融融。
这时候,陈标像个小炮弹一样冲了进来,进门就大吼:“李叔!你究竟和我娘灌了什么迷魂汤!她居然同意我去当什么小先生……啊,有客人?怎么没人告诉我。”
李保儿跟着陈标跑进来:“标弟,你怎么跑这么快!别摔……唉?李叔,有客人?”
李保儿和陈标面面相觑,然后整理衣衫,乖乖和这几个明显是文人的客人们问好。
李善长脸色一白,赶紧想把陈标送走。
但族弟叶琛和师弟王袆非常默契地抢先几步跨出,挡在了李善长前面。
族兄叶铮和师兄宋濂非常默契地露出和善的笑容,异口同声道:“你可是应天有名的神童陈标?”
陈标:“……其实我不是神童,我很笨,真的很笨。”总觉得有问题,先否认绝对不会有错!
李保儿:“……”糟糕!我现在好慌!
李善长:“……”冷静!我一定要冷静!
第14章
李善长还未冷静下来,陈标已经被两个大文人围住了。
两个大文人自我介绍完,陈标傻眼。
¡¡¡¡ËÎ奣¿ÄÜÉÏÓïÎĿα¾µÄ´óÀУ¿£¡
¡¡¡¡ËäÈ»ÎÒ²»ÖªµÀÃ÷³õÄĸö´ó³¼½ÐËÎ奣¬µ«ÎÒ±³¹ýÒ»¸ö½ÐËÎ奵ĹŴúÈËдµÄ¿ÎÎÄ¡£
叶铮?水心先生的后裔?!
水心先生我熟啊!
陈标融合现世记忆的“陈标”家中是经商的。
现代华国的商人和其他国家的商人不一样,行商也有着“自古以来”的思想指导和历史渊源。在华国商人的书架中,一定放着许多传承自古代的哲学思想。
“儒商”是最大的特色。
后世普通人提起温州,脑海里大概最先响起的是“温州皮鞋城老板”的鬼畜。但在华国的商人,所想的一定是“浙商”。
浙商是典型的儒商,起源就是浙东学派。
当华国百年灾难时,有人弃笔从戎,也有人弃笔从商。
在战火纷乱中,百姓也要衣食住行,军队的后勤需要失业保障,向国外购买军备武器更是需要钱财。
有趁此机会里外勾结剥削民脂民膏,和烂党、日寇同流合污的大资本家,也有秉承着浙东学派“经世致用”本心的真·爱国民族企业家。
陈标作为企业家的孩子,家中烂不烂另说,但关于浙东学派的书他是必读的。这导致如今小神童陈标不知道朱元璋家早死的太子叫什么名字,却能对浙东学派的学说了如指掌。
陈标很想继续装傻。
但对面是浙东学派水心先生的传人。
陈标知道现在应该找借口离开,然后询问李叔自己应该怎么应对这两个过分热情的大文人。
但对面拥有第一手浙东学派的资料,而不是他千百年后看的传过了很多手、连著作者本人都不知道是什么鬼的《浙东学派助你成首富》。
这就像是天天看见歪曲儒学著作的人,见到了孔子和他三千【创建和谐家园】当面,很难忍得住吃瓜——“喂喂,孔圣人,你知道未来孔家衍圣公做了什么糟心事吗”。
毕竟吃瓜,是华国老祖宗刻进子孙后代灵魂血脉里的本性。
陈标就因为吃瓜本性犹豫了一会儿,叶铮和宋濂已经把他围在了中间。
陈标仰头,总觉得这两个大文人很像准备抢孩子的人贩子。
¡¡¡¡Õâ²»ÊÇ´í¾õ£¬Ò¶ï£ºÍËÎå¥È·ÊµÊÇÏë¡°ÇÀº¢×Ó¡±¡£
古时能名噪一时,甚至在后世语文课本留名的大文人,各个都是神童。什么三岁过目不忘,四岁写诗,五岁成文……这都是标配。
而且这(粗口)都是虚岁。
陈标若不显露出自己经商上的才华,也不说一些源自后世思想的惊人之语,他现在的天才程度,比宋濂等人远矣。
至少他现在不会作诗词,也不会写文章。
但陈标在大街上对常遇春所说的那一席话,显露出他不同于其他神童的早熟心性。
文人都希望收厉害的徒弟。徒弟名垂青史,他们这些当老师身上的光环自然也会跟着更加闪耀。
陈标小小年纪就有济世爱民之心,这种孩子即便是愚鲁了些,也会被大贤看重。何况看李善长等人让陈标为其他人启蒙的打算,显然陈标除了心性,才华也相当不错。
这样的学生,怎么会不惹人争抢?
当然,叶铮和宋濂这样的大文人都很自傲,不会非常直白地抢学生。他们只是想先和陈标聊聊,考验一下陈标的学识,然后再露出一些自己的本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他们做出一副看好陈标的模样,再露出自己的身份和本事,以朱元璋麾下将二代们连启蒙老师都找不到的现状,陈家家主还不跪着把陈标送自己手中?
唯一的问题是……
¡¡¡¡Ò¶ï£ºÍËÎ奻¥Ïà¿´Á˶Է½Ò»ÑÛ¡£
¡¡¡¡ËÎ奾õµÃ×Ô¼ºÓÅÊÆºÜ´ó£¬Ò¶ï£È̲»×¡ÔÚÐÄÖÐ̾ÁË¿ÚÆø¡£
陈标终于忍耐不住好奇心:“叶先生,您真的是水心先生的后人吗?”
¡¡¡¡ËÎå¥ÐÄÀï¿©àâһϣ¬Ò¶ï£Á½ÑÛð³öÁ˾«¹â¡£
叶琛得意的看了王袆一眼。看,还是我叶家人强。
王袆白了叶琛一眼。呵,叛徒。
李善长看到这一幕,脑门上冷汗都冒出来了。
若陈标是他李善长的儿子,他肯定立刻按着陈标的脑袋纳头就拜。这几个大文人,拜谁当老师都不吃亏。
可这是朱大帅的神仙童子儿子啊!
神仙童子就罢了,咱们还得隐藏他的身份啊!
现在朱大帅不在应天,我该怎么办?
对、对了!去找大帅夫人!
李善长赶紧向李保儿使眼色。
李保儿呆滞。
李善长轻轻干咳。
李保儿继续发呆。
李善长:“……”
这小子平时不是挺机灵吗?现在怎么回事!
李保儿听陈标和叶铮聊天,听傻了。
他一直对经济和基建这一块非常感兴趣,但目前他还在学四书五经,没来得及系统地学习这一块知识,只自己看书艰难自学。
叶铮所在的永嘉学派很擅长这个。
叶铮和陈标你一言我一语,解答了李保儿平时自学时诸多疑惑,他不由听得痴了,恨不得当即掏出小本本做记录。
陈标有些藏着掖着,基本只提问不回答。
叶铮则一是为了抢在宋濂前面收徒,二是抢在宋濂前面向李善长展示学问,几乎倾囊相授。且叶铮一直在山间乡村与无知蒙童授课,讲课内容深入浅出,零基础的人也能听得津津有味。
宋濂在心里叹了口气,直觉徒弟要丢,默默坐回了椅子上,并让叶铮和陈标也一起坐下,自己默默在心中叹气。
王袆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师兄一眼,立刻加入讨论。
文人多自傲,有名气有才华的文人更是傲上天。王袆已经不在乎收徒这件事本身,他就是要在叶家兄弟面前争口气,至少抢半个徒弟回来。
宋濂摸了摸鼻子,也只好顺着他师弟的心意崭露锋芒。否则以他师弟的性子,说不定会为此事阴阳怪气他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