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厨房管事心中郁闷,见二太夫人如此说,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硬着头皮退下。
她心中肺腑,“如意小姐一个人的确是吃不了多少,可是她要吃的那些个,却是要整只买下的啊。其他的菜先不提,单说那个清蒸八宝,光是八宝就有分路八宝和海八宝。路八宝是熊掌、猴头、罕达堪、飞龙、虎肾、麋鹿、人参、蕨菜等;海八宝是鱼翅、刺参、鲜贝、紫鲍、乌鱼蛋、鳘肚、鱼皮等。先不说其他的配料,单说这熊掌。猴头,你董家再厉害,人家还会一斤半斤的卖你吗?自然是要一整只的买回来先养着了,然后等要做的时候在杀。行,就算是你董家有钱,不在乎这点子银子,那么买回来,人家是做了清蒸八宝了,那么用剩下的熊身子和猴身子要怎么处理呢?总不好董家所有的主子全都吃那剩下的东西吧?再说了,那些个山珍野味那都是要请大酒楼专门做山珍的厨子来做的,换做她们,她们哪里能做得出来。”
二太夫人单手扶额,胡姑姑见了上前伸手轻柔着她的太阳穴,道:“太夫人这头疼的毛病只能静养,奴婢只希望八爷能早早的接八奶奶回来。”
二太夫人摇头道:“她太嫩了。”
董如意来到荣福堂的第二日,胡姑姑欲言又止的,最后轻声道:“如意小姐做新衣,大致还要添一二百两银子。”
二太夫人道:“咱们府里的份例不够她做衣服的吗?”
胡姑姑小声道:“周妈妈说了,如姐今年的夏季衣服,陈家都已经做过了。现在如姐长得快,做多了明年也是不能再穿了的,如果这样浪费,还不如直接做了秋冬季的,只是这秋冬两季的衣服加在一起夏季的份例银子就不够用了。”
二太夫人又揉了揉额头,胡姑姑依旧是上前给她揉着太阳穴。
胡姑姑又道:“今个香菊姑娘来说,说是如姐平日里写字用的宣纸不多了,先前她用的都是陈家二爷帮忙采买的,说是一次要买一年的,问奴婢这个银子是要从哪里支?”
二太夫人听着胡姑姑的话,气的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感情是要在她这买够一年用的东西啊。
二太夫人道:“她要多少银子,给她,我到要看看,她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胡姑姑赶忙拿出一张单子,放到了小桌子上,她也郁闷啊,可是二太夫人的银子都在她手里管着,她不问不行啊。
二太夫人的头一阵跳疼,她指着那纸上的银子数量道:“这什么纸?怎么一年竟要三千两银子?就是往常二老爷、二老太爷两个人用的纸三年下来也要不了这么多银子啊?”
胡姑姑小声解释道:“听说是宣州府的宣纸,奴婢怕如意小姐被陈家骗,还偷偷的让人去打听了,这个价格,还是买的便宜了。”
此刻的胡姑姑连如姐都不叫了,直接改成如意小姐了,这会子还不撇清关系,那就是自找没趣了。
二太夫人倒抽了一口冷气,又道:“那这个墨也是真的值这个银子了?”
胡姑姑道:“是,说是徽墨就这个价钱,陈二爷给捎带的一块,最少比外面便宜了二十两银子不止。”
二太夫人嘲讽道:“她现在用的都是这样的好东西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又要银子
胡姑姑依旧点头道:“是,说是如意小姐如今的房里,就没有见过次一等的东西。”
二太夫人扶额靠在迎枕上,道:“给她,这人的福气那都是生来带的,我倒是要看看她到底能不能享这么多的福。”
胡姑姑听到这话,心中发寒,这如意小姐不是在作死么。
第三日,阳光明媚,二太夫人心血来潮的去逛了院子,可是她才在院子里逛了半圈,就气冲冲的回来了。
她不仅自己回了房间,还把胡姑姑和小厨房的管事都叫了过去。
二太夫人看着进门的管事,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她顾不得手疼,直接怒道:“今个院子里的那些个鸽、鸡、鸭、鱼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她看到往荣福堂送的飞禽,差点就以为明个就是大老太爷过寿了。
胡姑姑莫名其妙的看向了一旁的紫鹃,心道:“这先前要出去逛园子的时候还好好的呢。”
紫鹃打了个眼色,摇头示意等会她就明白了。
荣福堂小厨房的管事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她见太夫人问起,这才小声道:“回太夫人的话,那是未来十日如意小姐的吃食,那些个鸽子、野鸭、家鸭是准备做三套鸭的食材,这些都是前个廖妈妈让奴婢准备的,说是指不定何时如意小姐就是要吃的。”
胡姑姑心中诧异,惊道:“三套鸭?不会是扬州福满楼的那个招牌三套鸭吧?”
二太夫人直接气笑了,“你们都来说说,此三套鸭可是彼三套鸭?福满楼的招牌菜,试问你采买回来了,谁来做?你们难道指望着我去请了扬州的名厨过来做吗?”
厨房管事这会子哪里还敢解释,直接叩头道:“都是奴婢的错,都是奴婢考虑不周。”
实际上她前两日过来就是问这个事的,只是当时二太夫人一脸的不以为意,觉得董如意一个人根本就吃不了她几个银子。
只听门外的小丫头禀报,道:“如意小姐同周妈妈过来给太夫人请安来了。”
二太夫人道:“行啊,这会子还有胆子露面,让她们进来。”
董如意进到屋里,便松开了周妈妈的手,直接跑到了二太夫人跟前。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董如意面带灿烂笑容的看着二太夫人,道:“曾祖母,我先前订的食材今个到了,今个您同如姐一起用午饭好不好?”
二太夫人冷笑道:“你说的可是那三套鸭?”
董如意惊得捂着小嘴,道:“曾祖母真是神了,您是怎么知道今个咱们要吃三套鸭的?”
二太夫人看向周妈妈,道:“你平日里就是这样由着姐儿胡闹的?”
周妈妈赶忙跪地道:“都是奴婢的错,是奴婢没有管教好如姐,请太夫人惩罚。”
董如意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二太夫人,小声道:“曾祖母,您不喜欢吃三套鸭吗?三套鸭可好吃了。”
二太夫人懒得跟董如意废话,直接问道:“那你告诉我,这三套鸭要如何做?”
董如意一脸原来如此的表情,道:“重孙女还当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原来是为了做法啊。三套鸭就是将家鸭、野鸭和鸽子宰杀后,把三禽分别整料出骨后入沸水略烫。再将鸽子塞入野鸭腹内,并放入配料等再套入家鸭内,然后下锅出水,捞出沥干,再加作料后,加清水淹没鸭身,再加盖焖两个时辰到酥烂。最后拣去葱姜等作料,将鸭翻身,胸朝上,捞出腕肝切片,与冬菇、火腿、笋片间隔排在鸭身上,再放入盐巴等再炖两刻钟即成。”
董如意的小嘴巴拉巴拉的,说的满屋子人都惊了。
二太夫人惊道:“你怎会知道做法?”
董如意随意道:“这道菜就是廖妈妈研制出来的啊,先前廖妈妈做过一次,好好吃的。前个我特意叮嘱廖妈妈再做一次,也给曾祖母尝个鲜。”
除了周妈妈知道是董如意自己想吃外,其他人真的都认为这是董如意在变法的讨好、孝顺二太夫人。
二太夫人心中郁闷,面上尴尬,叹气道:“就数你有心了,晌午咱们就一起吃吧。周妈妈,不是说如姐还有功课要做吗?带她去练字吧。”
就这样董如意同周妈妈走了。
二太夫人摆手道:“都起来吧。”
等所有人都出去了,二太夫人才说了一句,“胡妈妈,去查查那廖妈妈的底细,还有怡欣院其她人的。”
胡妈妈点点头,安排了下去,至于能查到多少,她是真的不确定。
一连几天下来,二太夫人都是同董如意一起吃午饭和晚饭的。
廖妈妈的手艺就连二太夫人也是无法挑剔的,人家点的那些个山珍海味,全都能做出来。
可是几日下来,二太夫人便开始不舒服了。
看着一点事都没有的董如意,二太夫人叫了大夫。
刚开始那几日,廖妈妈做的都是给董如意解馋的,既然是解馋的,自然少不了补。
而是大补过后是要喝凉茶、吃降火粥和降火糕点的。
董如意是有的吃了,可是二太夫人却是没有的吃的。
所以几天下来二太夫嘴里就起了火泡。
胡妈妈见了赶忙请了大夫过来,大夫看了只说吃的太过补了,开了几副降火的药,嘱咐二太夫人要多吃些清淡的食物。
二太夫人看着依旧生龙活虎的董如意,只道自己老了。
好在很快初一又到了,董如意带着周妈妈、香菊和廖妈妈又去了陈家。
二太夫人连连喝了几日的药,她扶着额,道:“总算是走了,我看就让她去霍霍陈家吧,告诉她,想在陈家住多久就住多久,什么时候住够了,什么时候再回来。”
胡姑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貌似当初是她们非要把人接回来,又貌似是她们巴巴的非要让董如意过来荣福堂住的。
董如意是真的很听话,在陈家一住就是大半个月。
她同陈静之探讨了三日江宁的局势,又探讨了五日大周的局势。
最后董如意私下里依着江宁的局势拟了十道考题。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上下一心
董如意开始闭门读书了。
陈静之知道后,特意叮嘱陈夫人,千万不要让人去打扰董如意温书。
尤其是家里的老二、老三,更是要她亲自知会一声。
如今陈家是没有敢去打扰董如意看书的,就连陈静之自己都不会去寻董如意。
陈静之每日去学堂前,都会远远的看上两眼董如意住的屋子。
陈夫人对此很是无语,她跟平姨娘打趣道:“咱们家如姐就是老爷的克星,这才是真真的一物降一物。”
周妈妈看着每日闷头写文章的董如意,很是心疼。
董如意一天要写好多好多的东西,就她那小手都磨出茧子来了。
不说其他,单说周妈妈每隔几日便要烧掉的那些带字的纸,她就很是心疼。
周妈妈总是一边烧,一边念叨着,“费了那么长时间写的东西,竟然就这样烧掉了。”
因为董如意的苦读,周妈妈还特意的同廖妈妈商量了关于董如意膳食的事。
既然现在留在了陈家,那就不需要像先前在荣福堂那样下菜单了。
而且周妈妈觉得,如今董如意所有的吃食全都应该要可着她的身子来。
交代好了吃食上的事,她又去同香菊商量买冰的事。
每到夏季的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是要开始买冰的。
周妈妈见陈家没有人张罗,便让香菊去打听。
香菊打听后才知道,陈家压根就没有买冰一说。
周妈妈是忍了又忍,眼看着天越来越热,她心急如焚。
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偷偷的让人买了十几桶冰回来。
只是整个陈家只有他们这里用冰,这要是传出去怕是好说不好听,所以周妈妈只能尽可能的藏着掖着。
她尽可能的处理着董如意所有的事,尽可能的不让任何人、任何事去烦她。
董如意看着周妈妈事无巨细的安排着,非常满意。
唯独在冰盆上,董如意是有些好奇的。
周妈妈每次放冰盆都是小心翼翼的,而且是能不放就不放。
等天开始热了的时候,她也只是在晌午或是前半夜里才会放置一丁点冰。
董如意更加好奇了,却是依旧没有多问。
在她眼里,周妈妈如此做,必定有如此做的道理,只是天依旧是越来越热。
周妈妈的小心谨慎,那可不只是董如意看在眼里的那些。
但凡董如意房间放了冰盆,她都会让小丫头在院子里的树荫处站着,生怕陈老爷一个心血来潮的过来看看。
因为天热的关系,董如意的胃口一天不如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