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惜惜】荣谋》-第7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陈静之摇头道:“非也非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如姐,外祖父相信你是可以的。”

      陈夫人直接撂了脸子,道:“行,我就是燕雀了,你们就都鸿鹄吧,可是你就是让如姐参加科举,让她一飞冲天,那也得先让她苦读三年吧?”

      陈老爷不愿跟陈夫人做无谓的争吵,直接道:“吃饭,吃饭,食不言寝不语。”

      陈夫人深吸了口气,不再去看陈静之,转头对董如意说道:“别理你外祖父,咱们吃咱们的。”

      董如意看着陈静之那期待的目光,直接翻了个白眼。

      科举对于她来说,压根就不用苦读三年,她压根就没有觉得科举考试有什么难的。

      不提她上一世还出过科举的试题,单单就是她未嫁前,她也是研究过制艺的,而且还是完胜她爹爹的。

      大周从开国起,就没有明文规定过女子不可以考科举,随着大周重视汉学的程度,就是后宅的女子也常常会对应着往届举子的试题提一提自己的策论。

      她上一世未嫁前就干过这样的事,而且还是一次就出名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波三折的晚饭

      那一年的题目她忽然就感了兴趣,据说是皇上心血来潮亲自命的题,他就想听听众学子对于如今大周的科举制度有什么看法。

      当时她看了那样的题目,直接提笔写了一篇《论唐宋科举同现八股文的利弊》。

      虽然她主要写的是唐宋的利弊,却变相的否定了大周立国以来的科举考试。

      不仅如此,她还说了现如今的科举制度不但限制了学子们的思想,还让如今的科举制度倒退到了隋唐之前。

      董如意看着自己满意的大作,然后直接让人送到了状元楼。

      她的策论一出,不仅是状元楼炸了,就连整个京城的文坛都炸了。

      很快她写的原稿就被送入了宫中,皇上看后两日不曾早朝。

      满朝的文武都在寻写这篇策论的人。

      董如意在家中美滋滋的看着她的人送来的大周学子们对她文章的评论,丝毫不晓得朝廷都因为她的一篇策论颤抖了。

      皇上第三日上了早朝,他第一件事就让满朝文武围绕着《论唐宋科举同现八股文的利弊》讨论。

      皇上要听众朝臣的说法,要寻到解决的方案。

      朝堂上顿时形成了两派,一派主张研究新的科举制度;一派则是反对新科举制度,认为只要在原来的制度上修改即可。

      然而两派人都一致认为应该要先找出写这篇文章的人。

      主张研究新制度的官员是想要征求一下写出这样策论的大儒的意见;

      而反对派则是要找到这人,先查查他祖宗十八代,再问问他是何居心。

      所有人都在争辩、讨论着。

      皇上见状也不去阻止他们的讨论,反而让身边的大总管拿着董如意的那篇原稿策论,给他们挨个的看看,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绝对不会是默默无闻之辈,或许就是他们谁家的客卿。

      当大总管拿着董如意的策论走到董文德面前时,董文德愣住了。

      他女儿的笔迹,他如何不认识呢。

      大总管看到呆如木鸡的董文德时,就明白此事有眉目了。

      皇上坐在上面,一直都在留意下面的情形,董文德的异样又哪里逃得过他的法眼。

      皇上摆手召回了大总管,等董文德再次回神的时候,皇上已经宣布退朝了。

      随后皇上传董文德去了上书房。

      至于上书房的谈话除了皇上同董文德外,无人知晓。

      反正董文德回去后,让董如意写了另外一篇由皇上命题的文章《正确规范的科举制度》。

      皇上没有见董如意,也没有惩罚她,只是让她每年都要根据科举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自此但凡董如意的文章出现在市面上,血雨腥风谈不上,可是朝廷却总要来一次大风向,尤其是她的时务论。

      所以董如意压根就不担心科举,可是她没有想过现在就去考科举啊。

      董如意心中腹诽,“她要是现在这个年纪就写出那样的文章,怕是会被人当做妖怪直接火烧了吧。那么她只能尽可能的把文章写的平平的,可是不仅要文章平平,还要考中啊。”

      董如意如今是一个头两个大了,她忽然记起自己今生的初衷是不打算管朝廷那档子事的,可是如今怎么自己把自己给套了进来呢,难道这就是命吗。

      在别人眼中,想写出一篇好文章难,想写出一篇旷世奇文更是难上加难。

      可是在董如意眼里,写出一篇附和自己年纪,又能考中童生的垃圾文章才是难。

      董如意如今可是一点胃口都没有了,眼看着只有四个月不到的时间了。

      而且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她还有其它事要做呢。

      陈静之看着董如意食不知味的样子,心道:“不会是自己给她的压力太大了吧。”

      他想着先前董文德考秀才时那消瘦的模样,他放下碗筷,走到董如意的另外一边坐下,安慰道:“今年的初试你不用太过在意了,全当是下场试试,外祖父也不要求你一定得考过;要是秋试不过,不是还有明年的春试么,就算是明年的春试同样不过,不还有明年的秋试么,所以不着急哈。”

      董如意听着陈静之的话,开始还心中一喜,想着实在不行直接写个跑题算了。

      结果等陈静之说完,董如意彻底蔫吧了,心道:“看来躲是躲不过去了。”

      大周萧氏从建国起就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尤其是先皇同皇上这两代帝王,他们不仅扩充了国子监的规模,还每年增加了一次恩科的选拔。

      如今的初试同乡试全都是一年两次的,只有府试同会试才是三年一次,只不过当今圣上时常的加恩科,倒也没有真的三年一次过。

      董如意放下筷子,掏出小帕子擦了擦嘴,看向陈静之道:“其实如姐并不担心考不过,如姐是在担心最后的那篇时务论要如何的写。”

      陈静之一愣,笑道:“恩,这是个值得担心的问题,你已经熟读了四书五经,以你的举一反三能力,想是多看一些往年考生写的卷宗便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经义了。如今难就难在后面的时务上,毕竟你年纪上小,对如今朝廷的格局和各地的事知道的不多。”

      董如意叹了口气,摇头表示否定,她一脸郑重的看着陈静之,严肃道:“非也非也,我是怕文章写的太好,引起不必要的风波。外祖父,您说要怎么把文章写的平平,还能让考官通过呢?”

      陈静之直接愣在了那里,陈夫人刚刚就懒得理他们,独自一人吃着菜。

      她这会听到董如意的话,一个冷气倒抽,便被刚刚放入口中的豆腐呛到了。

      她赶忙起身去到一旁咳个不停,桂妈妈赶忙倒了杯水,给她漱口,连带着给她拍着背。

      平姨娘刚刚同样惊呆了,虽然她自认为跟在陈夫人身边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可是她听到董如意那大言不惭的话,她手中布菜的筷子直接掉在了菜盘子里,好在此刻已经没有人注意她的过失了。

      平姨娘听到筷子碰撞盘子的声音,一个激灵反应了过来。

      她看着菜盘子中的筷子,不知所措的看向了陈夫人。

      第一百三十九章 如记书斋

      陈夫人抚着胸口,朝平姨娘摆了摆手,道:“这不是你的错,我看他们今个都不太想吃了,都收了吧。”

      陈夫人说完转头就走了,平姨娘尴尬的站在那里,很显然今个老爷还没有吃上几口啊。

      桂妈妈朝平姨娘无奈的笑了笑,赶忙跟了出去。

      平姨娘只能求助般的看向陈老爷,心道:“这桌子菜到底要不要收啊。”

      董如意略有深意的看了陈静之一眼,然后幸灾乐祸道:“外祖父,您搞砸了外祖母的晚饭。”

      陈静之抱起董如意道:“好像是你搞砸的吧?行了,今个就如了你外祖母的意,咱们都别吃了。我今个要好好的考考你,看看你到底能做出什么样的文章来。”

      董如意哀叹道:“不要了吧,我等下还要再吃点东西,然后散步、睡觉了。”

      陈静之哼了一声,没有睬董如意。

      他抱着董如意经过平姨娘身边时,小声道:“今个的事,让你为难了。”

      平姨娘脸一红,赶忙拂身道:“老爷说的是哪里的话,奴婢可不敢当。”

      陈静之抱着董如意走到了几案旁,道:“看来你要自己走回去了。”

      董如意点点头,下到了地上。

      陈静之抱着来时那一摞子书,同董如意一起去到了她的房间。

      董如意住的是东厢房的正房,里外是两个套间,最外面还有一个正坐的抱厦。

      里间是董如意睡觉的闺房,外间是她白日里玩耍的地方。

      董如意平日里是不喜欢丫鬟、婆子在身边晃的。

      ËùÒÔ½Ó³öÀ´µÄ±§ÏÃ±ã¸øÆäËýµÄСѾ÷ßÃǺò×Å¡£

      如今能在董如意身边晃的人除了周妈妈便只有香菊一人。

      陈静之同董如意一起走了进来,抱厦内的两个小丫头赶忙行礼,道:“老爷安,表小姐安。”

      Ïã¾ÕÌýµ½±§ÏÃÄÚСѾ÷ßµÄÉùÒô£¬¸ÏÃ¦ÏÆ¿ªÁ±×Ó×ßÁ˳öÈ¥¡£

      她躬身拂礼,道:“老爷安,小姐安。”

      礼毕后便去接陈静之手里的书册,“给奴婢拿吧。”

      陈静之直接道:“不用,不用,你给我寻个地方放就行。还有,我同如姐都没有吃饱,晚点让廖妈妈再弄些宵夜过来。”

      香菊一愣,赶忙道:“是,老爷请进。”心道:“这二位定是又惹夫人生气了。”

      香菊一边掀开帘子,一边走进去抱起几案上的花瓶。

      “老爷,书册放这里可好。”

      陈静之看着一尘不染的几案,直接放下了手中的书册。

      他甩了甩胳膊,随意的抽出了两本放到了炕上的小桌子上。

      最初香菊是喊陈静之夫妻为陈老爷、陈夫人的,时间久了她便跟陈家丫头一起喊了老爷、夫人。

      香菊觉得,陈家同董家相比,简直好太多了,叫陈老爷、陈夫人太过生分,不如直接叫老爷、夫人来的亲切。

      反正她家小姐在陈家比在董家还要自在。

      陈静之从来就没有同董如意客气过,直接吩咐道:“香菊,上笔墨。如姐,咱们要开始了。”

      董如意一脸哀怨的踩着炕边的踏脚直接上了炕。

      Ïã¾Õ´Ó±§ÏöËÁ˱ÊīֽÑâ¹ýÀ´¡£

      董如意看到香菊拿过来的笔墨纸砚,歪着头看了香菊一眼。

      香菊见状只能摇头示意她们房里如今只有这个了。

      董如意翻了个白眼,心道:“自作孽不可活啊。”

      她最开始写字时用的是陈静之书房的文房四宝,后来回到董家便是用的董文德的。

      陈老爷用的还稍微好一些,董文德用的那些对于董如意来说,用的实在是各种的不顺手。

      董如意想到董文德上京前留给她的那些银子,就知道自家爹爹为何用这种破烂玩意了。

      董如意一边琢磨着上一世她用的文房四宝的出处,一边让周妈妈的男人去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9: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