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太爷在董文德八岁考上秀才的那年,独自一人离开江宁云游去了,他这一走就是十二年,至今未归。
起初老太爷还有往家里写信报平安。
老太爷第一年未归,陈静之直接按照信的地址寻了去。
劝说无果,无功而返后,陈静之没有怎样,老太爷反而生气了,最后竟然连平安信都不写了。
陈静之又急又气的,在没有办法之下,他发动了陈家所有的人脉,只是他不敢再让人打扰老太爷,只是让见到陈家老太爷的人,告诉陈家一声。
从那以后,但凡有人见到老太爷,便会写信给陈静之告诉他一声,不仅如此还会给老太爷足够的盘缠。
陈家最近一次收到关于老太爷近况的信,还是老太爷去了京兆魏忠贤那里。
好在魏忠贤说他们家老太爷身体健壮,还收了一位小师弟在身边照顾他,所以家中无需担忧。
陈夫人想着自家老太爷就是一阵郁闷,她这个儿媳妇想要尽点孝心那都是无从尽起。
陈夫人看着董如意,道:“你可真行啊,回一趟董家,竟然还知道套你外祖父话了。”
董如意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道:“外祖母说的哪里的话,不晓得外祖母对董家六少爷的死有何看法?”
陈夫人随口道:“能有什么看法,出去西董正经的主子,剩下的人便是嫌疑人。当然不能排除东董的那些人。”
董如意在心里给陈夫人点了个赞,这才是旁观者清啊。
陈夫人看着董如意的模样,道:“你查到哪里了?”
董如意道:“祖父的桂姨娘,可是绝对不止她一人。”
陈夫人点头道:“说吧,今日同我说这些你是想如何做?咱们也就别掖着藏着了。”
董如意点点头,靠在陈夫人身上道:“我就是没了主意才来寻外祖母的,您说他们那些人会不会把主意打到我同小弟身上?”
陈夫人抱着董如意道:“外祖母不清楚,所以你回去了要格外的小心,好在你不是董家的孩子,又同是三房的孩子。”
第一百三十六章 坦白交代
董如意听着这句话,心道:“好有深意的一句话啊,她不是董家的孩子,所以东董的人不会害她;那么她是三房的孩子,所以呢?”
董如意声音平平道:“这些可是祖母身边的人告诉外祖母的?”
陈夫人点点头,“是啊,这西董可不是个好去处啊,好在当年你祖母…”
陈夫人忽然停住了话语,她没好气的看向了董如意,道:“你这个小滑头,竟然连外祖母的话都敢套?”
董如意赶忙道:“没有,没有啊,如姐哪有要套外祖母话的意思啊。咱们不就是聊闲天么,这不是不小心聊到了嫡祖母么。好外祖母,您能把祖母留下的人匀给我一些吗?”
陈夫人沉默了,这可是一件大事,还有女婿那边,她得好好想想才是。
董如意见陈夫人为难,晃了晃陈夫人的胳膊,道:“外祖母就别为难了,如姐不要便是,反正有他们没他们都一样。”
陈夫人道:“这事我还得让人去问问他们的意思,毕竟当初你祖母安排他们离开董家,是为了给他们留一条生路,并不是留他们报复董家,毕竟还有你爹爹在。”
董如意自然是明白的,她看着陈夫人道:“外祖母放心,董家就是那廋死的骆驼,如姐这匹小马可动不了它呢?”
陈夫人摇头表示不信。
她看着董如意好一会,才问道:“说说,这段时间你回董家都做了什么?我可是不相信西董平白无故的就乱成了如今的模样。”
董如意一脸纠结道:“其实我真的没有做什么啊。”
陈夫人一脸你不说,就不要再指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的样子。
董如意心中哀叹,这外祖母才是真正厉害的人物啊。
她歪在炕上,脸贴着炕,陈夫人也不嫌她坐没有坐相,就这样静静的等着她开口。
董如意爬起来,道:“好嘛,好嘛,我全都交代了还不成嘛。其实我真的没有做什么啦,我就是让人把挂着五条大锁的钱匣子招摇过市的搬进了怡欣院。至于董文仪闯怡欣院的事,真的是突发事件,虽然我进门的时候就看到董文仪身边的小斯鬼鬼祟祟的,我也让人去查了他们,可是我进了董家就一直没有脱身的机会,我不是在荣福堂罚跪,就是在东偏堂看外祖父给如姐做主。等我知道董文仪在外欠了八万两银子的外债时,都已经是隔天了。”
陈夫人恩了一声,点点头,她认可了董如意的话,继续追问道:“然后呢?”
董如意心中哀叹,她用小脑袋往炕上撞了一下,然后咬牙起身,微笑道:“然后我就开始处理怡欣院的人了。”
董如意说完又偷偷的看了一眼陈夫人,见陈夫人仍旧一副你继续的样子。
她只能继续咬牙道:“只是祖父同继祖母仍然在打我银子的主意,我才想着得给他们找点事做。我让王实送了三封信出来,一封是给外祖父的,请他给王实银子让他置办产业;另外两封一封是给木斋的,一封是给醉香楼的,我只是告诉他们董文仪欠了好多银子,要被他爹打死了。再后来的事就那么顺其自然的发展了,可不是我怂恿祖父打死董文仪的。”
陈夫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招可真是够狠的了,直接釜底抽薪。
董如意不仅全盘脱出,还外加解释道:“至于继祖母雇人绑票我,然后不小心又撞上了刺杀轩辕王世子的人,这些全数都是意外。”
陈夫人点点头,默认了,冯氏寻人绑董如意,这事他们也是非常生气的,至于撞上轩辕王世子的事,只能说是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董如意中间还落下了一段,就是她知道董文仪外债的那八万两银子,其实又四万两是被人家骗了的,她还知道另外的四万两银子是董文仪上当所致。
董如意想想都觉得董文仪是交友不善,是被自己蠢死的。
这两件事她还有其他用处的。
如今江宁的势力半数都归董家,如果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里,让董家同那些董文仪所谓的好友的家长同时知道害死董文仪那八万两银子的由来,不晓得他们还会不会抱成一团,就算是因为利益和立场仍旧站在统一战线上,那么他们的心中真的会一点芥蒂都没有吗?
董如意心道:“改天要不要再弄个棋局呢?”
陈夫人沉思片刻,道:“恩,算你交代的清楚。你记住,以后这事可不许同其他人说了,尤其是你爹爹同娘亲。至于你嫡祖母的人,稍后我便让人去问,但凡愿意回来的,你就好生待他们便是。”
董如意听到这里,她的小脸笑的跟花一样,虽然自己掀了老底,她却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她一想到嫡祖母的事就要水落石出了,她就心中紧张,真不知道这事被掀出来是好是坏。
桂妈妈掀了帘子走了进来,陈夫人同董如意此刻正靠在靠枕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董如意看到桂妈妈手里拿着的糕点,起身拿了一块,道:“咦,这好像不是廖妈妈做的。”
陈夫人看向桂妈妈,桂妈妈道:“这是奴婢同廖妈妈学的,夫人尝尝奴婢的手艺。”
陈夫人笑道:“看吧,我就说她是个会吃的,这院子的人手还没找齐,倒是先找了个有手艺的妈妈来。”
桂妈妈笑道:“可不是么,廖妈妈除了手艺好,人也好,但凡是能教的,那真是一点都不藏私,回头咱们府上也可以改改口味了。”
陈夫人对董如意选人的眼光还是很满意的。
又过了一小会,便有小丫头过来说晚饭已经准备好了。
陈夫人道:“妈妈,去看看老爷做什么呢?”
桂妈妈应下直接去喊陈静之了。
陈夫人看着桂妈妈离去的身影,随口道:“尽可能的帮帮桂姨娘吧,虽然这些年她做了许多错事,可是谁又能真的去怪她呢?”
董如意惊道:“您是说她同桂妈妈…”
陈夫人看了董如意一眼,真是同聪明人讲话,不费力啊。
第一百三十七章 参加科举
她轻声道:“他们是姐妹,只是因为有一个好赌的父亲,所以大的那个早早就被卖去了牙行,小的那个跟着赌徒父亲逃到了外乡,后又被卖到了霍家。还是那年我带着桂妈妈去看你祖母,原以为到死都不会再见到的姐妹这才又见了面。你祖母生前对桂姨娘很好的,就如同我对平姨娘一样。可惜后来你祖母病死了,桂姨娘也就没了依靠。你祖母可以让你爹爹寄养在董家,却不能让桂姨娘的两个儿子也寄养在董家。再后来冯氏进了门,她的两个儿子也相继的夭折了,怕是最恨冯氏的便是她了吧。”
董如意沉默不语,其实她原本也猜到了一些的,只是桂姨奶奶平日里以冯氏马首是瞻,她却没有想到她同陈家、同嫡祖母还有这样的牵绊。怕是桂姨奶奶这些年装的也很辛苦吧。
董如意点头道:“只要她想活,我便会尽可能的保她一命。”
陈夫人点点头,道:“恩,就这样吧,只要她想活,你就帮帮她。”
陈夫人同董如意坐在饭桌上等陈静之过来。
³Â¾²Ö®Ò»Á³Ð˷ܵÄ×ßÁ˽øÀ´£¬Ëû»³Àﻹ±§×ÅÒ»ÞûÊé¡£
陈夫人赶忙起身,接过了陈老爷捧着的一些书,然后放在厅里的几案上。
平姨娘赶忙放下手中的碗筷,同样的接下了陈老爷手中剩下的书。
陈夫人随手翻看了一下那一摞书的书面,她看着那些熟悉的书名,疑惑道:“老爷这是要研究制艺吗?”
陈静之点头道:“的确是要研究制艺,只是不是我,而是她。”
陈静之笑着指着董如意,陈夫人直接愣在了那里。
董如意听到这话同样的惊楞住了,她先前只是那么一说而已,外祖父竟然现在就开始让她苦读了,这动作也太神速了吧。
陈夫人难以置信的看着陈静之,然后又看向了董如意,她瞬间明白过来,这是自家老爷突发奇想而做的决定。
陈夫人想着自家老爷年轻时那伟大的理想、抱负,她词穷了。
陈静之见状,神秘的笑了一下,然后做了一个请的姿势,道:“夫人先入席,咱们边吃边说。”
看得出今日陈静之的心情特别的好。
刚刚同样愣神的平姨娘这才反应了过来,她赶忙给陈静之添了碗饭,然后恭敬的站到了一旁。
陈静之兴致勃勃的吃着菜,还时不时的夸上一句,今日这菜好吃。
殊不知这就是他们平日里吃的菜式。
平姨娘静静的给陈老爷、陈夫人布菜,偶尔还会给董如意布上一道两道。
陈夫人则是一边给董如意布菜,一边叮嘱道:“慢慢吃,别理你外祖父,咱们不考那劳什子科举,等以后外祖母让你母亲给你寻个好人家才是正经。”
陈夫人一边劝着董如意,还一边不停的再给陈老爷飞眼刀子。
陈老爷今日的心情特别好,不管陈夫人如何的说,他都是那副高兴的模样。
陈静之这次是铁了心的,先前想让董如意走仕途,那是他一个人在脑热;如今有了董如意的首肯,他是一定要趁热打铁,要趁着女儿、女婿回来之前就把这事做成了的。
陈静之老神在在道:“恩,这豆腐做的不错,我看如姐秋季的时候便可以下场试试了,恩,这两日我就写保荐信上去。”
大周但凡是想要参加朝廷科举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请身边的长者写一封三人的联名保荐信。
这三人可以是族里的族长,可以是乡里有威望的士绅、有功名的秀才、举人,还可以是教书的夫子。
正常也都是由生员的夫子来写,然后再由生员去族里寻族长签名,最后再去寻乡绅或是有功名的秀才老爷加名。
朝廷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参加科举这些生员的人品同出身。
对于董如意的保荐信来说,压根就不用惊动董家,别忘记陈家可是满门的秀才呢。
当然这就是陈老爷现如今的想法,他就是想自己亲自写这封保荐信,然后让他家老大同老三添上名字即可。
只是这样的保荐信一出,想必绝对会轰动江宁的整个官场。
董如意的手明显的一颤,筷子中间夹的菜就啪的一下掉落在了碗中。
她抬起头看向了陈静之,心道:“咱不带这样的吧,参加秋季的初试,那她岂不是只有四个月不到的时间准备了。”
陈夫人同样的愣住了,她要夹菜的手就那样的停在了半空中,她原本还想着等女儿、女婿回来劝劝自家老爷呢。
平姨娘站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喘,她侧着头看着陈静之,貌似在看他是不是在说笑。
陈夫人装作没事人一样,收回了手,轻声的劝道:“老爷,虽然咱们家的孩子参加科举时年纪都不大,可是如姐今年才三岁。不,我就算秋季的时候她已经四岁了,那四岁的孩子参加科举也同样太过早了啊?”
陈静之摇头道:“非也非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如姐,外祖父相信你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