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惜惜】荣谋》-第4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董如意跪地道:“请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为如姐做主,如果董家真的不喜如姐,觉得如姐浪费米粮,还请还了二舅舅给如姐准备的嫁妆和三舅舅给如姐存的银子。二舅舅和三舅舅都喜欢如姐,都抢着要过继如姐呢。”

      董如意又语无伦次的说了一通。

      二太夫人安抚道:“董家怎就不喜你了,你个小人儿能吃多少米粮,还有什么银子、嫁妆的,你不是说三房没有银子了吗?”

      别说二太夫人听的迷迷糊糊的,就连二老太爷也没有听明白董如意说的是什么。

      而此刻的冯氏却是不合时宜的冷笑了起来。

      冯氏用帕子捂着嘴道:“母亲莫要见怪,儿媳实在是忍不住了,瞧瞧我们如姐这才多大,这小嘴巴巴的,只是教她说话的估计是没有教明白,这学的年幼也是没有学明白。依着儿媳来看倒不如直接喊了周妈妈过来,问问她们闹的这一出到底是她的意思,还是陈家的意思。”

      第七十一章 衙役上门

      冯氏的话不但提醒了众人董如意如今的年纪,还提醒了众人如果没有人教唆董如意,她一个三岁多的孩子哪里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二太夫人对于这样的事也有些厌烦,直接道:“让周妈妈过来回话。”

      先前胡姑姑遣走了花厅里的奴婢,这会子屋里也只剩下她一个奴婢了。

      胡姑姑俯身道:”奴婢去去就来。“

      胡姑姑转头出去,好一会都没有回来。

      二太夫人看着更不高兴的丈夫,气道:“这胡姑姑真是越老越不中用,喊个人过来都这么费劲。”

      董长生没有做声,端起茶碗喝了口茶。

      花厅内非常安静,很快就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跑步声。

      胡姑姑脸色发白,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还有一个二等丫鬟扶着她。

      ºú¹Ã¹Ã½øÁË»¨Ìü¾Í´ò·¢ÁËÄǸöѾ÷ß³öÈ¥¡£

      二太夫人原本还想说她几句,见她如今的样子,赶忙问道:“出了什么事?”

      胡姑姑气喘吁吁道:“衙门来人了,来福管事在荣福堂外要见老爷,说...说...说…”

      这人越是着急,越是说不出想要说的话来,胡姑姑喘着气,一连三个说,都没有说出衙门来董家干什么。

      董长生顺手把手中的茶碗丢了过去,茶碗碎裂的声音响彻了花厅。

      董长生道:“说,要见老爷做什么?”

      董盛兴没有解释,他此刻正在回想自己最近都做了什么。

      胡姑姑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吓得她也不喘了,也不磕巴了。

      胡姑姑道:“来福管事说衙门的人绑了十爷过来,说十爷偷盗,被人告上了衙门。此刻来福管事就在荣福堂外面候着,说大管家已经过去了。”

      董盛兴起身惊道:“什么?”

      冯氏则是惊道:“这不可能。”

      她忽然想到了什么,立刻转头看向吕妈妈,阴沉着脸,问道:“十爷今年的银子可是领了?”

      花厅中的众人一愣,全都看向了吕妈妈。

      吕妈妈见状赶忙喊冤,道:“冤枉啊夫人,十爷一早就领了银子,真的是一早就领走了银子的。”

      这话冯氏还是信的,量这叼奴也不敢克扣自己亲生儿子的银子。

      冯氏看向董盛兴,道:“允礼是不可能偷盗的,他刚拿了今年一整年的银子,喜欢什么直接买了便是,何须偷盗?”

      董盛兴觉得冯氏说的没错,董文仪不缺银子,何须偷盗。

      董盛兴道:“可有说他偷盗了什么?又是谁给告到了衙门的?”

      以董家如今在江宁的势力,就算是董文仪真的偷盗了什么,也没有谁敢真的告上衙门。

      而且就算是有那不长眼的,真的给董文仪告上了衙门,他们江宁县的知县杨大人也是不敢接董家的状子的。

      董盛兴同那杨大人是同科的进士,又凭着这么多年在江宁一同为官的交情,他只会不声不响的平息了此事。

      胡姑姑道:“来福管事没有说那么多,只说衙门的人锁了十爷过来,要当面问问清楚,大管家已经过去了,说事情有些麻烦,还得老爷亲自出面。”

      别说是董盛兴了,就连董长生此刻都有些坐不住了。

      董家可是这江宁的土皇帝,在江宁敢把董家告上衙门的,而衙门却又不敢不接状子的人家,那可都是数的过来的。

      董长生心下一沉,想到轩辕王世子如今正在江宁,想着老十不会是得罪了他吧。

      他看向了董盛兴,很显然董盛兴也想到了这个。

      董家再得势那也是皇家的奴才,那轩辕王府再是养子,就和董如意在董家一样,那也是主子。

      这事如果要是闹到了京中,别说他们西董讨不到好,就连董家的大爷董盛鸣估计都要受到牵连,他今年可是有希望进入内阁的。

      想想族里和东府的那些人,董长生道:“走,一起过去看看。”

      二太夫人着急道:“到底是谁这么大的胆子?竟敢状告董家?还敢压着允礼过来董家?”

      冯氏听二太夫人如此说,眼圈都红了,道:“可不是么,我是不相信允礼会拿人家银子的。他要是银子不够花,尽可来问我要,何苦偷人家的银子。他一定是被人冤枉了的,也不知道允礼现在怎么样了,怎就锁了他呢。”

      冯氏此刻的心都已经揪了起来,满心满脑想的都是她的小儿子。

      此刻已经没有人再去理睬董如意了。

      她的那些个事,在董家人眼中本来就不是事,要不是怕外面的流言蜚语,估计董家都懒得理她。

      董如意就这样的跪坐在花厅中,无人理会。

      只见她眉目低垂,看着地面一动不动的,像是被二老太爷的那个茶碗吓傻了一样,一声都没有,仿佛压根她就不存在一样。

      董长生父子出了荣福堂,就看到急的来回踱步的来福。

      来福见到董长生也跟了出来,赶忙道:“小的来福给老太爷、老爷问安。”

      董长生道:“起来,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今老十人呢?”

      来福偷看了董盛兴一眼,赶忙回道:“杨大人亲自送十爷回来的,大管家已经过去招待了。说是十爷拿了人家的庄票去大兴钱庄兑换银子,被大兴钱庄的人直接告上了衙门,大兴钱庄的人一听被告人是我们家十爷也想息事宁人,可是原告不愿意,非要讨个说法不可。”

      ***

      董文仪从怡欣院出来,看那些银票是大兴钱庄的,直接带着董福坐马车去了大兴钱庄。

      他想着赶紧去大兴钱庄把银票换开,好直接还了木斋的两万两银子和醉香楼的八万两银子,也省着晚还一天就多一天的利息。

      董文仪到了大兴钱庄就牛哄哄的递上了十万两的庄票。

      大兴钱庄的伙计收了庄票,查对账本的时候,看到一旁的小字,这是两个人一同存的。

      他看着那小小的手印,眼珠一转,便想起前两日那个书生模样的少爷和那个年纪不大的孩童来。

      他生怕出错,赶忙让人喊了二掌柜过来查看。

      这边却是好茶好水的招待着董文仪主仆,并且和董文仪说,银票的数额太大,所以需要些时间。

      第七十二章 告上府衙

      伙计说的是银票而不是庄票,他见董文仪没有反应,更加肯定这庄票是他偷盗而来的了。

      董文仪不疑有他,便吃喝了起来,这阵子他都快愁的不吃不喝了。

      大兴钱庄的二管事来后,先看了看外面的人,又仔细核对了那张十万两的庄票。

      这庄票是他亲手兑换出去的,要是时间长忘记也是有可能的,可是这才没过几日。而且当时来的那人按的手印是个孩子的,看着账簿上的小手印,他不能还会弄错。

      他赶忙让人按照账簿上的地址去通知庄票的主人,并且又派人去衙门报了官。

      衙役来的很快,大兴钱庄是朝廷开的钱庄,在衙门是有特殊待遇的。

      等衙役围了大兴钱庄,董文仪和董福才知道大兴钱庄竟然报了官。

      董文仪自然是不会承认他偷银子的,他一口咬定那银票是自己的,让大兴钱庄的人还给他。

      大兴钱庄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把庄票还给董文仪。

      二掌柜直接把庄票交给了衙门的人,并且说他们已经让人去通知原主了。

      这些衙役都是知道大兴钱庄的规矩的,便问了几句,谁成想董文仪直接报了他董家的身份,并且让大兴钱庄赶紧给他兑换了银票。

      大兴钱庄不肯对银子给董文仪,而衙门的人也不敢抓他,只好给他卸了枷锁,并且让人去喊主簿大人过来。

      董家,别说他们了惹不起了,就是他们家知县大人那也是惹不起的。

      大兴钱庄的人得知这是西董的十爷,也害怕了,赶忙让人通知了坐镇江宁的大掌柜,郝掌柜。

      大兴钱庄的大掌柜郝掌柜听到消息,直接从家中赶了过来。

      他亲自验看了那张十万两的庄票,知道钱庄没有出错,这才松了口气。

      县衙的主簿也到了,郝掌柜亲自和主簿大人解释,他们并没有弄错,那的确是陈公子的庄票。

      这时候庄票的原主陈明礼也到了。

      陈明礼看到那张庄票直接红了眼睛,质问董文仪这是哪里得来的。

      董文仪一口咬定那是他的银票,是董家的银票,死活都不承认是从董如意那里抢来的。

      两人各执一词,主簿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跟陈明礼说:“反正银子也没有丢,不如就这样算了。”

      陈明礼听后,直接怒了,大声道:“这大周朝还有没有王法了,官府竟然跟受害人说算了,偷盗别人的银子也可以算了吗?那改明全天下的人都去偷盗,是否也全都要算了呢?”

      主簿真的惊了,赶忙说道:“那是西董的董十爷。”

      陈明礼听了这话更来气了,扬言道:“西董的怎么了?西董的就可以偷盗别人的钱财了?如果你们县衙不敢授理,我明个就告到元大人府上去;如果元大人不敢授理,我便求了我父亲一同告上京去;我就不信这全大周还没有敢接我状子的官了?我就不信这大兴钱庄还能替他董家说瞎话不成,这天下还不是他董家的天下,就算他董家能耐的遮了这江宁的天,他还能遮到京兆去?”

      主簿听到这话,吓的双腿发软,差点没被吓破了胆。

      他赶忙让人去打听这是哪位爷,竟然连董家都敢得罪。

      人群中顿时传来一阵叫好声,见义勇为的人不多,但是起哄,看热闹的人可是多了去了。

      很快他们就打听到这人是陈静之家的陈三爷。

      主簿是真的吓了个半死,赶忙让人去喊他们家大人过来。

      主簿道:“久仰大名,久仰大名,陈三爷没有明白下官的意思。下官就是想问问您是否要追究,毕竟陈家和董家也是亲家,如果三爷要追究,我们老爷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陈明礼本人不见的人人都认识,但是他的大名那可是响遍了江宁的。

      其一就是他的棋艺,少年的棋童,江宁棋坛上的风云人物。

      而更让他出名的则是他那一身宁死不屈的文人气节,对某些人来说那就是四六不通,人味不懂。

      主簿简直就是头疼欲裂,陈家、董家的两位少爷各执一词,谁也不肯退让。

      他让人清了几次聚众围观的百姓,只是围观的人依然是越来越多。

      但是不管怎样大兴钱庄是一口咬定那庄票就是陈家三爷的,他们没有验错,也没有报错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