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吕妈妈看了另外两位奶奶一眼,道:“夫人,麻烦大了。”
二夫人顿时来了气,道:“我都让步了,她还想怎样?”
薛氏见二夫人生气,赶忙递上茶水。
二夫人接了茶水喝了一口。
吕妈妈赶忙说道:“不是的,三奶奶已经回去了,却不是奴婢劝回去的,是三爷抱走的。”
二夫人差点打翻了手中的茶杯,她放下茶杯,道:“三爷抱走的?三爷怎么回来了,他不是去乡试了吗?”
吕妈妈摇摇头道:“奴婢也不清楚,奴婢担心三爷那个脾气,想着还是先回来和您商量看看。这事可不能再闹大了,今年过年老太爷….”她没有继续说下去,可是这屋子里的人都明白了接下来的话。
二夫人的身子软了一下,老太爷当时是这样问的,“你们二房怎么回事,为何文德回来这几年,年年都会闹出点事?以前他在陈家可是八岁的童生,十三岁的秀才,怎么就不见有这样的事发生?”
第六章 三爷搬家
当时二老爷和她跪在地上说,是他们疏忽了管教,以后会多加注意的。
二太夫人还说:“我就奇了怪了,这一个人的变化怎么会那么大,陈家给养的好好的人,回到董家就歪了吗?好好的哥儿,到底是谁挑唆的,给我好好的查。”
就因为这个,她放在三爷房里的眼线被清出去一大半,气的她失眠了几个晚上。
屋内一片寂静,喘气声都可闻,就是没事都能弄出事的三爷,这次还不知道要闹成怎样呢。
徐氏感觉气氛有些诡异,她看了薛氏一眼,薛氏低着头正在摆弄着手上的指甲,她指甲被蔻丹染的红红的,应该是刚刚染上去的。
徐氏又看向了脸色极其难看的二夫人,她很好奇二老太爷到底说了什么。
徐氏是年后才嫁过来的,如今还是新妇,董家的事她并不清楚。
薛氏摆弄着指甲,心中很是羡慕,都是亲兄弟,这对感情怎么就差那么多呢。看看人家三爷多痴情,看不得三奶奶受一点委屈。
薛氏又想到了自己,她从嫁进董家开始,就每日的晨昏定省的孝顺家婆。
不仅如此,她成婚才一年,就要故作大度的给八爷张罗纳妾的事。想想就一肚子的委屈。
折腾了半日的二夫人,脸上尽显疲惫之色,她恹恹道:“都回去吧,这事就这样了,我也想看看这董家的规矩,他还能改了不成?”
薛氏和徐氏见二夫人这样说,纷纷告退,这半日下来,她们也累了。
二夫人见屋里没了人,歪倒在靠枕上,道:“吕妈妈,您说老爷是个什么意思呢?”
吕妈妈摇头道:“奴婢不知。”她的确看不懂老爷,但是她却明白夫人。
这几年要不是二老爷的态度,夫人早就收拾三爷了,哪里会由的他这样的胡闹。
二夫人的神情开始有些不妥了,吕妈妈立刻起身,出到外屋。
吕妈妈道:“夫人冷了,给夫人置个手炉过来,再换个新茶。”
秀竹应道,推门而出。
吕妈妈又道:“放个人去前面看着,要是老爷回来了过来通报一声,还有三爷那里也让人看着,有个风吹草动的,赶紧回来禀报……”
ÂÀÂèÂèÒ»ÑùÑùµÄ·Ô¸À×Å£¬ÎÝÄÚµÄѾ÷ßÃÇÏàÊÓÒ»ÑÛ£¬Óã¹á¶ø³ö¡£
ÂÀÂèÂè¼ûѾ÷ßÃǶ¼³öÈ¥ÁË£¬Õâ²Å¹ØÉÏÁËÍâÎݵÄÃÅ£¬»Øµ½ÁËÄÚÌá£
转眼间这边的房子就没了人影,只有一个二等丫头吃着瓜子守在隔壁的耳房里。
二夫人见吕妈妈清了人出去,眼泪再也止不住,道:“妈妈,他到底是欺骗了我。”
吕妈妈赶忙劝道:“夫人怎会如此想?”
二夫人用帕子擦着眼角,哽咽道:“我嫁进董家才十七年,给他生了两个儿子。您看看他这几年是怎么对我的,他用他对三爷的不喜骗了我。否则,我怎会一忍再忍。”
二夫人说着委屈的哭上了。
吕妈妈站在一旁劝道:“夫人可不能多心,老爷是真的不喜三爷,但三爷毕竟是老爷的嫡长子,总不能真的赶他出去吧。夫人也不多想想,老爷这些年可就只有桂姨娘一个妾氏,老爷本就不是好色之人,也不懂花言巧语。”
二夫人哭道:“那是他一门心思都在仕途上,哪里就是为了我了。”
吕妈妈继续劝道:“老爷官越升越高,那也不是涨了您的面子?”
二夫人哼了一声,撇过脸道:“就三爷这几年做的,换做别家,早就给他按个不敬嫡母的罪名了。可是你看看我,竟然傻傻的等老爷替我出这口气。”
吕妈妈不好在说什么,夫人命不好,到了要说亲的年纪,正好赶上了冯家老太爷病重。
接着就是冯家老太爷过世,夫人跟着守孝三年。
三年好不容易熬到了,太夫人又病逝了,这又是守了三年。
等熬过了孝期,准备给她说亲的时候,这才发现,夫人已经十七岁的未嫁女了。
冯家匆匆忙忙的就给夫人定下了这门亲事,二十三岁的董二老爷当时刚刚中了举人。
按理说以冯家的门第是配不上董家的,但冯小姐进门是做继室的,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更何况是冯大老爷看上了董家,看上了董盛兴,一门心思的想要巴结上董家。至于嫡子,那容易的很,三岁的孩子能不能长大都两说。
ÃÅÍâ´«À´´óѾ÷ßÐãÀ¼µÄÉùÒô£¬ËĸöѾ÷ßÂ½ÐøµÄ½øÀ´£¬²èÒ²ÅݺÃÁË£¬ÊÖ¯Ҳ׼±¸ÁË¡£
吕妈妈问道:“可是前院有事?”
秀菊上前说道:“听说三爷叫来了十辆马车,正在搬东西呢,说是…”她看了一眼眼睛有些微红的二夫人,低头道:“说是我们夫人既然容不下他女儿,那么他们一家一起离开好了。”
二夫人气的一巴掌推翻了小炕桌上的茶水,冒着烟的茶水撒了一桌子。
吕妈妈道:“都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收拾了。”丫鬟们赶忙收拾了起来。
吕妈妈见二夫人没有开口,直接问道:“二老爷可是回来了?”
秀兰上前答道:“二老爷是从衙门赶回来的,如今在书房里,想是已经知道了三爷要搬走的消息。”
吕妈妈让她们全都下去,重新关好了门。
二夫人激动道:“您看看,他这又是个什么意思?”
吕妈妈沉思片刻道:“看二老爷的意思,应该是忍了。”
二夫人气的双手颤抖,“三爷这是准备要回陈家吧,这样也好,就没有我亏待三爷养女的一说了。”
吕妈妈道:“但是夫人还是应该去和老爷说一声,好在这是因为董家规矩引起的,就是说去族里,也是您占理。”
二夫人深吸了一口气,道:“妈妈说的对,是我沉不住气了,我等下就去老爷那里,但是董文德我是怎么都忍不了了,等他们回来就让人开始着手吧。”
吕妈妈还想劝,看着夫人那咬牙启齿的样子,只好闭上嘴转身出去了。
Ѿ÷ßÃǶË×ÅË®Óã¹á¶øÈ룬µÈ¶þ·òÈËÊáÏ´ºÃÁË£¬Õâ²ÅÈ¥ÁËÍâÊé·¿¡£
外书房的二老爷在练字,十几年的夫妻,二夫人一看就知道,老爷是真生气了,否则也不会这个时间练字。
第七章 告状
冯氏没有隐瞒,直接说了董如意昏迷不醒和董三爷收拾了行囊的事。
董盛兴放下笔,只说了一句:“董家的规矩,几百年来都是如此。”然后又拿起笔,写了一个“缘”字。
抬笔的时候又道:“他们一房人不愿意分开,那就一起去庄子上住吧,别少了他们的吃穿用度就行。”
冯氏故作担忧的道:“恐怕三爷是回陈家吧。”
董盛兴装作没有听见,指着刚刚写好的字问:“你看我这个字写的如何?”
冯氏见状不再提董三爷的事,两人说起了字画。
冯氏这两年来身体就不是很好,一半是累得,一半是气的。
冯氏见该说的都说了,就告退回去了。
她这几年一直都有失眠的毛病,每日要吃了安神药,才能睡下。而且睡下后不能被吵醒,否则就再难入睡。
夜里的春雷不仅惊醒了冯氏,也惊醒了董家的其他人。
冯氏被吓的一下子坐了起来,守夜的秀竹听到响声赶忙披了衣服,拿了蜡烛进来问道:“夫人可是被吓坏了?”
屋内被雷闪的一亮一亮的,冯氏摇摇头,看向了窗外。
不一会府里就热闹了起来,吕妈妈在门外小声道:“夫人可是醒了?”
秀竹开门道:“夫人已经醒了,妈妈进来说话。”
吕妈妈进到屋子道:“大事不好了,听说祠堂门前的那颗杨柳树被雷劈倒了,老爷都被叫了过去。”
冯氏的觉被吵醒了,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倒了就倒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还值得叫老爷过去。”
吕妈妈小声道:“说是那树倒了正巧砸了祠堂,祠堂被砸了个洞,虽然没有砸到供台,但是这么大的雨水还是淋到了供台上。”
冯氏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手捂着嘴惊叫了出来。
冯氏道:“快,给我梳洗一下,估计等会太夫人就会过去东府,这叫什么事啊,这才刚过完年。”
董家的祠堂要是真被砸了,到时候指不定被传成什么样呢?
董家所有人都起来了,整个董府灯火通明的,到处都点亮的灯笼和点燃着火把。
天空中的雷依然轰轰的炸响。
二太夫人果真带着西府的儿媳妇们去到了东府。
上座的大太夫人说道:“好好的树,怎么就被雷劈了呢?那树可是老祖宗亲手栽种的。”
天蒙蒙的亮了,雨也小了。
一个婆子小跑的进了大堂,一众无精打采的夫人们坐直了身子。
大老太太赶忙问道:“祠堂怎么样了?”
那婆子回话道:“祠堂的房顶上被砸了个洞,虽然没有砸到放祖宗牌位的供台,但是依然淋湿了供奉的牌位。好在祠堂里放置的御赐牌匾没有被淋到。”
说是没有淋到,到底如何只有进到祠堂的董家人知道。
大太夫人着急道:“这可如何是好,告诉府里的人,谁也不许乱嚼舌根子。”
二太夫人安慰道:“总算是没砸到这些,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大嫂可不要过于担心了。昨夜里的那种情况,能处理成这样也是不错的了。”
大老太太留了众人吃饭,吃过了早饭,这才让众人散去。
一众夫人们被折腾了一夜外家一个早上,早已经疲累不堪,这会子也都去休息了。
第二日就有传言说是因为董家家规不近人情,这才触怒了老天爷劈了董家的祠堂。
不管是有意无意,总之这样的传言是传了开去。
二老太爷把董盛兴夫妻叫过去骂了一通,“府内的小姐出痘,这样的事怎么会传了出去?”
冯氏原本让人呢传出去,就是想让人知道这个嫡长子是怎么对待董家规矩和对待她这个嫡母的。
谁能料到会出现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