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惜惜】荣谋》-第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陈静之道:“那他是如何作答的?”

      董如意道:“他说柳宗元的字画那是无价的,岂可用金银比较。如今他卖这幅画,并不是为了赚银子,只要够上京的盘缠即可。如姐觉得他是真正的君子。”

      陈静之道:“老三,研磨。”

      董如意眼睛一亮,他就知道以薛耀祖的人品定能入了外祖父的眼。

      只听陈行礼道:“不知三舅舅可否有幸见他一见?”

      董如意道:“见就算了吧,人家现在一门心思的都在上京上,要不三舅舅送他几套衣服如何?也省着他出门在外太过寒酸。“

      陈行礼喊了身边的书童,让他赶快去家中问夫人拿几套他未曾穿过的衣衫。

      董如意拿着写好的信道:“外祖父,我先去给薛公子送行,您和两位舅舅先欣赏这画,棋,等我回来再下。”

      董如意说完拿着信跑了。

      陈静之是要好好欣赏一下这幅《江雪》的。

      要不是外孙女,他竟然忘记这么重要的事。好在有外孙女替他想着,否则这画要是让别人买去,他岂不是要后悔死。

      董如意让周妈妈找了一个深色的包袱皮,里面放了干粮和水,还放了陈静之写的推荐信和二百两的散碎银子,外加一张五百两的银票。

      董如意又亲自写了两封信,一封信上写着父亲大人亲启,一封上写着子光兄亲启。

      然后她又让人雇了镖局的马车,付了所有的车资,让镖局务必把人安全的送去京里。

      等都忙活完了,董如意才带着两个包袱去了状元楼。

      薛耀祖的行李很简单,他只背了一个书箱,就连衣服都只带了两套满是补丁的,实在是他太穷了。

      董如意上前,薛耀祖和董如意相互见礼后,董如意才让人上菜。

      菜色很简单,无非就是金榜题名,状元及第这样的菜式。

      董如意没有多叫,只叫了两个菜,对别人来说这叫寒酸,但是对薛耀祖这样有骨气的人来说,这才是知己所为。

      董如意道:“小弟懂得子光兄,所以只点了两个菜,但是小弟却自作主张的给子光兄安排了上京的马车。”

      薛耀祖一愣,刚想说,他自己可以步行上京。

      董如意却摆手阻止,道:“不是小弟多事,子光兄可曾想过今日是几月几日了,您要是徒步上京,万一错过了会试,可对得起您祖传的那幅《江雪》?”

      薛耀祖没有任何可以反对的话,叹气道:“贤弟说的对,是我过于拘泥了。”

      董如意见他明白,笑道:“原本小弟应该送上自己的衣服借与兄长上京用的,可是小弟的衣服实在是无法相借。”

      董如意话刚说完就笑了,薛耀祖也被她的话逗笑了。

      他摇头道:“贤弟的心意为兄领了。”

      董如意道:”马车里有我给子光兄准备的衣服和干粮,那里面是我三舅舅的衣服,他见了那幅真迹,还想要来见您。“

      薛耀祖有些紧张呢,这多尴尬啊。

      董如意继续道:”子光兄放心,小弟没有同意,只是问他要了些衣服。请您务必收下。“

      薛耀祖见董笏盛情难却,道:”为兄谢过贤弟了,只是其他你切不可再行添置。“

      董如意笑道:“包袱里有我家京兆的地址,还有我写给家父的一封家主,就麻烦子光兄了。”

      薛耀祖狠狠的点了点头,低着头吃着饭菜。

      他自小父母双亡,是跟着祖父长大的。自从祖父过世,就再没有了嘘寒问暖的人,族里的那些个亲戚见到他如同见到瘟神一样。否则他也不会流落在外。

      等他们二人吃完,董如意道:“小弟就不留子光兄了,您早早赶路,也省着晚上到不了落脚的地方。”

      董如意就像送多年的至交好友一样的送走了薛耀祖。

      薛耀祖心中满满的感动,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坐上马车,怎样出了城的。

      等他们到了下一处落脚地,他才发现身边放置了两个包袱。

      赶车的人道:“公子头一次出远门,是这样的。等时间长了就好了,小的王胡子,是顺丰镖局的。这是董家公子给您准备的行囊,请公子收好。”

      薛耀祖拿着包袱回了房间,打开了两个包袱,一个里面全是衣服,从夏季的一直到秋季的。

      薛耀祖感动的差点掉了眼泪,竟然连秋季的衣服都给他准备了。

      第四十八章 书信

      另外一个包袱最上面映入眼帘的就是写着‘子光兄亲启’的一封信。

      他拆开了信,董如意稚嫩的字迹映入他的眼帘。

      信很长,字很大个,写了整整的两页。

      薛耀祖想着那款款而谈的董笏,笑着看了起来。

      “子光兄,小弟是真的打心里敬重您的为人,这些请您务必收下。小弟之前没敢说,是怕您不收。想您看到这信的时候,人也已经走了很远了吧。”

      薛耀祖眉头微皱,继续看去。

      “这包袱里面还有两封信,一封是小弟写给父亲的家书,还要麻烦子光兄代为转交;还有一封是小弟特意求了老师给您写的一封国子监的推荐信。小弟忠心的希望子光兄能高中,用不上这信。但是万一落榜,也希望子光兄不要放弃仕途之路。小弟相信子光兄定是位好官,在此先替穷苦的百姓恳求您,如果此次不中,请您一定拿着小弟给您求来的推荐信去国子监复读,三年后再重头来过。”

      看到这里,薛耀祖摇头道:“国子监那哪里是我这等穷人读的起的地方。”

      董如意之所以让薛耀祖帮忙捎带家书为的就是能让他结识到董文德,至于薛耀祖是否也能入得了董文德的眼,那只能看他的造化了。

      薛耀祖放下了第一页纸,看起了第二页。

      “还有个事,小弟先请子光兄不要激动。”

      “这包袱里除了干粮外还有二百两的散碎银子和五百两的银票。”

      “冷静,冷静。。。子光兄千万要冷静,想想管仲与鲍叔牙。”

      “这二百两银子是小弟给您路上添的盘缠,是小弟的一份心意。那五百两银票,子光兄可要保管好了,那是小弟借给您读国子监的,至于欠条如今已经在子光兄和小弟的心中了,他日等小弟长大,自会亲自去找子光兄讨要。”

      其实这银子董如意压根就是没打算要的,这一世她不打算再参与改朝换代之中,除了她一家的荣华,其他人她是一概不想再管的。

      薛耀祖的手颤抖,他内心纠结,董如意的话刻在他的心中,让他不知所措。

      薛耀祖从小饱读史书又岂会不知管仲与鲍叔牙的事迹。

      他推开客栈的窗户,微风袭来,他感到一丝凉爽,心境豁然的开朗了起来。

      薛耀祖道:“贤弟啊贤弟,我怎值得你如此对待,或许这就是一见如故吧。罢了,罢了,贤弟的心意为兄心领了,他日必当结草衔环以报今日之恩。”

      只见他嘴里念叨着,人却是向城内的方向深深的行了一礼。

      薛耀祖默默的记下了董如意为他做的这一切。

      董如意此刻已经回到董家,她压根就没想让薛耀祖如何如何,她是真的可怜上一世那个背着晋王沿街乞讨,却一心记挂着黎民百姓的才子。

      董如意回到陈家时,陈家的三位爷已经吃过午饭,正围在棋盘边上讨论着。

      只是由于时间太短,很显然他们并没有看出什么门道。

      董如意笑着挤了进去,拿起黑子落了一子。

      其他人抬头看她,谁也没有问上一句,又很快的低下了头看向棋盘。

      董如意一手拿黑子,一手拿白子,就像是两个人在对弈一样,你一子我一子的,下的不亦乐乎。

      直到下到七十五路时,陈明礼实在是忍不住了,拍着桌子道:“这不是死棋吗?下这里和下这里都比这处强?”

      董如意看着激动的陈明礼,兴庆自己当初找的人不是他,否则她的这次计划绝对得泡汤了。

      陈明行当初看到这个棋局,可是连问都没问,直接拿了棋谱回家背;而如今再看看陈明礼,这简直恨不得每走一步都要研究个透彻,看看还会不会有更好的走法。

      几次下来,董如意叹气道:“三舅舅,不是如姐说您,下棋要看全局,不能光为了这一点点的得失就失了分寸,您要众观全局。”

      陈明礼愣住了,多少年没有人说他,你下棋要看全局。

      陈静之和陈明宇也都愣住了,随后他们全都笑了。

      论下棋,他们家老三那可是江宁都算的上号的人物,他八岁那年就跟大周有名的棋手下过,虽败犹荣。

      他在家中闭关钻研三年,此后在江宁再也寻不到对手,也就陈静之和陈明宇闲来无事和他对上一盘。

      再说说陈家大爷陈明宇,虽然没有陈家三爷这样一门心思的研究琴棋书画,但是他从小就很会掌控大局。

      只因他是家中长子,平日里很忙,很难能静得下心来研究这些,否则他在棋坛的成就未必比不上陈明礼。

      陈家父子三人在江宁棋坛上都是出了名的,而唯独陈家二爷不显山不漏水的从来都没有和人对弈过。

      很多人都认为,在陈家父子中,那个不显山不漏水的陈明行才是最厉害的。尤其是在他娶了万氏以后,生意做的更加红火了。

      说到下套和算计,同辈人中陈二爷论第二,谁人敢论第一。

      而这次陈明行在木斋的表现,肯定了他们所有人的想法。

      陈明行所持的白子从一开始就下的步步精妙,可以看出手持白子的人的性格是个绝对不认输的主,与陈明行不谋而合。

      但凡白子与黑子相撞都是勇者胜。

      谁成想黑子竟然忍功一流,执黑的人那简直就是个韬光养晦的宗师。

      他布局投子,初似草草,绝不经意,一但收网便是势不可挡,大局已定。

      陈明行所持的白子虽然最后输了,可却是输得光彩,至少至今为止还为曾有一人持白子下的比陈明行好。

      陈家人,包括董如意在内都没有想过,这盘棋在不久的将来会传遍大江南北。

      而陈明行的大名也彻底的响彻了江南地北。

      找陈明行下棋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只有陈明行本人那叫一个苦不堪言啊。

      最后他没有办法只能以生意忙,收了手不在下棋。大周的各大棋手自此闭关研究,就连那些个闺中爱下棋的小姐也在津津乐道的讨论着下棋的二人。

      只是这都是后话了。

      第四十九章 精妙之处

      而如今,董如意还在兴致勃勃的指点这这盘棋的精妙之处。

      董如意道:“你们都仔细看着,这棋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此。”

      只见她又放了一颗黑子,随后就听见小花厅内传出惊叹的喝彩声。

      “妙,真是妙啊,这简直就是起死回生。”

      “就是,如果不是到了这一步,谁能看出这里竟然还有这个作用。”

      “天啊,你这是怎么想到的?”

      陈明礼是彻底服了,难怪能在木斋摆上一天却无对手。

      陈明礼激动的上前行了一礼,道:“我算是服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1: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