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董如意的话刚落,周围的夫人们又笑了起来。
第三十三章 出门
安夫人道:“都怪我冤枉了好人,这竟是个懒的,还是个懒人有懒福的。”
说着大家哈哈的笑了起来。
只有最初在这里的几位奶奶知道,董如意可是一眼就看上那盘子点心的。
如果没有人提,她们也只当这道点心做的稍微精细些罢了,却不曾想竟是安夫人从宫中带来的。
董如意已经无语了,一盘子点心罢了,更何况她也没有吃很多好吧。
陈夫人回到家中,她没有说教董如意,反而埋怨起陈静之来。
“你说你,都教了孩子些什么,开口闭口不是圣人就是典故,差点就闹了赏花宴,好在安夫人没有介意。”
陈静之转头看向董如意,董如意吐了吐舌头一脸天真的傻笑。
这些年霍氏从来没有和陈老爷这样大声的说话过,就连教育老三的事上,霍氏最终也是让步了的。
如果今日不是事情大条了,她是绝对不会这样的。
陈静之道:“过来,和外祖父说说你今日又干了什么好事,竟能惹得你外祖母如此的生气?”
董如意把整个事的经过如实的说给了陈静之。
重点的话全都说了,就连安夫人夸她的也一句都没落下。
陈夫人听的直闭眼,换做是她,她都说不出这么齐全,就连语气动作都学了个惟妙惟肖,难怪丈夫问的是她而不是自己。
陈夫人越听越觉得董如意此次前去是有所准备的。
虽说邓夫人和张夫人纯属是自找没趣,但是如果董如意没有事先准备,那么不管结果如何,都会落了个不敬长辈的名声,连带着女儿和女婿也会带个不敬长辈的罪名。
可是香囊一出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关注在了冯氏身上。
一个久经沙场的后宅老将和一个三岁的无知小儿,董如意所做的一切都那么无关紧要了。
陈夫人只要想到那香囊的事,她就觉得脑仁疼。不用多想,冯氏这次麻烦大了,想必她就是逃进黄河也要背个苛刻嫡长子和养孙女的恶名了。
陈夫人看着说话的二人,她都不知是要说自己养大的女儿、女婿蠢好呢,还是说自家老爷养的孙女厉害好呢。
想女儿嫁进董家五年,生了个嫡子也不过是讨了个没趣;自家老爷才带了如姐月余,如姐和冯氏连面都没碰,就让冯氏吃了个大亏。
真真是书中自有黄金计,书中自有坑死人。只要想到连带着圣人都向着你说话,她们这些个没有读过圣贤书的,岂不是吃亏吃到死。
就如她心中所想的一样,陈静之并没有觉得董如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他一边听一边还夸赞道:“好,说的好,那样的无知妇人就该让她们明白什么是孔孟之道,否则大好的儿郎都被她们教唆坏了。”
最后陈静之还和陈夫人说道:“我们如姐是就事论事,无错。是你们平日里想的太多,那冯氏要是敢来找你晦气,你不必理她,告诉她让董盛兴来找我,我好好和他说说什么叫圣人之言,什么是家国天下。”
陈夫人对这爷孙两个已经彻底无语了,他们那个亲家恨不得躲他躲的远远,还会闲着上门和他辩论什么家国天下。
她发现自己的脑阔都开始疼了,如姐今年才三岁啊,人家三岁的孩子还在嚷嚷着吃奶呢。
陈夫人眉头紧紧的皱着,她觉得要是让如姐这样的放任下去,日后还不晓得要闹出什么事来。
董如意用手推了推陈静之,然后看了看桌子上的茶盏,陈静之一副明白的样子,点点头,端起茶递到了陈夫人面前道:“夫人受累了。”
陈夫人吓了一跳,受宠若惊的赶忙接了过去,道:“哎,其实我也不是说你教的不好,我这不是怕这孩子太过聪慧,日后走了歪路。”
陈静之道:“夫人放心,我会严加管教她的。”
董如意悄悄的退了出去,门外的周妈妈正在门前来回的徘徊着。
见董如意从正房出来,赶忙小声道:“陈老爷发火了吗?”
董如意道:“外祖父发什么火?他夸我说的好呢。”
周妈妈一愣,心道:“都说陈老爷严厉,看来全是谣言。”
“大小姐就是厉害,走妈妈给你弄好吃的去。”周妈妈说着就抱起了董如意。
董如意道:“恩,我想吃那个金丝翠玉芙蓉糕。”
周妈妈停住脚步,道:“您说的什么糕?”
董如意甜甜一笑,道:“金丝..翠玉..芙蓉糕,就是在赏花宴上我吃的那个。”
周妈妈诶呦道:“我的小祖宗呦,那是宫里的东西,在咱们家怎么吃的到。行了,你也别挑了,给我回屋歇着吧,你这嘴巴不饶人,连吃上都不能亏待,改明个我让人摘了桃花,给你做桃花糕吃。”
董如意心中好笑,乖乖的听话回了屋,她又不是小孩子,那些个糕点也不是非吃不可的。
董如意在家里消停的呆了两日,写写画画的,这才又开始缠着周妈妈带她出去了。
周妈妈无奈只好去求陈夫人,董如意磨人的功夫她可算是领教了,明里暗里的就说自己想出去溜达。
安夫人停留在江宁的日子里,陈夫人都是要出门应酬的。
自从有了上次的事,她哪里还敢带董如意出门,只好让周妈妈带她坐马车到街上转转,千叮咛万嘱咐的,千万别丢了孩子,能不下马车最好就不下马车。
她最后还是不放心,又叫了两个婆子一同跟着,实在是他们府中的丫鬟婆子没有当官的人家多。
董如意经过几日的努力,终于出门了。
他们这里走走那里逛逛的,等走累了,就找个茶楼坐下歇息。
董如意喜欢听陈氏说一些个故事见闻,这会子她愿意听书,周妈妈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寻常的。
冷不丁的异常算作异常,可是长时间的异常也就算不上异常了,如今的周妈妈看董如意很是正常,她要是乖乖听话,你说什么就是什么,那才叫不正常呢。
茶楼里坐满了人,说书先生口若悬河的说着董家继室冯氏虐待前夫人留下的嫡长子之事。
第三十四章 暗亏
还说了冯氏是如何的送孙女水仙花香囊的,添油加醋的让周围听书人都是一脸的愤恨。
多数人都在骂冯氏是毒妇,还有人扬言这样的女人就该休了。
如今所有人茶余饭后说的都是冯氏的事,就连董盛兴夭折的那些个庶子庶女也都被折腾了出来,转眼间冯氏就变成江宁最热门的话题了。
而当事人冯氏,却还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
董家乃官宦人家,如果出了这样的恶妇,那么对董家男丁的仕途也是会有影响的。
周妈妈听后担心道:“这可怎么办,会不会影响三爷?”
董如意没有回答周妈妈的话,她心道:“不会的,别忘记爹爹才是受害人,这样的母亲影响的应该是那两位叔叔吧。更何况董家不是软柿子,不会任人这样的愚弄。”
这不是董如意让传的,董家原本就不是铁通一个,更何况还有那些个盯着董盛兴位置的人。
原本这事最先传进了董家大老太爷的耳朵里,可是他没有管,他在等西府如何的做。
谁料西府的二老太爷竟然全然不知,他很是无奈,只好请了胞弟董长生过去闲谈。
这才说道了外面的传言。
大老太爷董长顺道:“我们都是这把年纪的人了,按道理这些事都不该有你我二人来做,可是如今不比以往,上面那位疑心重,不管是谁都是要小心为妙。”
二老太爷董长生听的一头雾水,道:“长兄如父,长兄的教导弟弟不敢不听,更何况我们这支原本就只有你我二人,长兄但说无妨?”
大老太爷这才把外面的话让人学给了二老太爷。
二老太爷听后大怒,他没有在东府多做逗留,回到西府就让人出去打听。
结果打听到的比大老太爷说的更加难听。
他立刻传董盛兴和冯氏前去回话。
董长生二话不说,直接让人把外面的话学给董盛兴,董盛兴和冯氏都听的愣了。
董盛兴当着二老太爷的面指着冯氏问道:“这可都是真的?”
冯氏先前的震惊还没有缓过神来,就听到了董盛兴的指问,她气的就要撞柱,被吕妈妈死死的抱住。
冯氏也不顾形象了,哭着道:“哪有这样往妻子身上泼脏水的,你我夫妻这么多年,你就是这样看我的吗?贤清在我眼皮子底下过了五年,是缺了胳膊,还是少腿了?”
董盛兴道:“我就事论事,无风不起浪,如果你没有做过,外面如何传成了这样?”
冯氏哭道:“那咱么就说说这些年,从我嫁给你开始我那日不是战战兢兢的,生怕照顾不好贤清,让人说三道四,再让你背了骂名。说道这个长子,我不是没有用过心,我之前是往他房里塞人了,可是八爷和十爷那里也没少了啊。我难道连我自己的亲儿子也要祸害了不成?”
董盛兴气道:“外面传的,又不是我说的,别说是我冤枉了你。”
冯氏满脸泪水的看着董盛兴,她是怎的伤心了。
冯氏道:“外面传的你就信?他董三爷一家我自认从来都不曾苛待过;再说如姐生痘的事,那是我硬说的吗?送孩子离开那是董家的规矩,如哥也是生过痘的,我怎么就没让人送他走?再说说那香囊,那是我让人买的还是我让人做的了?那是大嫂从京里送来江宁的,送的是一盒子香囊,我难道还要挨个看了不成?我让人送去东府给那边的挑,挑剩下才拿回来的。我看都没看的东西就说成我送的了,我害她一个养女做什么?老爷是觉得我平日里管着内宅闲的没事做吗?”
冯氏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越说越觉得自己占理,越说委屈,越说越来劲。
她从成婚时开始说,说了董文德在陈家长大,她被人说三道四的委屈;说了她管家的不易,上孝顺公婆,下抚育幼子的艰辛;还说了董文德回来给她添的麻烦;更说了他董盛兴对董文德不管不问,不打不骂给她带来的难处。
她把自己的为难和辛苦说的淋漓尽致。
二老爷听着听着也开始愧疚了,他因为陈氏的缘故所以不喜董文德,所以才对他不理不睬的,包括他做了错事都不去追究,在这件事上,的确是为难了冯氏。
他却没有想过,陈氏同样的孝顺公婆,管里内外,伺候丈夫抚育子女,却从不曾埋怨过半句。
他如今记得全是陈氏死前那鄙视和不屑的目光,陈氏的好他是半点都没有记得了。董文德就因为那眼神像极了陈氏,这才不得他的待见。
董盛兴被闹了个里外不是人,虽说冯氏说的有理,可是外面的却是众口悠悠。
二老太爷气甩袖子直接走人,他是越来越觉得冯氏不如陈氏端庄了。虽然他也觉冯氏不可能那样做,但是当着长辈的面吵闹成这样,可见也不是个好的。
最后还是二老爷服了软,给冯氏道了歉。
男人对后宅的事永远都是又瞎又聋的,只看的到好的,看不到坏的,但凡女人的话都不会过深的去探究。
董盛兴道:“我不是气急了么,你这几年做的,我也是看在眼里的。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这事我先让人压下,回头你叫人好好去查查,听说是在赏花宴上闹出的事。”
董家的政敌一直都不少,有人借着由头闹事也是有可能的,只是这个由头总是要找出来的。
很快的冯氏就查到了赏花宴上董如意说出来的话。
冯氏气的砸了手了茶碗,道:“那丫头就是来剋我的,就因为她,董文德给我添了多少麻烦?”
吕妈妈赶忙道:“我的好夫人,你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跟她置气,要是再从咱们这里传出点什么,不就应了那流言蜚语了吗?咱们就在家里躲阵子,风头总是会过去的,到时候等他们回了董家,再一个个收拾。”
冯氏眼睛红红,她是彻底的恨上了董文德一家。
可能是很多人眼红董文德的位置,这件事非但没有被压下去反而越演愈烈。
第三十五章 嫌隙
董盛兴被直接点了名,江南监察御史于冠生直接书信一封,让他尽快处理好家中之事,否则明年的调任他自己看着办吧。
五年一次的调任又要到了,是高升还是贬降都看这一年的了。
董家在江宁的势力很大,董盛兴在江宁这几年的政绩比历届的官员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