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董如意露出了少许兴奋之色,道:“如姐最喜欢孔夫子的故事了,如姐记得孔夫子有一个叫曾参的【创建和谐家园】。有一次他因为锄草时误伤了麦苗,他的父亲曾皙就拿着棍子打他。曾参没有逃走,站着挨打,结果被打晕了过去,过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曾参刚醒过来,就问父亲:“您受伤了没有?”当时的鲁国人都赞扬曾参是个大孝子。”
只见安夫人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了,好像是很满意董如意的说法。
其她围观的夫人小姐们都一脸认真的听着。
那张五小姐却道:“就是这样才算做孝子。”
除了陈夫人隐约的感觉到不对劲外,其她人均未觉得。
董如意眉飞色舞起来,继续说道:“你们猜孔夫子知道后是如何说的?”
她没有等其她人回答,直接道:“孔夫子知道了这件事后,亲自告诉守门的【创建和谐家园】说:“曾参来,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以为没有做错什么事,就让别人去问孔夫子是什么原因这样对他。孔夫子解释道:“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作儿子时,父亲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亲要找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也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棒打,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杀害,难道还不是罪过吗?”请问这位小姐说的可是和孔夫子说的这个相同?”
所有的夫人们,全都震惊的看着董如意,谁成想会是这样的一个典故,这不是反话吗?
李氏的手已经松开了,她听到孔夫子不让曾参进门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了,心道:“这个坏丫头,竟然是指桑骂槐,竟然用孔圣人教育学生的典故骂张夫人的女儿,恐怕连带着张家都骂了进去。”
安夫人惊得手捂着嘴,她从董如意提起曾参的名字就知道是论语的哪一篇对话了,她还以为是董如意年纪小不曾懂得其中的含义,这才曲解了。
她却不曾想到一个三岁的孩子竟然借用曾参的故事告诉所有人‘父让子死子不得不死’在孔圣人眼里是错的。
很显然其她的夫人小姐们也全都听明白了。
张夫人身后的张五小姐也多少听懂了一些。
她脸色微红,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手无措的摆放着,她哪里受过这样的侮辱。
董如意见所有人都不开口,她看向张夫人,行礼道:“张夫人,刚刚您身后的这位小姐说的可是孔夫子说的这个意思?”
张夫人面色涨红,站在那里,手微微的颤抖着,她尾指的指甲已经断裂,却毫不知情,她又何曾受过这样的羞辱。
她没有回答董如意的话,而是转身给了她女儿一巴掌,愤怒离去。
张五小姐捂着脸连哭都忘记了。
董如意意味深长道:“难道这是母叫女死,女不得不死吗?”
张五小姐反应了过来,捂着脸跑走了。
安夫人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真真是个妙人儿,我刚刚就在想,孔圣人何时教过这样的混账话,原来,呵呵…竟是如此…还有你那句,母叫女死的,你这小脑瓜怎么转的这样快?”
其她夫人掩住口鼻,全都憋着笑,她们可以不敢取笑都转运使夫人。
元夫人这才从震惊中反应了过来,赶忙跟身边的丫鬟道:“快让人跟着,别让张五小姐走丢了。”她还真怕张家五小姐在她这寻死,见鬼的母让女死。
元夫人见丫鬟追去,这才松了口气,只见一个个夫人都憋笑着,年轻些的肩膀都一耸一耸的。
元夫人叹口气,有些无奈。
说董如意无知,说话不分场合,人家却能说出那样的大道理;说她全都明白是故意气张夫人,可是人家才三岁,又不能无端怪罪,更何况这本就是邓夫人闹出来的。
她厌恶的看向了邓夫人。
邓夫人此刻已经躲在了刚刚过来的夫人小姐中,说着话,仿佛这事与她无关一样。
安夫人见董如意此刻仍然是一张莫名其妙的脸,道:“如姐,你过来。”
董如意看向陈夫人,并没有过去。
陈夫人心道:“这会子看我了,刚刚说的那么起劲怎么就不晓得看看我。”
嘴上却道:“去吧,给安夫人瞧瞧。”
董如意走了过去,安夫人拉着董如意左看看右看看,最后才道:“你告诉安夫人,你是真的不懂,还是装作不懂?”
其她的夫人听到,全都看了过来。
陈夫人更郁闷了,这还有个抓着不放的,就让这事岔过去不就完了。
陈夫人道:“安妹妹可不能纵着她,她就是被我们家的那位惯成这个样子的。”
董如意在心中补充了一句,“我是乖乖女好不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面前这位才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
安夫人却依旧很想知道,小声道:“别理你外祖母,和安夫人说说?”
董如意一本正经的回道:“如姐是真的没有听过那样的话,爹爹不曾背诵过那样的文章,外祖父也不曾教导过那样的名言。如姐当时就在想,貌似只有孔圣人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了,这才自作聪明的说了出来,也不晓得是不是张冠李戴了。”
第三十二章 香囊
安夫人笑道:“可不就是张冠李戴么,只是戴的好。”
陈夫人一脸的无奈,揉着额头不知道说什么好。
安夫人是安南县主的儿媳妇,她有安南县主和安南乡君为靠山,自然不惧张家。
董如意看着陈夫人可怜兮兮的问道:“外祖母,是不是如姐做错事了?”
陈夫人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不是,她哑口无言的看向了元夫人。
元夫人笑着给她解围,道:“这可不是个死读书的,竟然还知道让你为难了。不管怎样你以后都要尊敬祖母。”
董如意赶忙道:“其实如姐不是不尊敬长辈的坏孩子,虽然祖母对我不好,但是如姐还是很敬重祖母的。您看,这是祖母送给如姐的香囊,如姐平日都舍不得带,只有外出这样的大日子,才会带了出来。”
董如意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了一个绣着水仙花的香囊,然后伸直了胳膊举给其她夫人看。
安夫人笑道:“给我瞧瞧,绣工到是不错,像是京里出来的东西。”
董如意收回手,一脸幸福的递给了安夫人。
安夫人拿到后,正面反面的看了看,只见她神情有些怪异,又凑到鼻前闻了闻。
安夫人的脸色顿时难看了,她冷冷道:“赶紧把这东西拿走,再端盆水过来给我和如姐净手。”
所有夫人都看向了安夫人,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安夫人解释道:“原本不是大事,只是等会大家还要吃点心,如果我没有闻错,那里面放的是水仙花。”
包括陈夫人在内的所有夫人都大惊失色,李氏上前拉着董如意的手腕道:“告诉三舅母,你拿过那个香囊可曾吃过东西?”
董如意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又是不解又是委屈,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宋氏赶忙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是关心她,你这样会吓到她的。”
李氏也觉得自己有些激动了,赶忙哄道:“三舅母没有要凶你的意思,你告诉三舅母,谁给你带的香囊,之后可曾洗过手?”
董如意道:“是如姐自己要佩戴的,拿过香囊不曾用过糕点,刚刚用糕点前,如姐已经净手了。”
所有听董如意说话的夫人都松了口气。
很显然这样的香囊应该是大人们应景相互赠送的。
而且为了避免让孩童拿到,还特意绣上了水仙花的花样加以区分。
所有人都是若有所思的看着董如意洗完了手,董三爷家里可是不止董如意一个孩子的。
陈夫人也吓坏了,搂着董如意道:“都是我没有教好你母亲,这样的东西就该扔了,哪里还能让你收着。”
董如意打断道:“不行,那是祖母给我的。你们还我香囊,还我香囊。”
董如意因为香囊哭闹了起来。
陈夫人肯定不会再给她了,道:“去把周妈妈叫过来,让她抱如姐去玩会,想是无聊的紧了。”
万氏上前道:“母亲把如姐交给我们吧,等下我们和周妈妈带她去玩。”
陈夫人把董如意抱给了万氏。
这才让三个儿媳妇带她去了别处。
等牡丹亭安静了下来,陈夫人才不好意道:“都怪我带了个孩子过来,闹的大家都不安生。”
安夫人道:“如姐是个懂事的,我只觉得有趣,到是没有闹到我。”
安夫人都开口了,其她夫人纷纷夸赞董如意乖巧,还时不时的叹息着,至于内里的意思自己想去吧。
周妈妈听到有人喊她过去带如姐,就知道是如姐闯祸了。
董如意看到周妈妈,笑了出来。
万氏恍然大悟道:“你刚刚竟然是装的?”
周妈妈看向了万氏,万氏也不介意周妈妈的身份,直接说了刚刚发生的事。
周妈妈道:“我的小祖宗呦,妈妈求你了,你就消停些吧,你非要闹的我也和钱妈妈、孙妈妈一样被送走不成?”
董如意搂着周妈妈的脖子道:“好嘛,好嘛,我乖还不成。如姐没有祖父、祖母疼,如今又没有爹爹和娘亲,再不能没有周妈妈了。”
周妈妈听的掉了眼泪,道:“谁说要走了,你个不省心的。”
她们随意的转了转,就去了之前说笑的地方。
刚刚张夫人和董如意的事已经传开了,所有人都私底下偷偷的议论着,只是在董冯氏面前谁也不说。
董冯氏也参加这个赏花宴了,她见好些人都偷偷看她,有些不明所以,却也没有问到什么。
往往当事人都是最后一个才知道的。
不一会元夫人让人送来了几盘子点心给董如意,还交代她吃之前别忘记净手。
董如意看着其中一盘子点心,就再也不看别处了。
周妈妈无奈的看向了宋氏,宋氏有些不好意思,万氏却拿了那盘子点心道:“元夫人都说了,这些都是给你吃的,你净了手,我就拿与你。”
宋氏递上了感激的目光,她是大妇不能做任何小家子气的事。好在有万氏在。
董如意洗完手拿着点心开始吃,不一会就吃了两块。
等安夫人、元夫人、李夫人、陈夫人等夫人过来这边的时候,就看到董如意面前的糕点里,唯独动了那一盘。
安夫人笑道:“这如姐不单单是嘴巴厉害,还会吃,竟然知道哪个是最好的。”
董如意吃的这盘是金丝翠玉芙蓉糕。
这金丝翠玉芙蓉糕的金丝是蛋黄烘焙后制成的,翠玉是染了色的椰蓉,芙蓉糕顾名思义了,只是这芙蓉是特别研制后才夹在糕点里的。吃起来香脆可口,不甜不腻。
只是这道金丝翠玉芙蓉糕除了皇宫里有,别处是吃不到的。
原因就是做工复杂,里面有好几道工序都是不外传的。
安南县主是当今太后的亲妹妹,嫁的又是勋贵,在安南享有盛名。宫中时不时的都会赏赐一些小东西。
董如意拈起一块金丝翠玉芙蓉糕放在嘴里,仔细的吃着。
上一世她最爱的就是这道,还特意的学过,只是很少亲自做,毕竟她忙。
陈夫人见了嗔怪道:“你个贪嘴的,怎就知道吃这个了呢?”
董如意攥着点心,小声道:“因为这个近。”
董如意的话刚落,周围的夫人们又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