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每次考教完董如意的功课,陈静之都会高兴个两三天,挂在嘴上的无非就是,“那孩子如何如何的聪慧过人,要是姓陈就好了。”
陈夫人平日是很少出门应酬的,只有关系好的才会与之往来。
知府夫人元夫人是她的手帕之交,她办了今年入春以来的第一场赏花会。为的是欢迎安夫人。
陈夫人和元夫人、安夫人都是手帕之间,这样的日子她是要带着三个儿媳妇一同去捧场的。
董如意得知后,跑去陈夫人跟前道:“外祖母,如姐也想去。”
陈夫人道:“你去做什么?那里都是大人,我们说的你也听不懂。”
董如意道:“如姐又不是去听你们说话的,如姐是要去赏花的。”
董如意说着还给陈静之使了个眼色,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
陈静之咳了一声道:“夫人就带如姐去吧,她一个人在家里恐怕闷坏了。”
陈夫人看着这一大一小,妥协道:“行,行,我带你去可以,但是你不能离开我左右,哪怕是闷了也只能乖乖的吃糕点和糖果。”
董如意乖乖的点点头,道:“如姐会很乖很乖的,不乱说话,只吃外祖母给的东西。”
陈夫人是相信董如意的,她已经没有再把她当三岁的孩子看了。
在陈夫人眼里,董如意那就是个猴精猴精的,还是个不服输的,只要管住她的那张嘴,去哪里都不是问题,好在赏花宴都是后宅的妇人,也没有谁会舞文弄墨的。
就这样,赏花宴的那日,董如意一早的就跟着周妈妈去了小花厅。
等到了小花厅内,陈家大奶奶宋氏、二奶奶万氏、三奶奶李氏都已经到齐了。
董如意行礼道:“如姐见过大舅母、二舅母、三舅母。”
三位奶奶这是头一次见到董如意,一个个欢喜的不得了。
尤其是董如意这几次干的事,让她们三人都想见一见这个在陈家大名鼎鼎的表小姐。
大奶奶宋氏道:“快过来给我瞧瞧,是怎样一个精灵人。”
董如意刚来的时候在生痘,为了避免传染,所以陈夫人特意有交代过,没事不要过去走动。
等董如意好了,董文德也走了。
她被老爷子亲自带在身边教养,更不是她们想见就能见到的了。
董如意除了开始的几日是跟着陈静之去学堂的,后来的时间她都在陈静之的书房内看书,别说几个儿媳妇了,就是陈夫人都不好随意过去。
二奶奶万氏笑道:“如姐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啊,你二舅舅可总是把你挂在嘴边,前个还跟我说,要生个像如姐儿一样的女儿呢。”
陈家只有大奶奶前年得了个儿子,二奶奶和三奶奶都是去年才陆续进门的,三位奶奶围着董如意好不热闹。
第二十八章 陈家三爷
陈夫人在门外就听到里面叽叽喳喳的,就连闷葫芦的三儿媳妇都在左一句右一句的问着。
老三家两口子在其他人面前都是闷葫芦。
陈夫人一句话就是,“这两口子都是书读的太过了,说起话来都文邹邹的,换做旁人都能累死。”
三奶奶李氏道:“瞧你,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真真不能让人小瞧了去。”
董如意乖巧道:“三舅母谬赞了,都是外祖父教的好。”
李氏笑道:“可不是,平日里我就和你三舅舅能说到一处去,他是你外祖父教出来的,你也是你外祖父教出来的,你自然也能与我说的到一处去。”
门口站着的陈夫人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刚抬脚就听到宋氏道:“看着如姐,再想想我家那个混世魔王,真是生儿子不如生闺女好。”
“谁也不许说我的慧哥不好,我的慧哥又听话又懂事,好着呢。”
宋氏笑着起身行礼,道:“母亲。”
万氏和李氏也起身行礼,道“母亲。”
董如意一脸笑意的行礼,道:“外祖母。”
陈夫人道:“你骗得过别人却骗不过我,你才是那个真正的混世魔王。走吧,不是想去看花吗?”说着牵起董如意的手。
董如意偷偷的看向李氏,比了个口型,道:“是赏花。”
李氏被逗的捂着嘴笑,陈夫人用手点了董如意的头,无奈的摇摇头。
大门外停着三辆马车,陈夫人和宋氏一辆,万氏和李氏一辆,剩下的丫鬟婆子一辆。
原本董如意是要和陈夫人一起的,快要上车的时候李氏喊道:“如姐,和三舅母一起好不好?”
董如意看向陈夫人,陈夫人摆手道:“去吧,可让我清静清静。”
董如意笑嘻嘻的跑去了李氏那里。
李氏从小酷爱读书,对人情世故不止不懂,还有些厌恶。
李家给她说亲的时候也是千难万难的。
李家夫人最后忍痛才挑了陈三爷这样一个女婿,说白了也是操碎了心的。
否则以李氏这样门第的嫡女是如何都不会嫁给个庶子的。
好在陈三爷和李氏情投意合,两人整日的在一处舞文弄墨。
他们夫妻就是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他们酷爱读书,可是和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是不同的。
像陈明礼夫妻这样的,读的是诗词歌赋,学的是琴棋书画;而学子们苦读的却是四书五经,专研学习的却是制艺。
与李氏相比陈二奶奶万氏的出身就相对低了些,她是江宁清吏司万司中的庶女。
清吏司隶属户部,掌管着江宁的钱粮,可是同时也要受江宁地方官的管制,对很多人而言清吏司并不是个好去处。
万氏自小养在嫡母身边,自是看惯了银钱的。
她和陈明行大婚后,陈明行的产业和她的嫁妆全都由他们夫妻自己打理,一年下来银钱只多不少。
谁料新进门的李氏却连正眼都不看她一眼,嫌她一身的铜臭。
万氏看李氏这种离开家族立刻就能饿死的人,也是一脸的不稀罕,你不愿意搭理我,我还不愿意搭理你呢。
自此她们便谁也不睬谁了,原本陈家的活动李氏都是不参加的,谁料这次陈夫人亲自点名,这才没有办法不来。
董如意坐在她们二人中间,丝毫不感觉尴尬。
她一会跟这个说赚钱的趣事,一会和那个说读书的乐趣,很快的她们三人就说到了一起。
等到了地方下车的时候,李氏和万氏同时牵着董如意的手。
李氏还笑着和万氏说:“等我回去,我就和三爷说,除了我的那份嫁妆,连带着我们家三爷的那份产业一同拿给二嫂子和二哥去管,全当是添补我们了。”
万氏也是笑着应道:“那感情好了,反正我们夫妻一份也是管,两份也是管的,说不定最后还是你们小夫妻添补了我们呢。”
两人牵着董如意说说笑笑的走到了陈夫人跟前。
陈夫人震惊的看着她们,然后看向了宋氏。
她想确认一下,是不是自己眼花了,听错了。她们二人可从来没有这样一起的说过话,也没有这样的走在一处过。
陈夫人为了这两个媳妇,也是无比烦心的。
她和平姨娘不知道提过多少次,老二和老三关系很好,谁成想媳妇的关系竟然是这样的。
她和平姨娘这么些年,关系处的很好,虽说比不上亲姐妹的无话不说,但是也从来都不生分。她们谁也不想因为儿媳妇的事闹不愉快。
原本这两个儿媳妇都是不错的,万氏能干,虽然是庶出,但是管理一府是不成问题的。
陈夫人还想着等她和老爷都走了,就让平姨娘去老二家里享享福。
可是到了给老三说亲的时候,她也是千难万难的。
这个,老三瞧不上,说一身铜臭;那个,也瞧不上,说是看着就知道心机重。
她看着老三那一身的酸儒样,她就生气。
当初她要拘着老三读书,老爷却说他不是读书的料,不仅不督促他,还纵容他。
老三喜欢诗词,老爷就教他诗词;老三喜欢书画,老爷就请人教他画画,几年下来就成了这副模样。
好在这期间平姨娘都在她身边伺候,否则她跳进井里都洗不干净,非得让人说她养杀了庶子不成。
等老二成亲后,她闺中密友李夫人上门找她说话,她为了自家的小女儿也是愁白了头。
两人互相发着牢骚,她随口一句,“这一个两个的怎么都是这样,为了他们的婚事,我们都要度日如年了。姐姐要是不嫌弃,我就厚着脸皮说说我家老三,嫁入我家好歹我给你看着侄女,不会给她气受。”
就这样,她仗着她们儿时的那点交情求了陈明礼的事。
李夫人知道她性子并不生气,而是仔细的听着。
她越听越有门,只是庶子毕竟身份低了。最后她们决定让那两个小祖宗互相看看。
先是李夫人带着李氏偷偷的看了陈明礼,李氏当天就点了头。
为了不让两家丢人,她们都没有和家里的人说。而是偷偷的让陈明礼去看了李家小姐。
第二十九章 和睦
当时陈明礼说的话,她差点就没找地缝钻进去。
陈明礼当着她和平姨娘的面,从桥下一直走到桥上,下了桥又进了庙中。
他大大方方的看着庙里跪拜的李氏道:“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别说她了,就连身边的平姨娘都知道这就是她们家未来的三奶奶了。
原本她打算先私底下定下来,等到第二年在给他们办婚礼的,谁料陈行礼以为李家小姐是嫡女没有看上他,竟然害了相思病。
陈夫人连说带劝的都没有用,眼见着陈明礼一日日的消瘦下去。
最后她没有办法只能厚着脸皮给李夫人写了一封信,并且第二日请了官媒上门提亲。
好在有李夫人提她说话,李家小姐年纪也不小了,这才点头同意了。
李老爷那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有了个好归宿,愁的是女婿的前途是不用指望了。
他们同年里就纳采、下定、过礼、成婚。
日子快的让李家老太太很是不满,好在这李小姐是嫡女,又是李夫人心尖上的人,李老太太才没有打她的脸。
他们成婚后夫妻恩爱的,那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的出来的。
为此就连一直不满意陈行礼的李家老太太也点头认了女婿。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谁料这两个儿媳妇竟然不合,小的瞧不起大的一身商贾之气,大的嫌小的不通人情世故。
撮合了几次都不成后,她也歇了心思随她们去吧,反正总是不住在一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