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惜惜】世子妃的锦绣田园》-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唐黛正在教大舅娘,李氏做豆腐干,豆腐推出一个月了,销量也稳定,就准备把豆腐干也做了起来,家里也好多了一项收入,正好放县里的豆腐坊里一起摆着卖。

      唐黛与外公家也商量好了,豆腐坊小店面里除了卖豆腐豆干,再附带卖豆芽,豆芽算外祖家的,这样外公家的人帮忙也会更尽心了。反正也不麻烦,大舅舅每天送豆芽到县城的酒楼时,顺便带一些放到店里。

      唐黛不仅教了外公家做黄豆芽,还有绿豆芽,外公家人多,也忙得过来。这一个月没到呢,净赚了不少,不比唐黛家的豆腐差。

      突然听院外一阵热闹声,唐绝冲进院内就嚷嚷:“娘,三奶奶回来了,是他做了官的儿子唐贾孝送回来的。”

      “哟,三奶奶回来了,唐兄弟也回来了,我们也去看看。”李氏回道,丢了手上的豆腐干,擦了擦手就准备要去院外。

      “娘,三奶奶回来,那我们三分地不是要还给三奶奶了么?家里没地种菜了。”原来这是唐绝急冲冲的冲回家的原因。

      李氏听三奶奶回来了,只顾高兴,倒忘了地的事了。听唐绝这么一问,就站住了脚。是的了,人家回来了,地总要还回去的。李氏下意识看了自家小闺女一眼。

      “娘,不急去看三奶奶,她刚回来,看热闹去她家的人多。我们等一下再去,看三奶奶是回来常住,还只是回家看看。”

      唐黛拉了李氏坐下。

      “娘,其实我一直在想着田地的事情呢!贾地主家我们佃的那二亩水田我们明年不佃了吧?我准备家里买点田地,你看怎么样?”

      “买田地好是好的,但是现在家里又在建房子,又付了豆腐作坊的租金,我怕银钱不够啊!”李氏担心家里银钱的问题。

      “我们暂时不买,昨天都立冬了,大冷天田地里也种不了东西。明年开年了我们再买,正好赶上春种。这后面几个月里我们喘口气,攒些银子。”

      李氏听唐黛这么说,点点头表示赞同。又低头想着三奶奶这去儿子那四年里,中间来过一次家,住了十多天就回去了。这次不知道是?

      唐黛瞟了眼李氏的样子,知道她着急去看三奶奶。

      “娘,走吧,我跟你一起看看去!三奶奶在外享福回来,也不知带了啥好吃的呢?”唐黛拉着李氏的手往三奶奶家去。

      李氏听唐黛说好吃的,就笑了。三奶奶喜欢小妞,那时她还在家没去儿子那的时候经常塞好吃的给小妞吃,小妞挺恋她的,晚上还非得恋着三奶奶睡呢!小妞那时候才四岁,怕是不记得多少罢!

      两人穿过半个村子,到了三奶奶家外面,一看,好家伙,外面围满了人,屋外停着一辆马车,马车上的车夫还坐在那,并未下车。唐黛疑惑,这是立刻就要走?那回来干什么?拉李氏停住脚站在外面,并未进去。

      李氏不明白小闺女为什么拉住她,唐黛说人太多,等人散得差不多再去。李氏一听,两人停住脚站在屋外的一颗柏子树下等着。

      一刻钟不到,就见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走出来,身着蓝色长绸书生袍,面皮白净,国字脸。书生儒雅气质里却又夹杂着官场里熏陶出来的油滑之气,身后并无其他人。那人走到马车前,跨脚上了马车,车夫调过马车,往村外绝尘而去。并未见三奶奶出来相送。

      “是唐兄弟!咦?怎么刚回来就走了?三奶奶不去了?”李氏嘀咕。

      周围看热闹的人见官老爷走了,就剩下一个老婆子在家,觉得没热闹可看了,议论着散了。唐黛李氏见没人了,往三奶奶家去。

      “三伯娘!”李氏激动叫了声。三奶奶的相公是唐老头的堂兄弟,排行老三,所以李氏叫她三伯娘。

      “三奶奶!”唐黛看着眼前的老人,也跟着叫了声。

      “哎,这是小妞吧?长成大姑娘咯。”三奶奶正一个人坐在堂屋里的小凳子上,抬头眯眼看了半天,见是李氏娘俩,忙打招呼。

      “三伯娘,你这是咋了?”李氏看着眼前瘦得一阵风就能吹走的老人,头发全白了,满脸皱纹,眼里竟有着不明显的白色阴影,正努力的看着她娘俩,挤出笑来招呼二人。

      “没咋了,孩子,就是人老了,得了眼病,有些看不见了。”三奶奶听出李氏的声音有些哽咽,忙安慰她。

      唐黛也看出来了,老人在儿子那过得并不好,眼睛里有白色阴影估计是得白内障了。古代医术不发达,若是在现代还能开刀割了,但在古代老人就得吃苦头了,怪不得被送了回村。真是个孝顺的!

      “娘,你看三奶奶家这许久没住人,到处都是灰尘,得帮忙打扫了。”说着拿起木盆,到屋前的长龙河端了水回来,找了块破布当擦布,开始擦灰。李氏见了也忙拿了扫帚扫地上的灰尘。

      三奶奶想拦没拦住,想着自己那个不孝顺的儿子媳妇,又心酸的红了眼,哭了起来。

      “三奶奶,你得少流泪,知道吗?你眼睛这毛病就是哭出来的。”唐黛见了,从怀里掏出手帕,轻轻给三奶奶试泪,又劝她。

      “哎,好,好孩子,难为你了。”三奶奶止了眼泪,年纪轻轻守寡,谁知道她的苦啊?那眼泪是最不要钱的!又见唐黛不嫌弃,亲近她,小时候真的没白疼,心里好受了些。

      母女二人手脚麻利的把三奶奶家三间正屋,一间堂屋,一间厨房麻利的收拾了出来。又请三奶奶到家吃晚饭,饭桌上唐风几个故意说笑话逗三奶奶开心。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奶也高兴起来,跟着一起说笑。

      晚饭后,唐风唐黛兄妹二人送三奶奶回了家,唐黛决定明天白天带三奶奶去师傅那看看眼睛。

      从头到尾,没有问过一句三奶奶的事,三奶奶不说,她们不问,免得惹老人伤心!只有以后在生活上多照顾着点她!

      李氏独自坐着发了一会呆,又无奈的叹了口气,三奶奶儿子在家半个时辰都没呆到就跑了,把守寡一辈子半瞎眼的老娘一个人扔在家,心里就不亏得慌么?

      第二十六章 开张大吉

      一大早借了村长家的牛车,一家人摇摇晃晃往县城而去,家里就留了做豆腐的卢婶,李婶,地基上看顾着建房子的三舅舅。县城太远,牛车太慢,摇得迷迷登登的唐黛下决心今天豆腐店开张后一定得买辆驴车回去。

      豆腐坊里大舅娘已经带着唐瘦子夫妻二人打扫的干干净净,做豆腐需要的锅碗瓢盆也都准备好了。小小店面里装修简单,但看上去整洁大方,

      摆豆腐,豆芽的架子靠墙壁摆着,上面摆着白【创建和谐家园】嫩的豆腐,金黄的豆腐干,翠绿的豆芽,煞是好看。

      靠店门的位置摆了一条长长的矮桌,一排带锁的小抽屉。桌子上面也可以摆买豆腐,小抽屉可以放银子,账本。

      唐黛已经教会了大舅娘简单的进销存记账方法,在现代的会计里仅算流水账而已,并非复杂的复式记账,本就识些字的大舅娘学了几天也就学会了。

      豆腐豆芽名气已经打出去了,所以唐黛并不准备隆重举办。买了些彩花彩带在店内拉起来,又买了一对大红的贴着双喜的红灯笼挂在店门两边,店牌子已经挂好了,上面盖着大红绸布,就等开张吉时揭匾了。

      吉时快到了,店门前已是人头涌动,都是县城酒楼的老客户,接到唐黛的通知从今天开始不用自己去唐家村拉豆腐了,全都到豆腐坊来拉,都感叹以后这样就方便多了!突然人群一阵骚动,一辆豪华马车朝豆腐坊驶来。

      马车靠近停下,只听人群里一阵吸气声,窃窃私语声,小妇人大姑娘脸都激动得红了,也有害羞红了的。

      唐黛正在店内叮嘱安排开张事宜,各人的分工要清楚,谁算账,谁收钱,谁搬豆腐什么的。突感觉怎么出现了异样了?回头朝店外一看,不禁翻了翻眼,骂了声妖孽!再看店外小媳妇大姑娘春心荡漾的样子,又不禁抽了抽嘴角。

      一身红衣的欧阳清,懒洋洋的伸手扶着车门立起,白晰的长手在阳光照耀下闪着白玉般的光芒。清冷贵气的脸上,风华无边,一双桃花眼映衬着胭脂痣,媚眼如线的眯了眯避开射向他的阳光,抬脚朝豆腐坊而来,腰间的墨玉玉佩随着他的步伐迎风轻动。

      “黛黛,今天我来主持开张,帮你揭匾咋样?”冲着唐黛嚷嚷的欧阳清一下子画风突变,从神坛上摔了下来。没人请,上赶着来帮一个小小的豆腐坊开张揭匾?众人八卦的眼光霎时都射向唐黛。

      能让县城第一酒楼的欧阳掌柜赶车掀帘的人,再看那满身的气势,不是县城人能有的,都猜这位公子非富即贵!听说长青酒楼东家身份神秘,难道是这位少年?不知道这个小小豆腐坊的东家小姑娘与这位贵公子到底是什么关系?都对唐黛好奇了起来。低头不敢大声议论的人们议论得更带劲了。

      看着一脸期望看着她的欧阳清,又看着一脸蒙逼看着他的自家的一家人,唐黛只有无语的点了点头。好吧,我承认你这张脸比这牌匾管用,今天估计想不轰动都不行了。又忙请跟在欧阳清后面抱着大包小包的欧阳掌柜进门。

      向家人介绍了欧阳清,说是长清酒楼的东家。李氏几个一听,有些手脚僵硬的请了二人到后面一间由房间改成的小待客室坐着喝茶。摆了点心,添了茶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这东家也太俊了些!

      “黛黛,这堆东西呢是我送给你开张礼物。这个呢,是……我表哥送的。祝你开张顺利,生意兴隆!”欧阳清拨拉拨拉那堆东西,介绍说。

      “你表哥?我们并不认识,他咋会送东西?”唐黛疑惑。

      “呃,是我的死党,从小关系非常好的那种,常年在外游历,正好这些时间在这里,听说我酒楼得了你的大助力,又是合作关系,送些东西表示一下他的谢意。又因前两天有急事回京城了,只好让我代送给你。”欧阳清解释了一翻。

      “那你得代我谢谢你表哥了!”唐黛释了疑惑,看送的东西是点心,酒类平常贺礼模样,也就没起啥疑心,让欧阳清代替她道谢。欧阳清一听代她的字样,嘴角就勾了勾。

      吉时到,二人出了待客室,欧阳清嫌弃的看了眼放在牌匾下的梯子,又看了眼站在身边的唐黛,玉手微伸,左手搂住唐黛的小腰,提气纵身,头上青丝飞扬,右手轻拉红绸布,“豆腐坊”三个大字就出现在人们眼前。

      一身红衣,风华绝代,让周围人都看得愣了,好一瞬间,突然人群中有人爆喝一声“好!”。

      掌声雷动,鞭炮齐鸣,开张大吉!反应过来的唐黛人已经在站在地上了,白了眼欧阳清,又暗自骂了声“妖孽”,喜欢炫,一副骚包样!

      欧阳清瞧着唐黛的表情,心里脸上都乐翻了,摸了摸左手,黛黛的身体余温还在手指呐!看着随后就拥进豆腐店的人们,与唐黛告辞,开心的唱着无名小曲,回了长青酒楼。

      听着哼的不知道是些啥,奇腔怪调的,唐黛嘴角又抽了抽!

      进店的人把豆腐豆干,再加上豆芽,一抢而空,生怕自己买不到,个个满载而去。到了晌午,唐黛几个和请来的唐瘦子夫妻俩看着就剩下几块不心碰碎的豆腐,豆干,一店的人都笑了,豆芽是彻底的一根都没有了!

      唐黛吩咐大舅娘锁了门,都去长青酒楼,中午请大家吃饭。大舅娘见东西都卖得干净,中晌也没啥卖了,下午回来做豆腐就行,没推辞。一众人跟着去长青酒楼吃饭,因怕李氏他们拘束,欧阳清并未参加。

      唐黛点了十几个菜,其中就有招牌菜东坡肉,东坡肘子,还有刚推出没几天正红半边天的火锅。

      唐风李氏几个人都吃得满头大汗,直夸好吃,说那长得好看的东家真是能干,却不知道能干的人正坐在自己身边呢!

      吃完饭李氏赶着牛车带唐华,唐绝先回村。唐黛,唐风留下来准备去买一辆驴车。李氏不放心,唐黛说让欧阳掌柜跟着才放心的走了。

      唐黛让唐风在楼下待客室稍等一会,去了二楼书房,问了欧阳清辣椒辣椒种子的事,欧阳清说是已经到了州里了,几天后就到长安县了。又询问火锅推出情况,一切正如唐黛所料,非常受欢迎,县城的生意一大半都到长青酒楼了,十分红火。

      唐黛见酒楼也没什么事了,与欧阳清招呼声,带欧阳掌柜去买驴车了。到了牲畜买卖市场,有了欧阳掌柜的帮忙挑选,很快看中了一匹半大的很壮实的驴子,又买了辆还带着防雨蓬的木板车套上,总共花了三十两银子。

      驴车买好,唐风赶了驴车送欧阳掌柜回长青酒楼,调转头回唐家村!坐在驴车里的想着银子哗哗的用出去的唐黛,不由得又是感叹,不管哪个时代都是花钱容易,赚钱难啊!

      第二十七章 唐风救人

      唐风回头看了眼坐在驴车里正在摇头晃脑感叹钱难赚的妹妹,宠溺的笑了笑。想着一个月前家里穷得还是吃糠咽菜,而现在在县城里有了豆腐坊,新房子也在建,都是妹妹的功劳!

      驴车正经过一座高山腰间的小路,唐风赶得有些小心,将驴车放慢。这座山叫飞来山,相传是很久很久以前一夜间突然出现的,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所以人们就叫它飞来山。

      这飞来山顶上有一座寺庙,寺庙因高僧仙僧在此住持过而出名。飞来寺常年香火鼎盛,拜佛者甚多,前些时间唐黛摔破头后听说有菩萨点化,李氏就要带唐黛来此拜拜,被唐黛找借口躲了去,开什么玩笑,她这异世来的一缕孤魂,她哪敢去拜佛啊!

      飞来山与白云山齐名。这白云山胜在奇与险,而飞来山则在秀与佛。因凤南国崇尚佛法,几十年里高僧辈出,最为出名的当为鬼僧与仙僧。

      仙僧因其常年云游四海,踪无所定,极少人知其下落,如同世人眼里的仙人,道有仙但从未见过。且因其一手医术出神入化,有不治之症者,倘若有幸遇之,皆会出手施救,所以称之为仙僧。

      而这鬼僧,界于正邪之间,看得过眼,不管是恶人还是好人,都能得其指点一句,看不过眼的,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求上门也不会帮,行事诡异,看的就是眼缘。又曾因准确预测凤南国的第一代皇帝将会是三分天下的一国之主,在凤南国建国后而僧名大盛。

      “救命啊,救命啊……”一声声惊慌失措的救命声,听声音显然是个女子。

      正在绕弯的驴车上的二人显然也听到了这呼救声,唐风与唐黛相视一眼。

      “大哥,听声音就在前面,前面一节是悬崖峭壁,莫非……”

      唐风了然的点头,加快了驴车的速度,绕过急转的路弯,景物闪现在眼前,距离1米左右,左边的崖壁上一颗苍绿的老松树上面正架着一辆摇摇欲坠的马车,马已经没了,就余下后面的马车架子。声音就是从车架里传出来的。

      忙停了驴车,二人跳下车,走近老树。

      “大哥,你看那车架,快要掉下去了!里面有人,怎么办?”唐黛看着摇晃的马车有些胆战心惊。

      “莫急,我看看。”唐风安抚着唐黛走到悬崖边,看那树离路边的距离还好不是太远,心里稍宽慰了些。

      “马车里的人能听到我说话吗?你们在里面不要随意乱动,听到了吗?”唐风用最大的声音与里面的人说话。

      而此时,马车里的宁卫雨听到外面的声单,定了定神,不敢大动的抹掉流向嘴里的血,顾不得受伤了,尽力的稳定自己的身体。

      “我能听到,大哥,请您救救我!”

      “车里有几个人?”唐风又问。

      “就我一个人!”唐黛唐风听到一个人时,松了口气,这救人的难度减轻了。

      “大哥,你把这绳子系在腰间,绳子另一头系那颗大树上。”唐黛指了指路里面的一棵大树。还好今天买驴车时,卖驴车的送了他们一大圈拇批粗的长绳子,要不然他们还真没什么办法。

      唐黛帮大哥系了一个安全扣,绑在唐风的腰上。正好马车的下方同样有一根粗树枝伸向路边,如若沿崖壁下到那根树枝上再攀到树上去,问题应该不大。

      “大哥小心!”唐黛有些担心的叮嘱唐风。

      “恩”唐风应声,慢慢沿崖壁攀下,向马车下方的树枝靠近。

      看着摇摇晃晃走在树枝上的唐风,唐黛心快要提到嗓子眼了,又恨自己在现代组织里没有多学些武功。

      漫长的两刻钟过去了,唐风终于靠近了马车。左手回手握住树干,右手伸向车里面。

      “里面的人抓紧我的手,小心马车会掉下去。”唐风看不清人,对着车厢里面说。

      “好!”马车里面的宁未雨也感觉到了马车摇晃,知道马车应是架到什么东西上面,此时很危险,还好她醒来后没有乱动。

      慢慢爬到车厢门口,看着门口伸进的一双并不大男子的手,犹豫了一下便伸手放进男子的掌心里。外面唐风感觉到,用力握住把人从车厢里拉了出来。

      两人刚刚站定,宁未雨还没来得及道谢,就听见脚下的树枝已经不能承受马车的重量从中间断裂开,马直直坠入脚下的深渊,未曾听到丁点马车落地的声音。宁未雨肩膀抖了抖。

      唐风学着妹妹,用绳子也在宁未雨腰上系上,拉着她的手沿原路往回走,战战兢兢的走过那根树枝,爬上崖壁,终于到了路面上。

      一直紧张看着的唐黛看着二人安全的回来了,才放下心来。忙帮二人解掉身上的绳子,又察看了宁未雨头上的伤势,不是很严重。

      “谢二位恩人相救,请受小女一拜,日后定当重谢!”稳住了全身颤抖的宁未雨,弯下身向二人行大礼谢救命之恩。

      “不必相谢,任谁也不会见死不救。只是凑巧今天我二人遇见了而已。”唐黛忙伸手扶住她向下的身子。

      “所谓大恩不言谢,以后用得着小女的地方定会鼎力相助。只是我……”宁未雨有些为难,现在马车没了,跟着来的侍女,车夫为了保全她也摔下了悬崖。这里又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她突然不知道怎么办了。眼前二人刚刚救了她的命,她实在不好提其他要求。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3: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