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悬疑推理】大讼师》-第7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杜九言呢,这几天没见着他,”裘樟惦记着杜九言,好几日不见,也不知道那小子又跑哪里发财去了。

        书吏回道:“前两日大人忙碌,小的就没有来回,杜先生遣人来过,说她去盐山,今日回来和大人告别。”

        “那就等她来了再说。”裘樟说着,又回头看了看字画,问道:“都指挥使到了吗。”

        书吏回道:“巡检司那边来回话,说是两个时辰后,指挥使大人就会到新化,让您准备好,大人不在新化逗留,接手之后,立刻上路。”

        “好,好!”裘樟送了口气,将那一百多人送走了,他这功,才算真正圆满了。

        这边,杜九言在盐山待了三天,将对矿山未来的想法以及方法,与蔡卓如商量了一套具体方案,与大家细细说了一遍,蔡卓如又写信回家,从家中抽调了一位精明的管事过来帮忙。

        “那让银手跟着你家管事学做买卖。”杜九言说着,看向银手,“你愿意不愿意?”

        银手顿时垮了肩膀,“那我以后,岂不是一直要留在这里?我想跟着九哥。”

        “跟着我拎包吗?天天想着吃闲饭。”杜九言道:“机会难得,你先学出来,这些以后就是你的本事。再说,你和刘大全把这里料理好了,往后我们这么多人,说不定都要靠你们养活呢。”

        刘大全呵呵笑着,他没有意见。本来矿山挣的也不多,有了杜九言的这些安排,将来挣的只会多不会少。

        与大家而言,是好事。

        “我知道了。那……那我等闲可以回邵阳看你们吧。”银手嘟囔着看着她。

        杜九言点头,“有空当然可以回去,左右都不远!”

        银手就高兴起来,黑头上前来,拦着他的肩膀,笑嘻嘻地道:“以后,我们兄弟三个又在一起了,不是偷,而是做正经事。”

        “嗯!”银手点头,豪气云干地道:“我们一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说着,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那我就回去了,有事就去好裘大人帮忙送信。”杜九言道:“我得空也会来看你们。”

        大家跟着她往外走,送她出盐山,银手泪眼汪汪地站在人前,挥着手,“九哥,你告诉小萝卜还有先生他们,我十天半个月后就回去找他们。”

        “嗯。”杜九言也不放心银手,但也不可能一直将他留在身边。

        杜九言和蔡卓如一起下山,两人上了官道后,蔡卓如的人也在等她,十几辆牛车马车拉着货停在官道,非常显眼。

        “本来没什么,但是经过新化这事儿,我倒是觉得这买卖不做也罢。”在广西以外,杜九言不忌惮桂王,可入了广西,蔡卓如的安全就没有了保障,“那位小舅子,可靠吗。”

        “可靠。”蔡卓如道:“你且放心,我行事有分寸。而且这一次我没有出面,他们没有人认识我。”

        那倒是,蔡卓如始终没有露面,桂王查不到他!杜九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那就走一趟。不过,以安全为主,就算亏了也无妨。咱们还有矿。”

        “果然,成了矿主后你的语气就不同了。”蔡卓如笑着上了马车,领着一队人浩浩荡荡地走了。

        杜九言留在路边,目送车队走远,她才往进了城。

        三个人来,一个人回去,还真是孤单啊。

        她回客栈收拾了一番,便直接去了县衙,还不等他进去,裘樟正好急匆匆出来,两人在门口碰上,裘樟递了五百两银票给她,“你小子不是来告别,是来拿钱的吧。”

        杜九言呵呵一笑,“大人把我想的太现实了,我岂是这种人。”

        “让本官得罪吴统领,你背后拿钱,本官太亏了。”裘樟说着,携了她的手,“不过,你来的正好,本官介绍郭大人给你认识。”

        说着,拉着杜九言,急匆匆往东城门那边去。

        “郭大人是宝庆府都指挥使?”杜九言觉得纳闷,“京中的批文,这么快就传来了?”

        裘樟点头,“八百里急递,快到你难以想象。”又道:“这位郭大人很有来头,你一定要认识一下。”

        就算快,可到了圣上手中,好歹也要走个过程,和内阁几位阁老商议一番吧?

        更何况,这些人是桂王的人,皇太后也是要问一问的吧。

        一来一去,也要运作个一天。

        怎么会这么快,皇帝的批文就下来了?

        她觉得很奇怪。这很像是有人早就通过气预备好了,只等书信一到,就催促皇帝办事。

        甚至于,太后也是早有准备。

        桂王的手段?杜九言眉头簇了簇。

        裘樟拉着杜九言去了东城门,城门外列了一队人马,领头的便是宝庆府都指挥室郭庭,四十几岁,身形微胖,浓眉大眼很有气势。

      ¡¡¡¡¡°Ð»¯ÏØÁîôÃÕÁ£¬¼û¹ý´óÈË¡£¡±ÎÄÎä²»±È¹Ù룬µ«ôÃÕÁ¹Ù½×Ì«µÍ£¬¼û׏ùÍ¥»¹ÊÇÒªÐÐÀñ¡£¹ùͥ΢΢ò¥Ê×£¬µÀ£º¡°´Ë´ÎÄãÁ¢Á˴󹦣¬µÈ±¾¹ÙÈ¥Á˾©³Çºó£¬»áΪÄãµÝÉÏ×àÊè¡£¡±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裘樟打心眼里高兴,熬了七年,他终于可以升迁了,真是得亏了杜九言,想到她,他忙上拉着杜九言,给郭庭介绍,“大人在,这位是杜九言,邵阳的讼师。这次守城他功不可没。”

        “后生可畏。”郭庭看了一眼杜九言,见她提着行礼的,便问道:“你回邵阳?”

        杜九言拱手应是,“是,学生正打算出城回邵阳。”

        “嗯,我内子的手帕交,宝庆府知州李大人的夫人,刚刚上官道,稍后你若见到她的马车,多多照拂一番。”郭庭道。

        杜九言愣了一下,这个拜托的事,绕的有点远,但她还是应了,道:“若是碰上,定会留意。”

        “嗯。”郭庭说着,冲着人堆里问道:“事情可办妥了?”

        那边有人跑过来,回道:“大人,人数清点过,一共一百十九人,外加一位姓廖的后生,总共一百二十人,一个不少。”

        “那就启程。”郭庭说着,转身要走,杜九言上前一步,含笑问道:“大人要走哪条路?”

        郭庭看她一眼,回道:“往常德方向,杜讼师有事?”

        “不是,学生只是提醒大人,这么多人容易出问题,不如将这些人手捆在一起,押送起来也好管理。”杜九言提醒道。

        郭庭摆手,“不必如此麻烦。在我手里,还没有人能逃得走。”更何况,他还带了五百人押送。

        莫说人,就是一只鞋,也丢不掉。

        “是!那恭祝大人,一路顺风。”杜九言叹气,和裘樟站在城门口目送,直到小半个时辰后人马消失在眼前,两个人才收回视线。

        ------题外话------

        裘大人表示,他很欣赏杜九言。

      第100章 被人惦记(三)

        若说新化离广西近,那么镇远府离广西便更近,几日前这里易主后,百姓倒没有受到多少影响,除了满街粘贴的欢迎桂王的大字报外,没有任何改变。

        “这戏文,写了三天了,还没出来吗。”镇远府中,最出名的鲁家班里,这几日关门休整,几个平日编写戏本的书生,成为了重点。

        没日没夜的赶制戏文。

        “要颂扬,”一位书生蓬头垢面,苦哈哈地看着自家的班主,“可桂王二十几年以来,事迹很多,可要歌颂,却实在是不容易啊。学生……学生实在词穷。”

        “除非你不想活命了。”鲁班主焦急地道:“好赶紧想,半个月的时间,这都过了五天了。大家还要排练对词,实在是来不及了。”

        书生带着哭腔点头,道:“是,今晚无论如何都要写出来。”

        “班主,班主,桂王爷他……派人来了,说,说在戏文里,再加上一只猪!”一个男孩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还交代说,那是只奇丑无比的猪,让先生写的蠢笨一点。”

        书生脸色发白,结结巴巴地道:“又蠢又笨的猪?”

        “是!还要安排吊打猪,烤猪,吃猪的戏!”小孩回道。

        书生应是,揪着头发蹲在地上,痛苦不堪。

        镇远府外的山里,一只箭从野猪的鼻子尖上射过去,钉在了树上,野猪没死,但因为鼻子被钉住而动荡不得,拼命地嚎叫。

        “王爷。事情都安排好了,这一次一定不会有疏漏。”

        被称为王爷的人,穿着一件朱红色锦袍,发丝如墨一般倾泻而下,个子极高,迈着长腿步伐如风一般,行走在葱郁间,灵动而夺目。

        属下追上来,接着回,“查清楚了,前后两件事,都是一个叫杜九言的讼师做的。她现在是盐山矿的二当家了。”

        “刁猪!”王爷指着那头猪,“杀了,晚上吃烤猪。”

        手下应是跟在后面吩咐着,王爷走了几步,纵身进了马车,属下忙跟着去牵马套车,“爷,这是山路,马车会颠簸,您看……”

        “累了,不想骑马。”王爷躺在车里,两条腿无处安放,大刺刺地伸了出来,“去准备,今晚就住这里了,等爷不累了再走。”

        手下忙应是,点上了艾草熏着蚊虫,带着人去准备。

        “讼师?!”王爷语气不善,冷嗤一声,“居然还有比我闲的,等爷腾出手来,烤了你!”

      ¡¡¡¡Ð»¯³ÇÃſڣ¬¶Å¾ÅÑÔ¹°ÊÖºÍôÃÕÁµÀ±ð£¬

        “新化城防,大人还是要加固一些,桂王不打新化,是因为他打算以镇远为突破口。唇亡齿寒,大人小心使得万年船。”杜九言提醒道。

      ¡¡¡¡ôÃÕÁò¥Ê×£¬¡°´Ëʱ¾¹ÙÌýÄãµÄ£¬ÄãÊDZ¾¹ÙµÄ¸£½«¡£¡±

        杜九言失笑,翻身上马拱手告辞。

        “你且先回去,朝廷的赏赐很快就会到。必定大张旗鼓,热热闹闹!”裘樟道。

        杜九言笑着道谢,骑马上了官道,与郭庭往相反的方向而去。

        傍晚,她宿在来时住的客栈,伙计给了她一间上房,笑着道:“小的记得您,十日前您在住了一夜。您这是从新化回来?”

        “是啊。”杜九言提着包袱,看着伙计。

        伙计顿时眼睛一亮,问道:“那你可见过杜九言?”

        “怎么,他名气很大,你们都认识了?”杜九言问道。

        伙计一副,你居然都不知道杜九言,你是从山里出来的吧,消息太不灵通的表情,“她给裘大人出谋划策,守住了新化城。若非她,新化现在肯定和镇远一样,成了桂王的管辖之地了。”

        “反响这么大啊。”杜九言还真是没有想到,她离开新化的时候,百姓们怎么没有夹道欢送,“新化城里没有什么动静吗。”

        伙计哈地一笑,道:“那肯定是新化城内有人故意压住了,现在外面,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了。本来还害怕新化失守,殃及我们,现在看来,有惊无险呢。”

        “确实很厉害。”杜九言点了点头,指了指楼上,“我上去歇着了,晚饭送上去就好了。”

        伙计应是,一转头看到门口进来四五个婆子并着两个年轻漂亮的小丫头,其中两个婆子扶着一位戴着帷帽,走路有些拐瘸的妇人进来,看不到那位夫人的脸,但从穿着来看,应该出身不错。

        伙计应了上去,和婆子说着话。

        杜九言停在楼梯口朝下看了一眼,不知为何,立刻就想到了郭庭说的那位李夫人。

        那位夫人似乎不但腿脚不好,连身体不大好的样子,上楼的时候走两个台阶就会喘一会儿,停下来再走。

        难怪郭庭会说遇见了,照拂一番。

        李夫人进了房间后,就再也没有出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出门上车,急匆匆地赶路,往宝庆而去。

        杜九言远远跟了一路,快到邵阳时见她们马车走远,她才折道进城。

        还不到城门,便遇到了老熟人,王茂生和得玉背着包袱走到官道边。得玉戴着帷帽跟在王茂生后面,两个人有说有笑,情绪很不错。

        “先生,杜先生。”王茂生挥着手,“杜先生,您回来了吗。”

        杜九言下马来,打量着两人,“你们这是离开邵阳?准备去哪里?”

        “我和得玉商量了,去登州寻她的一个小姊妹。”王茂生道:“先生,我做饭很不错,去了以后我做厨子,能养活得玉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1: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