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是!就如祥符伯所说,此事需要派遣一位得力之人执王命节钺亲赴江淮,手操刑杀大权,如陛下亲临般就近指挥,方能保证切实执行,无虞失控。”赵普紧接着说道。
赵光义闻言,脸色顿时微微一变,他本以为赵普会如昨天一样,全力挤兑让他去负责此事,但最后并没有推荐他,且还给负责此事之人如此大的权力。他有些动心了,因为他可趁机做不少平时想做,一直没做成的事情。可这种事情,他却不能自己主动毛遂自荐。
罗公明和楚昭辅也是脸色微微一变,赶紧低下头去,显然想到一些事情,不想掺合进去。而吕馀庆则是目光扫过赵普和赵光义,最后集中在叶尘身上,脸上却是挂着冷笑。心想此事果然还另有目的。
赵光义心中电光火石般一转念,却突地长揖说道:“臣!附议。臣有本奏!”
“皇弟有何话说?”
听了赵普的禀奏。正自考虑应该派谁去的赵匡胤连忙抬头问道。
赵光义说道:“祥符伯和赵相公所言有理,但如此重责、如此重权,实不宜交予普通朝臣,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赵匡胤瞳孔微缩,眸中寒光一闪而逝,说道:“那依皇弟来看,有何两全之策?”
赵光义心中暗骂一声,可惜在场之人竟然没有一人属于他的人,否则完全可以替他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但此时只能说道:“此事臣弟还没想好。”
这时,赵普突然大声说道:“臣认为皇长子德昭是最合适人选。”
赵匡胤眼睛一眯,看了众人一眼,没有说话。
赵光义心中恨不得将赵普千刀万剐,嘴中赶紧说道:“陛下,如此重要之事,却是要挑选一个处理朝政之事经验丰富,且熟悉官制之人。”
“这……”赵匡胤犹豫起来,他虽然知道赵光义所言是有私心,但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可是德昭确实长大了,该是安排一些事情历练的时候了。”赵匡胤想起前几天在御花园和自己儿子的争执对话。
这时,赵普又突然说道:“陛下,祥符伯的方案准备的极为完善,臣认为可让三司副使罗公明、祥符伯叶尘具体负责此事,皇长子总体操控便可。”
赵匡胤闻言,点了点头,略一沉思之后,说道:“这样一来,倒没什么问题了。”
第85章 勾心斗角
赵匡胤闻言,点了点头,略一沉思之后,说道:“这样一来,倒没什么问题了。”
赵光义心中一跳,知道此事难以再改变天子心意,便面不改色地说道:“臣弟也认为有罗公明和叶尘伴随德昭,应该不会有问题。”
赵匡胤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赵光义,微微颔首,没有说话。楚昭辅、罗公明这时也纷纷发言,表示同意。
叶尘见此,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此事他也有参与,成功自然又是大功一件,可若是失败,恐怕后果堪忧啊!另外,他离开开封,那南方的天一道派出的高手,要将他掳走之意,恐怕会更加肆无忌惮。
待众人说完,赵普又突然说道:“陛下,皇长子虽然贵为是陛下龙子,但还缺少一个身份,所以臣以为……”
顿了一下,赵普突然提高声量,肃然道:“臣认为陛下当给皇长子赐封王爵之位!”
赵光义闻言,一个踉跄差点没有跌倒。因为今日赵德昭若被赐封王爵,这从一定程度上便会被天下人当成是赵德昭是储君,是未来的太子。
赵光义心中对赵普杀机如潮,心中暗道:“赵普这个老不死的,果然狡猾如狐。我刚才已经表态,现在却不好再反对了。哼!大不了答应了那伙人的那些要求,想来这天下最后还是我的。大哥!你可不要逼我啊!”
===第41节===
赵匡胤对于赵普今日的趁机提议很满意,略一沉吟,肃然说道:“今朕赐封皇长子为魏王!”
赵光义低着头,心中正在暗恨不已,不料这时,突然听赵匡胤又接着说道:“皇弟光义自担任开封府尹以来能力出众,功绩卓著,今朕赐封为晋王。”
赵光义心中狂跳,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心中有一刹那,生出一丝愧疚。
“众位爱卿!下去之后按照叶尘所说方案,三司使、开封府、中书省各自尽快做出准备,给江淮各路、州、县下发文书。至于为何筹集大量粮食,就以北伐之时,京师粮库全部损耗完为理由,就按照叶尘所说,贴出公告,示于百姓。罗公明、叶尘!你二人做好出行准备。另外,政事堂和开封府再各选两名得力人手,一同辅佐德昭南下。”赵匡胤肃然说道。
“臣等遵命!”罗公明和叶尘、赵普、赵光义出班拜倒,恭敬称是。然后趋身退下。
这时得到通知,匆匆赶来接旨的赵德昭向官家恭敬礼罢,突然来到叶尘面前,叶尘一见是这位刚刚新鲜出炉的魏王,连忙行礼,赵德昭故作亲热的拍了拍叶尘肩膀,说道:“祥符伯还请稍候,这自江淮筹集粮食的办法是祥符伯的主意,本王骤承大任,还有些事情想要请教祥符伯。”
“叶尘见过魏王爷,恭喜千岁千千岁,这请教二字可不敢当,叶尘在外恭候殿下便是。”
赵德昭一笑点头,便随在退朝返回大内的父皇后面急急去了。叶尘吁了口气,刚刚直起腰来,有意放慢脚步落在后面的赵光义便沉着脸踱到了他的面前,叶尘赶紧又弯下腰去,拱手说道:“叶尘见过晋王爷,恭喜千岁千千岁……”
赵光义冷冷看了一眼叶尘,说道:“叶尘,孤王问你!教坊司喻清妍是不是你让人劫走的?”
叶尘心中一跳,但面上却是一脸愕然。
赵光义见他一脸错愕不似作伪,眯眼深深的看了一眼叶尘,冷哼一声转头离去。
赵光义对叶尘极为恼火,此次赵德昭能够封王,虽然是赵普提议,但起因却是叶尘提出的方案所致。要知道,赵光义本是开封府尹,虽无王爵,但身份地位,特别是权力,比寻常王爵还要尊贵,而赵德昭原本只是皇子身份。现如今两个都封了王,这个王爵对赵光义来说助益不大,但是对赵德昭来说却是意义重大,甚至隐隐代表其储君的身份。这样一来,赵德昭在朝廷中的影响肯定会日渐提升。
赵光义一时对付不了赵普,自然恼恨于叶尘。
叶尘看着赵光义的背影,心中暗暗叫苦,心想这关我屁事,简直是无妄之灾啊!
赵德昭单另拜谢了自家老子,又回到崇政殿,见叶尘还老老实实在殿侧等着,便连忙脚步加快迎了上去,笑道:“祥符伯久等了。”
叶尘赶紧躬身行礼,说道:“殿下客气了。”
“祥符伯!本王在此之前,从未有过出京都的差遣。关于此次运粮之事,有许多事情还要向祥符伯请教一二。”
叶尘前日进宫和赵德昭相处愉快,彼此还算熟悉,又互有好感,自然欣然答应,说道:“殿下客气了,下官自当遵命!”
“祥符伯,请!”赵德昭竟然拉着叶尘和其乘坐同辆车。叶尘推脱不过,最后就上了车。这让崇政殿外几名小黄门目瞪口呆,心想不愧是高人【创建和谐家园】,这份气度和胆识,不是寻常大臣所能够拥有的。
马车中很宽敞,甚至其中也有一个小茶几,叶尘和赵德昭坐在茶几两边,车马便向金水桥上驶去。
赵德昭一路听完叶尘讲解筹粮、运粮计划,心悦诚服地道:“祥符伯不愧是高人【创建和谐家园】,此番南巡筹粮,要多多依仗祥符伯了。”
“殿下放心,下官既然接了皇命,自当尽力!”
……
……
出了金水河是繁华的商业街区,这里有许多粮油商铺、药铺医馆、酒楼茶楼等店铺商铺。甚至开封四大茶楼之一清风楼便在此处。
隐匿在暗中,一直尾随在叶尘后面的玉道香路过清风楼时,耳中一动,抬头向二楼看了看,抬步走入其中。
清风茶楼后院,不对外开放的一处雅致小院中,李思烟将玉道香迎到里面,便说道:“圣女!属下刚刚得到消息,大宋皇帝采纳了祥符伯叶尘的计划,且封长子赵德昭为魏王,以其为钦差正使,而三司副使罗公明、叶尘同为钦差副使,亲赴江淮取粮。”
玉道香闻言,不由眉头微簇,她才不管那什么赵德昭封魏王一事,她唯一在乎的只是叶尘的动向。
李思烟小心的看了一眼玉道香沉思的脸色,又说道:“朝廷派出大队人马,所有衙门全力行动,御史台所有言官御史、各道回京述职的巡察使、观察使明日一早全部离京,前往江淮督察运粮事宜。”
“喔!看起来,大宋朝廷是出了全力,依你看两三个月内,叶尘能否帮助那魏王筹集到六百万石的粮食?”玉道香问道。
经过喻清妍的事情之后,李思烟已经能够大体明白玉道香对叶尘的态度,知道自家这位圣女目的是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的拉近与叶尘的关系,就目前采取的方式主要是让叶尘不断陷入麻烦,而她出面帮忙解决麻烦。有了这点认识,李思烟便已经知道该如何取悦于这位圣女。
“圣女放心!昨晚我们一起帮祥符伯制定的计划虽然不错,但具体实施过程中,肯定会有许多困难和麻烦。到时候,不管圣女亲自出手,还是属下和周杰出面帮祥符伯解决,想来祥符伯都会记得圣女的好。”李思烟小心地说道。
玉道香脸露喜色,沉吟半晌之后,说道:“你与我一起南下,一些能做事的人手也要准备好。”
李思烟心中苦笑一声,心想这位圣女还真是霸道,甚至都懒得多说几句解释一下,更不会征询自己的意见。可是自己敢拒绝吗?
“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一些可能用得到的人手。”李思烟恭敬说道。
但玉道香还是有许多地方不满意,她直视着李思烟说道:“大宋皇帝身边有没有圣堂中的人?”
李思烟脸色微变,苦笑一声,有心有隐瞒,但却不敢,只能如实说道:“有十多名太监和十多名宫女,执掌高位的有四人。”
“只是太监、宫女吗?就算是当了太监总管也影响不了大宋皇帝的决定。我需要一个在一些特殊时候,能够在大宋皇帝面前说上话,甚至会影响他决定的人。哼……圣堂谋划大宋江山十多年,我不信就只有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太监、宫女。”玉道香脸色不渝,看着李思烟,冷冷说道。
李思烟心中叫苦,说道:“朝中文武大臣有几人是我们的人,但都是四品以下,大宋朝中重臣都是跟随赵匡胤的开国功臣,就算是圣堂也很难拉拢。”
李思烟说到这里,看着玉道香一对迷人眸子中流露出的寒光,心中哀叹一声,紧接着又说道:“不过,有一枚重要的棋子,还没有使用,这枚棋子若是使用,大宋皇帝亲近之人中便会有我们的人,且若是进展顺利,这枚棋子之言,在有些时候,就算是大宋皇帝也会采纳。”
玉道香俏脸稍雯,说道:“这枚棋子是谁?”
李思烟说道:“已灭国的原蜀国之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
“哦!这样的棋子我喜欢,即刻便启用。”玉道香不容置疑地说道。
……
……
第86章 两王
ÕÔ¿ïØ·ÓùýÎç·¹Ö®ºó£¬ÕýºÍËλʺó¶ÔÞÄΧÆå£¬ºöÈ»ÓÐÄÚÊ̽øÀ´Ù÷±¨£¬ËµºóÊñÖ÷ÃÏêÆ£¬ÓÚ¸Õ¸ÕÔÚ¿ª·â×Ô¼Ò¸®Öв¡¹Ê¡£
赵匡胤闻一听,不由得吃了一惊。
西蜀被大宋平定之后,孟昶作为亡国之君,按照赵匡胤的诏令,带着自己的母亲李氏,还有后宫的几个妃嫔、子女,一路凄凄惨惨的被押送到了开封,待罪阙下。
对于这个风流倜傥、才情颇高,但却一度宠信弥勒教的亡国之君,赵匡胤并没有怎么为难他,倒是颇为优待,封他为中书令,受封为秦国公,另外还赐予府邸一座,让其在开封城居住,安度余生。
“唉!这孟昶怎么突然就病死了!前些日子是听说这孟昶常思故国,一直郁郁不乐,身体有痒,不想说死就死了。只是这么早便死了,世人多会怀疑是朕所为,这对朕名声有损啊!”赵匡胤叹息说道。
“这孟昶为人懦弱,但作为帝王,还算敦厚,失国而又病亡,实堪哀怜,来人!追封孟昶为秦王,赠白银万两,布帛千匹以厚葬。”赵匡胤紧接着又说道。
……
……
当今天子赵匡胤有两个亲弟弟,除了赵光义之外,赵光美也是亲皇弟。而赵光义执掌南衙,打理开封府,手中掌握着大宋都城及下辖十七个县的百万百姓。而赵光美因能力平平,却只是加检校太保、侍中、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这些虚职,没有多大的实权。两个皇弟的权柄却大大不同。
而今,赵光义已然封王,地位更上层楼。照理说,文武百官对赵光义的奉迎更该是趋之若鹜才对,但是皇长子德昭同时封王,却把他的光彩一下子盖下去大半。
皇子、皇弟早晚都要称王的,不管是赵光美还是赵德芳,将来绝少不了一个王爵之位。在此之前,一直没有称王,是因为大宋刚刚立国不久,天子赵匡胤还时常亲自带兵东讨西杀、南征北伐,四处剿灭中原各国,在这个当口儿,天子也不便对寸功未立的皇室子弟大封王爵。
在这种情况下,皇长子赵德昭临危受命,赐王爵,执节铖,代天子巡狩。访察江淮,就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了。朝堂百官心中自然会由此生出各种想法。
此举是不是天子想要开始培养储君的信号?
所以才仓促加封王爵,委派如此重任?
一旦顺利完成此次筹集粮食重任,魏王赵德昭毫无疑问就可以立下大功,从而树立自己的威望。
当今圣上春秋鼎盛,现在着手培养一个成年的皇子作为储君,其实现在想来,再正常不过了。毕竟亲弟弟再亲,哪有自己的儿子亲。
这一来,文武百官对与赵光义的交往就格外小心起来,原本来往较为频繁密切的,接下来也大多会收敛一些,静观风色。从而多多少少会使得赵光义这些年来,通过各种手段,好不容易结交拉拢的一些文武大臣,心中出现动摇。
叶尘回到府中的同时,六百里加急快马飞赴江淮各路,向各州、府、道、县传达朝廷筹粮的急旨,与此同时,御史台除了御史中丞和几个必要的留守人员,其余台院、殿院、察院各部御史全部出京,或乘船、或骑马,分赴江淮道督察筹粮事宜。
不过大队人马还没有出京,许多事情需要详细安排下去,由开封各职司会同地方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与漕运有关的事情,还需最终敲定。
叶尘在家中刚刚喝了一口加有冰块的蜂蜜柚子茶,便接到三司使小吏的通知,魏王赵德昭亲自主持,政事堂和枢密院相关部门,会同三司等衙门,在三司就漕运问题做最后集议。
集议会上明确了职责和分工,对叶尘之前所定的方案,又进一步进行了完善细化。
一时间,朝廷连夜又是频频下旨,令需要筑堤挖渠的河道地段所在的地方官府立即抽调民役,枢密院也下调令,命各州的厢军立即赶赴现场配合施工。
……
……
叶尘马不停蹄,回到家中,想着明日便要南下,那天一道的贼人必将不会放过更好掳走自己的机会。不过几次出手之后,他如今对自己以五石半的宝弓,全力射出箭的威力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在有护卫保护之下,就算对上司洛意这样的高手,也有一定自保能力。当然真正让他放心的自然是玉道香这个美女保镖。
不过,在自身实力提升方面,这几天一些想法还是很有必要准备一下的。
叶尘先让人将养在府上那二十多名军匠中,以往打造弓箭的几名军匠叫到自己面前。然后将自己想法说了出来。
叶尘想法说起来很简单,便是将自己宝弓想办法再次进行提升,由五石半的最后提升至七八石,甚至越大越好。因为他感觉自己目前拥有的力量已经能够拉开八石的弓没有任何问题。另外,他要求给他打造十根箭头和箭身都是纯铁的箭矢,而不是寻常意义上的箭杆是木头、或者竹子,箭头是铁的,并且他要求箭头是三菱形的,因为这样中箭之人拔箭之后,伤口会更大,流血也会更多。
结果七名打造弓箭的军匠看过叶尘的宝弓之后,无不摇头,这宝弓一看就出自名匠之手,根本不是他们能够改造得了的。至于三棱形箭头的铁箭反而问题不大。他们连夜赶工,打造十数根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