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叶尘装作没有看见,心里面则还在盘算着喻清妍的事情,想着待会如何向赵匡胤开口,才不会被后者猜忌,且还不会拒绝。
“那叶尘你有何良策?”赵匡胤不想再听臣子的争执,且他感觉叶尘刚才说的有理。所以直接询问。
有关治理黄河水患的事情,叶尘在后世也听过不少。后世行之有效的方案只要上过初中、高中,学过地理的,都是知道一些的,主要就是两点,一是在黄河沿岸,特别是关中、关西、河东一带黄土高原上种草种树,增加植被,让水土不要再流失进黄河之中。第二便是修建大量的水库。
叶尘略一沉思之后,整理了一下思路,想了一下如何将“水土流失”、“过流能力”和“人造洪峰”这些词用当世的话,给大家说清楚。
在众人注视之下,没过多久,叶尘说道:“首先我给大家分析一下,造成黄河水患的根本原因,然后再给大家说如何治理黄河水患。”
不等众人多想,叶尘紧接着又说道:“黄河之水,一碗水,至少半碗沙,大家可知这沙土是从何而来?”
众人沉思,于越泽一声冷哼,说道:“自然是黄河上游黄河的支流,将所流经的山川之上的沙土冲刷带进黄河主河之中,然后顺流而下堆积到黄河中下游。”
叶尘点头道:“于大人所说是对的,但于大人可知南方雨水十倍于北方,而长江水势更是远超过黄河,为何长江中没有泥沙,更少有决堤?”
众人目光闪动,若有所思,于越泽一时想不通原因,倒也干脆,只接说道:“此事老夫不知。”
叶尘眼看众人思维已经完全被他牵引调动,便说道:“这其中原因,却是南方树多、植被茂密,漫山遍野凡是有土壤的地方,必有大量植被。长江流域所过之处,山川之上更是如此,树木植物的根系牢牢将泥土吸附固定,让雨水难以冲刷而走,自然便不会汇集到长江之中。而黄河上游关中、关西、河西的不毛土山太多,一有雨水,便泥水同下,汇入河中。所以,大家若是细心观察一下,便会发现,凡是山上有草木覆盖,山间流水便会清澈许多。反之则相反。”
第76章 水库之法
包括赵匡胤在内,众人听着已经入神,他们从未听过有人能把黄河水患从根源处如叶尘一般说得如此明白。
水土流失的道理,在这个时代可是从未有人提出过,叶尘一说,众人再度陷入沉思。不过在场众人都心智不凡,虽然首次听说这个道理,但略一思索便大感有理,都不禁先后点起头来。
“臣一个多月前入城时,便听说过开封汴河因黄河水而泥沙淤积,必须年年清理河道,可即便如此,还是赶不上河床抬高的速度。”叶尘又说道。
众人闻言点头称是,他们也知道在汴河连接黄河的河口附近,堤内的纲船甚至比堤外房顶还高,都是因为黄河泥沙倒灌的缘故,为了疏浚汴河河道,每到冬天就要驱动大批劳役和厢军。汴河两岸的百姓,为此苦不堪言。而这还是汴河远比黄河窄的缘故,否则若是换做黄河,引起民变都有可能。
叶尘趁机又说道:“所以,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本之法,乃是在黄河上游关中、关西、河西一带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和不毛土山上栽树、种下植被。”
这一下,众人眉头皱了起来,叶尘不等众人发难,便主动说道:“想必陛下和诸位大人已经想到,此法固然是治本之法,但关西、关中、河西三地皆是黄土堆积成山,欲使山上有草木覆盖,恐怕非积百年之功不可为。所以,此法是长治之功,非当务之法。”
赵匡胤眸中有让人心折的莫名光芒闪动,说道:“就算非百年之功不可为,此治本之法也要施行下去,且长时间坚持下去,我赵家皇帝一代不行,那便两代,甚至三代,朕不信百年之后,做不到此事。”
叶尘闻言,不由心中感慨不已,对赵匡胤雄才伟略和长远目光由衷感到敬佩。但他还真不看好赵匡胤的想法目标。以后世人力、机器之力、育苗之力,多少年过去,那关西、关中、河西之地的不毛之山,黄土高原上依然大部分光秃秃的。不是政府不够重视,实是其中牵扯到的不稳定因素太多。有人本身的因素,也因西北干燥、少雨的根本缺陷。
总之,叶尘还真不认为这事是封建社会王朝所能够做到的。但这些话他绝对不会说出来给赵匡胤听的。没看就这一会,几位重臣先后都说了“陛下圣明”“官家高瞻远瞩”“圣上所行功在千秋”之类的话。这个时候说出来,摆明是给自己和大家找不开心嘛!
叶尘犹豫了一下,避过栽树、种下植被之事不说,又道:“臣提议,关西、关中开始至熙河路,黄河两边当禁以伐木,否则若是山中树木采伐一空,不毛之山越来越多,河中泥沙便会不断加倍增多,届时黄河必然更加难治。”
众人深以为是,赵匡胤更是直接对左右负责传旨的太监说道:“王继恩!将此事记下,回头将其中原因附注说明,再定下相应律法,然后即刻下旨给黄河流域所过之路、州、县。”
说完之后,赵匡胤想了一下,又对叶尘说道:“叶卿!这治本之法已经说过了,可有其它短时间内奏效之法。”
叶尘早有准备,当即说道:“官家,诸位大人,黄河中的泥沙皆是从关中、河西而来。若是在潼关之前,黄河水流湍急,泥沙随水而流,但出了潼关之后,河水顿缓,特别是流到中原水流便轻缓起来,水中的沙土自然便沉淀下去了。所以,欲治黄河水,先治黄河沙。否则任凭堆高河堤,掘深河床,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应急手段,黄河经常决堤也是必然之事。”
“当然,刚说了治本之法需要百年之功,我们在治本之法未完成之前,没有办法阻止这些泥沙在中下游沉积下来。所以便要想办法使得这些泥沙不要在中下游沉积下来,而是被黄河之水冲进大海之中。”
“治黄河当以顺势而为之。既然黄河之水能将泥沙带来,也能将泥沙带走。”
“那如何将泥沙带走啊?”于越泽是一个讲理的人,刚才听了叶尘分析黄河水患之后,对叶尘感观大变,这会半请教,半感慨的问道。
叶尘冲于越泽微微一笑,对赵匡胤说道:“自然是想办法增加黄河水的流动速度和冲力。简单的说就是让黄河如在潼关之前那样,使得黄河水流湍急。”
“当然,想要彻底改变黄河地势那不是凡人所能够做到的。但我们可以短时间内,或者时不时的让黄河水流变得湍急,从而将泥沙冲走。等这些泥沙再沉淀得要快酿成黄河水患时,再将黄河水流变得湍急,冲走泥沙。”
“祥符伯!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问题是如何做到如你所说,时不时的或者短时间内让黄河水流变得湍急?”
叶尘微微一笑,将最终的方法说了出来:“修建水库。”
“修建水库?”众人不明其理,脸上满是疑问。反倒是于越泽身体一震之后,若有所思。
“所谓水库,顾名思义,自然便是将水储存起来,说白了就是人造的湖波。”
“我所说的方法就是,将一部分黄河水拦存下来,然后突然将这些水放入黄河之中,必然会使得黄河水流变得湍急,从而将黄河中下游的一部分泥沙冲入到大海之中,从而使得河槽变深,中下游泥沙淤积状况改善,河道过流能力得到提升,自然就减少了黄河水患问题。”
叶尘将后世用来治理黄河水患,清理黄河淤泥的常用方法说了出来。至于此法效果问题,早已经过后世反复验证和实事证明,他却是丝毫不用担心。他担心的是水库的修建,以这个时代人力绝非数月之功,而是数年之功。当然比起在黄土高原和关中、关西、河西的不毛之山上栽树、种草那要容易的多得去了。
叶尘所说水库之法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说穿了比之前解释水土流失,栽树、种草的治本之法还要容易让人理解。甚至于越泽、楚昭辅两人小时候都玩过将小溪中的水堵起来,然后突然放开,看着水流湍急而过的游戏。
至于赵匡胤,一个多月前,北伐之战时,不也拦了水坝,利用洪水的强大冲力,一度冲垮了晋阳不少城墙。后期与契丹人打仗时,潘美、郭进二人还在通天河上游拦了水坝,在契丹先锋过河时,突然打开水坝,河水奔腾而下,将契丹人马冲了个稀巴烂,从而取得了那场战争的胜利。
这些道理其实和叶尘说所道理一样。这打仗时冲的是城墙和兵马。叶尘的方法冲得是河中本来从上游流下来的泥沙。
众人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无不神色大振,于越泽更是哎呀一声,说道:“我真是老糊涂了,这么多年研究治理黄河水患的办法,只想到让人挖沙的愚蠢办法。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方法呢?我真是太愚蠢了。”
赵普则想到的更多,脑海中盘算了一下,对赵匡胤说道:“祥符伯所说水库之法道理简单,应该可行。且臣刚才简单计算了一下,叶尘所说方法所用劳役不会太多,我大宋还能承受,不会影响到百姓正常生活。只是此法所耗时间也非一年之功,恐怕也需要三五年吧!”
赵匡胤眉头微微一皱,但紧接着洒然失笑,自己太贪心了,三五年时间能够解决这数千年以来解决不了黄河水患,已经得天之幸,若是没有叶尘这个意外出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才会想到这个办法。唉!说起来也奇怪,世间之事一些方法,想到了,提出来之后,感觉其中道理的确很简单,但就是多少年下来,无人能够想得起来。
叶尘此时有着和赵匡胤同样的感慨,想了一下接着说道:“其实修建水库除了可调整流水速度和冲力,从而冲走淤沙之外,至少还有三个好处。”
不等众人发问,叶尘紧接着又说道:“黄河流域雨水时多时少,有洪水泛滥之时,水淹村镇、良田的时候。也有干旱少雨,让农民田地颗粒无收的时候。而水库修建之后,当雨季雨水过多,黄河洪水泛滥之时,可将洪水一定程度上泄洪于水库之中,自当能够降低黄河水面,减弱黄河汛情。而当干旱少雨、缺水的时候,又可将水库中的水拿来饮用,浇灌田地。”
===第37节===
众人听得喜形于色,单从此时几位重臣神色反应来看,不管本性是否贪婪,是不是贪官、庸官。但都是一心为国,一心想让这个国家变好的。赵匡胤就更不用说了,一心想当那千古明君,千古一帝,水库的修建竟然有这般好处,叶尘今日的确是给了他太多的惊喜。
赵普此时心中同样很感慨,一看官家看叶尘的眼神,他便暗自为昨晚上自己果断放弃王悦风,选择不要与叶尘翻脸而得意。同时,也很庆幸赵光义今天不在场,没有亲见叶尘的表现。即使事后今天这一幕传到赵光义耳中,但肯定已经大打折扣。所以,他如今颇有些期待赵光义出手对付叶尘,从而引起天子不喜不快的局面出现。
第77章 手绘地图
可惜,赵普却不知道,赵光义从另外的渠道中知道叶尘情况的特殊,同样不敢轻易与叶尘翻脸,或者太过得罪叶尘。
赵匡胤率先从惊喜中回过神来,对叶尘说道:“叶卿!你刚才说这修建水库至少还有三个好处,除刚才所说之外,另外两个好处又是什么?”
在众人瞩目和猜测之下,叶尘又说道:“回禀陛下!水库的好处除了冲走淤沙、泄洪和防旱灌溉、人畜饮用之外,还有不少。比如黄河水质向来很差,但放在水库之中,时间久了,便会逐渐变得清澈,比百姓直接饮用黄河水要更加方便健康。还有,遇到急需黄河水道运输粮草、兵力什么的,但赶上旱季,黄河水太浅,大船难以下水时,还可打开水库,解一时之需。此外,大家应该也听过黄河入海口,海水侵蚀入海口湿地,使得能够用于种植水稻的湿地越来越少的现象,我们以水库之法,将黄河淤泥说是冲到大海中,但其实大部分是留在了入海口,这样不但保住了本来的湿地,时间一长还可出现大量新的能够用于种植的湿地。嗯……我一时能想到的就这么多,说不定随着水库修建之后,还会有其它的好处。”
众人此时除了感慨惊叹之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至于赵匡胤看着叶尘的神色目光,那更是炽热明亮的吓人。这个时候,若是有人说要把叶尘杀了,保不准赵匡胤二话不说,将说这话的人给杀了。
看着众人还沉侵在修建水库所带来的好处之中,叶尘突然想起后世黄河流域那些水库、水坝的修建之地,心中一动,说道:“官家!这水库、水坝的修建之地也极为关键,一方面要考虑到水库开闸放水之后,所带来的冲力能够冲走黄河中下游的淤泥。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的利用地形节省人力、物力。比如某个地方黄河边刚好有一座不小的山谷,将黄河水引起去,然后只要将谷口封住就是一个水库。也就是说若是将地形能够利用得好了,必将省下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时间。”
赵匡胤眼睛又亮了,甚至忍不住长笑一声,说道:“叶卿所言有理。这水库和水坝修建之地的确很关键。这将地形利用得好了,说不定一两年便可建功。”
叶尘心想喻清妍的事情还要求得天子一道赦令,便索性尽力表现一番。
他想了一下,后世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和小浪底等水库的位置。从旁边书案上拿起笔,蘸了墨汁,铺开桌子上一张纸,以自己记忆中黄河的形状,一笔画出了一个尾部上拖,略有些像“几”字形的河流线条。然后在记忆中那几处水库所在位置处点了几点。
众人不明所以,叶尘吹了吹墨迹,将白纸举起来,示以众人,指着“几”字形道:“这就是黄河的形状,而这几个墨点之处代表的位置,便是最有利于修建水库的大概位置。”
穿越千年,存在脑中的知识,在当世真正有用的是什么?地理地图的知识绝对管用。至少用来震慑古人是绝对够用了,没看包括赵匡胤在内,所有人一脸惊讶和不可思议。要知道以这个时代,或者说在这之前人们的手段,很难知道黄河整体形状的。
别看后世满大街地摊上的地图册,一个只值十多块钱的,可那是后世千百万人次的测绘工程和各种先进仪器,包括卫星拍摄,才绘制出来的地图,放到千年之前,根本是古人难以想像的成果。称之为无价之宝都不为过。
叶尘历史只能算是马马虎虎,但因为在军校学过地图绘制专业,所以在地图地理方面,叶尘绝对称得上专家,他甚至能够自己不参照任何东西,就能够默画出世界地图各国分布,而中国地图就更不用说了,主要河流山川,后世省份和主要城市他都能够在地图上较为精确的画出。
而眼前只是画一个黄河,对叶尘来说那真的是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
要是其他人画一笔“几”字,说是黄河形状,十有【创建和谐家园】没有几个人会相信,即使是赵普这样的首辅宰相也不行。可是拥有高人【创建和谐家园】身份,且拥有神奇事迹的叶尘画出黄河的形状,虽然也不能让人百分之百相信,但却有了很大的可信度。至少现场大宋天子和几名重臣基本上是信了。
于越泽看过大量的地学书籍,并仔细推演过江山地理,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黄河走向,特别是开封、郑州附近走向颇为熟悉,他此时紧盯着叶尘手上白纸,在脑海中进行对照。
实事上,当世之中,如长江、黄河这样大河完整流向根本无人得知,世所流传的《地理志》、《山海经》、《水经注》这些最全、最权威、最著名的地理书籍中,压根就从没有过天下舆图这一页。
数千年来,古人最多只能了解到黄河、长江的大致走向,或者一州、一县的具体形状,而且那还只是少部分见识多广之辈。
“黄河是这个样子?”赵普和罗公明、楚昭辅也都好奇的走近,看着叶尘手中白纸,他们虽然都看过黄河,也天天喝着黄河支流的水。但即使以他们的身份,让他们将黄河形状说清楚,也是不可能的。
此时赵匡胤在御座上再也坐不住了,也从御座上走了下来,来到叶尘前面,其他几人赶紧让道,让天子站在最前。
“祥符伯!你告诉老夫开封和洛阳在何处,老夫就可在一定程度上辨别出你所画黄河形状是否正确。”于越泽沉声说道。
叶尘微微一笑,示意两个小黄门过来将白纸举着,然后拿着毛笔,在“几”字的右下方三处点了一点,说道:“这里就是开封。旁边这里就是洛阳,这里是郑州。”
“于卿!叶尘所说与你所知是否一样?”赵匡胤盯着于越泽神色郑重问道。
于越泽心中震撼,脸上对叶尘的佩服毫不掩饰,说道:“别的地方,臣不知道,但开封、洛阳、郑州这段黄河,叶尘所画与实际完全相符。”
有了千年之隔,具体的地理名词有许多都发生了变化。叶尘在地名上或许可能与后世对不上,但大的区域叶尘凭着记忆,互相印证过后,却已经弄明白了,特别是开封、洛阳、郑州这三个中原名城,地理位置和名字都一直没有变,更不会弄错。
叶尘看着众人震撼的神色,特别是赵匡胤再看向自己仿佛看着上天派下来吉星的眼神,心想今日便索性让你们这些土鳖好好见识一下。也让你们知道本人的价值,从而提升本人在大宋君臣,特别是在赵匡胤心中的地位。
µØÎ»ÌáÉýÁË£¬¸øÓ÷ÇååûÇëÇóÉâÁî£¬ÌØ±ðÊÇÍòÒ»ÓÐʲôÊÂÇé·¢ÉúÁË£¬Ò²ºÃÈó¯Í¢ºÍÌì×ÓµàÁ¿µàÁ¿ÊÇ·ñ»®µÃÀ´·ÅÆú×Ô¼º¡£
这样想着,叶尘指着“几”字右边一竖的右侧空处,说道:“这里便是晋阳。”
手指再从河东往上推,停在“几”字头上一横处,说道:“这里便是如今契丹的西京道。”
叶尘又用手中毛笔横着一拖,把“几”字下面的开口几乎封起,说道:“这就是关西的渭水。这就是长安。”
众人看着叶尘指点江山,个个早已震撼的无以复加。
“祥符伯!这些都是你师傅教你的。”赵普惊叹一声,问道。在他看来如此精确,且覆盖范围如此广阔的地理知识,只能从传说中的高人那里得知,常人是绝对不可能知道的。
叶尘自然点头称是。
赵匡胤眸中精光闪动,看着叶尘,说道:“叶尘!有关地理地图,你还知道多少?给朕全画出来,若是让朕满意,朕重赏于你。”
叶尘闻言,心中一喜,心想看来喻清妍的事情已经希望了。不就是手绘一张中国地图嘛。
“陛下!你让人给臣拿来一些纸,越大越好,越结实越好,臣现在便可画出。”叶尘自信地说道。
赵匡胤一声令下,几个小黄门同时出动,不多时,十数张长宽足有一丈的各种精纸便摆在了叶尘眼前。
这些纸都是当世最精贵的纸,有川蜀的布头笺、冷金笺、麻纸、竹纸,江淮的凝霜、澄心纸、粟纸,荆南的藤纸。
叶尘挑选了几张不太吸墨的川蜀竹纸,二话不说开始画了起来。
足足一个多时辰之后,叶尘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心想以毛笔画的就是慢,想当年在后世上军校专业考核时,可是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将中国地图大体手绘出来了。要知道这在他所学的军校专业,那可是毕业考核科目。
因为纸张够多,又想着待会还要求着赵匡胤赦免喻清妍,所以叶尘便极为卖力,索性拼了几张纸,将整个亚欧大陆都画了出来,只不过除了后世中国地图极为详细之外,其它地域只是画了个大概。当然他可不会在这上面画上后世的国界线。
第78章 天子的不满
这一个多时辰,赵匡胤等人目光可是一直在叶尘所画的地图上,期间还会互相讨论印证。但因为他们从未看过如此完整详细的地图,与自己脑海所知参照之后,心中又生出许多疑惑。
“这么大,不会是整个世界地图吧?”赵普有些不敢肯定的问道。
叶尘愣了一下,点头称是。
“好!很好!叶尘!你那师尊果然是世外奇人,竟然对整个世界的地理山川都熟悉。你也不错,将这些东西从你师傅那里学了过来。此乃我大宋之幸。嗯……这里,还有这里都画的太简单了,就如开封附近,能不能画的详细一些。”赵匡胤看着地图两眼发光,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叶尘所画地图的价值。
要知道,自古以来,行军打仗,因为地形不熟,多少大将为了一些地形愁白了头发?
因为地形不熟,大军耽误军机,不能快速推进,且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侦探,并且还不一定准确完整。比如最近,赵匡胤就正准备派出大量密探前方南汉国,侦察地形,以备明年征伐南汉之用。
可是如今有了这张地图,这些事情就不用去做,大宋不但占了先机,而且还不用担心密探暴露而打草惊蛇。这对于一场战争的胜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叶尘神色古怪,对赵匡胤说道:“陛下,臣已经将我大宋、契丹、南汉、南唐、大理等国,以及党项、西域、吐蕃诸部所在之地详细的画出了,不详细的都是更远处,这些地方如今与我大宋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也没必要画的出来的。”
“什么!叶尘你将我大宋圈出来,将各路各州给朕标出来。”赵匡胤诧异说道。
叶尘心想还多亏当初在永乐边城时便花费重金收集了不少当世地图仔细进行了研究,后来在晋阳城下,又从曹彬手中看过各种军用地图,将一些重要城市的当世名称都记住了,且当时还与后世城市地理名称有过印证,否则他现在就算能够画出地图,可是一些路、州、府名称说不出来,那就搞笑了。
半炷香之后,赵匡胤蹲着看了半天,一脸难以置信的指着东方那一小块土地问叶尘:“我大宋就这么大一点?我大宋有十五路,近两百个军州,八百二十九个县,横跨万里之遥,居然就这么大一点?”赵匡胤看着世界地图,对大宋只占了小小的一块地方非常非常不满,在他认知中,大宋或许如今还没有契丹大,但也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地盘至少也要占整个世界七八分之一吧!
“这个波斯国倒是听过,原来在这个地方,距离我大宋的确很远,可这个该死的叫天竺的国家居然比大宋和契丹都要大?这个该死的大食国听都没有听过,他们真的有那么大?还有这个拜占庭帝国在最西边,也占了好大的地盘。倒是这个基辅罗斯国国土面积虽大,但这一看地图就知道在北面苦寒之地,估计人口也没多少。”赵匡胤一脸的凝重和难以置信。
作为一名一直将大宋认为是世界中心,且自认为是世界第一大国的开国皇帝来说,赵匡胤对于世界的划分不满到了极限,一连串的问题从嘴里咆哮而出,每一句都是【创建和谐家园】裸的妒忌。自从当了皇帝之后,赵匡胤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如此失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