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匡胤深在后军之中,但却站在移动望台之上,高挑黄罗伞盖,台下传令旗手、鼓手摆开了阵势,不断传达赵匡胤指令,紧张有序的调度大军,恭候契丹铁骑的到来。
赵匡胤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苦仗。以步兵对抗骑兵,本来就吃亏,还好契丹铁骑也是疲兵累马,后继无力。
叶尘和罗耀顺带着保护制盐场的两千禁军中的两百骑兵赶来,翻过一座山坡,向下看去,便是一大片开阔的平原。
此时,平原上,两个庞大的军阵正在寇玉柱调动。叶尘前些日子见识了攻城之战,但却是第一次见识野战中两军对战。且是两军加起来足有十五万人的野战。
叶尘和罗耀顺勒马立于宋军东侧马坡上,在他们脚下不远处,便是一座庞大的宋军军阵。而在东北面,也就是他们行来的这一侧的北边,便是辽军的阵营。
契丹骑兵的前军正在布阵准备冲锋,而宋军枪兵林立,几乎人人铁甲,排着一个个步兵枪阵。
而契丹左后侧有一山坡,后面藏着五千敢死精骑,随时准备寻找时机,从宋军侧面冲营,直杀宋帝所在中军。
两边战鼓声和号角声几乎同时响起。
叶尘和罗耀顺眼见战阵已成,大战开启,反而不敢上前,担心冲乱战阵,所以带着两百骑兵立马宋军东面山破上,只见箭雨漫天对射,辽国铁骑如洪浪滔天,宋军一个个步兵方阵却如始终屹立不倒。
“唉!以步兵为主的兵种对以骑兵为主的兵种,其实未必不能战胜,如果是在山地、峡谷、沼泽地带说不定还能大占上风,可是如今在平原旷野上,我军便是很吃亏的。尤其是我军对敌骑兵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胜了难追、败了难逃。因此官家才指挥我军阵营采用守势以耗敌锐气,同时集中我军那五千左翼的骑兵,从侧面进行冲杀骚扰。”罗耀顺神色肃然凝重,有些担忧的对叶尘解说道。
而几乎就在罗耀顺话音刚落,果然宋军左翼五千骑兵甫一临战便冲了上去,不断意图牵制契丹右翼骑兵,但却不与他们正面相战。
而步兵方阵则在承受了敌骑的第一轮猛烈撞击之后,开始步步前进,向骑兵中军突进。这个行进速度很慢,他们必须在缓慢的行进过程中保持长枪如林的密集阵形,才能抵消契丹的骑兵冲击优势。
此时,契丹铁骑的右翼骑兵冲出大约一万人,走了一个弧形向宋军大阵侧翼发动了攻击,宋军五千骑兵逼不得已,只能迎上去,被迫正面对战。显然契丹统帅意图把宋军仅有的这支机动力量消灭。
好在宋军右翼,也就是叶尘现在所在这一边的前半截,有一座坡度很陡峭的山坡,骑兵难以越过从侧面冲杀,使得宋军步兵目前为止,只有正面依靠着先锋枪阵,与契丹骑兵的接触面有限,否则侧面若是被冲乱,宋军便呈败像。
随着激烈的战斗,双方的战阵都有些撼动,战场范围开始呈现扩大趋势,只见漫空箭矢,厮杀震天,行伍涌动如同一股股汹涌澎湃的潮水,虽然看似混乱,其实各有条理章法。
罗耀顺此时又说道:“平原做战,敌骑是占了地利便宜的。虽说目前我军尚能与敌胶着不分上下,但是在兵员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敌军不管哪一部受了重创,其余各部骑兵都能迅速补偿过去堵住疏漏,而我军皆为步卒,只要有一营失陷,其他诸营只能弃子,而不能往援。这样苦战下去,便有蚕食之险。还好我们所在这一边,靠前边有陡峭山坡挡着。”
“我们左边……这是什么声音,不好契丹另一支骑兵绕过这陡峭山坡从我们现在所站的缓坡处来了。”叶尘听力好似比其他人要更好一些,率先听到左侧数千骑兵急奔的声音。
他话音刚落,罗耀顺和两人身后两百骑兵转身向右后看去,果然看见数千骑兵向他们所在冲来,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跨越过他们所站缓坡,从宋军右翼侧后方直冲宋军后营,也就是宋帝赵匡胤所在之处。
此事若是让契丹大军计谋得逞,赵匡胤被活捉可能性或许很小,但宋军十有【创建和谐家园】会大败。
叶尘和罗耀顺瞬间便想到这些,脸色难看,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而两人身后两百骑兵却有不少人已经眼露畏惧之色,若不是罗耀顺没有下令,只怕早就先退回去了,毕竟以两百挡五千,根本就是送死。
电光火石间,叶尘脑海中灵光一闪,喝道:“两百人站在山坡分坡线上,成一列排开,然后回去一人将这里情况赶紧报告圣上。”
叶尘一说,罗耀顺便明白了叶尘意思,眼睛一亮,暗叫一声惭愧,赶紧将叶尘所说重复一遍,派出一名骑兵报信之外,剩余一百九十九名骑兵才快速的变成一列,调转马头,冲着五千契丹骑兵所来方向,刚好站在山坡线上。
“拔刀,上举!快!”叶尘喝道。
第33章 野战(下)
“你们他娘的,快点拔刀上举,做出冲锋的样子,没听见吗?”罗耀顺紧接着骂道。
两百骑兵唰的一声,这才将战刀抽出,上举,做出一幅冲锋的架势。
尽管此时这近两百骑兵已经有不少人脸色苍白,神色惊恐。可是在罗耀顺的严令呵斥之下,不愧是纪律森严的禁军精锐,终是没有一人怯战。
实事上,绝大部分人依然不知道叶尘让他们站在山破线上的真正意义,还以为让他们以死阻挡契丹骑兵片刻,好为后面大军调整军阵争取时间。
当然,争取时间是最终目的,但叶尘让两百骑兵站在这分破线上,直接目的是为了吓唬契丹数千骑兵。
因为叶尘知道,从山坡另一头冲来的骑兵眼中看去,他们所在山坡上黑压压的一排骑兵,而山坡后面是否有骑兵,受视线所阻,根本看不见。
叶尘就是想给契丹偷袭的这股骑兵一个错觉,他们的偷袭计划已经被宋军识破,且早已派出一股骑兵等候多时。
===第17节===
果然,带领五千敢死精骑来临的大将耶律休哥刚刚转过山坡下面山道,向本来预计中山坡看去,却是脸色一变,大骂晦气。本能的率领五千骑兵停了下来。
不过,他做事向来胆大果决,既然已经到来,即使宋军有骑兵阻挡,那也要冲杀一阵,试过再说。
山坡上,叶尘和罗耀顺眼见五千敢死精骑刚刚停下,向这边观望几眼,犹豫了一会之后,竟然又再次向这边冲来,不禁脸色大变,心中已经做好待会形势不对先行退走的准备。
此时,宋军赵匡胤已经接到这边报信,正在以最快速度下令右翼靠后一万步兵,调转枪头,调整战阵方向。
轰隆隆——
契丹骑兵速度飞快,在距离百步时,罗耀顺下令早将弓箭拿手上的两百人放箭。
这一百九十九名骑兵显然并不擅长骑射,嗤嗤声中却只有二十多名契丹骑兵中箭【创建和谐家园】。而他们却已经来不及射出第二箭。
但他们来不及,并不代表叶尘来不及,众人只见叶尘与他们同时射出一箭之后,竟然又接连射出四箭连珠,加上刚才那一箭,相当于五箭连珠,且除了射向耶律休哥的一箭被其击飞之外,其他四箭都是箭无虚无,箭出必有契丹骑兵【创建和谐家园】。
在距离三十步时,罗耀顺果断下令,众人调转马头,向右后退去。
耶律休哥眼见宋军弯弓射箭,本是心中一沉,心想等冲到跟前,恐怕死伤过半了,但不料射来的只是二百来箭,心中狂喜,当即便猜到山坡上宋骑很少。
耶律休哥长笑一声,带人率先冲上山坡,一边看向山坡下,一边毫不停步的便要冲下。
但就在这时,三支箭犹如闪电一般,从右侧面下方,向他射来,看其方向,一支咽喉,一支心口,一支马脖子。这个时机却是把握的极好,刚好是耶律休哥刚踏上山坡,还没有看清山坡后面情景的那刹那间,且三箭同至,精准无比不说,三箭的角度都刁钻狠辣之极。
电光火石间,耶律休哥一声怒吼,手中战刀猛然劈出。
锵!嗤嗤!两声金石撞击声中,耶律休哥不愧有契丹年轻一代第一勇士之称,竟然挡住了射向他咽喉的一箭,且将射向心口的一箭,也用挥刀的胳膊顺势挡住,虽是胳膊受伤,但却也保住性命。
可是他胯下战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脖子上中了一箭,当场发出一声哀鸣,栽倒在地,将受伤的耶律休哥也摔倒在地。
噗嗤一声,耶律休哥从依然翻腾的战马下钻出,吐出一口热血,脸色苍白,却已经受了重伤。他因胳膊受伤,再加上正在马上劈刀,所以算是猝不及防的摔下来,并且因躲闪不及,被马身又压伤。
三十步外,叶尘一双寒星一般的眸子中满是遗憾,与暴怒无比的耶律休哥对视一眼,收起弓箭,调转马头,赶紧逃命。
主将受伤下马,契丹五千精骑顿时本能停了下来,还好个个骑术精湛,再加上之前上破时,拉开了距离,所以没有出现冲撞现象。
“不要管我!萧木!你带人继续冲进去,快点,一定要将宋帝擒来。”耶律休哥对着另一名副将喊道。
紧跟耶律休哥而上的一名骑将答应一声,便摔着近五千敢死精骑,向已经快要摆好战阵的大宋步兵冲过去。最后一名骑兵却停了下来,将耶律休哥拉上马,向来路疾驰而去。
而此时,罗耀顺和叶尘带着的一百九十九名骑兵也退到了步兵战阵的侧面,且调回马头,准备配合步兵战阵作战。
赵匡胤得到契丹骑兵绕后偷袭的消息之后,知道此事严重性,果断让大宋第一名将曹彬亲临现场,指挥左翼后方步军变阵作战。
曹彬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硬是在叶尘和罗耀顺带领一百九十九名骑兵争取的些微时间中,率先将一千最外围步兵调整方向,组成一个战阵牢牢挡在外面,然后再放手对后面大批步军调整战阵方向。
轰……
惨叫声中,那一千步兵战阵是挡住了五千契丹精骑,但却也付出惨重代价,契丹骑兵一个冲刺,他们便死伤近半。且坚持了不到十息时间,便被冲垮。
不过,这个时候,曹彬已经指挥后面五千步兵调转方向,布下了战阵,挡在了这五千骑兵前面。
叶尘和罗耀顺带着两百骑兵不敢正面阻挡,而是从侧面不断放箭,然后犹如削苹果一般冲杀,骚扰和消耗这股契丹骑兵。好在这五千契丹骑兵目标只是赵匡胤所在望台,根本没有时间理会他们。
五千契丹精骑冲散一千步兵战阵,杀了五六百人,自身只死了四五十人,可是他们的速度却是减弱不少,而因为提前被人发现,此时士气也有所下降。
紧接着,又冲向了大宋五千精锐步军摆下战阵,短时间内根本不能冲透。而当他们付出四五百名死亡的代价好不容易冲垮了这五千步后方阵,可是迎接他们的是一万名已经布下战阵的精锐步兵。
事到此时,显然契丹大军最为关键的一个计谋——绕后偷袭战,算是已经以失败告终,且这五千精骑因为孤军深入,距离本军太远,已经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最后的结局必定是全军覆没。
……
……
第34章 夜宴
辽宋两军第一次野战打了足足大半天时间,各有死伤,契丹主将兵马大总管耶律挞烈看着宋军后方渐渐归于平静之后,脸色异常难看,知道以奇兵偷袭大宋后军的计划失败,且五千精骑已经凶多吉少,便命人吹号角收兵。
宋军骑兵不足,此种情况也没法趁占优势追击,也只能退兵回营修整。
战后统计战果,宋军步兵战死大约一万五千,骑兵死伤一千,而契丹骑兵损失近一万。
这个结果听起来宋军死的人多,但实际上死的绝大部分是步兵,而契丹却全是骑兵。更何况宋军有步兵十万,契丹骑兵五万。
此战过后,宋军有大约八万五千人,可是契丹骑兵却只有四万人左右。互相比例比起刚开始已然变化,算起来宋军算是处于上风。
实事上,此战最惨烈的却是在后军。宋军为消灭那五千精骑兵,在重重包围对方的情况下,几乎付出了同等数量五千步兵的代价。但也只占了不到宋军损失的三分之一,可是死去的那契丹五千精骑是契丹此战损失的一半。
这五千契丹骑兵中叶尘和罗耀顺等人虽然只杀了两百人不到,但他们带领两百骑兵所起到的作用,却是最为关键的。没有他们给曹彬调整步兵调转战阵方向争取时间,没有他们派人报信,此战十有【创建和谐家园】宋军会战败。
此战,叶尘和罗耀顺立下大功。
皇帐之中,一脸欣喜的赵匡胤看着叶尘和罗耀顺,一番褒奖之后,心中感慨,难道叶尘此子真是上天派给我的福星不成。
……
……
接下来,一连三日,契丹骑兵与大宋步兵对峙,期间有过夜袭,有过如第一日那样的正面野战,可是在打了一辈子仗,战争经验异常丰富的赵匡胤亲自调度指挥下,虽然互有死伤,但始终牢牢将契丹骑兵拖在了原地。
第三日下午,防守东西两路的潘美和李继勋各派两万人马来支援,其中包括一万骑兵。
第四日天一亮,宋军斥候发现,对面百里外驻扎的契丹大军已经偷偷撤走,宋军自然不会追赶。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又将匆匆支援的那各两万人马派了回去。
接下来半个月时间,契丹东西两路大军汇合萧皇后剩余的三万多骑兵之后,对宋军东西防线攻伐数次,虽然宋军死伤稍多一些,可是契丹大军却未能前进一步。
又是过了七天之后,契丹国内突然发生小规模内乱,与此同时,经过晋阳城百姓没日没夜抢修之下,晋阳城墙终于初步修好。
辽军主将眼见久战无益,便带军匆匆撤回。
赵匡胤大喜,下令休整三日后,班师回朝,且在当晚上于原北汉皇宫中大宴文武大臣。
宴会分为内外两个层次,外面寻常文武大臣,赵匡胤出面说了两句褒奖鼓励之语,大家齐喝一酒之后,便带着一众文武重臣,来到了里面一处精美宴会厅。
叶尘因立了大功,且近日颇受赵匡胤青睐,也有幸被破格与赵匡胤、赵普、曹彬、潘美、李继勋等大佬同处一室。
郭无为虽然在攻破晋阳城时立了一些功,但却也极为有限,反而是最近修建晋阳城墙和安抚北汉百姓表现出色,尽心尽力,再加上三日前与契丹铁骑大战时,专程献策将叶尘招到军中,结果误打误撞还真让叶尘和罗耀顺破了契丹铁骑偷袭大计,从而一举扭转战局,也算是立了功。
另外,赵匡胤有意想利用郭无为背后的太平教对付那股一直被他视为心腹大患的神秘势力,所以郭无为也有幸与赵匡胤同室宴会。
和老家伙们一起喝酒吃饭是这个天底下最无趣的事情,叶尘虽然是传说中的高人【创建和谐家园】,且下一步成为大宋新贵,已经是板子上定钉子的实事。可是在这些老家伙面前,不论年龄辈分,还是身份地位依然不够看。
这个时候,已经是盛夏时节,天气炎热,还好郭无为神通广大,为讨好赵匡胤,不知从何处弄来了冰块,参在酒水之中,让众人好不舒爽。
在坐的除了叶尘和郭无为之外,无不是当年和赵匡胤一起起家的开国功臣,与赵匡胤名为君臣,但实为老友。且赵匡胤心胸宽广,一直想做那超越唐宗汉武的千古一帝,从不做那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事,就算对北汉国主刘继元这样的人也大方的赏赐一个闲职爵位,确保其一大家子终生富贵。
更何况,当今天下,还远没有到兔子全死,鸟全部尽的程度,最起码南方南汉、南唐、北方契丹,以及党项诸部等各个势力都依然存在。赵匡胤若想一统华夏,坐那千古一帝,就离不开麾下各种精英人才,就要始终做出一幅礼贤下士,赏罚分明的样子。
至此,收服北汉,大宋又得一路之地的疆土,赵匡胤心情好,与麾下这些老兄弟们拼酒。而叶尘和郭无为刚开始颇有些不适应。看到大宋君臣之间其乐融融的和谐情景,心中各有一番感慨。另外,整个过程中,叶尘便感觉郭无为一直有一部分心神放在自己身上,暗自在观察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他现在摸不准郭无为对他的态度,只能在心中暗自警惕。
以赵普为首的三名文官酒量不行,宴过一半,赵普突然大声说道:“陛下在此,喝酒不能没有赋诗。”
老将李继勋大笑道:“赵相公,酒量不行认输就行了,何必这样说。”
赵普微微一笑,说道:“要是此间光是你等这种喝法自然没错,可是陛下文治武功,若是没有文事,岂不扫了陛下的兴致。所以老夫以为现在应该以赋诗论输赢,不多!一人一首就行了,拿不出诗的,或者输的人喝酒。”
赵匡胤坐在主位上保持威严且又与此间氛围融为一体的笑容,看着两人斗嘴。曹彬却保持微笑,不说话,他早年间参军之前,却是一名秀才,这种事情也不是很怕的。
郭无为自然也不怕,他虽然主业是修道,但也算得上是文辞斐然,否则又怎么能够做得了原北汉首辅宰相。可怜高怀德、党进、赵赞、李继勋等人是纯粹的武将,没有赋诗的本事,苦着脸已经做好了被大灌酒的准备。
李继勋这会喝的有点多,真不想再被灌酒,以免喝多在天子面前失态,左右一看,看见叶尘,眼睛一亮,说道:“小子,一会赋诗,我的那份你就代劳了,每帮一首诗,等回到开封时,我便从军中给你挑选五名精悍的退伍老卒,给你看家护院。”
不等叶尘心中一惊,说出什么,高怀德、党进、赵赞三人也抢着向叶尘说了同样的意思。显然他们都已经知道叶尘下一步封爵已成定事,且还是那种有食邑土地的开国实爵,而叶臣在这个讲究以家族立身的年代,于大宋没有一个亲戚,就算是朋友,那也是最近在军中结交的王超、罗耀顺、贾宪这三只小猫,算是毫无根基。
而在这个治安并不好的年代,一个贵族若是没有足够的护卫看家护院,一是真不安全,另一个也是与身份不符。所以,此时提出以借诗名义,当着皇帝的面,给叶尘这个目前不可能成为自己敌人的新贵示好,顺便也解决眼前被灌酒的麻烦。
叶尘却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虽然记忆力出众,脑子里面存了一些诗词,若是让他长时间静思拼凑还能做出一两首诗来,可是让他即兴发挥,当场做诗,他那有这个本事。但是,在众人眼里,叶尘乃是世外高人【创建和谐家园】,做个诗应该是轻而易举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