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南风】大宋王侯_九孔》-第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实事上,打从玉道香记事起,便从未见过这老者,也就是她亲爹睡过觉。一直都是以打座代替睡觉。

      “爹爹!女儿回来了!”玉道香神色中的娇媚之色荡然无存,一脸的乖巧之色跪在老者面前。

      那老者闻声,徐徐睁开双眼,向玉道香看去,一双寒潭一般的眸子中一片漠然,没有丝毫感情。仿佛看着的不是自己女儿,而是路人一般。

      “玉儿!你此行失败了。没有拿到天星玉佩。”老者看了一眼玉道香,眸中越加漠然,淡淡说道。

      玉道香强忍着心中的酸楚和苦涩,低着头没有说话,而是将叶尘的战术背包和装有狙击步枪的长条布袋移到了老者眼前。

      “爹!这些东西是从身怀天星玉佩的人手中抢来的。女儿仔细看过里面东西,从未见过,甚至听都没有听过,这些东西好似……好似不是世间所有。”玉道香轻声说道。

      紧接着她指着背包说道:“爹您看!这背包的料子女儿从未见过,细致牢固的让人惊叹。而这个……东西,更是奇特。”

      她说到这里,开始兴致盎然的一遍又一遍地来回拉背包上的拉链,她实在弄不明白,怎么这小东西一扯,两排小齿就自己合住,还颇为结实。

      等老道士打量过背包之后,她又拿出一把匕首,说道:“这把匕首堪称削铁如泥,刀面上层层雪花纹,如梨花盛开,这刀柄也不知是何宝物,似玉非玉,似石非石。上面还有奇怪字符,感觉不是刻到上面,好似本身就长在上面似的。”

      一边说着,他将匕首递给了老者。

      然后,她又从背包中,拿出一个漂亮的小红色盒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戒指,戴在自己手上,说道:“做工如此精致的盒子我从未见过,最主要的是里面这个戒指银白色戒身,有着银子的颜色,但却些有着金子的特性,且比金子要坚硬许多。最主要的是戒指上面不知长着什么宝石,对……是长着,就像是从戒身上上长出宝石一样,火光一照,透明宝石就像活过来一样熠熠生辉,五光十色,漂亮之极,另外,女儿已经试过,这漂亮宝石比金石钢铁还要坚硬。”

      “最主要的是这一件宝贝!”

      玉道香从布袋中拿出狙击步枪,继续说道:“女儿研究了近两个月却是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可是从这做工来看,根本不似世间之物。怎么看都是一件宝物。”

      老者一一接过玉道香所说之物,目光如电一般仔细打量把玩过之后,神色变幻不定,不知道再想着什么。

      “玉儿!你将碰见此子之后,所发生的事情详细讲给我听,不要漏过任何一个环节。”老者肃然说道。

      玉道香说道:“女儿正要说给爹爹听。”

      “四个月前,爹爹突然感应到天星玉佩已经重现人间,且出现在那永乐边城附近,女儿按照爹爹的指示,来到永乐边城……”

      Ò»ìÄÏãÖ®ºó£¬ÀÏÕßÊÖÖÐÄÃמѻ÷²½Ç¹£¬Öåü³Á˼£¬¾Ã¾Ã²»Óï¡£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老者从袖中拿出一枚漆黑令牌,递给玉道香,说道:“玉儿!你拿着此令牌,去长安天下商行找他们掌柜,他们背后主事者会出来与你相见,你让他全力发动麾下势力,调查此子一切信息。嗯……你走的时候将玉雁带上吧!若是此子过往出生来历都很清楚调查出来,你便将此子带到道观来。若是此子过往来历调查不出来,好似凭空出现一般,你便让玉雁飞回道观,我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而你便设法接近此子,且想办法得到他的信任。后面之事,待我再想想,确定一个猜测之后,再做决定。”

      玉道香一听自己刚刚回来,爹爹又让她出门远去,低着头,咬着嘴唇没有说话。

      第30章 传说

      老者见此,眸中有淡淡温情一闪而逝,说道:“已经失传的《太平洞极经》中早有记载,日、月、星三佩合而为一时,进入洞天福地的仙门将会打开。传说中这阴月和阳日两块玉佩乃是黄帝之师广成子白日飞升后遗下来的,而那天星玉佩当时被广成子带到了仙界。本来此事我也不是很相信,也怀疑仙界和洞天福地乃是无稽之谈。”

      “那阴月和阳日两件玉佩在陈景元和张无梦手中,早先年我也见过,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可是四个月前,我突然便感应到了天星玉佩的出现,然后根据这份感应,推算出大【创建和谐家园】置,才真正对此传说有些相信起来。无数年来,如我这样修道之人不在少数,但我从未见过有谁真正的飞升仙界。那广成子传说本是仙人下凡,带着天星玉佩出现在人间,后来修道有成,找到了阴月和阳日两枚玉佩,与天星玉佩合一,才得以打开仙门,飞升而去。如今看来,离开我们的世界,前往仙界的唯一出路,或许便在这三枚玉佩之上。”

      玉道香身体一震,失声说道:“爹爹怀疑那叶尘本来就不是世间之人,和那广成子一样,乃是仙界仙人下凡?”

      老者深吸一口气,说道:“没错!但要进一步查探过此子来历之后,才能确定。”

      “可是此子就是一凡人,不但不会道法,甚至都不会武功。”玉道香说道。

      “玉儿!你可听过仙人打落凡尘,便会变成凡人的传说。此子若真是凭空出现在人世间,我的猜测便很有可能是真的。那陈景元和张无梦应该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推断。所以你要尽快出发,否则有可能会被太平教和太一道先行出手。且他们对此子是何态度,还说不定。那南方陈景元修炼有邪功,说不定想吃了此子的肉都有可能。”老者说道。

      ……

      ……

      赵匡胤住进了北汉皇宫,叶尘没有即刻便被封赏,想来是与契丹之战彻底平定,回到开封之后再进行封赏。

      北汉国库、皇宫和权贵大臣中金银财宝被宋军收缴不少,足以弥补此次大宋近四个月北伐之战用度。但因为四个月被宋军围困,数十万民众坐吃空山,没有补充,晋阳城中粮草并不多,甚至维持晋阳城内原住民接下来生活都有些艰难,而盐更是急缺,一看修建城墙的晋阳城百姓那蜡黄无光的面容便知道,他们已经好多天没有吃过盐了。

      所以,叶尘带着罗耀顺回到盐场,继续负责制盐。

      实事上,叶尘知道接下来宋军与契丹大军之间还会有数场恶战,但他如今已经立下了不世之功,并不想冒着生命危险去过多参与。继续负责制盐,正是如他所愿。

      郭无为反倒是当天便如愿以偿,被赵匡胤封以从四品的观文殿学士,如之前安排,给赵普当副手,负责修建晋阳城墙和安抚北汉百姓。因为郭无为一心想将太平教的势力引入大宋,所以对于赵匡胤所安排之事,甚为上心,可谓是尽心尽力。

      实事上,郭无为此人还是很有才能的,否则也不会高居北汉首辅宰相,把持北汉朝政多年。这几日,他利用自己熟悉北汉情况,给赵匡胤献上好几条快速让北汉百姓归心的计谋,都被赵匡胤采纳,渐渐被赵匡胤青睐。

      赵普、曹彬等人有心打压郭无为,但在契丹大敌当前,急需原北汉民众归心大宋的当口,他们却做不了什么事情。而郭无为本身对他们也有防范,做事谨慎,不留任何把柄。

      实事上,赵普心中清楚,赵匡胤之所以如此青睐郭无为,除了依靠其尽快让原北汉平定之外,主要还是赵匡胤想利用太平教的势力,来对付大宋内部那一股一直让他甚为忌惮的神秘势力。而这也是赵普不敢全力对付郭无为的主要原因。

      ===第16节===

      郭无为依然住在自已原本府邸中,刚吃过晚饭,家中便来了一位北方客人。

      来人是他的一位师弟,带来了北方太平掌教张无梦的密信。

      看过密信中的内容,郭无为大吃一惊,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久久才平息下来。

      “师尊要是知道叶尘随意出手,便以制盐之术解决了宋军危机,然后弹指间便破了晋阳城,不知会作何感想,他老人家恐怕会更加相信自已的判断。”郭无为喃喃自语,神色复杂。

      沉思半晌之后,郭无为写了一份密函,将最近发生在叶尘身上的事情,以及自己如今在大宋内身份地位都详细进行了汇报。

      等师弟带着他的回信离开之后,郭无为略一沉思,便换了夜行衣,神不知鬼不觉的出了晋阳城,向叶尘所在盐场疾驰而去。

      漫天星空之下,圆月当空,虽是夜晚,但天地间却很明亮。

      依然是盐场边小山上,叶尘和罗耀顺二人身前却多了一块平石,上面摆着酒菜。二人吃喝聊天,好不悠闲快活。

      “兄弟,你那恩师,到底什么人啊?兄弟你已是不凡,制盐秘法就不说了,竟然能够预测到晋阳城墙倒塌,如此本领,轻而易举便立下了不世之功。你跟我说说,你恩师的事呗!”

      叶尘心中叹了口气,说了一个谎言,就需用无数个谎言来圆谎。也罢,今天就把这谎言说到底,做个了结,且这谎话越是玄乎,越是高深莫测,便越容易不被人揭穿。

      “打从我记事起,我便是在恩师怀中长大,说是师徒,其实与父子无异,后来家师便离世故去,但不等我厚葬师父,师父的尸体便不见了。”叶尘一幅缅怀之色,幽幽说道。

      二人都没有注意到身后山坡之下,一块巨石后面,有一个如鬼魅一般的黑影,当这黑影听到叶尘所说话语之后,脸色急剧变化和身体也不由巨震。

      “你师傅不会是死而复活了吧?”罗耀顺猜测道。

      “这个……或许是吧!谁知道呢!”叶尘随口说道。

      罗耀顺看出叶尘不想多说此事,便不再纠缠此事,而是开始对叶尘劝酒。

      两人自认识以来,这些天一见如故,喝了不少场酒,但每次到最后罗耀顺都先醉醺醺的倒下,结果叶尘除了脸色微红之外,好似个没事人似的。

      此事让罗耀顺大为不服和不爽,对喝酒一事上却是越战越勇,越败越勇。一有机会,便要和叶尘拼酒,结果自然又是历史重演。

      山坡下巨石后面,郭无为潜藏了一个时辰,直到叶尘背扶着醉醺醺的罗耀顺下了小山,回了营帐中之后,他才心情激荡,大感此行非虚的悄悄离去。

      ……

      ……

      这三日大宋派出大量斥候,大军休整的同时,整军备战,已经做好了与契丹大军大战的准备。

      第四日,赵匡胤得到军机情报,契丹南院大王耶律冲飞带领一万大军已赶赴通天河。

      驻守通天河,阻拦契丹东路大军的主将是潘美,副将是郭进,这二位可是大宋征战多年的名将,特别是潘美,乃是大宋仅次于曹彬的名将。

      南院大王耶律冲飞得到消息,晋阳城墙倒塌,所以便想以最快的速度杀到晋阳,趁着晋阳城墙还没有修好,将晋阳夺回来。

      当然,契丹若是将宋军击败,赶出原北汉地界,自然不可能再重新扶持恢复北汉国,北汉地界当然是直接归于契丹。

      契丹建立辽国,辖地内有不少【创建和谐家园】,这些年也大肆提拔重用了一些【创建和谐家园】,官制、文化等都向【创建和谐家园】学习,顺便也逐渐让【创建和谐家园】拥有了一些与契丹人平等的权力,从而得到了不少辖地内【创建和谐家园】的拥护。

      但多年以来习惯,依然让契丹人善于骑射野战,不喜、不善于攻城。所以一听到晋阳城墙倒塌,还没有修好,契丹大军顿时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大好机会。

      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辽国南院大王耶律冲飞带着大军,匆匆赶到通天河。

      第31章 突然出现的契丹铁骑

      耶律冲飞一心想赶在晋阳城墙修好之前杀到晋阳,派出探子打探到对岸没有埋伏,没有多想便下令过河。

      不料,辽军刚刚进入到河中,潘美下令上游放闸,洪水冲来把辽军当场淹死大半。而已经过河的部分辽军惊骇欲绝之时,潘美和郭进带领早就埋伏多时的宋军轻易剿灭。

      此战,宋军大胜,杀敌八千余,契丹南院大王耶律冲飞战死,后续辽军与宋军隔河对峙,不敢妄进。

      战报送到正准备主动带兵支援的赵匡胤手中,后者大喜,下旨嘉奖潘美所部。同时,依然按照这几日和诸将商议的战略计划,主动迎向契丹大军。务必使战场尽量远离晋阳城。

      另外,因为最近战事很顺,可谓是喜事连连,赵匡胤意气飞扬,甚至想着若是西北插云岭一线也能予敌重创,说不定连番挫败之敌,契丹新皇帝便受百官攻讦,契丹诸部生出异心,那时契丹内部不能齐心,甚至自顾不暇,不但将契丹大军赶回北方,说不定还能趁机重创削弱契丹大军,为下一步夺取燕云十六州,打下准备。

      有了这个想法,赵匡胤便立即传令,命李继勋带领三万禁军,程世雄带领两万折家蕃军,一起支援抵挡契丹西路大军的插云岭何继筠所部。

      赵匡胤此时刚刚带着十万禁军本部来到晋阳城东北方向百里处,闻之大悦,一时踌躇满志,正思忖着是否趁机北上,将战火燃烧到契丹境内。趁机抢占契丹州城。不想他刚刚召集群臣,商议大计,忽地有探马飞奔来报,百里外山径之中突现契丹人踪影,全部是骑兵,人数足足有数千。

      赵匡胤闻言大惊,一边派出大量探子继续打探,一边立刻下令调集还在身边的大军准备迎战。

      若是契丹人带着大批铁骑杀到中军本部,而自己率领大军一旦战败,就算退到晋阳城,可是晋阳城墙才开始修建,根本守不住。到那个时候,辛辛苦苦耗费近四个月打下的大片江山国土,说不定便出现变数,一不小心就会给契丹人做了嫁衣。

      赵匡胤正紧蹙眉头,暗自思索,就在这个时候,郭无为突然从晋阳城赶到大军处,面见赵匡胤,并说道:“官家!臣精通观望天算之术,前几日观那叶尘乃是上天吉星转世,官家在此大战来临之际,将此子召集在身边,当能够气运加身,保我大军不败。”

      郭无为此次可是煞费苦心,他接到师尊张无梦之令,深知叶尘此时绝对不能出事,而当兵荒马乱之际,个人能力太过渺小,死个人和死个蚂蚁实没有多大区别。而最安全的地方自然是大宋天子身边。所以郭无为才有此建议。

      不过,他将话也没有说满,以免宋军没有打赢契丹,赵匡胤怪罪于他,所以只说大军不败,但却没有说旗开得胜之类的话。

      若是在以往,此类建议,当会被赵匡胤当成无稽之谈,但叶尘给他的感觉实为特殊,略一思索之后,便真派人去盐场召叶尘。

      郭无为眼见目的达到,暗自松了口气,便又赶回了晋阳城。

      此时,一支人数足有数万的契丹铁骑翻山越岭,钻山过道,正自向晋阳城方向急速而来。这支契丹大军的主将是契丹老将、兵马大总管耶律挞烈。

      耶律挞烈向来赏罚分明,善打野战,军中威望极高,甚得军心,是一员契丹名将。

      此时前锋大将耶律休哥前来报告:“启禀大帅,宋军在骑兵不足的情况下,由宋帝亲自率军,有意在远离晋阳城外进行野战,显然晋阳城墙还没有修好。我军若是能够赶在宋军东西两路大军回援之前,打败宋军中军,顺势攻占晋阳,则形式倒转,北汉之地便可轻易到手。可若是短时间内不能击败宋军,而我军东西两路大军又不能突破宋军防线,那我军便要尽快撤走,因为我们的粮草如今只够五日食用,又是孤军深入,一不小便会陷入宋军包围。”

      耶律挞烈叹道:“可惜北院大王攻插云岭被阻,而耶律冲飞大败。否则眼下本帅都有信心将宋帝留在这里。”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说道:“传令,立即发兵,打败宋军,另外可组建五千敢死精骑,不顾一起冲向宋帝所在,若是能够擒下宋帝,宋军不战自溃,再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末将遵命!”辽国年轻将领中第一人耶律休哥神色中战意滔天,返回本阵,亲自挑选五千敢死精骑,巡游在战阵之外,寻找冲营机会。

      没过多外,鼓声响起,辽国铁骑开始向前开拔。

      第32章 野战(上)

      同一时间,大宋军营之中。

      “臣请陛下先行退到晋阳。”曹彬率先说道。

      “陛下,我军骑兵缺少,野战本身便吃亏,此战并不好打,请陛下立刻先回晋阳。这边便交由我等。”

      “陛下……”

      “哼……都不要说了。指挥控制大量步兵配以少量骑兵,对抗契丹骑兵的打法,说起来你们谁能够比得过朕。”赵匡胤一声冷哼,说道。

      众人闻言一震,这才想到大宋打仗最厉害的不是曹彬,也不是潘美,而是自家皇帝,否则当年陈桥兵变,黄袍家身的就不是他了。

      一时众人不再劝阻皇帝先行离去,而赵匡胤紧接着又沉声说道:“朕并非不知道契丹大军狼子野心,只是此战实是事关重大,我们必须把契丹这支骑兵大军牵制在这儿,牢牢护住后面晋阳城,否则好不容易打下北汉国土便又要拱手让人了,所以此战朕必须亲自指挥。”

      说到这里,他寇玉柱吐了口气,淡淡说道:“更何况,我所料不差的话,契丹这股铁骑大军孤军深入,横穿千里,根本没有来得及怎么休息,当是人困马乏,而且他们携带粮草最多只够五日食用,我们只要撑住契丹骑兵第一轮冲势,便可让他们士气大降,契丹骑兵再如何骁勇,也是凡人而已。再说我们大宋禁军儿郎那个不是百战精兵。”

      众将轰然称是,一旁早有几个文官跪扑上前,赞道:“官家圣明,必可旗开得胜……”

      ……

      ……

      赵匡胤深在后军之中,但却站在移动望台之上,高挑黄罗伞盖,台下传令旗手、鼓手摆开了阵势,不断传达赵匡胤指令,紧张有序的调度大军,恭候契丹铁骑的到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3: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