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全本校对】诸天万界神龙系统作者:维斯特帕列》-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胡建军和孙晓霞一起,江少安领着刘英,正如秦岭所说,在这种穷乡僻壤,大家都寂寞,找个人抱团取暖总能好过一些。

        既然他们如此,沈隆也不客气,领着秦岭就往远处走去,到了其它人看不到的地方抱着亲了一会儿才开始干活。

        就这么干了好几天,周围能找到的野菜都被他们挖光了,再要找就得去更远的地方了,有些知青嫌累打了退堂鼓,沈隆却依旧整天带着背篓、锄头漫山遍野乱跑。

        这天,他和秦岭、胡建军、孙晓霞四个出门,走过几道山梁,来到一处之前没来过的地方,沈隆若有所思的看了看周围的地形,将背篓放下,“好了,今天就在这儿吧,你们去挖野菜,我看能不能找到田鼠。”

        田鼠喜欢存粮,找到一个田鼠洞少了能挖到两三斤粮食,多了甚至能挖到几十斤,前几天他们就挖了几个,掏出来好几天口粮,所以听沈隆这么说,大家伙也不奇怪,都各忙各的去了,沈隆则瞪大眼睛细心留意着沟底的石头。

        一直找到中午,大家伙儿吃了点干粮,将挖到的野菜聚到一起,“哎,这些日子野菜越来越不好挖了,挖了大半天才这么一点儿。”

        “要是好挖,村里人何至于去要饭啊!”沈隆叹了一口气,“咱们这还是好的了,钟跃民他们被村里扣了一半儿口粮,我估摸着他们开春就该断顿了。”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胡建军默默看向远方,孙晓霞上前轻轻拉住了他的手。

        “别说这些丧气话了,马上就快过年了,咱们多弄点野菜,等过年的时候我给你们露一手,做顿好吃的,大家伙儿乐呵乐呵,这叫革命浪漫精神。”沈隆劝道。

        “那我可要好好等着,这些天没吃到你做的饭,我还真是怪想的。”都是年轻人,伤感来得快也去得快,胡建军很快就被美食吸引了。

        “好啊,你的意思是我昨天做的饭不好吃不是?”他光顾着夸沈隆去了,却忘了昨天的饭菜还是孙晓霞做的,孙晓霞一把甩开他的手横眉冷对。

        “晓霞,我不是这个意思……”胡建军滑稽的模样引得沈隆和秦岭哈哈大笑。

        休息一会儿,继续起身干活,这回沈隆终于有了新的发现,他在沟底一处角落,发现了一块黑色的石头,沈隆眼睛一亮赶紧上前挖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把这块脸盆大的黑石头挖了出来。

        擦去石头上的泥土,将石头敲成两半,可以清晰地看到断面上有银杏叶状的叶子化石痕迹,再看断面乌黑发亮的反光,沈隆可以确定,这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煤块;这就是他想要找到的东西。

        别看靖边县现在这么穷,日后这里可是全国著名的能源矿产基地,石油探明储量三亿吨以上,天然气探明储量4666亿方,煤炭探明储量35亿吨;尤其是煤矿,这里是的煤矿是全国最大煤田——东胜神府煤田的连接处。

        在这个年代,想要靠种地过上好日子是不太现实的,唯有发展工业才能给当地带来新的希望,大家都觉得这十年全国一片混乱毫无发展,其实并非如此,这一时期石油、煤炭等能源领域发展迅速,新建了高阳煤矿、平顶山煤矿、宝顶山煤矿等多家大型煤矿;如果能提前找到这片大煤田的存在证据,国家不会放着不管。

        沈隆自然不会放过这方面的资料,他之前来这里的时候专门找当地老人了解过煤矿被发现时候的故事,刚才他就观察到附近的地形和老人所说勘探队发现煤矿的地点很相似,结果果然就在附近找到了煤块。

        他没有马上就声张,而是沿着煤块暴露的地方继续向下挖,又被他找到了新的煤块,拿出纸笔画出一副潦草的地图,将发现煤块的地方标好,然后继续根据老人们的描述在周围寻找起来,紧接着第二块、第三块煤块也被他找到。

        等准备回去的时候,沈隆的背篓里已经堆了五六块煤块,这些煤块分布在周围几里地的范围之内,这说明煤田的面积非常大。

        “那儿来的煤啊?”胡建军看沈隆背回来这么一堆东西还有些懵,“这下倒是省得咱们费力找柴火了。”黄土高原植被不密,寻找燃料也是一件费力的事儿。

        “沟底挖出来的,不过这些煤可不能随便烧,我有大用。”沈隆背着煤块兴冲冲一路跑回村里,饭都顾不上就直接去了白明川家。

        “沈隆来咧,刚好一起吃点。”白明川热情地招呼他吃饭,他家闺女儿马上就给沈隆拿碗筷,她现在在代销点上班,对沈隆十分感激。

        “不吃了,支书,我刚找到些好东西,你快出来看看。”沈隆一把拉着白明川就往外面跑,搞得白明川的老婆孩子一头雾水,这是咋啦?

        “看,我刚在那边沟里挖出来的煤块!”沈隆哗啦一下把煤块都倒了出来。

        “沈隆你是个好小伙,可别搞这些歪门邪道的。”白明川一时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沈隆是给他送礼来了。

        “啥歪门邪道?哈哈,支书,你可是想岔了,这么好的东西我可舍不得给你。”沈隆哈哈大笑。

        “不就是煤么,有啥稀奇的。”白明川嘟囔道,这点小事儿就把你高兴成这样?

        “这可不是一般的煤啊,这说明咱们村跟前可能有大煤矿!”从一小块煤到发现大煤田的事情并不少见。

        《闯关东》里朱传杰在甲子沟挖到一大块煤,从而发现“甲子沟煤矿”;1958年,扎鲁特旗的牧民在一处古堡中发现了几百年前古人留下的灰烬,灰烬中埋藏着煤块,从而导致了霍林河露天煤矿的发现。

        “啥?大煤矿?”白明川被这个消息震得身子摇了摇,差点没站稳,“你再说一遍,我刚没听清。”

      第0043章 吃饺子

        “就凭这几块煤不能轻易断定有大煤矿吧?”白明川怎么说也是支书,去外面开过会见过世面,知道一座大煤矿对他们村子意味着什么,真要有大煤矿,国家肯定会开发,到时候村里的后生们就有机会从农民变成煤矿工人了。

        但是稍微一想,他瞻前顾后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才多少点煤?从那儿看出周围有大煤矿的?要是贸然报上去可是会挨批的。

        “现在肯定不能把话说死,我也不是勘探队的,不过总归是个好消息;东北的甲子沟煤矿就是从一块煤被发现的……”沈隆把甲子沟煤矿和霍林河煤矿的故事说了一遍,“这几年国家一直重视煤矿的勘探和开发,要是我们把消息报上去,他们肯定重视,到时候肯定还要村里帮忙什么的。”

        “这倒也是。”勘探队来了,吃住得村上负责,他们肯定不会白吃白住,村上也能多几个活钱,怎么算白店村也不会亏啊,白明川动心了。

        “二十年代,地质学家王竹泉教授在《中国地质图太原榆林幅说明书》里,就估算这一区域煤炭904.47亿吨,这说明咱们这块有煤不是没有科学根据。”郑州煤炭地质学院还有186勘探队在建国后也曾经多次来陕北勘探,只是没有到过白店村而已。

        “那这么着,明天我带上人和你一起去看看,再在周边上多走走、多看看,多准备些东西才好去乡上、县上汇报。”白明川算了下时间,“眼下马上就要过年了,咱们年前准备好,一开年就去汇报。”

        “那成,我就先回去了。”这种事儿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儿,神府东胜煤矿80年被发现,84年才开始建设,耽误这几天功夫不算什么。

        年前这几天,沈隆就带着白明川在周围漫山遍野的乱跑,根据后世的记忆寻找采煤点进行挖掘,这地方的煤矿并不是露天煤矿,煤层藏在400到800米的地下,地表的煤块不多,不过在大家伙儿的努力下,还是找到了不少,沈隆的地图也增添了更多的标注。

        腊月二十九,大家伙儿都回村歇着准备过年了,虽然眼下还比较困难,大家伙儿还是拿出了压箱底的粮食,准备做些好吃的过年,除了饸饹、碗托这些陕北吃食,自然也少不了北方过年都有的饺子。

        为此,白明川还特意给了沈隆几斤面粉和猪肉,“你们几个娃娃到咱们村,可是给村里办了不少好事,这点是咱们村的一点心意,你就不要推辞了。”

        沈隆接了过来,给白明川回了些他在代售点买的糖果和烟,在这儿又没什么花钱的地方,他从京城带来的积蓄还有不少,前两天还去了趟土城公社石川村,给钟跃民他们送了些,顺便教会了他们如何识别加工野菜,希望能让他们多坚持几天吧。

        到了腊月三十这天,大家伙儿喜气洋洋的开始包饺子,沈隆又给他们露了一手,各式花饺子捏的好看极了,光看这造型就让知青们赞叹不已,“奎勇啊,你这手艺可是比德发长的【创建和谐家园】傅还要厉害!”

        德发长是西安城里的老字号饭店,专门做饺子,有天下第一饺子之称,据说当年慈禧来西安避难的时候,什么都吃不下,唯独德发长的饺子能让她喜欢。

        “今儿个就让你们彻底开开眼,你们也别在这儿添乱了,饺子我一个人包好了,你们去烧火,咱们包好一批做一批,煎饺、蒸饺、煮饺、烙饺、烤饺……各种花样换着来,让你们吃个过瘾。”做饭是会上瘾的,沈隆空有一手好厨艺,来了这儿一直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现在好不容易有点富裕的食材了,那能不好好做一桌?

        凉拌荠菜、蒜蓉拌苦菜、酸菜……三下两下弄好几个凉菜,给锅底抹了薄薄一层油,把饺子放下去煎得金黄,知青们的口水就流下来了。

        “真好吃啊!”胡建军顾不得烫,一口就塞进嘴里,感慨完毕又觉得有点遗憾了,“好吃的咱们有了,这大过年的没点酒总觉得不痛快啊!”

        “酒有,那能没有酒呢!”话音刚落,白明川就顶着一头雪花进来了,手里还提着个酒坛子,“哎呀,实在不好意思,其实早就给你们备下了,前两天忙一时忘了。”

        “白支书过年好啊,还劳烦你专门跑一趟,来坐下吃点饺子喝两盅吧!”沈隆将白明川拉着坐下,给他添了副碗筷,倒上酒。

        “不吃了,不吃了,家里还等着我回去呢。”嘴上这么说,眼睛可一直盯着那几个煎饺,陕北吃食向来粗犷,他哪见过这么精致的食物?三言两语就被沈隆劝着尝了尝,这一尝就停不住嘴了,不仅饺子好吃,凉菜拌的也好,一点儿都没有野菜的苦味。

        “奎勇啊,你到底会多少东西?这手艺比咱县食堂的【创建和谐家园】傅强多了,今后村里谁家办事,你可得去当掌勺啊!”这年头讲究勤俭节约,可村里遇到红白喜事摆两桌席面还是可以的。

        “好说好说。”别说村里的红白喜事,就算是国宴沈隆也不虚。

        尝了几个饺子,白明川依依不舍的走了,一来家里人还要等他回去,二来他也知道这些知青的粮食不宽裕,实在是不好多吃。

        走了白明川,知青们自在多了,吆五喝六的喝起酒来,就连那几个女知青也尝了几口。

        俗话说得好,饺子就酒越喝越有,这酒一喝上就不好停住了,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有说有笑,可不知道是谁开头,说起了远在异地的亲人,这下窑洞里的气氛迅速变得哀伤起来。

        都还只是十六七、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在外面过年,而且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家,前途更是一片渺茫。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儿?一想到这些,情感脆弱的刘英率先哭了起来,接着是所有女知青,然后胡建军和江少安眼圈儿也有些发红。

      第0044章 相信未来

        沈隆知道,几乎所有知青对未来都是迷茫的,食物可以填饱他们的肚子,却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想了一会儿,沈隆从低沉但坚毅的声音吟诵道。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窑洞里的哭声渐渐停住了,胡建军、江少安、秦岭、孙晓霞等人抬起头,默默看着沈隆。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秦岭想起了自己生命由鲜亮到黯淡,由热情到失意,由饱满到枯竭的经历,勾起了她对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联想,但是最后一句“相信未来”又强烈地震撼着她的心灵,这是从苦难中升华的信念。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胡建军、江少安感觉到了诗歌中的力量,感受到了沈隆的满腔豪情,像一道闪电,劈碎了他们心中的阴云。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孙晓霞、刘英、刘卫红、赵红霞、王丽萍、金红梅也仿佛有了这样一双眼睛,看到了未来散发出的一线光明。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最后三段,对未来的信念如同初生的太阳一般喷薄而出,强烈震撼着每一名知青的灵魂。

        这首诗有着最迷人的色彩,像最温暖的干柴,温暖了知青们的心。

        这首诗刚朗诵结束,秦岭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奎勇,这首诗是你写的?”

        “不是,一个叫郭路生的京城知青写的,有朋友觉得非常适合我们这些知青,就专门写信告诉我。”郭路生笔名食指,这首《相信未来》是他今年写下来自我鼓励的,写成后在知青中广为流传,食指也被人称为“知青诗魂”。

        “写得真好,这就是写给我们知青的诗啊!奎勇,那封信在那儿?拿出来我们看看。”大家伙儿马上撺掇着沈隆将信拿出来,他们都准备将这首诗抄下来寄给自己的朋友们。

        “昨天做饭火老是烧不着,我就把信拿来引火烧了。”沈隆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实际上那有什么人给他写信聊食指的诗歌啊,这都是他从记忆中翻出来的。

        “嗨,这种东西你怎么能烧呢!”大家伙儿一致表示了对沈隆的谴责,直到他答应把这首诗默写出来才罢休,默写的过程中,知青们纷纷屏住了呼吸站在他身后,静静地看着一行行诗歌出现在白纸上。

        默写出来之后,所有知青都纷纷拿出自己最宝贵的笔记本,一笔一划将这首《相信未来》抄下来。

        大年三十的晚上,在红卫公社白店村知青点的窑洞里,年夜饭的后半场变成了诗歌朗诵会,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朗诵着这首《相信未来》,朗诵得泪流满面。

        有了这首诗鼓励,大家的心情渐渐好了些,看到他们脸上平静的笑容和眼中闪烁的希望,沈隆若有所思,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乎于此吧?有时候一首诗就可以扫去人们心中的阴霾,一首歌就可以让大家鼓起勇气,一部小说就可以改变某些人的一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12: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