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两口子以为陈汉升这个红包只是意思一下,不过接到手里一摸厚度,就知道想岔了。
回到卧室打开,一人一千。
“老陈,你儿子在学校混得不错啊,我们给他才600,他给我们1000。”梁美娟说道。
陈兆军笑眯眯的把红包放进口袋:“这钱你不许收回去,儿子孝敬我买烟的。”
昨晚那场瑞雪为这个年增添了一点特殊味道,从初二开始,港城的老百姓包裹结结实实出门拜年,陈汉升他们家中午都要去外婆那里吃饭。
搭公交来到熟悉的小院后,许多亲戚都在,热热闹闹的在房间里吹着电热器聊天。
“哟,大学生来了。”
陈汉升刚走进门,二舅母就笑着说道。
一群人聊天就是这样,每当有“新人”加入,话题不由自主会转到他们身上。
陈汉升还是这边唯一的大学生,所以大家更感兴趣。
“汉升,大学里功课累不累啊?”
“汉升,谈女朋友没有啊?”
“汉升,你表妹寒假作业有空帮着检查。”
……
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有,陈汉升一边烤着电热器,一边挑几个简单的回答。
大舅母看了不太高兴,原来话题的中心是她的儿子,陈汉升一过来就抢了风头,再加上她本来和梁美娟有些矛盾,冷哼一声说道:“大学生现在是越来越多了,小海厂里的那些大学生工资也不是很高。”
小海就是陈汉升表哥,也是大舅母的儿子,现在沪城一家厂里打工。
梁美娟很不服气,马上就开口反驳,这对姑嫂见面掐架太正常了,陈汉升也没放在心上,还笑嘻嘻的和小海表哥挑挑眉。
小海表哥也跟着笑,看来晚辈们都没记着长辈的事情。
最后,还是外公觉得打扰他看电视了,使劲敲了敲烟斗:“大年初二都不能安静点,多大年纪了。”
梁美娟不吭声了,大舅母还非要多加一句:“我们家小海现在一个月1500块钱,很快都能买手机了。”
这句话不说还好,因为下一刻陈汉升手机就响了。
“叮铃铃”的声音把所有人注意力都吸引过去,陈汉升心想糟了,居然忘记关机了。
电话是萧容鱼打过来的,她就是走亲戚无聊问问陈汉升在做什么,两人随便说了两句挂了电话,屋子里静悄悄的。
大舅母咳嗽一声:“梁美娟,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啊,汉升才多大年纪,你就给他买手机,培养孩子的虚荣心。”
梁美娟心情别提多爽了,面上还是很稳重的回答:“我和老陈还在用小灵通,这手机是他自己在学校打工买的。”
大舅母不信,又去问陈汉升。
陈汉升笑嘻嘻的不说话,帮忙检查二舅母家表妹的作业。
要说这上初中的大表妹也极品,她就是加QQ说“哥哥,我是妹妹”的那位,陈汉升心想你直接说名字不就行了,非要绕弯子。
当然陈汉升也看不懂数学,只能翻语文检查一下生僻字,结果在作文那里停下来了。
作文的标题叫“苦难促使人更加坚强”,这是初中常见题目,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价值观的,结果这妹妹倒好。
“我的爸爸去年出了车祸,双腿截肢。”
陈汉升抬头看了一眼四肢健康的二舅。
“我的妈妈因为这件事,哭瞎了双眼。”
陈汉升又看了一眼5.0视力的二舅母。
“可以啊,我的宝贝表妹,为了写篇作文也是拼了。”
陈汉升默不作声翻下去,居然还看到了自己。
“我的表哥陈汉升,因为家庭贫穷,26岁了还找不到老婆,但他依然很乐观……”
陈汉升不说话,把寒假作业本移过去,指了指自己的名字。
大表妹会意的拿过橡皮擦,把“陈汉升”的名字换成“小海哥”,然后眨眨眼睛询问陈汉升这样行不行。
陈汉升点点头,这作业就算检查完了。
在外公外婆家吃完饭,陈兆军一家离开后,大舅母仍然忿忿不平:“三姑仗着家里有点钱,就给孩子买手机,太虚荣了。”
外公有些不高兴:“手机是不是老三买的,你看不出来吗?”
“汉升都不愿意多说,就怕大过年让你这个长辈脸上难看,你偏偏一个劲的计较,就不担心人家心肠一硬,以后不帮小海了。”
陈汉升是外孙,小海表哥是亲孙,外公还是要多疼亲孙子一点。
大舅母不相信:“小海也不需要别人帮。”
外公摇摇头:“你儿子的性格,如果能有陈汉升一半滑溜圆润,我以后躺下都不用担心了。”
……
在回去的路上,陈汉升就和梁美娟请示:“妈,我过两天要去学校了。”
梁美娟愣了一下:“你们不都是元宵后才开学吗?”
“对,正式开学是元宵以后。”
陈汉升解释道:“可我要先去川渝接小沈啊,票都买了,把她送到宿舍后,我再回港城和小鱼儿一起去学校。”
“儿啊,咋没见你对妈也这么体贴呢,这么折腾累不累?”
梁美娟认真瞅了瞅自己儿子:“2003年,两个女孩能确定一个不?”
“妈,瞧你说的,我们都是同学关系。”
陈汉升假装听不懂梁美娟话语里的讽刺,心想确定一个是不可能的,只希望不要增加一个吧。
在家里磨蹭到初八,陈汉升果然去了川渝。
梁美娟看着空空如也的卧室,摇摇头对陈兆军说道:“老陈,我们调养一下身体要个二胎吧,白菜没拱到,猪跑的倒是欢实。”
……
第113章、修罗场(上)
陈兆军当然不会要二胎,梁美娟也是气话,40多岁要二胎风险很大,而且也没精力培养。
陈汉升还不知道老娘要放弃自己这个大号,他一路转车来到川渝的时候,恍然觉得好像没离开。
推开熟悉的柴门,院子里只有小丫头阿宁,她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写作业,土狗和家猫无精打采的趴在脚下。
现在看到陈汉升,阿宁也不害怕了,专门跑过来仰着头打招呼:“阿哥。”
陈汉升笑眯眯的掏出糖果:“婆婆和阿姐呢?”
“婆婆去叔公家了,阿姐砍柴了。”
小阿宁拿到糖果先不急着自己吃,慢慢分成好几份,陈汉升问她原因。
“婆婆一份,阿姐一份,阿哥一份,阿宁一份。”
陈汉升摸摸了她的头发:“阿哥那份给你。”
小阿宁父亲早年外出打工杳无音讯,母亲实在等不到干脆改嫁,相当于沈幼楚婆婆一个人抚养两个孩子读书长大。
“谢谢阿哥。”
小丫头先道谢,突然小声地说道:“阿姐睡觉梦到阿哥了。”
“阿宁怎么知道?”
陈汉升笑着问道。
“阿姐带着我睡觉的,我听到的她说梦话了。”
阿宁睁着大眼睛回答。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沈幼楚背着一大捆柴火回来了,她本身个子很高,只是背的柴火特别多,整个人腰背都弯了。
陈汉升按下心里涌起的柔情,皱着眉头说道:“你就不能少背点吗,笨死了。”
其实陈汉升自己也很奇怪,他面对小鱼儿更多是包容,面对沈幼楚却有些苛刻。
沈幼楚看到陈汉升本来很高兴,但她不会用语言表达,娇憨的脸上瞬间布满了喜悦,桃花眼水盈盈的清澈透亮。
只是被凶了一句,小脸有些委屈。
陈汉升假装看不到,走过去帮忙卸柴火:“问你话呢,砍这么多柴火做什么?”
“我,我上学后,婆婆在家背不动。”
沈幼楚低着头解释,她怕陈汉升继续发火,还小心翼翼加上一句:“下次我不背这么多,你莫要生气了。”
陈汉升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沈幼楚是想多存点木柴在家里,这样她去建邺后,婆婆就不需要背了。
“咳~”
陈汉升没好意思道歉,咳嗽一声唬着脸问道:“还需要再砍吗?”
“要,要的,我先做饭给你吃。”
沈幼楚小声说道,走向厨房准备开锅。
陈汉升摇摇头:“我吃过了,一起去砍吧。”
沈幼楚没动脚步,大概是不想陈汉升去劳作。
“走啊。”
陈汉升催了一下,她才慌忙跟上。
砍柴是个技术活,陈汉升虽然不是五谷不分的学生,可这手艺短时间也学不会,最后还是沈幼楚砍,陈汉升背,三次以后才把仓库填满。
傍晚时婆婆回来了,她一言不发的看着两个年轻人在院子里忙碌,然后慢吞吞切一点腊肉做菜。
吃饭时看到有荤菜,陈汉升心想这应该和自己留的钱有关系,原来要改变一个贫困家庭这么简单。
其实站在沈幼楚家庭角度,一个在读大学生,一个即将上小学的幼童,一个没有工作能力的老太太,钱没那么好赚。
如果不是陈汉升插手沈幼楚的生活,大概陈宁宁上学费用都要靠沈幼楚辛苦在食堂和图书馆【创建和谐家园】,然后自己吃三毛钱的米饭省下来的。
吃完晚饭,门外北风“呼呼”的吹着,小厨房里烧着下午刚砍的木柴,不时从灶台的火光里传来“啪啦”爆裂声。
沈幼楚认真指导阿宁读书,不时把飘下的发丝拢在耳朵后面,露出一片映着红光的小耳垂,老太太昏昏欲睡,一片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