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阅文】将军的寒门小娘子》-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是眼里没人呢?还是咋的?”

      想来知道自己对不上蒲氏的火力,钱氏这会只能转了个矛头,对着蒋大年说话。

      蒋家老二是个憨实的性子,也没啥子嘴上功夫,但他也不是个傻子,知道钱氏这是明晃晃的在老两口面前给自家媳妇上眼药呢。

      且,她刚才那会说的话,也确实是不中听,所以,蒋老二心里也带了火气,这会子干脆垂了脑门子,算是不搭理她了。

      钱氏翻了个白眼珠子,气性这蒋老二完全不接自己的腔,暗地了狠狠的啐了他一口,没囊没气的。

      “姓钱的,你可别在我面前整这阴阳怪气的。我承认,我打小就是这份彪性。大家伙都一个屋檐下住了十来年了,想必咱爹咱娘,也没啥不了解的。”

      “今儿个咱有事说事,别扯些旁的。你也甭装糊涂,这一大桌子坐在这儿吃饭的人,还有谁不清楚,我今儿个这事,也没冲旁人,就冲的你。”

      珍娘心里直道一声‘欧耶——’,看来自己这老娘虽然长得五大三粗的,但脑子却实实在在的不是个傻的,瞧这两句话说的,原本她还担心蒲氏被绕进去呢。

      看来,真是多余了。

      蒲氏完全比她想象的要聪明多了。

      珍娘乐了,老天待她还算不错吧,这辈子爹是个啥品性,尚且不知,但是摊上个又彪,却又不失精明的老娘,自己的日子也没啥可愁的了。

      没瞧见这会儿,钱氏那婆娘已经被自家老娘虎纠纠的气势,吓得缩了脖子了嘛。

      “老二媳妇,你先别急。有啥话咱都好好的说,别整的跟找谁干架似的。咱都是一家子人,我那话也说错啥子,也没别的什么意思,还不是为了你们家傻珍好。喊个傻名,才能留得住福气——”

      “嘿,真是不识好人心,我那些个话,说的还不是为了你们好。”钱氏气势愈弱,尤其是瞧着蒲氏那搁在桌面上握起的一双拳头,咯吱咯吱的骨头发出的脆响。

      “成成成——,我也就是多嘴给你提个醒,你要不听也没法子。好了好了,你说不叫傻珍,就不叫傻珍了吧。多大的事儿啊——”

      很显然,在蒲氏的一番威势之下,钱氏那婆娘的声势越弱,渐渐的闭了嘴。

      珍娘看的有些好笑。

      一顿早饭的工夫,她可算是对钱氏有了个更新的认知。

      就在刚刚那会,妯娌两个也算不得交锋的这一阵,她咋看着钱氏就跟那王八似的做派呢。

      你不来惹她吧,她偏要勾着个脑袋出来撩撩你,等人真的撩起火来了,她却又一下子没了胆,只会缩了脖子,钻到那壳里去了......

      (第7章 王八)

      第8章 又来找事

      庄户人家的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结束了一顿算不上平静的早饭过后,老蒋家的一众人等,都要开始他们各自一天的忙碌了。

      今儿个的天气依旧阴沉沉的,不见几分阳光,空气里满满的湿润气息,但是好歹没再续着雨意。

      蒋老头今儿个给一大家子人分了两派的活计,“老大,老二,还有大壮,二壮,小壮几个,今儿个跟着我还去村西的田里,把剩下的黄豆种子下了。”

      “大年娘,你今儿个就别去田里了,领着老大老二家的,在家里头做做活计,后晌把咱家后院的那片菜园子收拾收拾,好好拾掇出一大块空地来,明儿个赶着把那萝卜种子下了。”

      蒋老头一边说着自己的安排,一边吧嗒吧嗒的,不停嘴的抽着手上的旱烟杆子。

      他有个习惯,每回下地前,总要抽上一袋子烟,风雨不变。

      一袋烟抽完,蒋老头也不再耽搁,扛着锄头,领着一家子的儿孙们就下地去了。

      送走了蒋老头子,赵氏也开始安排起家里的活计来。

      接连不断的下了好几天的阴雨,没法出去割野草,家里的鸡已经有两天没好好喂了,赵氏只在这几只鸡饿得最狠的时候,才舍得抓一小把麸皮,拌几颗剁碎了的烂的发黄的青菜叶子,给它们顶顶食。

      所以,今儿个一停了雨,赵氏就忙不迭的,打发了几个孙女出去寻鸡食割野草。

      “老大媳妇,老二媳妇,你们等会收拾好了,就赶紧跟我去后头菜园子把地儿收拾出来。

      昨儿个在田里碰到旺儿他娘,他们家今年的萝卜已经下到地里头去了。这可是桩大事,咱家一冬的菜蔬,有大半就指着它了。”

      显然,对于下种萝卜的事情,赵氏比谁都着急,她跟蒋老头不同,老头子主管田里头的事,而她操持着一家子的家务琐事,这其中就包括了一大家子人的吃饭吃菜问题。

      老蒋家家底穷,只有五六亩田,光靠这些田里的出产,压根就不够一大家子人的口粮,粮食不够的时候,只能靠拿些菜蔬来填饱肚子,尤其是冬日里,蔬菜鲜少,家里年年都得存上一地窖的大萝卜,才足够过冬。

      话落,赵氏也不等两个媳妇,先自己拿了锄头往院子后头去了。

      “娘,您先稍微等一下。”

      才走了两步,就被钱氏喊住了。

      只能回转过身子,“咋的了?”

      就见老大媳妇钱氏一脸笑眯眯的,“娘啊,我有个事要先问问清楚。等问完了,咱再去忙着干活也不迟。”

      “啥事啊?”赵氏算得上是个好性的婆婆,两个儿媳妇,嫁进来之后,基本上都没怎么受过她的磋磨。

      只这老大媳妇,进门十来年了,一个儿子没生,平日里还总是喜欢挑事,图惹是非。

      总归有点瞧不上眼,因此,这会儿也不禁眉眼间带起了几分不耐。

      钱氏故作未见,腆着个笑脸凑上前去,故意放大了声儿的说道,“娘啊——,咱家是不是历来就定好的规矩。从不养那闲人,不让吃闲饭的啊?”

      一边说着,一边眼角使劲的往西屋的方向挤着。

      蒲氏娘儿两个,这会子,就站在西屋的门口。

      来这里第四个日头了,珍娘一直都没机会瞧瞧自己这一世的长相模样,关键是这屋里屋外的,穷得连一面铜镜都没有。

      所以,直到今儿个早上,她才透过一盆洗脸的清水,模糊的看了眼自己的脸蛋轮廓,有点下巴颏尖尖的瓜子脸的趋势,至于别的,眼睛鼻子眉毛啥的,还真看不真切。

      不过,那一头鸡窝似的,乱糟糟蓬松松的头发,却是让她看了个傻眼,天啊,就这副德性,还比不上射雕英雄传里头的傻姑形象呢。

      所以,一吃完了早饭,珍娘就跟蒲氏打起了小商量,想要好好拾掇拾掇自己那一头黄毛。

      原本,她是想烧上一大锅水,好好洗一洗的。

      偏偏蒲氏不让,“这都入了秋了,天儿这么凉,咋能洗头呢?还不得着凉了。再说了,你这头上的伤还没好透呢,更不能沾水了。”

      “好了,好了,别撅着个小嘴了。娘答应你,等你头上的伤好透了,哪天出了大太阳了,娘就给你好好的洗洗。”蒲氏一瞅自己闺女那副不乐意的小样,也是心里稀罕个不行。

      果然这闺女都是天生的爱俏的,她的小妞妞虽然傻了十年,但这才好了一天,就晓得爱干净了。

      珍娘自然是不乐意的,但她也知道蒲氏说的话在理,因此,只能无奈的点头,“今儿个不洗也成。但娘你总得给我梳一梳吧——”

      蒲氏有些顶不住自家闺女眼神里的小怨念,赶紧回屋去找了把梳子,娘俩就站在屋子门口梳起了头发。

      花了些工夫,才把这一头鸡窝似的头发梳理顺当了,蒲氏却拿着梳子站在那里犯起了难来。

      也就这时候,珍娘才惊觉,原来她的老母亲,果真不是个寻常的女人。

      愣是拿着把梳子迟疑了老半天不动弹,后来才支支吾吾的告诉自己,她不知道怎么给自己梳头发。

      她可算是知道,为啥蒲氏头上打扮的那么简单了,原来这厮自己就不会梳头啊。

      珍娘忍不住仰天长叹,“唉——”

      “闺女,你等着,娘明儿个就去找人好好学。一准过几天,就能给你梳一头漂亮的小辫了。”蒲氏颇有些难为情的。

      她自己是打小就没娘的,一直跟着老爹在土匪山上长大,所以,从来就没有人教过她梳头打扮这些,嫁进老蒋家以后,又忙着整日的操持生计,也没找着机会学,所以,到现在也没个好手艺。

      不过,现在不同了,她有个娇滴滴的俏闺女等着打扮呢,蒲氏打定了主意,往后要多去二贵媳妇家里走动走动,听说那娘们梳头梳的最好。

      最后,蒲氏只给自己闺女梳了两个小麻花辫子,直溜溜的垂在两侧,简单利落,也有些俏生生的可爱。

      蒲氏正有些美滋滋的,看着自己的俏闺女,咋稀罕都不够,“等会娘去菜地里头干活,你待在屋里多歇歇,别见天的出来吹风。等娘干完活了,就回来陪你啊。”

      正要交代几句,那头就传来了一道熟悉的,不招人喜欢的声音。

      (第8章 又来找事)

      第9章 争

      “往前的就不说了,咱一大家子可是替老二那屋,一直养个干吃饭的,养了十年了。不过往后可不行,这既然是已经好了,那总不能再躲懒了吧。”

      珍娘眨巴眨巴了一双眼,这娘们嘴里一口一个吃干饭的,说的就是她吧?唉,真是闹腾没够的。

      “她大伯娘,你还能不能好好的说话了?我闺女是前头傻了十年,没给家里出啥力气,但这也不是她自己愿意的不是。谁还天生的就喜欢当个傻子不成。

      再说了,我闺女也从没靠着你养过,她头上有爹有娘,还有三个哥哥,谁都能养得起她来。”

      面对钱氏今儿个一而再,再而三的来挑事,蒲氏确实是有些厌烦,但她这回说的话,也没有全然不在理上。

      想了想,蒲氏冲着赵氏说道,“娘,珍妞的伤还没好透,等她伤完全好了,我也不拦着她去干活。”

      “不过,你们放心,往后该派给她的活计,娘还是照样给派。这几天,就算是珍妞养伤,自己不能干活,我们二房不论是谁,也指定给干完了。这事,我没有二话来说——”

      老蒋家人口多,田却不多,所以,平日里真正在田里头侍候摆弄的,也就是家里的男劳力们,除了赶农时或者忙秋收的时候不算,赵氏并一众女眷,等闲是不用下地干活的。

      尤其是,像珍妞这样的孙女辈的,也就是每天派点零碎的活计,要不在家里头喂喂鸡,要不就是到村后头的山坡上割割野草,找点鸡食,间或趁着天晴的时候,去山上拾拾柴禾啥的。

      都是些轻省的活计,不过,蒲氏这会子也舍不得让她闺女去劳累。

      “从今儿个就算起——。等会干完菜园子里的活,我就去搂一筐子鸡草回来。”

      赵氏点头满意,老二家的这点比老大媳妇强,说话做事情的,都透着那股子麻利劲,如此安排,也算合理。

      偏还堵不上某些人的嘴,“这样可不行。大人是大人的活,小孩是小孩的活,老二媳妇,你要是嫌自己的力气用不完,家里的活计多得是,有得你干的。

      再说了,咱这一大家的人,也不止珍妞一个孙女,连我家五妞,今年才六岁,还不是天天的照样子干活。我们老蒋家的规矩,但凡是个正常的人,就得凭力气换饭吃。

      咋就到了你们这屋就变了?还是说,你们二房的闺女就显得比我几个闺女金贵了!不就是脑门子上蹭破了点皮嘛。

      我们庄户人家的闺女都皮实,谁还没个摔着碰着的时候。前儿个折腾着请郎中啥的,大惊小怪也就算了,现在这都好了,还得跟个地主家的千金似的,在屋里头养伤大半年的,才肯出来见人咋的?”

      赵氏这会子,真觉得有些头疼。尤其是老大媳妇,这一句接着一句的,呱噪个没完。

      眼瞅着,这老二家的,就要撂脸子放彪了,总不能让她们,就在这院子当中吵吵嚷嚷起来。到时候,还不得给村里人看了笑话。

      “好了好了,多大点的事啊,就值得你们吵吵嚷嚷的。就按着老二媳妇说的办,珍妞先养着伤,等伤好了跟着三妞她们一起干活。”

      原本,赵氏一直以来都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脾气,除了老头子的衣食住行,别的,她并不过多的干预,包括两个儿媳妇房里的事。

      因此,平日里也不怎么搭理,两个儿媳妇之间的口舌官司,却不能由着她们这么扯着嗓子闹腾。老婆子知道,自己那老头子好面子,最不乐意别人看自家的笑话。

      所以,赶紧三言两语的,把这官司给判了。关键是,老二媳妇那火爆脾气,真放起彪来,她也拉不住的。

      却不想,钱氏还不肯罢休,“娘,你这事定的也太没理了吧。

      既然这样,那明儿个我家三妞,四妞,五妞,也不出去干活了。这两天老听她们姐三,念道了头疼呢。说不定,这天气不好,吹了风着了风寒了。

      我也不要求家里给请郎中,就让她们在家里歇上几日,啥时候休养好了,再出去干活不迟。”

      “都是一样的孙女,娘总不能光偏着老二屋里的,就不心疼我们这屋的吧。”

      “你——”赵氏指着钱氏,有些恼火,也见不得老大媳妇这不依不饶的劲,“屁大点的事,就非要计较个没完。”

      干脆也不说话了,撂下个脸子,转了身子就走了。

      她也没这闲工夫,跟她们绕那口舌功夫,临了扔下一句,“一个个心里闲的,揪着点小事就瞎闹腾。半点事理不懂的玩意,有那闹腾劲,不知道多干点活啊。

      都赶紧给我去后头菜园子里干活!别人家萝卜都下到地里头去了,咱家的地还没翻齐整呢。再叽叽歪歪的没完,今年过冬,你们都别吃饭,喝西北风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