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阅文】将军的寒门小娘子》-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孩子还小嘞,全儿还没十五吧,等过两年大了就好了。”蒋老二顺着她的话,回了道。

      “今年都十四岁整了,再过两年都要娶媳妇的人了,还是这副成天不知愁的傻样。”蒋春草摆出一副发了愁的样子。

      珍娘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听着她扯闲话,听这话音,难不成她是回来找自己爹娘,给她寻儿媳妇的?

      十四岁?也有些嫌早了吧?

      抬起头带着点不可思议的表情,正看到蒋春草把自己面前那碗没咋喝过的糖水,端到她儿子的面前。

      在别人家里,都能显着这么惯,不管咋说,这陶全儿也是十四岁的半大小伙子了。

      可见她对这儿子平日里就惯得厉害着,不然也不会把她儿子养成这么个不知事的个性。

      珍娘估计,眼前这位有些显呆的小表哥,九成九是个妈宝。

      从进门到现在,也没说过两句话,就闷着脑袋在那儿坐着吃喝了。

      谁要给他当媳妇,这往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对了,我记着大壮好像比全儿大了两岁吧。今年是不是该有十六岁了。有没有说媳妇呢?”

      蒋春草笑着又唠了两句,却是打消了珍娘的猜测。

      “还没嘞。他娘说,孩子小,不给他着急定了亲事。”蒋老二应道。

      “过了年就要十七了,这岁数可不小了,该找媳妇了。二哥,二嫂,早点给大壮找门亲事,你们也能早点抱上孙子哩。”

      闲话扯到这里,珍娘明显就看到蒲氏的眉头皱了一紧。

      蒋老二干咳了一下,没接这话头,关键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接。

      “咱庄户人家的规矩,男娃子十六七岁都该找媳妇了,也只那些家里穷得,才会把孩子的亲事耽搁了。二哥,你们这条件,啥啥都不缺的。咋不着急呢,咱们做爹娘的,不就盼着孩子们自己成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吗?”

      蒋春草自己接了自己的话头唠着。

      “啊。这事都是他娘操心的,我个大老爷们也不咋过问。”蒋老二说道。

      “今儿个在爹娘那头,娘还问起这一茬了呢。估摸着她老人家也着急抱重孙子了吧。”

      蒋春草觑了蒲氏一眼,却还不见她搭上话茬,便自己笑了说道。

      珍娘低下头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小姑扯瞎话扯得也太没谱了,就赵氏那万事不管的懒性,她能来过问蒋大壮的亲事?

      这不明显的,自己扯得话头吗?

      珍娘大概也知道她今儿个的目的了,是来给她大哥拉媒的吧。

      说来,她大哥也真是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只是蒲氏平日里从没提过,珍娘也就忘了这一茬,古人成家都成得早,讲究个早婚早育的。

      也不晓得,这小姑给蒋大壮拉了个啥样的姑娘来配对,她还挺好奇的。

      “做老人的,不就那么个操心的命么。娘提了大壮的亲事,倒是又想起了我家芬姐,好像他两个岁数上差不多嘞。”

      蒋春草把话说到这儿了,特意停了一下,没再说下去,像是等着蒋老二他们接了话头上来。

      珍娘忽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这才说到正题上来了。

      姑表亲?这在古代倒是挺常见的。

      合着这蒋春草是来给她自己闺女拉媒的啊。

      就是不知道自己爹娘是个怎样的想法了?不过,想想蒲氏对蒋春草的膈应,这媒十有【创建和谐家园】是拉不成的吧。

      特意看了眼自己爹娘的反应。

      蒋老二闷着没吭声,蒲氏也还没说话,不过,她这会儿手里的活计却是停了下来,连那放了针线的小笸箩都摆到了一边去。

      “原本我也没往这上头想,这不娘提了这一茬,我才想起来的。咱爹也说,两孩子年岁上正好相配,又是亲戚,都知根知底的,不比那外头寻着的人强啊。”

      蒋春草等不着旁人来接话,只能自己硬了头皮开口了。

      (第58章 拉媒)

      第59章 诉怜

      “我家芬姐,你们前些年也不是没见过,有鼻子有眼的,也不比别人家的姑娘差在哪儿了。再说那锅上灶上,家里家外的,也没啥她拿不起来的活计。”

      “二哥二嫂,要是你们也觉着合适的话,咱就把这两孩子的亲事定了。趁在年前腊月里进门来,也算是赶上这过年的喜气。

      我家芬姐这岁数也正好,身架子都长实了。指不定明年春上就能开怀,不像那十四五岁的小嫩丫子,那身子骨嫩生,还得养养才能生养娃子。”

      一屋子人就听着蒋春草自己一句接着一句的说着。

      珍娘有些圆圆了眼睛,听着她三两句话,就要把这亲事定下来了似的,怎么觉着这节奏不大对呢?

      好歹你方是个姑娘家啊,谁说的古人的含蓄的美德呢?她咋一点都没从自己这小姑身上看出来呢。

      就这会蒋春草那股子推销自家闺女的热切劲,怎么都有点现代平家女傍上钻石王老五,自卖自夸的赶脚呢。

      连生娃的事,都没羞没臊的拿到台面上来讲了,这小姑可真是古人堆里的一朵奇葩葩哩。

      “她小姑,这天色也不早了,你们那村离咱这儿也有些路程的,这天儿又冷,早点上路回家才是正事。”

      正当一屋子尴尬的时候,蒲氏开口了。

      珍娘看了眼外头还放着大亮的天色,这还没到半下午的时候呢,不过吃了中午饭没多久的点,哪来的天色不早啊。

      蒲氏这是明摆着赶人走呢。

      蒋春草面上闪过一阵的不悦之色,但还是强撑着笑脸说道,“难得回来一趟,今儿个我也不着急走。平日里咱也没啥工夫聚在一起,难得现在大腊月里的,田里也没啥活,趁这机会咱亲戚里道的,也好好走动走动。”

      又冲着蒋老二言道,“不说亲戚不亲戚的,二哥,咱可是血肉至亲啊,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咱们是打小长在一起的亲兄妹,我到现在还记着,你小时候为了给我争个野果子,与二爷家那孙子打架的事。”

      “隔了十多年的情分了,咱也不能因为我出了门子嫁了人了,咱就生分了不是。”

      珍娘有些兴味的看着她小姑抹了眼泪,滔滔不绝的说着话。

      也是到这会,她才算体会到蒲氏说的,她小姑这人不好对付的意思。

      跟钱氏那样的人相比,蒋春草的确是个有脑子的人。

      不说别的,就人家这脸皮厚的方式,就不那么直接。

      现在完全没理蒲氏赶人的这一茬,间接性的双耳失聪了似的,就一个劲的拉着蒋老二打了感情牌。

      果然,珍娘就听她爹有些入了套的回道,“咋会呢?咱是兄妹,这走到哪也变不了的事。往后你有空的时候,常回来坐坐,哥啥时候都欢迎你。”

      “嗯啊,打小就属咱两感情好,我也知道咱兄妹四个,二哥你最是个实心肠的人。我回来也没别的事,就是想咱们坐在一起唠唠嗑。婆家住了再多年,也比不上这娘家人亲近啊。二哥,我这些年日子过得是真憋屈啊......”

      然后,接下来,一屋子人就看着蒋春草一人在那儿倒苦水了。

      珍娘她二哥实在是受不了这个小姑淌眼抹泪的样子,也找了个借口溜出去了。

      蒲氏倒还好,看她这会也不提那做亲的一茬了,就没吭声。

      主要是她了解自家男人那心肠软的脾气,怕她不在这里坐镇,蒋老二又犯浑。

      至于蒋春草她儿子,这一会儿,表现的比谁都淡定着,这家伙喝完了两碗糖水,就一心一意的坐那剥了松子吃。

      又从那炉子里面捞了烤熟的红薯出来,一边往嘴里不住的塞着,一边抬起头来看看她娘。

      这姿态,倒是摆的比珍娘还像是个看戏的。

      “二哥,你也知道你那妹夫家里是个啥光景,我这些年的日子,就是一夜接着一夜的,熬着日子过来的。

      哪像你现在这日子过得自在快活的,又是大房子住着,又是好衣裳穿着。

      不怕你笑话,我都嫁过去快二十年了,他们家还是当年的那茅草房子,没一点变的。雨天漏水,雪天漏风的,不说盖新房子了,就连修一修,都不知道是哪个年头上的事。”

      说这段话的时候,蒋春草是真的真情流露的,丝毫不带掩饰的表现出自己的艳羡之意,甚至有些贪婪着眼色,看着珍娘他们家这堂屋宽敞明亮的大屋子。

      说完就可怜巴巴的看着她二哥。

      蒋老二哪受得了那眼神,险些大口一开,豪气的拿出几两银子出来,给她回家去修房子。

      却突然脑子一清醒,想起来他这会是个穷光蛋,钱袋空空,连平日里自己要置办些啥,还得请示自己媳妇,哪有钱接济别人啊。

      因此,只讪讪地回了话说道,“别着急,你跟妹夫都是手脚全乎的勤快人,孩子们也大了,这修房子也不过就是早晚的事。慢慢来吧......”

      蒲氏坐观这情形,表示很满意,同时也很是庆幸自己上回折腾空了蒋老二的钱袋子,感到明智。

      不然,谁晓得,她那男人会不会头脑一发热,又散了银子出去。

      蒲氏知道,打从他们家盖上这大院子开始,就防不住那些心思活动的人,来打主意了。

      就好像前段时间老院子那边闹腾的事,她不是没有做过心理准备。

      对上这种事,也没别的法子,只能自家人守得住别被忽悠了就行。

      蒲氏对别人都有底,唯独对她男人没啥底,好在闺女给她支了这招。

      看看现在,自家男人不是脑子挺清楚的,没再犯糊涂。

      “呃......房子的事,咱这会也不说了,回头有机会再说吧。二哥,你瞅瞅我这衣裳,那料子还是我出门的时候,咱娘给陪送的唯一一块粗大布,这一穿就是穿了快二十年的年头了。”

      蒋春草很敏锐的瞧见了蒋老二觑着蒲氏的那一记眼神了,想起上午赵氏与她讲的这边的情形,也知道这家里,自己这窝囊二哥说了不算的。

      估摸着今儿个是没啥指望,从蒋老二那里抠几个银子出来了。

      “就连你这大侄儿身上穿的,都没一件新的,都是他爹往年的旧衣裳给改的。”

      蒋老二苦巴着张脸,一脸的为难样,也不晓得该咋做回应。

      想想,还是埋着脑袋,继续编他手里的草绳了。

      (第59章 诉怜)

      第60章 打发

      “再说这吃的事儿,一年到头没两顿荤腥也就不说了。我敢说从我嫁过去十来年,我连一顿饱饭都没吃上过。本来家里田也不多,人倒是不少。

      你们是不知道啊,一到饭点,挤着一桌子的人,饭食就给那么点。十来个人就跟猪拱食似的,朝着桌上的一个食盆下手。抢得快才能勉强混个饱。”

      噗嗤......珍娘知道她这一声笑,挺不厚道的,实在是她讲的这场景忒有画面感了。

      不过,这笑声确实跟她小姑这会唱苦情戏的调不搭。

      就这么的,气氛好像有那么一瞬间的挺尴尬的。

      “闺女,咱家还有没有点心盒子了?去拿些糕饼点心出来,给你姑还有全儿尝尝。”蒲氏对珍娘说道。

      也算是填补她闺女刚刚那会的失礼,更是给她男人一个面子。

      明显的,蒋老二这会已经被她妹子,说的面上动容了,那小心脏里不知道咋心疼了她妹子呢。

      至晚,蒋老二留着蒋春草娘两在家里吃饭,蒲氏也没说什么。

      倒是珍娘使了点小坏,不让给整治啥好的饭菜。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8: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