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阅文】将军的寒门小娘子》-第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钱氏听了这话,眉目间才露出几分满意,一路送着石媒婆到了院门口。

      “关键就看那边的老爷,对你们这人满不满意了。”

      “有啥满不满意的?我家金凤也是有鼻子有眼的,也不是那长得赖的人。我晓得这亲事能不能成的,关键还不得靠您在中间张罗么?”

      钱氏笑出了几分谄媚,“石媒婆,您放心。要这事真成了,我这头肯定少不了您的辛苦钱。”

      “行了,有你这句话,老婆子我就多费些心思,给你说成这门亲事。也算是成全了咱们之间一场缘分!

      别送了,在家等我的好信吧。”

      一直到那媒婆的身影走远了,钱氏才回转了身子,直接进了东屋,也没招呼了五妞进去,好像完全把这姐俩当成了空气似的。

      夜里,珍娘坐在炕上,忍不住跟蒲氏八卦了一阵。

      “娘,你知道大伯娘给大姐说亲了吗?”

      “不知道啊。有这回事吗?”显然,蒲氏的消息还不如自家闺女及时,“不过,论年纪,你大姐也该说人家了。”

      珍娘看她娘那副一问三不知的样,原本接到嘴里的‘说的啥人家,你知道不?’,也问不出来了。

      “我今天看见有个媒婆来咱家了。正好回来的时候撞见了。我咋听着那媒婆话里的意思,咱大姐的亲事,好像是给说了个镇上的人家,而且还挺有钱的。”

      这是她心里觉得很古怪的地方,反正她对这古代的婚配行情不甚了解,难不成这年代,就已经流行灰姑娘嫁豪门的风气了。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大可能啊。

      她那大堂姐蒋金凤,凭良心讲,抛开家世啥的,那也只能算得上是长相平平,才貌更不出色,也没有那一跃进豪门的资本啊。

      “那不可能吧!就咱家啥情况,穷得叮当响的,咋有那镇上的亲事说到咱家来的?”蒲氏显然也不大相信。

      “你是不是听岔了?你大姐这条件,顶多能说个村上的庄户人家,了不起家里头比咱家能多上三两亩地就不错了!”

      “我也这么觉着。可我今儿个听得真真儿的。

      就大伯娘跟那媒婆在咱家院里了说的,我跟五妞都听着了。还说到什么礼钱不礼钱的,好像是咱大伯娘要求那户人家把礼钱多往上添添。”

      珍娘一脸认真的说道,直到这会儿,她敢肯定这亲事说的,透着好些蹊跷。

      “还真有这事?明儿个娘找机会问问你大伯娘。”蒲氏面上也多出了两分慎重。

      “嗯,娘你一定要问问清楚啊。我大姐那人,看着就挺面儿的,这亲事可是一辈子的大事,要是没说对人家,那这一辈子可就毁了。”

      珍娘小脸郑重的跟蒲氏说道。

      虽说,她们跟钱氏不大对付,但是,对蒋金凤却没多少恶感。

      “行了,娘知道了。小妞子,懂得还挺多的哩。讲起来还一套一套的,都是从哪儿胡听来的啊。”蒲氏搂着自己闺女,就稀罕个没完。

      珍娘这么多天了,也基本习惯了她的亲近,娘两搂着闹了好一阵才歇息了。

      隔天,蒲氏果真问了钱氏。

      也没挑啥背着人的时候,就大伙一处吃早饭的点。

      “大嫂,听说咱家金凤的亲事说上了?”蒲氏是个直性子,也没拐弯抹角,张嘴就直接问了。

      “嗯啊。昨儿个是有媒婆来,给说了门亲事。”钱氏仿佛是愣了一下,眼里闪了抹豫色,才端着粥碗扒了口玉米糊糊粥答道。

      话落,旁人还不见啥反应,珍娘就看她那大堂姐烧着两片红脸颊子,一跐溜的跑出去了。

      “说的啥人家?”赵氏问了句。

      话落,也不等钱氏先回答,就添了一句,“金凤跳过年就十六了,也别总挑,有个差不离的就行了。”

      似乎赵氏并不多关心自己亲孙女的亲事,只是更在意,早早的嫁个人出去,也好让家里少张嘴吃饭。

      (第29章 亲事)

      第30章 态度

      “娘这话说的可不对,女娃子家这结亲可是一辈子的大事,总得好好挑拣挑拣才行。旁的不说,至少这人品上,一定要说得过去。”

      钱氏两口子还没吱声,蒲氏却是先开口说道。

      “总不能因为年岁大了,就胡乱许个亲了。”

      “她大伯娘,不管怎么说,金凤都是咱们老蒋家头一个女娃。虽说咱们自家的条件是差了些,但,这结亲的事上可含糊不得。

      日子是跟人过出来的,别的家境啥的都是次的,关键是得寻个和脾气的人。”蒲氏想着昨儿个自己闺女透露出的那些个消息,便拿了这些话来说说。

      “这些就用不着她二婶操心了。我自己的闺女,当然有我这个当亲娘的来操心。不过,说来也是我家金凤命好,虽然前头没什么亲事说上门,这不,猛不丁的来一个,就是个想不到的好人家。”

      显然,蒲氏一片真心,全被当了驴肝肺。

      就连赵氏,被那么直白白的呛了声,都有点脸色不太好看。

      只搭上了钱氏的话腔,“哦?说的啥人家?难不成是哪个村里的富户家不成?家里有多少亩地?房子有几间?”

      “娘,要只是个村里的富户,咱家金凤的命,哪谈得上命好的啊?庄户人家,再多几亩田,还不都是土里刨食的,一辈子劳碌命。”钱氏颇有些洋洋自得的样子。

      “要你这么说,难不成你家金凤是去,给谁做富家太太的不成?”赵氏有些见不得大儿媳那吹嘘的虚泡子样。

      “诶。我家金凤就是有那做富太太的命。这回上门来给说亲的,还真就是咱镇上的大户人家。”

      钱氏说这话的时候,那眉眼简直是要抬到房梁顶上去了。

      不过,她这两句话确实是给大家伙,来了几分实实在在的震动。就连蒋老头都停下了筷子,朝她脸上看了一眼。

      “你说的都是真的?”赵氏的语气里带了些质疑。

      “咋不是真的。昨儿个媒婆登的门,娘你不是也在家里,只不过那会没当着您的面说这亲事。我想喊您一同商议来着的,您不是说屋里还有活计要做,没过来嘛。”钱氏瞪着双眼,嗓门明显提了两分。

      “镇上哪一户人家?彩礼给的多少?”蒋老头难得的在饭桌上开了回口。

      却显然问的都不是关键。

      珍娘偷摸的扯了下蒲氏的衣裳袖子,不让她这会儿开口去询问。

      蒋老头子可不是赵氏的好性子,蒲氏真要脾气直愣起来,朝他呛两句声,还不得杠上了。

      这儿媳妇冲撞了公公婆婆的名声,到底不太好听。

      再说了,这会子事件的内里啥的,还什么都不清楚,犯不上为了大房的事强出头。反正,就钱氏那德行,也不会领情的。

      “镇上的黄大户家。听说那户人家光田产就有好几处庄子哩。还有好些个商铺,不光镇上有,连县城都有。”

      钱氏其实对那户人家也是没有一点了解,只拿着昨儿个石媒婆透给她的信息,这会说出来给蒋老头他们知道。

      蒋老头闷着脑袋,暂时没有吭声,也不知是对钱氏的话不大相信,还是什么别的缘故。

      “对了。听说那黄大户,在咱们隔壁村的杨家村,也有几十亩的田地租给佃农种呢。”

      蒋老头这才抬起头来,眼里起了几分郑重的态势。

      “金凤娘,这亲事说准了没有?”蒋老头难得的正眼瞧了自己的大儿媳妇一眼。

      “呃。有啥说准不说准的?既是已经有媒婆上门来,这亲事基本就成了大半了。石媒婆昨儿个已经相过了,就等那边的答复了。”钱氏有些躲闪着回答道。

      话落,见自己公爹正视自己的眼神,大有收回去的架势,又赶忙补了句,“石媒婆走之前给我打了包票的,一准给咱把这亲事给说成了。到时候,我家金凤就是铁板钉钉的富贵命了。”

      “嗯。给许了多少银子的彩礼钱的?咱们家养大一个闺女不容易,也不能太跌价了。”蒋老头点了点头,问道。

      “呃......具体的彩礼钱,还没谈好。”钱氏咬着筷子尖,言语躲闪了一瞬,“其实啥彩礼不彩礼的,我倒没那么看重。只要金凤嫁进去大户人家,能享福,咱往后还得不着她的济不成?”

      蒋老头没再吭声,接着埋了头去喝粥吃饭。

      珍娘突如其来的,对着这一大桌子的人,涌起了许多的膈应。

      这一大家子的人,个个都是嫡嫡亲的血脉亲人呢,却是那么的凉薄。面对着金凤的亲事,竟没一人真情实意的关心个一二的。

      蒋老头子作为嫡嫡亲的祖父,他都关心了些什么啊?

      到这会,也没问到一句有用的,实在的。

      “哪个姓黄的大户?是许给那户人家的谁了?跟咱闺女结亲的,是个多大年纪的人了?她娘,昨儿个怎么没听你跟我说起过呢。”

      好在,一大家子的人,还有个别拎得清的。

      蒋老大今儿个也是第一回听到自己闺女的亲事,所以,开口多问了几句。

      珍娘听着他句句话问到点上了,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竖起了耳朵,盯着钱氏,等着她的回话。

      “这闺女家的亲事,都是当娘的做的主。你个大老爷们,凑啥子热闹。”

      钱氏还没回答,一向不多言的蒋老头却是先发了话。

      珍娘确切的瞧见了,就刚刚那会子,蒋老大接连的发问下,钱氏明显的神色起了紧张的。

      “爹,我也就是随口问上两句。”蒋老大似乎有些发怵老爷子的发威,但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两句,“自家闺女总不能糊里糊涂的就许了人家了。总是要询问询问的。”

      “要不,我这两天去镇上打听打听那户人家的情况,咱回头再商议。”

      蒋老头子立刻撂着老脸,“成。你生的闺女,我这老不死的,是没那做主的权利。干脆,你们两个,连着剩下的几个丫头片子,也一并滚出我们老蒋家,到外头去当你的家,做你的主去!”

      蒋老大立时就闷了声,垂着头不敢再说话。

      “一个老爷们家家的,瞅你那点气魄。连个小丫头片子的亲事,都磨磨唧唧的。还能有多大点出息。”

      “你要实在不放心,明儿个让你娘进趟城,去镇上打听打听。”

      (第30章 态度)

      第31章 鸡汤

      早饭,不欢而散......

      珍娘看着蒋老头背着双手,踱步走出堂屋的身影,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在胸口晕散。

      “走了,小妹。咱上山搂草去吧。”蒋小壮拿起竹筐子,就站在院子里喊着。

      相较于自家小妹的诸多感慨在心头,蒋小壮这几个却是完全的没心没肺。

      都是半大的小子,能懂什么?更何况还是隔了屋的堂姐的亲事,这兄弟三个,更是没多少放在心上了。

      杂物房里,蒲氏这会正拉着自家男人说话。

      现在正值农闲的时节,地里没多少活计,蒋老二这两日正打算着多搓几根草绳,备着过几天上山砍柴的时候,捆那柴火堆子用。

      “大年,你先别忙这些没用的。今儿个就进趟城,去镇上打听打听那黄大户家的事。

      我看咱爹这事定的有些仓促了,哪有闺女家家的亲事,不好好打听打听了,就火燎燎的几句话敲定的。”

      蒋老二停了手下的忙活,看着自己媳妇说道,“要我进城没问题。可是要我去打听那什么黄大户?我咋打听啊?”

      “也没名没姓的,都不晓得那人家的门户,是朝哪儿开的?”

      蒲氏愁了双眉,确实,今儿个钱氏给出的信息太少,说什么黄大户。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2: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