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言情】三千界》-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此时夏季已经快过去,天气正在转凉,不过众人并不畏惧这一点凉意,几网下来鱼儿蹦跳着上了岸,众人都在欢呼。

        姚瞎子在喝鱼汤的时候道,“我记得附近有座城池,叫沧城,要是能去沧城换些粮食,咱们也就能好过多了。”

        秋水忽发奇想,“把鱼带去沧城卖行不行?”

        姚瞎子道,“可以试试。”

        “那沧城到底远不远,要是太远,鱼过去都死了,也卖不出好价钱了。”

        姚瞎子想了想,“不算太远,一日应该也能到了。”

        于是秋林生把男人们招来商量,听说能抓鱼卖进城换粮,那真是个个精神抖擞。

        抓来要卖的鱼都养在各家提供的桶和盆里,第二天天还没亮,一二十人就带着八辆车前去沧城。

        秋水秋林生和姚瞎子都去了。

        堪堪走到傍晚才见到了城墙,大门紧闭,城楼上有人向下喊话,问他们是干嘛的,流民不让进。

        其他人都有些害怕,秋林生大声说出自己的身份,“……我们有路引文书,且请小哥行个方便,咱们虽然是流民,却没做过恶,这是咱们捞的鱼,想进城卖了换些粮食,给家中妇孺弄口吃的!”

        把草盖子揭开,里面的鱼活蹦乱跳。

        上头的人商量了好一会儿,看下面人数确实不多,于是开了偏门放他们进来。

        姚瞎子拱手道,“见过列为大人了。”

        守门的道,“可不敢这么称呼,这是咱们的城将,他做主开的门。”

        大家向他道谢,他道,“不用了,大家都为了一口饭吃,只你们要出城也得明天了。”

        这个倒无妨,众人只赶紧想卖了鱼。

        这是秋林生和秋水习惯的活,两人让众人把鱼车停好,就去各饭庄找管事商量,姚瞎子去询问为何沧城也不让流民入内。

        很快三四家饭庄管事过来看鱼,很满意,就全分了,还说以后要有他们也要。

        姚瞎子打听了回来道,“前阵子这里来过几波流民,只他们穷凶极恶,还想入城抢掠,所以这城门就不开了。”

        秋水道,“怎么流民越来越多啊?”

        他们这里都四五百人了。

        姚瞎子道,“皇子们还在打呢,一天那龙庭没人坐,就得乱一天。”

        秋水发愁,“那咱们去京城还有活路吗?”

        姚瞎子叹气,“看吧,也没别的地方可去。沧城看起来倒好,咱们也留不下啊。”

        落户得有保人担保,沧城被几伙流民吓得连城门都不敢开,怎么也不会收下流民了。

        鱼是卖了,但天晚粮铺关了门,得第二天才能买粮,大家就在一处巷子里挤了一晚,他们不舍得住客栈,大通铺也不舍得。

        第二天去粮铺买粮,不止是卖鱼的钱,各家要是拿了钱出来,秋水他们也代买,不要好的,就要最差的,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粮铺掌柜得知他们也是流民,却愿意抓鱼换钱买粮,顿时对他们的感官好了不少,连价格都压了一点。

        秋水在外面大声宣传他们不会做那下作的事,人都得靠双手挣饭吃,他们是流民也得这样干。

        秋水还把流民中发生的一些悲伤事说了出来,围着听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抹起了眼泪。

        秋水在卖惨,可她也没办法,天天有人死,她原本以为自己能麻木,可到底无法彻底视而不见。

        慢慢的有人给秋水递上一个馍一块饼,秋水就一一鞠躬道谢,有人送来一斗细粮,秋水放在一边,有人好奇道,“这个为什么放一边呢?”

        秋水道,“这个能换五六斗豆料,豆料也是粮,能救活四五个人的命。”

        于是给她粗粮豆料的多了起来,秋水不厌其烦的鞠躬道谢,“谢谢,谢谢,谢谢……”

        跟来的汉子们都看红了眼。

        等到大家带着装满八车的粮回去,还有人背着粮呢,大家都震动了。

        接着粮一一分发下去,哪个是私人代买的,哪个是集体分的,清楚明白,无一错乱。

        这天晚上,营地里传出了久违的粮食香味,秋水趁着秋林生不在意,给小芳嘴里塞了一把豆料,小芳吃的津津有味,掉了几颗还用嘴捡了起来。

        大家伙商量,想在沧城外面多留几日,抓鱼多卖些粮,以后路上能轻松些。

        秋水他们不知道有人跟着他们过来观察他们这一伙流民,发现秋水和秋林生并未撒谎。

        城外有着上百流民,城内百姓和乡绅心里都不安。

        秋林生到底老练,他让秋水同他去询问是否有人要卖儿女,秋水瞪大了眼睛,秋林生叹气道,“谁也不敢担保我们后面的路就好过了,现在把孩子卖了弄不好还是给他们寻了一条活路呢,总比饿死好吧,我们又不是强求,只是问一下,我们经手还能给他们找个好东家,换了旁人,坑蒙拐骗的又能如何?”

        秋水低下头,半晌道,“好!”

        四五百人里,果然有愿意卖的,秋林生身边聚集了三四十个男女孩子,秋水道,“我和我爹尽量给你们争取好一点待遇和价钱,你们以后要听话……勤快点,别多嘴……”

        她说不下去了。

        下一次进城,孩子们就跟着去了,两边都是泪水涟涟。

        沧城知道这伙流民不闹事,于是对秋林生他们和蔼很多,那鱼也是一瞬间就卖光了,秋林生和秋水去找人牙子,秋水尽力给他们商谈好一点的待遇,还对人牙子道,“婶子千万行行好,给他们找个好主人,能不签死契就不要签,将来要是他们的家人想赎人也方便些……”

        牙婆虽然心肠早就冷硬了,也忍不住放低了声音,“知道,一定会给他们找个好去处!”

        ……

        在沧城外逗留了十几日,大家终于又启程了,路上还有不少人加入,遇着城池就少了一些,多多少少秋水都习惯了。

      ¡¡¡¡Ò¦Ï¹×Óà½à죬¡°Ö½¶¼ÒªÃ»ÁË¡£¡±

        这一日流民团伙中混入了十几个男人,他们不愿写名字籍贯加入流民团,也不愿离开,就这么不远不近的跟着。

        秋水提高了警惕,吩咐众人注意这些人。

        果然到了晚上,这伙人瞄上了有牲畜的人家,大多数牲畜半路都被吃了,小芳一直活着,但也骨瘦嶙峋,它反正吃草的时候多,偶尔秋水才会给它吃一把豆料,或是沾点盐巴抹它鼻子上,秋林生只当没看见。

        流民团是个看似松散的集体,因为不可能让秋水和秋林生管这么张口,日常还是各自负责各自的吃喝,只是结成了团,要是看着有人家快饿死了,旁人也不会不管不顾,只那得病的就谁也没办法了,秋水保留的那几罐子盐巴,也陆陆续续送了两小罐子出去。

        那伙人摸到小芳身边,被警醒的秋水一下子就发现了,她大喝一声,“你们干嘛!”

        于是人人都起来了,那伙人皮笑肉不笑,“大家都快饿死了,就你们家还养着驴,杀了大家分口汤也好!”

        他们不知道流民团的底细,有人问过他们是否要加入,他们当时既没答应,过后也没想着了解一下加入是什么意思,现在一开口就是挑拨,却发现周围人的眼神十分古怪。

        秋水冷笑一声,“是吗?,我看这种买卖你们做过不少呢,怕是还杀过人吧?”

        那男的一点都不怕,人多算什么,流民一般都团结不起来,还欺软怕硬,他们只要杀掉眼前这个不男不女的小子,就会震慑住旁人。

        他道,“是又怎么样?识相的把驴给我,粮食也交出来!要不然咱们哥几个给你超度一下!”

        秋水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呵呵,无知者无畏啊,我成全你们!”

        她挥手高呼,“给我打,打死这群畜生!”

        旁边围着的男人全冲了过来,他们手里全都拿着棍棒,十几人的团伙哪能和数百人的组织相比,等到人群散开,这伙男人已经都没人形了。

        秋水冷漠的看了一眼,“扔一边喂野狗,这种人不值得掩埋!”

        有人上前把尸体拖到路边,还从他们身上翻出不少女人和孩子的首饰,于是呸呸呸,吐了几口唾沫才甘心。

        流民团杀了十几个男人却无一人觉得不妥,秋水倒是沉默了好久,果然流民和暴民只一线之隔,她也没能避免。

        姚瞎子问她,“怎么了?杀了他们觉得愧疚?”

        这一路上死人见得多了,这丫头也不是心软的人啊。

        秋水低声道,“姚叔,我是忽然发现权利的滋味了。”

        她一句话就要了十几个人的命啊,要问秋水如何理解权利,现在她理解了。

        姚瞎子嗤笑,“你这算个屁,到了天子脚下,大家一散伙,谁还认得你。也就是这一路上,大家得抱团才不被人欺负罢了。”

        秋水也笑了,“也是。”

        她和秋林生不过是把人松散的组织起来,在路上这一特定的场合人家才愿意听他们的话,一旦这个环境变了,就没人会听从指挥了。

        众人继续向前,一路上也能听到一些零星八卦,秋水他们也不知道京城争位到底争的怎么样了,只能往前走。

        康元帝死的比较急,可他临死前拍下了不少皇子,等他腿一蹬,龙椅上就没人坐了,于是刚刚偃旗息鼓的大臣们又开始折腾。

        被康元帝拍惨的皇子们肯定没了资格,剩下的只是几个胆小怕事的皇子,于是就有人提议他们中上去一个。

        现在不是皇子争位,而是大臣们争夺未来朝堂的权利。

        被康元帝分封出去的几位皇子纷纷领兵进了京,而且还打了起来,然后天灾裹挟着兵祸,老百姓可惨了。

        原本皇子中有兵权的只有燕王,其他王爷只有三千府兵,可是从龙之功谁不想要,王爷们封地上的卫所纷纷出手相帮,京中也有禁卫,这一锅粥就越来越浑了。

        燕王在边关看似按兵不动,实际上他麾下的将军不知道鼓动了他多少次,劝他,“哪怕不为别的,兵部拨兵器甲胄总是短缺,户部连兵饷都一拖再拖,殿下也得为边关将士百姓想一想啊!”

        但燕王来边关前答应过康元帝自己会一辈子镇守边关,他还不想失信。

        再后来听闻皇子们都在棋盘上蹦跶,天灾无暇理会,流民兵匪四起,大齐已然摇摇欲坠,燕王终于坐不住了,他答应父皇镇守边关,前提是朝廷还是他们家的,这要改换了门庭,他这前朝皇子还能镇守边关?脚指头想都不可能。

        要是太子上台,那一切还好,毕竟燕王同太子关系还算和睦,可要是换了其他兄弟,将来人家慢慢把他削成薄片,他都没办法反抗,于是燕王从边关带了三万余人直奔京城而去。

        其他皇子的兵和边关浴血奋战的士兵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这时秋水他们正走在半路上。

      第11章 第一界十一

        等到秋水带着大几百人的流民团接近京城时,燕王已经定下了大局,坐上了皇位。

        不过因为之前接连不断的兵祸内耗,加上燕王登基后毫不留情砍了好些有各种问题的官员,京城颇有几分萧瑟,京城外头的田亩因为无人耕种都荒废了好些。

        老百姓在乱世里是最容易折损的一类人。

        而且秋水他们不知道京城近况,所以满怀希望想去京城找活路,而京城附近的人之前都在往外逃,因为京城成了绞肉机,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当他们抵达京城外围时,燕王刚刚坐上皇位一个月不到,而秋水他们从头到尾走了大半年,此刻已经入了冬。

        流民团真得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恰恰在最好的时机赶到,接待流民的官员非常热情,这些都是京城内外的补充人口。

        只是有一点双方都很痛苦,流民里能听懂官话的是极少数,京城官员能听懂各地方言的为零。

        不过秋水这个流民团非常不一样,秋水和姚瞎子都能听懂官话,秋林生磕磕绊绊也能说。

        秋水还能听懂不少方言,有些是上辈子的积累,还有是一路过来增加的本事,她性格又开朗,路上无事就和人学说话,往往都能让双方哈哈大笑。

        语言不通,流民安置就缓慢。

        这些人都得登记入册,名字籍贯家乡这些总要说清楚啊,可遇着两下里都听不懂的,那就完蛋了,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对方说的是啥。

        有些方言听起来如同鸟语,语句还急促,就像和人吵架一样,好几次因为这个差点发生打架事件。

        一个官员颇为痛苦的过来接待秋水这一行流民团,听到要登记基本信息,秋水直接把姚瞎子做的登记本拿了出来,姚瞎子一笔字哪怕不是什么好字,看着端端正正就让人心旷神怡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5: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