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难道,姜妙以前也是来自京城?
沈宴清睫羽扇动,眉眼低垂,第一次对姜妙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好了!”
三锅香珠都做好了,姜妙依次装入盒中,这些够锦绣阁卖两个月了,她之后可以做的慢些。
“嘶!”她刚要站起来,发现脚蹲麻了,胳膊被男人扶助,姜妙踉跄了两下站稳。
“谢谢相公,”她展颜一笑,眸子亮晶晶的,没注意沈宴清眼神中的复杂。
“不用,这些放在哪里?”他把锅和炉子收起来,问姜妙。
“堆墙角就行。”
两人收拾好去了前院,大房已经回来了,沈老大沉着脸,张婆子脸上也不太好看,王氏眼神闪烁,透着几分慌乱。
“娘,大哥大嫂,这是咋了?”
“周围几个镇上的猪下水都被人收走了,咱家生意做不成了!”
张婆子厉声说道。
“也不知道哪个挨千刀的,学咱家做吃食,连一副猪下水都不给留下。”
“娘,或许几个摊子恰好卖完了,等大郎去远点镇子转转,肯定会有的。”
王氏嘴里发苦,小声劝解着。
她现在就盼着,大郎能买到猪下水,要不然老沈家生意是彻底断了。
她弟这是想要她的命啊!
……
“梧桐镇上还剩了两幅,价格高了两文,我都买下来了。”
沈大郎热得满身汗,端起凉水就往嘴里灌。梧桐镇离清泉村有三十里地,他跑了几个镇子,腿都要断了。
王氏拿帕子给他擦汗,手都有些哆嗦。
她就知道,猪下水果然是她弟买走的,梧桐镇离王家村更远,所以王二柱才漏掉了那里。
他怎么敢!当初答应的好好的,不会耽误沈家的生意,可他却.……
王氏的心里拔凉拔凉的。
“行了,买到就好。”张婆子脸色缓下来,叫着姜妙和许氏进了厨房。
沈二郎买的是后腿肉,两斤看着不少,分到每人头上也没有几块。
姜妙切成小块,煮出血水去腥,锅里放入冰糖炒糖色。
张婆子也不心疼糖和油了,看得稀奇,她活了一辈子也没见过做饭有这么多花样。
糖色炒好,姜妙把肉倒进去翻炒上色,加了一碗卤汁,味道就出来了。
“真香!”许氏在灶台烧火,香味一直往她那飘,她肚子都饿得咕咕响。
这红烧肉她中午得多抢两块。
趁着炖肉的空,姜妙又从菜园里摘了两个青瓜凉拌,光吃肉也会腻,青菜开胃爽口。
“娘,中午吃大米饭吧。”她来古代还没吃过呢,红烧肉汁配上大米饭,姜妙有些馋了。
“咱家米还够吗?”
沈家平时只有早上喝粥放两把,家里的米一直不多。
“我昨天在镇上买了。”
“那你掺两把糙米进去,”镇上大米三文钱一斤,糙米一文,沈家种的米都卖到镇上换了糙米。
张婆子肉疼,白米多贵啊,她家这十几口人一顿就能造半袋子,搁谁家能吃的起。
“哎。”姜妙嘴上答应,但糙米还是放了一点点,反正她现在手里有钱,等下次去镇上再买些回来补上。
香喷喷的大米饭,肥而不腻的五花肉,清脆爽口的青瓜,再配上一碗蛋花汤,沈二郎吃的肚子【创建和谐家园】。
“要是小叔每天都回家就好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沈宴清眸子微动,他也想每天都回来,要是每天跟妙丫在一起.……
沈宴清捏紧筷子,眼睛亮的惊人。
姜妙却想的有点多,她记起书中沈老爹断腿后沈宴清就回家读书,还因此错过了大儒招生。后来沈老爹去世,沈宴清按例守孝,耽误了三年才考上状元,虽然后面沈宴清官至首辅,但对错失拜入大儒名下的机会一直耿耿于怀。她咬着筷子想得出神,脑袋被敲了下。
“想什么呢?”
“我在想我们要不要搬到镇上去。”姜妙脑子一热,心里的话脱口而出。
“镇上大宅子得上百两银子,吃住哪样不花钱,老三家的想去镇上还不如做梦快一点。”
许氏嚼着肉,嘲笑姜妙异想天开。
沈家谁不想去镇上,从泥腿子变成城里人,他们做梦都想。
可谁也拿不出一百两银子,虽然现在挣得钱比以前多了,但老三明年赶考的钱都还没存下来,照他们挣钱的速度,要买房还远的很呐。
除非老三当上官,他们能跟着离开。
“我就随便说说.……”姜妙笑着打哈哈。
怎么才能让沈家快速赚到钱呢,姜妙心里发愁,算算日子,也快到那位大儒来的时间了。
王氏这半晌都心不在焉的,帮忙收拾碗筷差点打碎碗,幸好张婆子眼疾手快一把接住。
“作死啊,一个个的尽会添乱,把碗摔了是想饿死你老子娘!”
张婆子破口大骂,王氏本来就心虚,这会儿脸上都没了血色,她捏了捏衣角,嘴角嗫嚅,鼓起几分勇气。
“娘,我下午想出去一趟.……”
张婆子眼睛一瞪,目光如炬,“干嘛去?”
第三十一章 王氏后悔
“我爹娘病了几天,想去看看他们好点没有.……”王氏低着头,衣角快被她搓烂。
“娘,我看一眼就回来,绝不耽误干活!”
她就去看一眼,虽然已经认定是王二柱抢走了生意,但王氏心里还有丝侥幸,万一不是呢?
“我呸!老娘看你就是想偷懒,干个活磨磨唧唧三请四请的,回娘家倒是比谁都勤快,滚滚滚,要是耽误了干活,你就待老王家别回来了。”
“哎。”
张婆子嘴上功夫厉害,但心里清明着呢,老沈家三个媳妇属王氏最勤快,她胆子小好难捏,心里有啥事都露在脸上。
张婆子看她这几天都失魂落魄的,神情有些狐疑。
王家村离清泉村不近,平时王氏要走一个半时辰,这回她心里藏着事儿,一路小跑,只花了一个时辰就到了。
王家。
王二柱将周边镇子上的猪下水都收了回来,共有六幅,洗干净后煮了满满一大锅。
平时沈家一天只卖三幅,一天能有个两百文钱收入,王二柱卖了六幅,价格还提了一文,半天就挣了五百文。
“我的娘哎,这卤味可真能赚钱!”
刘婆子一双油哄哄的手摸着钱袋子不放,要是每天都能卖个五百文,这一个月就能挣十几两银子了。
“娘给你们存起来,等年底盖个青砖大瓦房,也让我乖孙去读书考状元!”
“你娘说得对!”王老爹抽着个旱烟,烟雾缭绕中他已经做上了地主老爷的美梦。
王二柱满眼嫌弃,一把夺过钱袋子,他辛苦赚的钱可不想便宜这两个老不死的。
“你们懂什么,钱存着有屁用,放我手里才能生钱。”
手里有钱了,他要去镇上把输光的银子都赢回来。
王氏进了王家门,就看到她弟媳妇在搓揉猪下水,那满满一大盆够沈家卖三天的量了。
王氏嘴里发苦,她爹娘坐院子里烧火,看她进来,刘婆子瞥了一眼,脸上没个笑模样。
“你咋来了?”
“娘,我来看看你和爹身体咋样。”
“看你爹娘空着手就来了?是不是你把卤味的事告诉你婆婆了?”刘婆子语气刻薄,质问出声。
“娘,我没有……”王氏心慌,她哪里敢说啊。
听到王氏否认,刘婆子脸色缓了一些。
“谅你也不敢,家里好不容易挣点钱,我跟你爹吃了补药身子也能下地了,你回家把嘴给我闭紧了,要是敢让你婆婆知道,她把你休了老娘可不会让你进门!”
“娘……”王氏听到刘婆子的话,脑子里一片空白,她娘这是要她的命啊。
王氏嘴唇发白,强打着精神求刘婆子。
“您让柱子少收点猪下水,给沈家留三幅……”
“我呸!你个白眼狼,赔钱货就是赔钱货,娘家兄弟挣点钱你就跟得了红眼病似的,还想让柱子让着老沈家,多大的脸!”
刘婆子喷的唾沫齐飞,想从她口袋里掏钱,下辈子吧。
刘婆子嘴上不饶人,王氏又嘴笨,只能低着头挨训,直到王二柱回来,王氏才转头求他。
“柱子,你帮帮姐,以后只收三幅,给沈家留一半行吗?”
大家都有赚头,她也能跟婆家交差。
“姐,你说啥胡话,我有钱放着不赚是傻子吗?”王二柱一脸不耐烦,他刚得了赚钱的甜头,他姐就来扫兴。
“你姐夫买不到猪下水,沈家没法做生意。”
“沈家关我啥事,以前没生意不也没饿死,让姐夫去抗袋子呗,正好码头那地我去卖。”
王二柱想得正好,码头上客流量大,不比他溜乡卖强。
“姐,别傻了,你向着沈家,那老婆子不还整天磋磨你,钱赚到你兄弟手上不还是你的,娘家发达了你也有面子。”
王氏不敢相信王二柱说的话,她娘家靠着吸血婆家发达起来,她婆婆不得扒了她的皮。
她现在后悔的不行,不该听从她爹娘兄弟的话,把方子交出去,她向着娘家,但娘家人何曾想过她?
王氏白着脸看了一眼娘家门,恐怕之前她爹娘躺床上都是装病吧,一家人合起伙来算计她,她还蠢得上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