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付费】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作者:旺财是只喵》-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呵……那是当然。”上官静毫不意外地点点头:“大姐可是我爹娘的心尖宝贝。嬷嬷跟我说过,别看大姐还有一年才及笄,但已经是誉满京城的闺秀了,才貌双全,我爹娘才舍不得随随便便给她订下人家呢!”

        “我父王可是为淮阳王世子求娶世子妃。”萧景珩话里有话地说道:“侯府嫡小姐配王府世子,也算是门当户对吧?怎么能算随随便便订人家?淮阳王可是世袭罔替,你大姐若嫁给我大哥,将来我父王百年后,她是正经淮阳王妃。”

        “话别说的那么绝。”上官静打量了萧景珩几眼:“淮阳王又不是没有嫡子。你还活着呢,凭什么你大哥承袭王位。就算你父王和徐侧妃这样想,那正经淮阳王妃怎么想的可说不清。”

        “我绝不可能承袭王位的。”萧景珩摇摇头:“我母妃也并不在意我父王愿意让谁继承王府,她……算了,几句话说不清,以后再慢慢给你解释。”

        上官静其实很困惑。她不知道这淮阳王府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妃还活着,好好的也没被废,却居然任由侧妃上位,王府大权旁落,还放任自己的儿子在这个偏僻的小院子自生自灭。

        她昨晚看到萧景珩的处境之后,就已经脑补了一出又一出的宅斗大戏了,初步认定这位淮阳王妃一定是有什么难处。

        兴许那位淮阳王是个超级渣男?而徐侧妃又是个白月光白莲花之类的角色?这俩人联手挤兑得王妃无立足之地,就像是她前世看过的那些虐文小说一样?

        王妃因此自身难保,更保不住儿子,因此权宜之下,为了保护萧景珩的安全,只能假装冷落独子?就像小说里常见的套路一样。

        嗯嗯,应该就是这样!上官静点点头,对自己脑补出来的狗血故事十分满意。

        “你大哥以后是不是承袭王位,一点都不重要。”上官静扯起萧景珩的手臂微微晃了晃,希望能安慰一下这个可怜的孩子:“他就算是淮阳王世子又怎样?我爹娘也是绝不可能甘心将大姐嫁给他的。”

        “你是不知道,我大姐真的特别特别漂亮,以前在家里时,我听家中长辈念叨过,凭大姐的样貌,做太子妃都绰绰有余。虽是闲来无事的玩笑之言,但我觉得,没准我爹娘就是这么想的。”上官静一边说着,一边强调似的朝萧景珩重重点了点头。

        “太子妃?”萧景珩果然被上官静逗乐了:“虽然身份上倒也合适,可皇上还未立太子,你大姐上哪做太子妃去?”

      第7章:婆家的第一顿饭

        其实上官静觉得自己的推测挺有道理的。她爹娘一定是对大姐上官鸾有很高的期望,因此才不舍得将上官鸾嫁进淮阳王府。

        比世袭罔替的王府还要高的高门还能是哪,不就是皇宫吗!未来的王爷都不愿意嫁,那就只能嫁未来的皇上喽。

        可是上官静想不通的事依旧很多。她和萧景珩一同抬起头望着许久无人打理的院墙,许久后突然开口问道:“你说他们为什么那么执着?”

        “什么?”萧景珩一愣。

        “你的父母和我爹娘。”上官静简短地解释道:“为什么那么执着地想要做亲家?执着到非要让我们两个小孩子凑成一对,这太不合理了。难不成是怕我这个傻子以后嫁不出去,留在家里碍眼?所以才急急忙忙把我塞给你,免得你以后长大懂事了反悔?”

        “怎么可能……”萧景珩忍不住笑了,稚嫩的小脸终于在笑容下显出几分孩子气。

        “是啊!”上官静挠挠自己的歪犄角,一脸纳闷地嘀咕着:“就算是我爹娘嫌我爱眼,那淮阳王又是因为什么同意这门亲事?”

        “不知道。”萧景珩老老实实地摇摇头,很有些抱歉的样子:“对不起啊静姐姐,我能听到的消息也有限。”

        “你道什么歉嘛!”上官静笑起来,她觉得有些手痒,很想伸手撸一把眼前正太的小脑瓜:“你只是一个受人摆布的小孩子而已,又没有犯错。”

        “可是……”眼前小正太用漂亮的眼睛认真地盯着上官静,似乎还想要说什么。

        上官静笑眯眯的牵起他的手,抢在他前面开口说道:“走啦,小孩子不要心思那么重,别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

        “静姐姐明明也是个小孩子,却偏爱学着大人的口气说话。”萧景珩小声嘀咕着,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上官静往回走。

        “我本来就是……”上官静下意识地就想回答,她原本就是大人呀,但话到嘴边,却又噎住了。

        唉!她早已经不是那个二十岁自由自在的大学生了,也再也看不到疼爱她的爸爸妈妈了……

        她现在是上官静,一个爹娘恨不得她早点去死的傻子,一个和萧景珩一齐困在荒僻小院子里的九岁倒霉孩子而已。

        “我本来就比你大呀,”上官静硬压下眼眶泛起的泪花,转头朝萧景珩笑笑:“我是姐姐,所以你要听我的,小孩子要听话才可爱。”

        “什么啊……”萧景珩被上官静逗笑了:“静姐姐真霸道。”

        从院墙边回来之后,萧景珩和上官静并肩坐在正厅等早饭。只可惜这早饭的时辰也是很不靠谱,一直等到上官静快饿晕了,院门口才传来动静。

        “走走走,我们自己去拿饭。”上官静顿时眼睛一亮,扯起萧景珩就跑。

        “静姐姐之前不是还说不要自己动手吗?”萧景珩眨眨眼,乖巧地跟在上官静身后。

        “这可是饭啊!”上官静十分小人之心地答道:“你就不怕那些丫鬟往里面吐口水吗?我早上可是刚找过她们的茬。”

        “怎么可能……”萧景珩忍不住失笑,但上官静已经提着裙子跑出门了。

        两个身量不高的小孩子合力推开了院门,又一左一右合力抬起了被丢在院门口的食盒。

        院子里的粗使丫头虽然刚被上官静收拾过,但似乎一点都不长记性,一个个靠在廊下偷懒,上官静没开口叫她们,她们就当看不见努力劳动的小主子们。

        红木制成的食盒拎起来很沉重,这让上官静对早饭产生了不小的期待。只可惜这看起来很高级的三层食盒里,内容物却十分乏善可陈。

        食盒的第一层是四碟小菜,二凉二热,全素,一点肉星都没有,而且凉菜和热菜其实温度差不多,菜量嘛……让上官静来形容,就是以前上大学时吝啬的食堂大叔手抖的水平,一盘菜成年人大概还不够吃两三口吧??

        第二层里的东西看起来似乎顺眼一点,两个碟子,一个里摆着三块白白的糕,手指粗细,也不知是什么做的,另一个碟子里是两颗小包子,做得倒是小巧精致,看起来淮阳王府的厨子手艺不错。

        第三层就简单了,两小碗白粥,和筷子汤匙之类的餐具。那小碗是真的小,和上官静在家里喝糖水的碗差不多。

        这是两个孩子的早餐。

        两个需要长身体的小孩子,其中一个还是男孩,就吃这样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丰盛,但量少且营养极不均衡,缺乏蛋白质的早餐?

        若是寻常人家也就算了,但这里可是淮阳王府啊!不说跟别人比,她这个武定侯府爹娘嫌弃的傻小姐,可从没吃过这样敷衍苛刻的餐食。

        在家里时,她院子里也是大厨房送饭的,每顿饭都是和姐妹们一样的精致餐食,上午下午还有七八样点心。饶是如此,嬷嬷还总是担心她病愈后营养不足,总在茶炉子上炖些汤水给她,也会亲手做点心给她吃。

        上官静抬起头,望着苍白削瘦的萧景珩。怪不得这孩子八岁了,依旧个头不高呢!

        但反观萧景珩,似乎对这顿早饭很满意的样子,他高高兴兴地先端出了那两颗小包子,放到了上官静面前:“静姐姐,今日运气真好,竟有包子呢!你吃这个,一定是肉馅的。”

        “都摆出来一起吃。两颗包子呢,一人一颗。”上官静笑眯眯,不动声色地帮忙摆饭,一边忙着,一边状似随意地开口问道:“你平日里的早饭,都是这些吗?”

        “我自己一人,吃得要简单些。”萧景珩抬起头,朝上官静笑得一脸阳光,看起来是真的开心:“今日竟有四碟菜,两盘点心,平日没有这样丰盛的。厨房定是为静姐姐加了菜。”

        “说不定是因为厨房想起来昨天忘了给我们送饭,所以今天早餐才特别丰盛呢!”上官静笑嘻嘻地答了一句。

        她没有当着萧景珩的面表达她对于淮阳王府伙食的嫌弃,也没提起她在武定侯府的贵女待遇,她怕这个可怜的孩子更难过。

      第8章:小孩子总得上学

        那两颗size迷你的小包子,萧景珩原本都打算让给上官静,但在她的坚持下,两人还是一人一颗的分了。

        上官静不好意思自己独吞,却也没圣母到全让给别人,她也是个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孩子,也需要摄入蛋白质。

        吃过饭后,萧景珩自己挽起袖子,将桌上的碗碟和餐具收回食盒。上官静叫了廊下偷懒的丫鬟过来抬食盒,这次丫鬟们大约是懒得和她这个“傻子”废话,根本没有推脱争辩,拎了食盒就离开了。

        唉!上官静心塞地叹了口气。幸好待遇也不算糟糕到过分,至少作为主子,不需要自己动手刷碗,这也算是好事……是吧?现在她也只能这样自我安慰了。

        吃过了饭,“傻孩子”上官静没事做,但“呆少爷”萧景珩显然没她那么清闲。

        “静姐姐,”萧景珩像是找上官静打申请报告似的,语气郑重认真:“我得读书,师父留了功课,明日要检查的。”

        “咦?王爷居然给你请先生了。”上官静稀奇地瞪大眼,这孩子饭都吃不饱,居然家里还让他读书?竟然没有打算把他直接养成大字不识的废物?是王妃为儿子努力争取来的吗?

        “我没有先生。”萧景珩涨红了脸:“父王没给我请开蒙先生。但我是宗室,年纪到了,总要入御书苑读书,我……我是前年年初才……才开始上书苑……”

        上官静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望着萧景珩,说不清楚心里是什么滋味。她知道萧景珩这几句话背后,藏着多少心酸和耻辱,也清楚他为什么显得如此羞耻无措。

        穿越到这里已经两个多月了,有些事,她这个傻子就算没见过,也听嬷嬷念叨过。她知道,她那个聪明灵慧的大哥上官沐风,是三岁开始开蒙识字的,武定侯夫妇不惜重金为儿子聘请了有名的儒生做开蒙先生。

        别人家她不清楚,但想也知道,世家大族的公子们,大约都跟她大哥差不多,三岁开蒙,年纪到了再另外聘先生或者上书苑进学。

        可是萧景珩没有开蒙先生。

        前年,他已经六岁了,在这样一个已经开始懂事的年纪,大字不识一个的被送进了宗室子弟读书的御书苑,周围全都是三岁开始就接受精英教育的公子们。

        上官静几乎不敢想,这小小的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中,需要承受多大压力,又经历过多少嘲弄和耻笑。

        “你会读书啊!”上官静像是没注意到萧景珩不自在地表情,大眼睛一弯笑了起来:“你可真厉害!”

        上官静极为真诚的赞叹,让萧景珩稍稍松了口气,脸色好看了不少。

        但这孩子也没有因为一句夸赞而飘飘然,而是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我还差得远,师父总说我开蒙晚,需要比旁人更努力才是。”

        “你很厉害了!”上官静眼睛眨呀眨,面不改色地说着谎话:“我都不识字。我也不能去上学,好羡慕你啊!我也想识字读书呢!”

        “静姐姐想学,我可以教你。”萧小包子终于笑了,阳光一样明媚的笑容,映在稚气未脱的俊秀小脸上,似乎让整个屋子里都显得亮堂了几分。

        这才是八岁孩子该有的模样嘛!上官静十分满意,也跟着萧景珩咧开了嘴,笑得露出一排白牙:“好呀,说好了你教我,可不许不算。以后我就可以和你一起读书啦!我的运气可真好,在家里时,我爹娘可没想过给傻子请师父。”

        “静姐姐……”萧景珩的脸上浮出一丝困惑,他犹豫了很久才开口问道:“你家里人……为什么说你是傻子?静姐姐明明很聪明。难不成……”

        “你想问很久了吧?”上官静倒是挺大方,她笑着拍了拍萧景珩的肩膀,答道:“以后想问什么就直接问,别憋在心里。其实也没你想得那样复杂,我以前的确傻傻的,脑袋懵懵的不清醒,说话不清晰,反应也比旁人慢些。但其实大人说的话我都能听到,只是需要时间接受。”

        “后来嘛……一个月前我病了一场,发了几日高热,十分凶险,差一点就死了。但也算是因祸得福,这一场大病,到让我的脑子清醒了。”

        上官静所言,至少有一半内容是实情,蒙萧景珩这个小孩子还是够用了的。她那个可怜的原主,以她看来,实在算不上痴呆儿,就是脑子不太灵光,学东西和反应都比旁人慢许多,若是大人耐心些,还是能沟通的。

        只可惜心高气傲、凡事不肯落人后的武安侯夫妻,是绝对不会有那个耐心好好教养一个有缺陷的孩子的。

        他们只会将才貌双全的长子长女当做心头宝,对着那一对完美的孩子,挥洒他们充沛的父母之爱,却不肯回头看看一直渴望爹娘怀抱的小女儿。

        “一个月之前?”萧景珩十分吃惊的模样:“那……静姐姐怎么不跟你爹娘说你已经好了?我想若是他们知道你清醒了,定然不会舍得将你送来我们淮阳王府吧?”

        “要怎么开口说?”上官静一脸无所谓地耸耸肩:“我清醒过来,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亲娘在我的病榻旁,盼着我早点去死。”

        “什么?”萧景珩目瞪口呆。上官静所说的一切,实在是超出了一个八岁孩子的理解范围。他自己的爹娘虽然不喜欢他,但也不至于盼着他去死啊……

        “干嘛这样看着我。”上官静笑起来,没心没肺的模样:“至少我被押进淮阳王府的时候,在新房里等着我的人是你。你是个好孩子,所以我觉得我的运气已经很好了!只是我爹娘也有点太不像样了吧!好歹名义上是嫁人,嫁妆都不给也就算了,怎地连身换洗衣服都没给我准备!”

        “是哦……”萧景珩看着上官静身上的大红裙子,也有些傻眼。这还是昨天上官静被送进来时,穿的那身“喜服”。

        没换洗衣服,倒真是个大难题。小小少年发愁地皱起了眉。

        总不能……让静姐姐以后都穿他的衣服吧?外衣也就算了,里衣和小衣要怎么分着穿啊!

      第9章:天真的愿望

        上官静觉得萧景珩这孩子挺神奇的。他几乎处于被放养的状态,没人关心他的学识和教养,但他居然很自律,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执行着严格的自我管理,几乎不像是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孩子。

        上官静原本以为,这是因为他在御书苑那样的地方压力太大,毕竟周围都是学识教养极佳的宗亲,但后来她才知道,原来萧景珩的自律,是来自于他对于未来清晰明确的规划。

        “我将来想要参加科举。”他这样告诉上官静。

        “允许吗?你是亲王的儿子,就算将来不能承袭王位,那也能封个郡王之类的吧?”上官静一脸问号。她只知道,她以前生活的那个世界,每个朝代对于宗室【创建和谐家园】是否可以参加科举的规定不太一样。比如宋朝不限制,而明朝则不允许。

        但这个皇上姓萧的大周朝,并不存在于上官静所熟知的历史中,她对自己生活的社会其实极不熟悉。

        “朝廷虽不鼓励,但也并未明文禁止。”萧景珩答道:“我父王将来应该是不会为我请封的。我问过御书苑的先生了,成祖时期就有宗室参加过科举。反正我想参加科举,也不是为了求功名,我打算考到举人就好,到时候申请外任,做个县丞或者教谕,选个离京城远些的地方。”

        对于萧景珩的未来规划,上官静其实觉得不太乐观,这是个孩子气的天真想法,应该没那么容易实现。

        在上官静看来,虽然淮阳王不太喜欢自己的嫡子,但也不会轻易让萧景珩通过科举离开京城,脱离他的控制。

        不过上官静倒是能理解萧景珩的心思。这个孩子迫切地想要逃离这个牢笼一样的家,因此才如此努力。

        “静姐姐不用担心,最多再十年,我一定带你离开。”畅想未来的小正太,充满希望的样子,双眼亮晶晶地望着上官静。

        “好。”上官静最终没忍心说些泼冷水的话,她笑眯眯地点点头:“说好了哦。”

        有目标的萧景珩认真努力地学习,而上官静则安安静静地在一旁陪着他,照着萧景珩写给她的字帖,一个字一个字的“学认字”。

        萧景珩没过多久就发现了,“九岁开蒙”的静姐姐似乎聪明得出奇,认字飞快,过不了多久,就将他写的满满一大篇字帖都认齐了,只是写得有些难看而已。

        可怜的小少年忍不住想到了自己开蒙时的情景,禁不住备受打击。

        “静姐姐好聪明啊!”他感叹道:“比我强了许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20: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