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这问题装傻不答肯定是不行的。上官静略微犹豫之后,朝林贵妃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回娘娘的话。”她怯生生地抬头望着林贵妃:“只要大姐姐开心,小女怎样都是开心的。”
就这一句,多了不说,但上官静一脸天真,她看看皇太后,又看看皇后,再看看林贵妃,摆出既紧张又期待的模样。
至于她到底期待什么……随便这些人怎么脑补。
这个答案很油滑。一个小孩子懂得什么叫嫁人,大姐姐高兴她就高兴,就这么简单。
皇太后和皇后听了上官静的答案,都有些意外,两人不约而同地打量了上官静两眼,而林贵妃则对这个答案并无不满。
第34章:误会大了啊……
片刻之后,陈皇后突然笑了,她开口问道:“你叫什么?”
宫里的人谱真大啊!上官静暗暗感叹。她在寿安宫至少呆了两个时辰了,这还是头一次有人想起问她的名字呢!就连太后这位亲祖母也没想起来问问孙媳妇叫什么,可见萧景珩真的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回皇后娘娘的话。”上官静低下头,怯生生地答道:“小女上官静。”
“好名字。”皇后点点头:“这孩子瞧着挺不错的,应该多带进宫来走动走动,母后说是不是?”
“嗯。”皇太后淡淡应了一声,不置可否的模样。
被皇后盯上的上官静很是惆怅。她正算计着该怎么把握自己的人设呢,幸好这时候救星来了。
长平长公主是太后唯一的女儿,也是皇上同父同母的亲妹妹,皇上很宠自己的妹妹,因此在宫里,长平长公主萧明瑞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包括皇后。
长平长公主一进门就直接站到了皇后娘娘面前,将萧景珩和上官静遮到了自己身后:“皇嫂今儿看起来开心,是有什么好事,也说给本宫听听。”
“是有好事。”皇后看到长平长公主,倒是态度温和了不少:“淮阳王府的小九,带着他新娶的媳妇进宫了。皇妹也还没见过这孩子吧?”
“那是得仔细瞧瞧。”长平长公主点点头,转身一手一个拽住了萧景珩和上官静:“珩儿多年未入宫了,珩儿媳妇又是头一次进宫来,四处都生得很,不如本宫带他们去御花园转转,小孩子家家的,总拘在这里做什么?”
“等着开宴呢,你又乱跑什么。”皇太后笑眯眯地答道,语气中一点斥责的意味都没有,反而带着几分娇惯:“早已是做母亲的人了,还像小时候一样,一刻都闲不住。怎地就你一个人进宫,孩子们呢?”
“驸马一早带着珺儿他们去跑马了。”长平长公主一边回答,一边拉着萧景珩和上官静转身往外走:“晚些就会过来,母后您急什么。这里人多怪闷得慌的,我先出去逛逛,等会儿回来。”
“好不容易进宫一趟,也不知道多陪哀家说会儿话。”皇太后忍不住抱怨。
“今日除夕,母后您哪里缺人陪啊!”长平长公主笑着答道:“孙儿孙女一大群,绕膝而坐,皇嫂也在这里,还有亲王妃们,您还嫌不够热闹呢!等会儿散了朝,皇上和五皇兄过来了,您这寿安宫大殿怕是要没地方站人了。”
“行了!就你话多。”皇太后乐呵呵:“你别走远了,就在御花园逛逛,等下你皇兄们就要过来了。”
上官静一声不吭,乖乖跟着走,但她没忘了转头去看萧景珩。然后她就发现了,有到哪都横着走的长平长公主在,萧小包子明显比之前放松了不少。
萧景珩发现了上官静在看他,立刻朝她咧嘴笑起来,露出一排白牙。这让上官静有些意外。
因为除了两个小孩自己在一起的时候,萧景珩还从来没在外面笑得这样开心呢。
牵着他们走的长平长公主也看到了萧景珩的笑容,她也十分意外的模样。但很明显,看到萧景珩开心,长公主也很高兴,她微笑着说道:“看来珩儿很喜欢自己的小媳妇呢!”
“姑母说的是。”萧景珩抬起头急切地答道:“静姐姐很好。特别特别好。”
御花园的小凉亭里,长平长公主很耐心地听着萧景珩啰里啰嗦地向她汇报这些日子以来的生活,半点不耐烦也没有。
上官静是第一次见长平长公主。萧明瑞是个御姐型大美女,因为是一母同胞,所以她长得其实和淮阳王有五分像,一对微微上挑的瑞凤眼,看起来十分威严。
上官静很喜欢萧明瑞的长相,但她最开始,还是对这位陌生的美女,抱有一定的戒心。宫里出来的人都不简单,这是上官静的基础判断。
但很显然,萧景珩是完全信任并十分喜爱他的嫡亲姑母的。他将自己和上官静同居半年以来的生活,全都讲给了萧明瑞听,包括上官静是怎么嫁进来的,两人又是怎样相依为命,上官静是怎样弹压丫鬟和嬷嬷,努力照顾他的,这些萧景珩全都一股脑地抖落给了萧明瑞。
上官静没有阻止萧景珩的絮絮叨叨。既然萧景珩信任自己的姑母,那上官静选择相信他,也愿意将自己的信任交付给萧明瑞。
很显然,萧明瑞也是这样想的。随着萧景珩的讲述,她看上官静的眼神越来越柔软,渐渐地,就像是在看自己心爱的侄儿一样,温暖而包容。
上官静望着萧明瑞的眼睛,突然有些想哭。这眼神好像妈妈啊!不是那位端庄美丽的武定侯夫人,而是现代社会顾静瑶的妈妈。顾妈妈虽然平时爱唠叨,脾气也不大好,但真的是很爱自己的女儿。
大美女萧明瑞和样貌普通的顾妈妈一点都不像,但她们望着孩子的眼神,却出奇地相似,这让上官静忍不住眼眶泛潮。
她想妈妈了!不知道她车祸离开之后,深爱她的妈妈要怎样熬过失去她的日子……
“孩子,别哭。”长平长公主突然伸出了手,轻轻拨掉了上官静眼角的泪痕。上官静这才发现,她原来真的流泪了。
萧景珩吃惊地望着上官静。半年了,他很少见到上官静掉眼泪,在萧景珩的心理,静姐姐永远那样勇敢聪慧、可靠且坚强。但现在,看到默默流泪的上官静,萧景珩突然意识到,静姐姐原来也只是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小姑娘而已,她也会害怕、脆弱,她也同样需要依靠和保护。
所以他还要更努力些才是啊!萧景珩牵住了上官静的手,默默下定了决心。他不能总是让静姐姐照顾自己,他也要努力成为静姐姐能够放心依靠的对象。
小小的男孩子的男子气概,大约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生根发芽。
要让静姐姐放心依靠,让静姐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从此不再流泪,不再担心,不再忧虑,这成为了小男孩萧景珩从今往后的努力目标之一。
这可真是个美丽的误会啊!其实上官静小盆友,只是很单纯的想妈妈了……
第35章:剑走偏锋的主意
“长公主殿下……”上官静刚刚开口,就被萧明瑞打断了。
“和珩儿一样,直接称我姑母就好。”萧明瑞摸了摸上官静的额发:“静儿,你是珩儿的妻子了,从今日起,我就是你的亲姑母,你不要见外。珩儿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你能和珩儿相互扶持着过日子,姑母很高兴。你委屈了,珩儿的爹娘不大喜欢我插手淮阳王府的事,因此我就算有心,也没法时时照应你和珩儿。这是我这个做姑母的不是,对不起了。”
萧明瑞的语气十分诚恳,她是真的为了不能时刻照顾两个孩子,而觉得愧疚抱歉上官静忍不住伸手扯住了萧明瑞的衣袖。萧明瑞很快反手握住了她的小手,轻轻晃了晃。
“姑母,您别担心我们。”上官静神情认真地望着萧明瑞的眼睛:“我能照顾好景珩。父王要我过年时带景珩回一趟娘家,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的。我的嬷嬷是个好人,我会把她带回来照顾我们。”
“如此就太好了。”萧明瑞叹了口气:“珩儿在五皇兄府上是什么处境,我是知道的。早些年我其实送过几次人给珩儿,但都被退回来了。为此我还与五皇兄争执过几次,但他始终不肯让我插手他府上的事。”
“是徐侧妃不肯吧?”上官静歪头想了想,脑补出一个可能:“她儿子是长子,我看满府里最盼着景珩倒霉的就是她。”
“也许。”萧明瑞笑笑:“五皇兄自己大约也是不愿意。毕竟是他府上的事,我这个做妹妹的总是插手过问,他大约也是不舒服。”
“姑母……”上官静看了一眼跟她手牵手的萧景珩,有些犹豫的模样。她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想要问,但又怕当着萧景珩的面说这些,会伤害这个只有八岁多点的小孩子。
但上官静能够见到萧明瑞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有许多疑惑,她若不趁着这次问清楚,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才会有下一次机会。因此她迟疑了一阵之后,开始下决心开了口。
“姑母,”萧明瑞是个聪明人,因此上官静选择了尽量迂回的提问方式:“我嫁进淮阳王府也有几个月了,其实也就见过一次父王和母妃,对他们不大了解呢!”
萧明瑞立刻明白了上官静到底想要问什么。但有些事萧明瑞也真的没办法给小孩子解释清楚。
因此萧明瑞犹豫了一阵之后,开口说道:“少往他们跟前去也是好事。”
“都跟静姐姐说了母妃不喜欢我,静姐姐总是不信。”萧景珩突然开口插了一句。
上官静下意识地抬头去看萧明瑞的脸色,却发现萧明瑞神色黯淡,哑口无言。
原来……上官静吃惊地想……她之前脑补的那些狗血故事都是错的?原来淮阳王妃是真的不喜欢自己的亲生儿子?怎么会!她还以为武定侯夫人这样讨厌亲生女儿的娘是个例呢,没想到这位淮阳王妃竟然也是一样。
“苏氏也不容易。”萧明瑞撑起笑脸,安慰似的拍了拍萧景珩的头顶:“别怪你母妃,她也不容易。苏氏当年生珩儿时难产,差一点点就没挺过来。也因此落下病根,也没精力亲自将珩儿带在身边。母子两个常年见不到面,感情自然没那么亲密。而且苏氏这人原本也不是个热情的性子,这几年开始礼佛闭门不出,人越发超脱冷淡,连进宫请安都不肯了。因此珩儿也莫和她计较。”
上官静觉得萧明瑞的答案有些敷衍。至少应该不是全部事实。但话说到这份儿上,上官静也只能选择不要继续追问。因为萧明瑞肯定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打算。在萧明瑞眼里,她和萧景珩毕竟只是两个孩子,有些话她也许不愿意对孩子说。
“姑母……”上官静瞟了萧景珩一眼,换了一个问题:“景珩跟我说,父王将来是打算立大哥为世子的。可是景珩毕竟是唯一的嫡子,父王是怎么想的啊,这样偏爱庶子也不怕惹来非议吗?”
“静儿计较这些吗?”萧明瑞问道。她的语气中没有讥刺,没有嘲弄,只是单纯地想要听听上官静对这件事的想法而已。
“我不是惦记世子妃的位置。”萧明瑞的态度如此坦荡,上官静自然也无需隐瞒自己的想法:“但实话实说,我是有些为景珩不平的,觉得父王偏心。正是因为父王如此偏心,因此景珩一直以来才过的如此辛苦。他是不受宠的嫡子,任何一个有儿子的侧妃,都会觉得可以踩着他的头上位。”
“我之前听说五皇兄给珩儿娶了个傻媳妇,还十分担忧。”萧明瑞叹道:“谁想到静儿小小年纪,如此通透聪慧。也是珩儿运气好。静儿说得不错,五皇兄偏心,因此珩儿在你们府中处境才愈加艰难。因此你们两个今后也须得事事小心才好。淮阳王世子之位一点都不重要,你们两个平平安安的才最重要。”
“姑母,我有个想法,但我不懂,也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上官静大胆地说道:“既然父王有心立景珩的大哥为世子,那不如请姑母帮徐侧妃一把,尽快促成这件事。我想,若是父王尽快立了世子,对景珩的处境也有些帮助。”
“帮徐侧妃和萧景琰?”萧明瑞微微一愣,接着了然地点头:“是个办法。这样一来,景珩这个嫡子在淮阳王府就更显得无足轻重了。徐侧妃母子大权在握,舒心顺意,自然不会把未成年且不受宠的景珩放在眼里。而其他侧妃也没必要非要为难景珩,毕竟还有个庶子出身的世子爷拦在前面。”
“我就是这样想的。”上官静重重点了点头:“父王有了世子,景珩这个嫡子身份也没什么价值了,我们反倒能过得更平安些呢!”
“我试试。”萧明瑞痛快地点点头:“过年期间,我找机会和五皇兄谈谈,看能不能劝他尽快立萧景琰为世子。”
第36章:皇上他其实也不太可怕
长平长公主萧明瑞正带着两个孩子说话,凉亭外守着的贴身侍女们突然转身提醒道:“殿下,好像是太后娘娘身边的内监过来了。”
“知道了。”萧明瑞立刻站起来,带着上官静和萧景珩往外走:“应当是皇上和皇子们都到了,走吧,我们回去。”
“那父王应当也到了。”萧景珩小声说了一句。
“今日你们两个就在姑母身边坐席。”萧明瑞立刻答道:“等下姑母带着你们去给皇上请个安,之后也不用往前凑了,和你们表兄表姐在一处就好。你好不容易才能见到姑母一次,多陪陪我你父王不会计较。”
“皇上和皇后娘娘也不会计较吗?”上官静不放心地抬头问道:“毕竟我们跟着姑母坐席不大合规矩。”
“皇上哪有那个闲功夫来关心你们两个小孩子。”萧明瑞笑着摇摇头:“至于皇后……不用管她。她虽苛刻些,但最多也就是嘴上不饶人而已,不会对你们怎样的。”
“我进宫之前,景珩就提醒过我。”上官静也朝萧明瑞眯起眼笑:“他说皇后娘娘似乎很讨厌他,让我也多加小心。”
“哪有这样的事。”萧明瑞笑着揉了揉萧景珩的小脑瓜:“珩儿从小处境艰难,因此惯常小心谨慎,有时候难免多想。你一年到头也见不到皇后娘娘几次,她做什么要讨厌你?只是皇后这位置不好坐,宫里的事比你们淮阳王府复杂多了,皇后日常心情不好也是有的。离远些别惹她就是了。”
听了姑母的话,萧景珩乖巧地点点头,并未多说什么。但上官静却疑惑地蹙起眉。
又是一个搪塞式的答案。上官静相信萧明瑞是真心护着萧景珩,一心为萧景珩着想,但她也确定,萧明瑞一定还藏着什么没说。
因为不仅仅是萧景珩,连她也觉得,皇后似乎不太喜欢淮阳王府一家。这是一种很微妙的直觉,有人讨厌你,你总能够感觉到。
不过有萧明瑞在,除夕宫宴上官静和萧景珩过得还算是平安。宫宴上王公贵族一大群,皇后也没闲功夫搭理淮阳王府众人。
不过上官静仔细注意到了,皇后似乎真的对淮阳王颇为冷淡,而宫里的众人,包括皇上和皇太后在内,似乎对此见惯不怪。
与皇后相反,皇上和淮阳王的关系却显得十分亲密。这也正常,他们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上官静其实对皇上挺好奇的。这毕竟是她这个现代人头一次参观封建帝王。但看到了也觉得……其实没啥稀奇。
皇上和淮阳王长相上有五分相似,一看就是亲兄弟,只不过皇上留着两撇很整齐的小胡子,身材比淮阳王更瘦高些。
上官静对皇上的感官还算是不错,至少比她之前想象中要温和平易近人一些。
当然啦,皇上其实对极没存在感的小侄子萧景珩不太感兴趣,相比较而言,他对年幼的小侄媳上官静还更好奇一些,特意将上官静叫到面前去仔细看了看,问了几句话。
淮阳王似乎也有意炫耀自己的儿媳妇,当着皇上和皇太后的面,不住嘴的夸赞上官静。
皇上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上官静几眼,接着点点头:“这孩子和她爹长得还真像,是个漂亮小姑娘。只是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这孩子才几岁啊,你就这样急着给聘进门。”
“皇上不是知道嘛。”淮阳王笑呵呵地答道:“办喜事之前,臣弟都跟您原原本本的交代过。”
“话虽如此……”皇上点点头:“但这成了亲之后突然开了窍,也是稀奇。”
“皇上也真是,”皇太后在一旁笑着插话:“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民间素有冲喜的说法,皇上又不是没听过。”
“武定候夫妻这些年给这孩子求医问药,费了多功夫,朕可是知道的。”皇上摇摇头:“太医院里的太医怕是都瞧遍了也没个起色,这成亲之后竟然一下子就好了,这可难说都是因为冲喜。”
“小孩子幼时不灵光,突然开窍也是有的。”皇太后答道:“依我说,武定候夫妇就是关心则乱。有些孩子就是开窍晚些,做父母的若是能耐心些,这孩子自己就能慢慢好起来。这是好事,是景珩的运气。”
“可见小九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淮阳王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被讨论的工具人上官静一语未发,森森觉得自己白浪费脑子给自己编理由。
哪用得着她开口,皇太后已经帮她自圆其说了。
“皇上,瞧王爷开心地模样,臣妾都羡慕了呢!”林贵妃抓紧时机笑着开口:“武定候家的姑娘聪慧漂亮,也不怪王爷得意。臣妾也想要这样的儿媳。咱们的四皇子也该议亲,武定候府大小姐……”
林贵妃话还没说完,另一位细眉大眼长相温柔的嫔妃就抢着开了口:“皇上,若是论年纪,二皇子才真是到了议亲的年纪。臣妾早就听说武定候长女温柔贤淑,与咱们二皇子年貌相当。臣妾前些日子还想着……”
被晾在一边的上官静眼睁睁看着林贵妃和二皇子的生母丽妃,当着皇上的面争执起来。
看来大姐上官鸾,还真是行情极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