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想着也不问许春姑是否想吃,拿着便放进锅里,把锅盖盖上。
她这里才弄完,孔氏已经回来了,挎的小篮子里装了满满一筐白花脸蘑。
姜采月见了欢喜地迎上来,说道:“娘,你真采到了,满满筐啊!”
孔氏也很高兴,说道:“可不,进山走不远就遇到一片,这一片就把筐装满了,我就回来了,一会儿你摘摘晒上,我再去采去。”
姜采月说道:“我这就摘,一会儿我也和娘去!”
她喜欢采蘑菇,那种感觉就像平地捡到宝一样,很兴奋。
孔氏说道:“嗯,行,一会咱们带个大点的筐。”
姜采月点头,把锅盖掀开,说道:“娘,我做的土豆泥,你先吃吧,我挑蘑菇。”
孔氏向锅里看去吓了一跳,说道:“哎呀月啊,你这是弄的啥,咋这个颜色!”
姜采月笑道:“我用樱桃做的,娘放心吃,刚才我尝了,好吃的。”
说完坐到一旁摘蘑菇。
她这里摘着蘑菇,孔氏吃着她做的土豆泥,边吃边赞不绝口,这时姜采月的大舅、孔氏的大哥孔继德却来了。
第8章 大舅妈的小心眼儿
姜采月的大舅人不错,不只姜采月和孔氏觉得他不错,村里人对他评价也都挺好,是个老实本份的庄稼人,对谁都没有坏心眼儿。
孔氏见到他来,问道:“大哥来了,这几天不忙了?”
孔继德说道:“咋不忙呢,苞米地里又长了草,都是鹅肠菜,现在还小,估计用不几天就长满了!”
孔氏说道:“哎哟,你家苞米地咋也长那东西了,得早点铲啊,那东西打籽可快了,不然用不到秋,就把地长满了!”
孔继德说道:“可不是,我也正发愁呢,本来想快点铲完,可是刚才老陈家又来找我帮忙盖房子,不去不好意思,就你大嫂秋芳俩铲太慢,所以我想找采月去给我铲几天。”
孔氏二话没说就答道:“嗯呢,行,下午我就让她去,反正家里也没啥活儿。”
孔继德听她答应,又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他这里前脚刚走,就听西屋里的许春姑小声说道:“还说没啥活儿,自家的三遍地没铲完,就去帮别人了,这可真看分家了,啥都不管了……”
姜盛喜小声说道:“帮就帮呗,大舅也不是别人,咱家那点地,我自己铲不过来是咋的……”
姜采月站在外屋直翻白眼,心里暗想,这脸皮可是够厚的,把家里的一大半东西都要去了,还想让自己给她干活,怎么寻思的呢!
可是不满是不满,大哥那里也说话了,娘坐在那不出声,自己还能因为一句不是直接说的话就去跟嫂子吵么,没办法她也只能装作听不见,坐在那里抓紧摘蘑菇,摘完了拿到院里去晒上,然后吃完饭提着锄头到大舅家去了。
大舅家住在前街最东边,离潘景玉家不远,去他家如果走前街,很可能会遇上潘景玉,孔氏不放心,叮嘱过她别走前街之后还站在门口看着,看她从家门这条街一直走到村东,然后向南拐去,这才放心,到屋里拿上土篮子,也出去采蘑菇了。
姜采月提着锄头来到大舅家,进门见大舅妈和表妹孔秋芳已经穿戴好在等她。
表姐爱美,用围巾把一张脸包得严严的,只剩下两只眼睛在外面,姜采月见了打趣,道:“姐,你这鼻梁还露在外面呢,要是把这里晒黑,别处都是白的,看起来更滑稽。”
孔秋芳不愿意承认,说道:“人家才不是怕晒,我是怕蚊子咬,苞米都那么高了,晒不着……”
大舅妈张氏也说道:“可不是,包得那么严,也不知道是蚊子咬的难受,还是捂的难受。”
张氏是外村嫁过来的,表面上看人品还可以,不过却是那种不吃饭送出二里远的,说话办事全凭一张嘴,心眼多得一箩筐,和人交往,只占便宜不吃亏,见到姜采月来帮忙,小脸笑得一朵花似的。
三人一边说话一边出了院子向田里走。
孔继德家的苞米地离村不算远,在村外二里多。
本来他家就已经是村头第一家,出村不会再路过别人家,可是向前走了一段之后,姜采月却见山根的石头房处有人晾衣服。
她奇怪地说道:“咦,那是谁把衣服晾那儿了?”
张氏朝那里看了一眼,不其在意地说道:“哦,那不是霍铁子么,昨天回来,见他家村头的房子倒了,便到石场边上的石头房里去住了,那房子就是早年他爹盖的。”
姜采月说道:“哦,我听我娘说了,他爹是石匠,和我大舅关系不错呢。”
张氏撇了撇嘴,说道:“你大舅和谁关系都不错,他净交往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霍石匠一天到晚吹吹唬唬的,连个媳妇都没有,和自己兄弟也闹掰了,你大舅还和搭理他,我那些年净跟他上火了……”
孔秋芳也说道:“当石匠的就会指山卖磨,能有啥大出息,看他这儿子也不怎么样,不然还会回咱村里来!”
张氏也道:“可不是,你们两个以后可要小心啊,见到这个霍铁子绕着走,千万别跟他说话,我听人说,他出去这些年,好像是当土匪去了,别想他哪天把你们谁绑了去!”
虽然姜采月是个有主意的人,可是听她们这样说,再想想昨天看到他那副模样,也不由对这个霍铁子有了些戒惧,不过在她想来,自己和这个人应该不会有什么交往,便也没太往心里去,跟张氏和孔秋芳一起来到田头。
她和孔秋芳是年龄相近的表姐妹,铲地时自然而然地便挨在一起。
张氏到田边认准了自家的地垄,摸起第一条便铲起来,孔秋芳抬着她在第二个,姜采月便在第三位,三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姜采月干活麻利,手下动作快,没用多久便铲到前边去了,孔秋芳感觉自己被比了下去,便不多说话,一个劲儿追她。
张氏干活不太快,本来比两人都落后,可是不知怎么的,她却走到前边来,对孔秋芳说道:“芳啊,你和娘换个垄,去铲娘那根吧。”
孔秋芳有些奇怪,平常都是自己落在后面,娘才和自己换,让自己到前面少铲点,现在她铲得慢却要把自己换到后面去,这不是坑自己吗?
姜采月听着也觉得奇怪,便在前面转过头来看。
刚好她看的时候,张氏正在用力朝孔秋芳挤眼睛,表情十分不正常。
姜采月有些怀疑,暗想自己是不是看错了,铲个地又不是干别的,至于这样么。
她怀疑孔秋芳也怀疑,娘这到底是要干啥?不过从小在张氏身边长大,就算是学也知道娘的那些套路了,于是不情愿地“哦”了一声,提着锄头到后面那根垄上去了,张氏便接着她的那根垄向前铲。
姜采月仍旧在犯迷糊,暗想张氏这是干什么呢?完全没理由的事啊……
一边想一边回过头来,继续铲她的鹅肠草。
可是她才铲了没几锄,张氏便在后面说道:“月儿啊,你铲的时候注意点,你看这草,根儿都没铲掉,过不几天就又发出来了。”
姜采月再次回头看去,见张氏正用锄头把自己垄上的碎草拔掉,在那里细看,她顿时明白了,原来她和孔秋芳换垄,为的就是来监视自己!
第9章 准备聘礼
姜采月气不打一处来,田里的草这么多,鹅肠草这东西又铺地,不容易看到根,谁都难免会落下。况且若是张氏好好说也就罢了,自己肯定认真看看,可是她竟然搞这样的鬼祟,把自己当傻子盯着!
想着她理也没理张氏,转过头来向前一阵狂刨,专门在草的半腰处刨断,偏就不去铲草根,你不是能盯么,那你就慢慢盯着好了,把我刨断的都重铲一遍。
张氏还不知道她生气,在她后面一个劲叫:“月啊,你这咋弄的,断的越来越多了,你看看,铲得不干净,铲快有什么用……”
姜采月更气,铲尖一偏,便在玉米根下的土皮里割进去一半,暗想这样暂时玉米还站着,只要大风一吹,沿这口子便裂开,整株玉米就断了,如果自己这样割到头,她家这一条垄的玉米就瞎了。
可是她想想又有些不忍心,自己来帮忙铲地是看大舅的面子,又不是看大舅妈,自己这样祸害玉米,是出了大舅妈的气了,可是大舅不也一样亏?自己心里不舒服不帮他们就了,犯不着这样搞。
于是她把锄头一收,说道:“大舅妈,我忽然想起来,我哥的田也没铲完,我还是回家帮他铲去好了,你们这自己慢慢刨吧!”
说完横着钻出玉米地,到旁边的谷地里向回走。
看着她走了,张氏在田里小声嘟哝:“这丫头是抽啥风,来帮干活,一根垄没铲到头儿就走!”
孔秋芳在她后面说道:“都是你,换啥垄啊换垄,她肯定是知道你啥意思,生气走了!”
张氏说道:“知道我啥意思能咋的,没干好活还不行人说几句了,因为这就能走,啥脾气,真不知道老潘家看上她啥了!”
孔秋芳说道:“啥是老潘家看上她了,是她上赶子人家的,咋天我姑找她回来之后,我还看她跟潘景玉钻苞米地呢,丢死人了!”
张氏说道:“行了,她不干就不干吧,省得让咱家也跟着丢人……”
说完娘俩个又继续铲地了。
姜采月堵了一肚子气,回家的时候也忘了走后街,到村头,顺脚便走上大舅家门前的那条街,也就是潘景玉家屋后那条路。
潘景玉家的门是朝北开的,也在这条街上。她过了孔继德家没多远,就来到潘景玉家门口。
走到潘家门口前一步的时候她还没什么感觉,可是向前踏了一步,与潘家门平行,她的心底便不知被什么触动,习惯性地转头,向潘家院里看去。
等到一眼看到,这里竟然是潘家的时候,她一阵恼火,在心里嘟囔道,看到看啊,潘景玉不是个好东西,别再看了,也别再惦记了,没什么好的……
想着她便要大步过去。
可是这时候潘景玉的娘齐氏正要出来倒脏水,见到姜采月从门前过,还在向院张望,她连忙放下水桶跑过来,叫道:“采月采月,家里有人,别走啊!”
姜采月转头看了一眼,木前脸说道:“我还有事,我要回家,当然要走了。”
“哎呀,你这孩子,这是怎么了……”
齐氏一边说一边过来拉住姜采月,说道:“月儿,是不是你娘打你了?我和你潘叔早就说,你不该和你娘回去啊,你和景玉走得远远的多好,等到以后啥时候生完孩子,啥时候再回来,到时候你娘不让同意也得同意了……”
姜采月听了更加恼火,心想难怪潘景玉那么不是东西,要和自己“生米做成熟饭”,原来他娘就是这么想的,这一家人还真凑和了,全都不是东西!
想着好哪听了他甩开齐氏的手,说道:“行了婶子,你还是别在这儿教唆我了!把我教唆的跟了你儿子,你们家是随心了,可我娘呢,好好的一个闺女,就被你们白捡了?!”
说完转身提着锄头就回家了。
齐氏看着她带着怒气的身影发呆,心想这丫头是怎么了,咋突然变这样了,就在被好女浴找回家之前她还说,不图潘家一方钱,只要景玉对她好就行,这怎么又说到白捡不白拴了?
她正发呆,潘福光也从院里子出来,问道:“景玉娘,你干啥呢,倒个水这半天,锅里粥都溢了!”
齐氏没心思理锅里的粥,说道:“哎呀,溢了能咋的,那么大的锅,还怕它溢到外面是咋的!你不知道,刚才姜采月又从咱门口过了!”
潘福光也来了精神,说道:“咋的,她又来找咱景玉了?”
齐氏摇摇头,说道:“不是,好像就是路过,我让她到咱家来,她说啥也不来,还说咱们想白捡她当儿媳妇!”
潘福光眨了眨眼,说道:“她咋会这么说呢,她从前不是说,咱家没钱拿聘礼就不拿了,她只相中景玉的人,这咋又变卦了!”
齐氏说道:“还不是被她娘给挑唆的!也知道跟咱们计较钱财了!”
潘福光恼火道:“特么的姜老大媳妇真不是个东西,你当正经娶媳妇,咱们能要她闺女啊!”
齐氏说道:“你就别说那些了,现在都闹到这份儿上,如果咱们差钱拿不出来,让他们的俩的事黄了,不得让村里人笑话,我看还是准备点聘礼,去到姜老大家说和说和,把姜采月接过门吧!”
潘福光说道:“你说得轻,哪有那么多银子给她家!”
齐氏说道:“你想啥呢,我就说弄点聘礼,拿去让姜老大媳妇脸上好看就行,又没说给她家彩礼,再没钱还能连聘礼钱都拿不出来!”
潘福光这才恍然,说道:“哦,那行,聘礼又买不多少东西,真能换个儿媳妇来划算……”
说完两人把脏水倒了,回到屋里翻出点银子,一直到城里买聘礼去了。
姜采月回到家,见嫂子也和二婶等人在二婶家门口坐着,娘也不在家,她便把锄头放下,到下屋里找了一个旧筐,提着向后山走去,也采蘑菇去了。
见她出门,柴氏问许氏,道:“春姑,你小姑子这是帮你们铲地去了?咋这么早就回来?”
许氏说道:“帮我们铲啥地,人家和舅亲,帮舅家铲地去了,只是不知道为啥,这么早就回来,看这样儿也是出去采蘑菇了,人家娘俩要指着采蘑菇发财呢!”
第10章 登门提亲
或许是接连生了两场气的原因,姜采月今天的运气也差,到山里走了一大圈儿也没采到一个蘑菇,便出山到田边揪起猪草来,揪了满满一筐拿回家,把猪喂饱了,便又进屋做饭。
先闷了些高粱米,然后又把之前娘采回来的蘑菇捡了些回来,用水氽了,放了些青葱小蒜拌了,反正连油都没有,煮的和拌的也没大区别。
她这里把饭做好,孔氏便也回来了,这次虽然她换了大一号的土篮子,可还是采了满满一筐。
姜采月见了奇怪地问道:“娘,你是在哪儿采这么多,我到山里转了一圈儿,一个都没采到!”
孔氏说道:“我在北山东边的松树地里采的,你到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