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生财娘子》-第1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们四个人,每人投一票,决定最后是否搬到县城里去生活。”阿瑜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开始听听家里其他成员的看法。

      “我想去。”小姑子陈瑶婷一听要搬到县城里面,立刻乐开了花,“县城多好呀,我们搬过去之后,就可以天天逛街了。县城里面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天天都不会闷,多好呀!”

      阿瑜白了她一眼,“你呀,就想着吃喝玩乐,住进县城后,那里的客人更多,店面也比原来的茶寮大,以后每天都会很忙,你可没时间天天想着玩了。”

      公公陈贵提出不同的看法,“我不同意!那县城有啥好的,人生地不熟的,咱们茶寮的生意才刚好起来,搬到那里之后,一切要重新开始。你确定搬到那边,赚的银子比这里更多?”

      “阿爹,若是你担心别的,还有可能。但是县城里面人多,喝茶的人多,舍得花钱的人也多,而且我最近还研究出几个新的花茶和糕点的名单,想要不赚钱都难。”阿瑜向陈贵劝道。

      儿子陈锦鲲也帮阿瑜说话:“爹,阿瑜说得对,搬到县城里面之后,生意只会越来越好。而且县城离书院也近,以后只要我功课不忙,都可以回家中看看,再也不用担心要好几个月才能回家一趟。”

      婆婆李氏一向是个拿不定主意的,但是一直最心疼儿子。陈锦鲲考中县城书院自然是好事,但这也意味着要好长一段时间见不到儿子。既然小儿媳在县城里面买下店铺,一边可以照顾生意,一边可以见到儿子,一举两得,岂不是两全其美。

      她犹豫一下,又问阿瑜:“咱们到县城里开茶铺,真没问题?”

      “阿娘,万事开头难。当初咱们在这山路上开茶寮,不也是一波三折,最后不还是让我们开成了?谋事在天,成事在人,只要我们一家子好好努力,就不信咱们不能在这县城好好生活。”

      陈贵抽了一口水烟,皱着眉头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算县城比这里生意好,但咱们过去,这山路上的茶寮丢下不管?还有咱们的那些田又怎么看管?我跟你娘从小在这里长大,舍不得这片山水呀。”

      “阿爹,咱们村子离县城也不远,以后若是想家,回来住上几日便可。那些田反正有佃农在种,我们只管每年来收租便可。至于茶寮嘛,村子里的王阿婆和林大伯都有想接手的意思,我们只需要寻个价格好一点的转手便可,勿需担心。”

      陈贵本来是不想去县城的,可听阿瑜这样一说,却发现她早有准备,心里更是闷闷不乐起来。

      李氏想着搬到县城之后,方便见到儿子,便认同的说:“阿鲲是咱们家里最有出息的。为了阿鲲,吃再多苦、受更多累,我也愿意,更别提搬到县城里生活。既然阿瑜早就准备好了,我相信阿鲲,更相信阿瑜,咱们就说好,一块搬进县城去住吧。”

      四个人三个投了赞成票,相对于陈贵来说,同意或反对都无济于事。

      陈贵心情不悦,觉得这么大的事都是小儿媳拿主意,一家人都没有把他这一家之主放在眼里。

      他也不言语,拿起水烟袋就闷闷的蹲在门口抽起来。

      阿瑜看出陈贵的心事,走到门边轻轻劝道:“阿爹,此事只是在商量之中。我只是喜欢处处想在前头,怕万一真的打算搬家,凡事没有准备,所以提早做准备。其实搬不搬家,还是要一家人说了算。阿鲲年纪小,怕是到了书院那边不适应,咱们在县城的店铺离书院也不太远,以后想照顾他也方便。若是阿爹真的不愿意,此事也就算了,当阿瑜没有说。”

      其实,对于家中的这个独子,不但婆婆李氏喜欢,公公陈贵也是心疼得紧。只是陈贵平常性格不外露,乍眼看上去像个闷葫芦,既然搬到县城对儿子有帮助,陈贵又有什么不乐意的。

      他只是不喜欢儿媳妇在家里的地位越来越重,眼看都超过他这个公公。听阿瑜劝说几句,最后也点头同意。

      一家人确定要搬家后,阿瑜就开始盘算起来。

      家里还有三百两银票,五十八两现银,除去装修要用去的三十五两,搬过去还要置办一些新的用品,怕是还要用一部分银子。

      若是以十五两的银子将茶寮顶给别人,搬家的钱倒是有了着落。那样一来,陈家就可以满打满算,带着三百两纹银去县城创业。

      就算他们的茶铺生意再不济,一个月至少也应该有五两银子入帐,省吃俭用一点,一家人的日常开销也应该足够。

      而且,有阿瑜在,也不可能让茶铺生意不好。

      在想到搬到县城之前,阿瑜就盘算过,县城里面有数千户人家,上万户人口,远远大过在山路上来来往往的上百号人。有这么多的人流量,就不愁茶铺的生意不好。

      阿瑜也仔细观察过,发现县城的人有两大嗜好,一是听曲,二是喝茶。

      古代人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平常闲来无事,喝茶听曲就成为他们打发时光的最好方式。

      阿瑜家开茶铺也近半年,多多少少积累一些经验。如果经营别的项目,阿瑜还没有把握,但是开茶铺她有信心做得比别人更好。

      在确定实施计划之前,阿瑜对自己在县城的茶铺有好几套方案。前世她是个理财顾问,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让钱生钱,可惜自己穿越到这一世,一直呆在这小山村里,感觉没有太大的施展空间。

      这下子好了,搬到县城里面,她有更多发挥的机会,能让陈家从山村里面的小富之家,慢慢变成以后县城里的小康之家。阿瑜相信,她能够带着陈家人,让日子越过越好。

      阿瑜回到房间,发现一家人已经开始行动:李氏带着陈瑶婷开始收拾进城的衣裳,而陈贵也整理起家里的地契,陈锦鲲则收拾自己房间的书。

      阿瑜看着陈家人满意的笑一笑,然后转过身,打算去找之前想盘下茶寮的王阿婆和林大伯,今天就把转让的事情谈下来。明天开始开新卷,女主要转战县城,在下一卷里将会有更多的人物,故事将会更好看,敬请期待中!

      正文 第一章左邻右舍

      “左边这里放柜台,右边这里放十六张桌子。门口还要再放一张,另外柜台旁边加个柜子,用来放刚做好的糕点和小吃。”

      一大清早,阿瑜就在县城的新店铺里忙碌着,设计着将来店铺里的摆设。

      这店铺本来是由六家小店面组成的,按阿瑜的吩咐,花三十两银子将店面打通,不但地方变得更宽敞,而且还可以匀出一小部分地方住人。

      前面开店营业,后面小家小院,也挺方便。

      “那柜台和桌子我可要樟木做的,要用上等的漆料,可不能给我做得太寒酸了。”

      “晓得,晓得,十六套桌椅外加一个柜台,一定会做好。”

      “再加上后面房间的两张木床,也一并给我做好,算一算,得多少钱?”

      木匠店的老板眼珠子溜溜一转,马上报出一串数字:“十六两八钱。”

      阿瑜马上假装很惊讶,把嘴巴张得老大:“你这价格,可比隔壁街卖红木家具的刘大叔还要贵。人家的材料可是稀罕的红木的,才不过十五两,你这几张桌子两张床,就要十六两。莫非一张桌子算我一两银子?”

      “哪有哪有,他家的红木家具也就面上一层是红木,底子其实是桑木做成的,一点儿也不结实。你要是嫌贵,我就跟你算便宜一点。”

      “十二两,三天内交货。”

      那木匠老板现在才发现阿瑜的老道,“十二两,这也太少了。小老板娘,你再加一点吧。”

      “你开价比别人高,做得又比别人慢,要想生意好,也得让人心服口服才行。十二两,不能再加了,我允你六天内交工,否则我就找别家了。”

      木匠老板这下子才算见识到阿瑜的砍价功夫,虽然不是很情愿,但怕真的丢了这笔生意,只能欣然接受。

      陈锦鲲见识到小媳妇的砍价能力,觉得真是大开眼界,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木匠老板的那句“小老板娘”。

      将来他若是子承父业,便是未来的小老板,而阿瑜自然是他的小老板娘。这样光是想想,都觉得挺美。

      阿瑜张罗着店铺开张的事情,而陈贵一家子则忙着搬家后的事情。

      阿瑜以六十八两的价格,买下一套带小院和水井的宅子,离着他们家的店铺不算远,走路三分钟就到。

      陈贵一家对这宅院很是满意,进进出出的忙着整理东西。陈贵在整理几个孩子的卧房,李氏则忙着把厨房收拾出来。

      小姑子陈瑶婷则看着院子里的那棵粗壮的大树很是好奇,细声问道:“娘,这院子里的是棵什么树呀?”

      Ç¡ºÃ°¢è¤Ã¦ÍêµêÆÌÀïµÄÊÂÇ飬ͬ³Â½õöï×ßÁ˽øÀ´£¬Ìýµ½Ð¡¹Ã×ÓµÄÎÊÌ⣬»Ø´ðµÀ£º¡°ÄÇÊÇèÖ×ÓÊ÷£¬Ã¿µ½°ËÔÂÖÐÑ®¾Í»á½áèÖ×Ó¡£¡±

      陈瑶婷眼睛一亮,马上笑嘻嘻的说:“那真是太好了,以后到中秋节都有不要钱的柚子吃了。这院子真好,有水井,还有大树,比咱家原先的房子要好。”

      李氏从厨房里面走出来,一点陈瑶婷的小鼻子,笑骂道:“你这个小馋猫,天天就想着吃,迟早把你吃成个小胖子。”

      陈瑶婷一听,不乐意了,“哼,我才不会成为小胖子呢。”

      阿瑜心里一笑,心说,不管哪个朝代,这女孩子都不喜欢变胖啊。

      陈瑶婷是个女汉子的性格,听母亲李氏这样一说,倔强的跑出去玩,刚跑出去没多久,就看到她一脸惊慌的跑回来。

      阿瑜顿觉有些古怪,忙问道:“怎么了?”

      陈瑶婷咋咋呼呼的对家人说道:“我……我刚才看到……小肉球了!”

      这‘小肉球’还是阿瑜叫起来的,因为不喜欢村中首富吴方和他的儿子吴志伟,且两个人的体形又圆圆滚滚,所以阿瑜才给他们起了这样的绰号。

      ‘大肉球’是吴方,这‘小肉球’自然是吴志伟了。只是吴方上回因为做假鹿茸酒的事情,举家逃走,莫非他们没有跑远,躲到这县城里面来了?

      阿瑜皱了皱眉头,问陈瑶婷,“你在哪里见到他的?”

      “就在咱家门口。”陈瑶婷一指屋外说。

      阿瑜几步走到屋外去看,就见离自家院子不远处,确实有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而且那孩子还很调皮,拿着脏兮兮的泥巴就往自家墙上扔。

      阿瑜走过去,喊住了他:“你是哪家的孩子?为什么要往我家墙上扔泥巴?”

      那孩子却不理会,还对阿瑜做个鬼脸,然后跑远了。

      借那个做鬼脸的功夫,阿瑜也看清楚那小男孩的脸。身形确实也挺胖,跟‘小肉球’有几分相像,但那分明是另外一张脸,不是吴方的儿子吴志伟。

      阿瑜这才算松下一口气,她不是怕吴家,只是若是又在这县城遇上他们,以他们家以前的过往,只怕在这县城又要有一场恶斗。

      前世里徘徊在富贵豪门间的勾心斗角,她有些厌倦了;这一世穿越到这个世界,她只想带着一家人好好的过日子。

      等阿瑜重新回到院内,发现家里居然来了客人。

      一对穿着朴素的中年夫妇,带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坐在自家院中。

      陈瑶婷一看阿瑜来了,忙给阿瑜介绍:“阿瑜,这是隔壁的糖叔、糖婶,还有糖姐姐。”

      “糖叔?”阿瑜头一回听到这种称呼,感觉有些惊讶,这世界上还有姓糖的吗?

      “你这丫头,就会给人瞎起名。阿瑜,这是住在咱们隔壁的张大叔,也在我们店铺的那条街做买卖。”婆婆李氏解释说。

      阿瑜后来才知道,这糖叔是专门做糖人的,租了一家小店铺,离她家店铺不远。店里卖红糖、白糖、冰糖,顺便还卖些五谷杂粮,偶尔接一点刺绣的活做做。

      陈瑶婷一听张大叔是做糖人的,便给他起名叫“糖叔”。

      糖叔还有一个女儿,比陈瑶婷大一岁,长得文文静静,模样乖巧,跟陈瑶婷倒是挺投缘。

      “阿瑜,糖姐姐比你小三岁。以后要是你忙的时候,糖姐姐会跟我玩。”陈瑶婷美美的说。

      “你呀,天天就知道玩。人家阿瑜才比你大几岁,已经能够操办起一个家。”李氏嗔怪的白了她一眼。

      陈瑶婷调皮的向母亲吐一吐舌头。

      ¡°Õâλ¾ÍÊÇÄãÃǼҵĹ«×Ó£¿¡±ÌÇÊå¿´×ÅÔºÀïµÄ³Â½õöïÎʵÀ¡£

      提到自家的儿子,陈贵很是自豪,回答道:“正是。犬子不才,今年十三,刚刚考中春试,马上要到县城书院上课。”

      糖叔忽地眼睛一亮,看向陈锦鲲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欣赏:“果然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令公子倒是跟我女儿同年。不知道是否订亲?”

      阿瑜听他这样问,忽然觉得胸口有些闷,再一转头,发现糖叔的女儿正用一双【创建和谐家园】辣的眼睛瞅着陈锦鲲。

      那一刻,阿瑜莫名有些不快。

      “咳咳咳,犬子已经有婚约。”陈贵轻声说道。

      糖叔这才眼神黯淡下来,有几分扫兴的说:“也是,像令公子那样的锦绣人才,早就应该有心宜的姑娘才是。”

      可是,阿瑜看到那位糖姑娘似乎并不死心,还是眼神灼灼的看向陈锦鲲。

      阿瑜看着糖姑娘目不转睛的眼神,不知道怎么搞的,忽然觉得心情不好。今天开新卷了,希望大家能喜欢,明天立秋,祝大家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运气越来越好,嘿嘿!

      正文 第二章小本经营

      “阿瑜,你裙子上哪来的泥泞子?”陈瑶婷眼尖,阿瑜进来没多久,就发现她的裙子有些脏。

      阿瑜这才低下头一看,果然,自己新换上的紫红色罗裙下摆上溅了好几点泥泞子。

      “恐怕是刚才被门口那胖胖的小孩给弄上去的。”阿瑜轻声说,她用一块棉布沾上一些水,想把那泥泞子擦掉,却怎么也擦不掉。

      “你说的怕是隔壁钱叔的儿子,钱叔是开医药馆的,他的店铺也在我们那条街。钱叔没有媳妇,每天做生意,儿子也没人管,那小子平常淘气又不听话,很是讨人嫌。”糖叔听完插嘴说。

      糖姑娘走过来看一眼阿瑜的裙角,跟阿瑜建议说:“这种泥泞用清水擦不干净,要用皂角,或是菜油滴上几滴,再和上水用力擦,才能洗干净。阿瑜姐姐若是不方便,就交给我来帮你洗吧。”

      阿瑜忙应道:“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

      她看见这位糖姑娘长得皮肤白皙,五官清秀,说起来话来细细柔柔,很有几分小家碧玉的味道。

      “你家闺女还挺会做家务事。”李氏随口夸赞道。

      糖婶笑着说:“这丫头除了女红做得好,啥也不会,我们还为他找婆家发愁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4: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