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将军抢亲记》-第4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三两步走到江柔跟前,扬起脚就要踹。

      江柔趴在地上,见他一脚过来,立刻翻转身子,作跪伏状,把小安安护在怀里。

      能做劫匪的,那也不可能是什么善男信女,见江柔护了孩子,心中更怒,干脆连大人带小孩儿一起踹。

      男人的脚大,力气又足,一脚虎虎生风,速度快得都能看到残影。

      江柔的小身板,要是被这一脚踹实了,不死也要去半条命。

      劫匪的大脚仅有一指的距离就要挨上江柔的腰,千钧一发之际,斜刺里突然伸出一只脚,拦住了他的攻势。

      那只脚来得不声不响,先前竟然没有一点征兆,就这样如同见鬼了一样突然出现,仿佛是没用什么力气,但劫匪头子如此有力的一脚过去,竟然没能撼动他分毫。

      明明就是在江柔腰际不到一指的距离,却怎么也无法再前进分毫。时间仿佛静止了一样,劫匪头子转头一看,只见一白衣男子站在他身侧不足两步之处,单脚离地,却站得稳如泰山。

      正是那只脚的主人!

      萧正卿的头总是微微仰着,加上身量本来就高,看人的时候总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这不仅是身高上带来的优势,更是与生俱来、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一种贵气。

      劫匪头子走南闯北多年,几曾这样三番两次的被人拂去脸面?再见萧正卿竟然还敢拿鼻孔对着他,早已多重积攒的怒气勃然爆发,撸起袖子就开骂,“他奶奶的,这是哪里来的龟孙子,小爷办事也敢逞英雄,活得不耐烦了吧?”

      骂完了,手往后一伸,对手下吼道:“小爷的刀呢?拿刀来!”

      话一说完,就有人递了刀来,劫匪头子劈手拿过,比划了两下,挽出一个刀花,朝着萧正卿的脑门儿砍过去,摆明了是想把人一刀砍成两半。

      萧正卿八风不动,等刀到了跟前的时候,没人看见他如何动作,只觉得眼前一花,对方就如同鬼魅一般躲闪开了。

      劫匪头子一刀劈了个空,还没站稳,后背突然被踹了一脚,他脚下重心不稳,向前扑倒,摔倒地上,刚好跟江柔摔了个肩并肩,并且啃了一嘴泥。

      江柔愣愣的,半响没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等看清身侧劫匪头子的脸,才突然醒过神来,吓破胆般尖叫了一声,抱着小安安连滚带爬的远离刚才趴的那块儿地。

      那伙劫匪见老大吃了亏,江柔一动,就立刻涌上去,想要拿人质。

      众劫匪还没做好架势,只听到一声马儿的嘶鸣,哒哒的马蹄声传来,背后生风,急急转头去看的时候,只看见两只马蹄高高扬起,对着自己踩踏了过来。

      众劫匪立刻就地一滚,四散开来。

      许负跳身而起,在马背上一踩,借了个力,直接飞跃到江柔面前,拽住她一只胳膊,将她扯到张姚氏身旁。

      落脚的位置不偏不倚,既是张姚氏身旁,又是萧正卿背后,他自己再往江柔身前一挡,两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儿就被他们护在了中间。

      许负把剑往身前一横,面无表情,对一伙劫匪道:“你们是滚,还是死?”

      口气不可谓不大。

      劫匪头子从地上爬起来,站到一众手下前头,与萧正卿和许负持刀相对。

      此刻他也有些犹豫。

      刚才怒气冲了脑壳,只顾着撒气就好,现在一冷静下来,回忆刚才两人的身法,简直可以用快如闪电来形容。

      他行走江湖多年,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有些人看起来平平无奇,其实最不是省油的灯,更何况眼前这样两人,分明就是不好惹的样子。

      可是转念一想,再不好惹又如何?

      对方只有两个人,而自己有数十匪徒之众,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他们区区两人,难道他们还能先怕了不成?就算车轮战,也能把他们耗死在这儿!

      心中拿了决策,下一步便是行动了。

      劫匪头子只踟蹰了一瞬间,而后觉得怎么都是自己的胜算大些,也不废话,直接对后方就是一声大喝,“兄弟们,上!今天给老子弄死这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回寨子重重有赏!”

      一伙劫匪有了物质上的鼓励,精神上就更有动力,手中的刀枪棍棒高高一举,一冲而上。

      这么多人气势汹汹而来,萧正卿和许负也不慌,站在原地没挪动一步,脸上甚至没有一点即将打架的紧张神情。

      唯一的不同,也只是萧正卿原本两手空空,只眨了个眼的功夫,不知怎么手中就多了一柄剑。

      那剑的剑身极细极薄,锋利非常,仔细一看,竟然是从他腰间的软剑鞘中抽出。

      这是一柄软剑,缠绕在他腰间,软剑鞘上的花纹和他身上的衣裳相得益彰,不特别注意,还以为只是寻常的腰带。

      直到利剑出鞘,才发现其中的关窍。

      萧正卿和许负一人站一个方位,距离掐的刚刚好,既能迎敌,又能形成一个保护圈,若有人想动江柔和张姚氏,那就务必先拿下他们二人。

      换句话说,除非他们俩死了,否则是不可能绕过她们抓住两个女人。

      人人都以为,萧正卿和许负不过两人,抵挡近百匪众,无论如何都是天方夜谭。

      匪徒们刚一动作,还没能把两人怎么样,只见许负两指放在口中,吹了声尖利的哨,官道两旁突然蹿出一队黑袍剑士,冲着一众匪徒而去,他们行动反应极其迅速,犹如疾风掠过,剑招大开大合,下手狠辣无情。

      这一队剑士衣着相同,行动统一,脚步整齐划一,大约二十余人,个个武艺高强,都是以一挡十的好手,绝不是一般匪徒之流可以匹敌,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击败匪徒后,又训练有素的往官道两旁退回。

      如同他们来时那样,毫无征兆,如同从未来过。

      如果不是这一地缺胳膊断腿,满地打滚的劫匪,众人只会怀疑自己做了一场梦。

      往他们退去的道路看去,只有一片茫茫绿树成荫,哪里有什么黑衣剑士?

      ------题外话------

      一到周末我就浪得没边儿了,更新极其不稳定,我悔过……

      我发现好多宝贝儿都讨厌萧正卿,一首《凉凉》送给他……

      第一卷 惹不起

      萧正卿这次是秘密出京,为了隐匿行踪,行事要尽量低调,所以这伙匪徒虽然缺了胳膊断了腿儿,却没有一个是丢了命的。

      那伙黑衣剑士是萧正卿为了找江蕴,从萧家带出来的。

      ËµÆðÏô¼Ò£¬ÔÚ¾©ÖÐËãÊÇÒ»¶äÆæÝâ¼Ò×å¡£

      ÕâÀïµÄÆæÝâµ¹²»ÊDZáÒ壬¶øÊÇÐÎÈÝÆäÌØÊâÐÔ¡£

      自古一门多将,一门多官的事情都不少见,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如果是个官,怎么也要想办法把子子孙孙都弄进庙堂里,多多少少也能替自己分些权过来。

      比如沈家。

      沈十三的爷爷是个将军,他就想办法把儿子也弄成了将军,沈十三的爹又想办法把沈十三弄成了将军。

      祖传将军!

      但你没见过老子是个将军,却把儿子弄成文官的吧?

      更没见过老子是个文官,培养出来一个武夫的吧?

      耍枪弄棒的肯定瞧不起舞文弄墨的,反过来也是,满腹诗书的肯定瞧不起动粗耍横的,家庭环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所以朝堂上一般都是老子做大武官,儿子做小武官,或者老子做大文臣,儿子做小文臣。

      而萧家却是一个意外。

      萧正卿的爷爷萧太师,硬靠才华和过人的情商,一步一步从最底层爬到天子之师的位置,在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肩负着教育未来天子的重任,算是个文官。大秦律例,官家不可从商。

      你说太师府的公子哥儿们,不能经商,总不能去插秧吧?那就只能让老爹在朝中谋个差事,不论官大官小,有实权没实权,那好歹也是一份差事。

      至于能不能往上爬,那就只能靠你自己了,萧太师虽然是皇帝的老师,那说到底也是个臣子,上边还有皇帝压着,要是朝中重臣的位置都让你一家包揽了,这算个什么事儿?

      萧正卿的爹和几个叔叔伯伯也无一例外,在朝中担任着大大小小的文官。

      文武百官并不是一个量词,实际上朝中大臣远不止百人之众,百官,是往小了说。

      所谓龙生九子,各个不同,萧太师的子孙辈,有的手握实权,也有的只能靠俸禄混口饭吃。

      还是吃不饱的那种。

      对于这些混日子的官二代,皇帝直接视而不见,反正朝廷也不差这一个两个的官位,那就养着呗,又不是养不起!

      而萧家风光的原因,除了有一个萧太师,还因为培养出了一个萧正卿。

      萧正卿是萧家孙子辈里面最出息的一个,但他这个出息,完全出息过了萧太师的想象。

      因为他打死也想不到,自己满门都是文官,最后竟然养出了一个武臣!

      还是手握实权的那种。

      羽林军林右卫负责宫闱的安全,林左卫位负责京都的安保,萧正卿统领林左卫,可以说皇帝的命都在他手下了。

      你说他权利大不大?

      但正因为职位特殊,树大招风,多的是人想要他的命。

      所以……不带人手出来,那是不存在的!

      可就算带了人手,也不能高调突破天际,这里是官道,如果这里死了人,还是一堆人,不论死的人是何种身份,那官府都是要追查的。

      他秘密出京,如果牵涉到官府,会徒然生出许多不便来。

      黑衣剑士撤退后,宽敞的大道上,一伙匪众躺在地上哀哀叫唤,路人们试探着放下抱头的手,缓缓站起身来,观望着情况。

      那伙黑衣剑士,明显就是为了护卫眼前这一黑一白两个男人而出手,现在已经没有匪徒之患了,只剩下面前这两个男人。

      他们是能走了……还是不能走?

      能走的话,发个话呀!

      江柔还是有些惊魂未定,她战战兢兢的看着萧正卿。

      这个男人她还记得,当初在奉新郡曾提出过要跟她同行,现在出现在这里,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人为。

      如果是巧合,那没什么好说的。

      如果是人为,自己身上也没有什么贵重物件,值得让他尾随这么久……

      一时间,她不敢先说话。

      她不说话,萧正卿也看着她,看着她……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抖。

      他从奉新郡就跟江柔,直觉她跟江蕴的关系不一般,后来京城的消息传来。

      她竟然是江蕴的妹妹!

      江柔。

      江蕴。

      他早该想到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线索断了。

      有心点打听就不难知道,江柔是在奉新被沈十三弄回来的,不论是抢来的还是救回来的,总之,她和她的家人一定是走散了。

      奉新郡不在战后重建的城池名单中,这也意味着,她很有可能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人了。

      之所以还跟着她,是因为,她去的方向……是襄阳。

      而探子探寻江蕴的下落,线索正好指向襄阳。

      反正目的地都一样,那索性就跟着,万一还能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说不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6: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