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福全和常宁的心理状态毫无疑问的同步了,他们都是皇阿玛眼中的哪根草,谁都不爱的!
图海也被眼前场景给弄得有些尴尬,这些王爷们虽然都确认了圣旨,可是圣旨上的内容,他们确实提都不提,图海抬头看了看康熙也是一脸莫测的样子,便知道,这件事这时候解决不了了。
而且图海对于圣旨里的内容也是觉得有些不妥,只是他身为臣子,不可能让先皇改变主意。
因此就顺坡下驴不再提,图海继续说道:“皇上,各位王爷,奴才之前说的太后谋害静妃母子一事,因只有奴才一个证人,所以找不出更多的证据,此事存疑,奴才不敢多说。”
图海这话一出,就连太皇太后看向图海的眼神都不对了,太皇太后见图海这么说,是要放太后一马了。
不过太皇太后也许是情急之下,有些乱了分寸,自然没有发现这些个宗室大臣们互相使眼色的场面。
而图海嘴角也是勾起一抹讽刺的笑容,在场的各位是只讲证据的人吗,即使他拿不出证据,可是在场的人都基本上已经信了他的说辞,至于证据,对于这些上位者来说,自有心证。他刚才那么说不过是谦虚之词而已,哪想到太皇太后这么激动,看来太皇太后真的老了,一点儿也没有当初的精明了。
图海没有理会在场的人各自含义不同的视线,继续说道:“先皇驾崩之时,奴才有些猝不及防,所幸先皇给奴才留了一些人手,奴才就借着这些人查出了不少证据。
当初先皇驾崩之前,还未染上天花的时候,太后的在宫中动作频频,奴才相信这并不是巧合,接着奴才又让人查了太后身边的人,巧合的是,太后在先皇驾崩前,曾经见过一个蒙古来的喇嘛,这个喇嘛据说精通医术,十分了得,最擅长的是治疗天花。”
第一百八十章 顺治死因
图海的话一说完,整个乾清宫都是‘嗡嗡’的吵闹着,前头也说过了,满人最害怕的就是天花,他们入关以来有不少人都被染上天花,然后死于非命,只是天花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他们十分迫切的希望有人能治疗天花。
天花的传染性极强,以前因为天花而致死的人不在少数,就连顺治名义上也是死于天花,更别说他们这些宗室大臣了!上位者拥有了权力,对死亡的恐惧却不必普通人少,因此如今听图海说有人能够治疗天花,他们哪能不激动?
就连眼前说的先帝死因这样的话题,也没让他们放下这个心思。所以恨不得让图海立刻说出那个喇嘛是谁?
图海接下来说的话却是让他们打破了幻想,图海不管眼前众人热切的视线,说道:“奴才特意去查证了一番,那个喇嘛只是一个招摇撞骗的人,甚至他的真实身份也并不是一个喇嘛。”
图海的话一出口,众人的失望之情几乎可以弥漫整个宫殿,就连康熙也是被吸引住了,毕竟虽说得过天花的都不会再得,但是谁又能保证毫无问题呢?因此康熙也是想知道这个问题,只是图海的回答也让康熙失望之余,又松了口气。
众人都知道,康熙当年之所以能战胜福全常宁等人,一举登上帝位,除了太皇太后支持外,也是因为天花的威力实在太大,除了他得过天花,大概不会再得以外,其他的皇子都不具备这个优势,康熙才被顺治认可,登上帝位。
若是有人能够治好天花,那么他身上的光环要少不少,即使康熙自认英明,也难免会生出这样的心思。
当然康熙这一点小心思众人都没有发现,只是直直的盯着图海想要从他口中在知道什么详情。
图海见众人要他解释,就道:“奴才对于医理有些粗通,因此奴才听说了天花能被治好的传闻之后,是十分不屑的。
只是当时奴才因为先皇驾崩的突然,心里难免存着一点儿希望,想着若是能治好天花,也算是大功一件。”
图海的心态常人都有,若是身边有亲近的人因为某种病症去世,之后不由自主的也会关注到同类的事情,不管他信或者不信。
当然图海这里到没有说真话,当时他听了就觉得这件事有猫腻,甚至根本没有觉得这个喇嘛能够治天花这件事是真的,只是在乾清宫,图海难免要修饰一下用词。
接着图海又道:“只是奴才继续查探之后却发现,这个喇嘛身上有不小的问题,奴才当时知道这位喇嘛是来自蒙古,只是奴才与蒙古那边始终有着联系,这等大事应该会有消息传来才对,毕竟蒙古也怕天花,甚至比京城的人更怕!”
图海的语气十分肯定,众人却没有觉得他说的不对,想也知道,他们这些入关的满人尚且还有精通医术的太医们治疗,而蒙古人不仅笃信长生天,而且他们也有不问医药的传统,就和苏麻喇姑一样,她出生以来,也只是在之前那次地震之后被太皇太后赏了一碗药,就是这样苏麻喇姑也不愿意喝药。
其实嫁进清廷里的蒙古妃子们大多已经改了这个传统,就比如太皇太后,可仍有不少人仍然遵守。
由此可见,蒙古的医疗水平会有多差,毕竟你不能指望从来不会喝药的蒙古,会有很多医术高超的大夫。
甚至现在极为有名的蒙古大夫都名扬天下,只是这些蒙古大夫都是兽医,蒙古人生病时不喝药,可是蒙古的牲畜却是要喝药的,也就是这些被称为蒙古大夫的人主要的工作。
可想而知,医治牲畜的蒙古大夫,开始给人类治病,那绝不会是什么好事,而在座的人大多都是打过仗的,也见过蒙古大夫治病的场面,怎么也不觉的蒙古会出现这样医术十分好的人。
图海又说道:“只是接着奴才就发现这个喇嘛竟然溜了,这下奴才更加觉得他有问题了。
奴才又细细查探了之前曾经被那个喇嘛哄骗过的人家,发现,那个喇嘛出现的地方,经常会有天花出现,但往往只有几个人中招,这个喇嘛来了之后就很快的把这些患了天花的人治好,然后收取大量的钱财,最重要的是,这些天花的病人,似乎并不传染!”
康熙终于忍耐不住,询问图海,“图海,你说的是真的?”
图海见康熙问及,也没有惊慌,继续解释道:“奴才说的都是真的,而且奴才还命人看护了当时被那个喇嘛治疗过的人,这些年来奴才一直命人监视着,只是奴才发现前几年那次天花时,奴才命人监视的几户人家都再次感染了天花,这些被喇嘛治疗过的人竟然无一幸免。”
此时恭亲王常宁终于忍不住出来问道:“图海,天花还会再次被感染吗?”恭亲王一边询问图海,一边瞄了几眼康熙,意思很明显。
图海见常宁意图这么明显,瞬间在恭亲王身上打了一个‘不可交’的标签,显然这位恭亲王仍然野心勃勃。
只是恭亲王似乎没注意到,裕亲王福全忽然后退了一步,与恭亲王常宁的距离拉开了老远,而坐在上首的康熙眼里也涌动着愤怒的火焰。
图海心里为恭亲王点了一炷香,不过图海面上仍然十分恭敬,说道:“奴才医理并不太好,不知道天花是否会再次被感染,只是那几个被喇嘛治疗过的人,经过大夫再次诊断,说这些人根本没有患过天花。
换而言之,当初那个喇嘛是用了一定的手段,让这些人误以为患上了天花,然后让这些人上交大批金银,当然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是富足人家,他们在给了金银之后,那个喇嘛就给了他们一副看不出什么做的药,让他们服下,所以那个喇嘛也没有留下什么药方子之类的。
只是这些喝过那副药的人,都说里边有一股很浓的酒味,诸位应该知道,大病之人,根本不能喝酒,更何况是天花这样的病症。”
康熙此时沉着脸开口道:“朕记得皇阿玛驾崩之前,是不能沾酒的,皇阿玛当时想要喝酒,只是被太医给劝服了。皇祖母当时也在场,应该也记得吧!”
太皇太后这时候已经完全闭上眼睛不吭声了,正在这时,安亲王却是冒头,说道:“奴才记得,当时奴才在先皇身边伺候,先皇想要喝酒,只是御医不肯,说是影响药效,太皇太后也在一旁劝阻。”
安亲王算是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可信的依据。
图海点头继续说道:“奴才找遍了天下比较奇怪的药方,终于发现了一种很奇怪的药,这种药吃了之后会如同天花病人一般,身体也会变得十分虚弱,不过十分好治,只要在这之后喝点酒就能解除,只是这个药有一点不好,它和阴阳散十分相克,可谓是见之即亡。”
第一百八十一章 找到喇嘛
图海这话一出,众人看太皇太后的视线都十分诡异了,可以说当年先皇之所以一步步的走向死亡的路上,太皇太后好像都插手了,亲自把自己的儿子送进黄泉,太皇太后不是常人啊!
当年阴阳散的事情上,也是太皇太后决定用的,酒也是太皇太后不让先皇喝的,先皇明明有机会康复,可是这机会确实被太皇太后给亲手断送了,这真是惨绝人寰啊!
康熙以及福全常宁的眼睛都是赤红的,看向太皇太后的目光都是恨极了的,也就是康熙身为帝王,稍稍收敛了点。
不过图海心里却是没有之前那样愤恨太皇太后,因为他发现他查到的这些,很可能是太后设计了太皇太后,因为若真是太皇太后动手,怎么可能会留下这么大的破绽,不过这件事图海也根本没有说出来,就算他这次是为了将太后拉下马,可是若能打草搂兔子,将太皇太后也给拉下马,图海自然不会多嘴。
他图海这次可不是充当秉公处理的判官,再说这些皇族斗争也不是讲究的证据,向来是谁强谁有理,如今他能够压下太皇太后的风头,自然愿意将错就错。
图海将错就错的态度别人不知道,太皇太后却发现了,此时太皇太后才发现,自己是小看自己那个儿媳兼侄孙女了,早在几年前,她这个好儿媳就设计了她一把,她到现在才从图海嘴里发现这个事实。
其实当年她知道的是自己这个好儿媳将天花病人用过的东西放到了乾清宫,只是她出于心里某些阴暗的心思,没有阻止,只是冷眼旁观这件事情的发生。
如今听了图海的话之后,她哪能不知道自己是被自己的好儿媳给设计了一把,只是如今她已经不能辩驳。而且就算她辩解不是她做的,在座的人也都不会相信,甚至说,他们根本不需要相信。
不过太皇太后倒是还有一种看笑话的心态,她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好孙儿究竟能不能应付这一帮如狼似虎的宗室们,不过这并不妨碍她看好戏,谁让自己的好孙儿这么绝情呢!
不过图海显然也发现了这帮宗室王爷的打算,自然不会让康熙陷入被动的局面,图海连忙插嘴说道:“当时奴才查到这就发现了不少问题,但是因为奴才并未发现那个喇嘛的踪影,所以一直迟迟未能确认。
毕竟当初先皇去世的时候,奴才并不在身边,不知道先皇是不是因为那种奇怪的药方才患病的,毕竟奴才也只是猜测而已。
直到前几日,奴才在查一些另外的事情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和当年喇嘛长相极为相似的人,而这个人经奴才的仔细调查发现,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喇嘛,只是如今改头换面成为一个官员府里的包衣,这让奴才十分奇怪,毕竟当初那个喇嘛已经通过蒙骗,骗到了不少金银,何至于再做一个奴仆。
后来奴才发现这个包衣身份极为特殊,似乎在包衣里边极有威信,奴才担心这些人另有目的。
可是后来奴才发现那个喇嘛确实是蒙古人,只是不知道为何混到了那些【创建和谐家园】包衣身边,而奴才审问他之后才知道,他是为了躲避当年先皇的事,装扮成一个【创建和谐家园】,企图躲过朝廷追捕。
据他说,先皇确实是服用了她用来坑蒙拐骗的药,只是他不知道太后竟是用到了先皇身上,所以听说先皇驾崩之后,他急急忙忙的逃走了。”
图海没说的是之所以他会这么顺利的逃走还是因为有人帮了他,至于那个帮了他的人这时候根本不宜提起,图海还是知道尊卑的,毕竟他要是说得太多,皇上肯定不会高兴地。
这时候安亲王忍不住开口道:“图大人,你的意思是那个喇嘛已经指认了是太后从他这里拿的药害的先皇?”
图海回道:“那喇嘛只是将药留给了太后,其他的药并没有留出,至于那喇嘛是如何确认先皇是否真的感染了天花,据他说他有一些独门秘诀,能够轻易地发现天花的真假,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安稳的活到现在,毕竟天花肆虐,若是李鬼遇见了李逵,他也完了!”
这些看起来似乎真相大白了,只是这些宗室们心心念念的是想要把太皇太后拉下马,因此安亲王急不可耐的拉着图海问道:“那其他的呢?你确定是只有太后?没有人帮她吗?”
安亲王话里的意思已经十分露骨,明显是觉得太皇太后也脱不了干系。
不过图海却是不想惹事,毕竟他的顶头上司康熙还未曾发话要把太皇太后给收拾了,他自然不能越矩,如今把太皇太后逼到这个程度图海已经心满意足了,毕竟太皇太后的事情关系到科尔沁,要是一个处理不好,就很有可能动摇江山,图海又不是蛮干只顾自己利益的蠢货。
图海轻松的回答:“请恕奴才愚钝,不能查出更多的消息,只找到这些证据,还请皇上太皇太后还有众位王爷见谅!”
太皇太后却是忽然睁开了眼睛,深深地看了图海一眼,心中暗道:“老狐狸。”
不仅是太皇太后,这些个王爷也是同样的感觉,心里几乎同时默念,“老狐狸。”
安亲王见了更加急躁,恨不得从图海嘴里掏出什么点什么,只是康熙却是看够了,说道:“既然已经查出来先皇是太后害的,虽说太后已经畏罪【创建和谐家园】,但太后尊号不得再用,且太后不能再入皇陵,以慰皇阿玛在天之灵!”
康熙说出自己的处置之后,这些个王爷就没有话可说了,明摆着皇上不予处置太皇太后,他们这些个宗室来的时候有没有准备,自然不能和皇上硬抗,更何况太皇太后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担心自己说多了得罪太皇太后,要是太皇太后再势起复出,他们不就完了?
康熙的决定虽说不能让众位王爷满意,但是也聊胜于无,这些王爷也不会多事,就算心里有其他心思的也不会在这个场合多说什么。
只是太皇太后却是忽然阻止道:“皇帝,你说的怕是不妥!”
这下众位宗室却是不愿意了,刚才饶过你一马就不错了,这下还要得寸进尺?
µÚÒ»°Ù°ËÊ®¶þÕ ¹ý¼Ì³ÐîÜ
安亲王此时是这些亲王里心情最为恼怒的,当初他事事跟随顺治,让顺治把他当做宗室里的心腹,而安亲王得赖于顺治的信任,一步步从一介区区镇国公走到亲王的位置,安亲王得到的恩宠不是常人所想象的。
安亲王一路上顺风顺水的,唯一的挫折就在太皇太后身上,当年安亲王跟在顺治身边十分得意,基本没人敢不给安亲王的面子,只有太皇太后始终防备着安亲王,特别是在和安亲王有关系的董鄂妃进宫服侍顺治之后,太皇太后看向安亲王的视线就跟刀子一样锋利,安亲王自然深受影响。
之后顺治得了天花,欲使安亲王为太子,太皇太后更加视安亲王为眼中刺肉中钉,之后等到康熙登基,安亲王的处境更加岌岌可危,不仅是太皇太后,就连康熙也是对安亲王没有什么好感,这下安亲王更加备受冷落。
安亲王自然不甘心,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安亲王只能认命,这些时日他在府里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因为康熙把他给闲置了。
只是图海忽然传信说是太后害死先皇,让安亲王重新动了心思,想要借此机会翻身,然后安亲王又听见图海言语中一再的针对太皇太后,自觉找到了机会,想要报了以前的仇,顺带让皇上看见他的忠心,让他以后能有更好的出路。
只是如今安亲王忽然发现,似乎他是会错康熙的意了,安亲王心情极为恼怒,因为它不仅没讨得皇上的好,还更是加倍得罪了太皇太后,以后他们基本上是不死不休了!
不过安亲王虽说不敢在康熙面前流露出怨怪的神色,但是在太皇太后仍然不依不饶的情况下,安亲王的怒火终于有了发泄口,安亲王是破罐子破摔了,既然已经彻底得罪了,就不会再留情。
安亲王语气不善的问道:“皇上没有追究当年相关人士的罪名已经很宽容了,太皇太后还想着怎么样?以太后的罪名,就是诛九族也不过分!”
安亲王这话一出,康熙一直沉默不语,而众位宗室王爷们也觉得不爽,纷纷附和道:“就是就是!”“安亲王说的没错啊!”“皇上已经足够仁慈了!”
太皇太后却是不动如山,丝毫未受影响的样子,等到这些王爷们议论完,太皇太后才道:“哀家并不是为了私情,而是为了国祚,蒙古乃是大清屏障,皇上如此得罪蒙古,是生怕他们不反叛吗?”
太皇太后这话一出,在座的所有人就都不说话了,这可不是康熙能为所欲为的时候,如今大清能够安安生生的并无战乱,已经是蒙古特别是科尔沁带来的影响,仅仅凭着八旗子弟,蒙古那边根本压制不住。
这些宗室王爷们年龄稍大一点的都是上过战场的,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而且太皇太后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权威,并不是她是长辈,说起来皇室并不论这个,而是因为她背后的科尔沁牵涉不少的干系,没人敢轻易得罪太皇太后。
如今要不是太后害死顺治证据凿凿,说不定就是太后他们也定罪不了。所以太皇太后一说出这个问题,他们就不吭声了。
图海见太皇太后毫不慌乱的样子不由皱眉,说实话之前他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太后死的突然,图海没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只能今天急匆匆的过来,要不然给图海一段时间他能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来。
而且图海之前之所以提出静妃母子的死的凶手是太后,不仅仅为了洗清顺治头上那个痧子的谣言,也是为了能够让科尔沁对朝廷处置太后这件事上不要有什么怨言。
只是图海担心,科尔沁为了眼前的利益宁愿揭过太后的罪名,也要保住自己手上的利益。这也是图海最担心的事情。
图海看到太皇太后胸有成竹的态度,就知道,科尔沁恐怕是真的妥协了,说不定前些日子太皇太后已经和科尔沁达成了协议,要不然太皇太后怎么会毫无底牌的站在这里。
图海见到这种情况哪怕明知道已经无法挽回,还是竭力解释道:“静妃母子的死就是太后做的,科尔沁的人难道还不知足吗?”
太皇太后却是连看都没有看图海一眼,只是盯着康熙,显然,太皇太后觉得图海说的不过是一句废话。
康熙没有理会底下人的暗潮涌动,反而自顾自的沉思起来,过了好半晌,康熙忽然开口道:“太后的判罚不可改。为了皇阿玛在天之灵,朕绝不会绕过这等杀父的仇人。”
太皇太后却是急了,“皇帝,你要想清楚你究竟在做什么?”
康熙却没有理会,只是说道:“朕自然知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当初太祖为报父仇,用仅仅十三副甲胄起兵,朕虽不才,也敢效仿太祖报父仇,谁敢拦者,杀无赦!”
康熙的一番话说得杀气腾腾,底下有想要却康熙忍忍的人也住嘴了,若是自己阻拦,说不得皇上首先杀他第一个祭旗!
而且皇上都把太祖给搬出来了,太祖是在座所有宗室们的祖宗,要是反对皇上,不就是反对祖宗吗?他们哪有这样大的胆子!
太皇太后听了气急,不过她也不能说康熙错了,不然的话这些宗室们的唾沫星子就要朝她涌来。太皇太后最后只能憋出一句道:“皇帝不要后悔才好!”
太皇太后可不觉得康熙空口白话的能够让蒙古安静下来,到时候事发了,还不是得让她出面,太皇太后就静等着康熙摔个跟头,看看他究竟能够撑到什么时候!
康熙脸色却是没有这么好看,只是一脸严肃的说道:“还请皇祖母放心,朕的杀父之仇和皇祖母的杀子之仇,朕一定不会忘怀!”
太皇太后被康熙这么一怼,到口边的话又噎了回去,本来她还想着告诉康熙,将来若真出事了,她做和事佬,现在太皇太后恶意满满的想着康熙最好一败涂地,不能翻身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