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太后升级路》-第7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太皇太后虽说自信自己当初没有留下什么致命的证据,可是凡事都有意外,太皇太后担心自己是不是哪里疏忽了。

      太皇太后的慌乱被众人看在眼里,连原本有些怀疑图海的话的真实性的宗室都有些确定了。

      康熙不说话,安亲王首先忍不住了,安亲王本来就是先皇提拔起来的,从图海那里知道了顺治的死因之后,安亲王哪里不着急。

      “奴才等前来,是听说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因此奴才等人特来禀告,还请皇上容禀。”

      安亲王一说,众人都附和道:“奴才等人同来正是为此,还请奴才容禀。”

      一干宗室一起过来,傻子也都知道是大事了,所以殿中没有人吭声。

      第一百七十七章 宗室交锋

      这下子即使康熙知道这些宗室们是图海请来的,心里还是有些犹疑。他十分担心宗室会借题发挥另外要做什么。

      不过图海也发现了康熙有些焦躁的表情,只能暗示康熙稍安勿躁。

      康熙见了没说什么,只是冷淡的示意安亲王说道:“安亲王有何事尽管道来!”

      安亲王岳乐差不得与顺治同龄,当初顺治甚至考虑过让安亲王当皇太子,只是后来汤若望引得劝告以及安亲王的应对让顺治打消了这个心思。即使如此康熙对安亲王态度也是有些不冷不热的,所以众人都没有奇怪康熙的态度。

      安亲王自然也注意到了,不过他这时候已经没有心情关注这些杂事,图海说出的那件事,让安亲王的心情十分激动。

      安亲王十分愤慨的对康熙禀告道:“奴才听说当年先皇死因有很大的问题,特来随各位宗室大臣前来禀报。当年先皇的死因据说与太后有关,还请皇上请出太后与奴才等一同对质。”

      安亲王这话一出,知道内情的人就都不说话啊,连太皇太后脸上都带着怒火,“安亲王不要因为听了一些闲言碎语,就跑来污蔑太后,更何况太后今早刚刚去世,有心人就都开始往她身上泼脏水了嘛?”

      太皇太后的话一出,这些一同进宫的宗室大臣们都一阵惊讶,互相对了几个眼神。就连充当急先锋的安亲王都有些打退堂鼓。

      不过图海见此却是站了出来,说道:“启禀皇上,太皇太后,奴才有证据证明太后是死于畏罪【创建和谐家园】,还请皇上明示。”

      图海站出来之后太皇太后看向图海的眼神像是刀子一样,阴沉的说道:“图海,谁给你的胆子污蔑当朝太后?”

      太皇太后还是十分有威望的,被拉来凑数的遏必隆就有些想要打退堂鼓,可是宗室们却是不见得愿意,特别是眼前有一个机会打击到太皇太后。

      别看太皇太后与太后面和心不和,可是天下人看来太后就是太皇太后的附庸,若真的证实太后与先帝的死有关,那么太皇太后也绝对讨不了什么好。所以如今太皇太后才这么着急的撇清太后与先皇驾崩的关系。

      然后礼亲王岳托出列说道:“不管太后死因如何,今日既然关系到先皇的死因,即使是太后也不能阻挠奴才等查证这件事,还请太皇太后见谅。”

      岳托出面,让太皇太后都无话可说,岳托是代善的嫡长子,而代善又曾经是努尔哈赤的太子,虽说没有继承皇位,但代善一直是宗人府的宗人令,宗室也多半是以他为首,如今代善去世之后,岳托就继承了代善的宗人令之职,而且他还是八大铁帽子亲王,论起来就是太皇太后也不能不在意他的想法。

      太皇太后被岳托这么一说,有些哑口无言,不过太皇太后却问起了康熙,“皇帝如何看待此事?”

      太皇太后相信康熙对于宗室的防范不会同意他们这样的要求,可是太皇太后想不到,之前她的又一次威逼,让康熙下定决心准备将太后彻底打落深渊,至于太皇太后,康熙的心思已经硬了很多。不准备再对太皇太后有什么优待。

      康熙直接开口说道:“为人子,若是连亲父的死因都不能查证,那算什么?朕允许你们查证此事!”

      太皇太后被康熙的态度弄得十分惊慌,心下有些害怕道:“皇帝!”

      康熙幽幽的开口说道:“先皇乃是皇祖母的儿子,皇祖母不想知道吗?朕一定会查清所有的事实,给皇祖母一个交代。”

      太皇太后被康熙深不见底的眼神,吓得后退了一步,太皇太后心底有些发寒,难道她做的那些事情都被她的孙儿知道了?不,她根本没有直接插手,任何人都不会知道当年他做过什么!

      即使太皇太后这么告诉自己,可是太皇太后心底仍然十分担心。

      而这时福全以及常宁对视一眼,然后一同上前,说道:“还请皇兄查证当年皇阿玛死因,不然我等兄弟无颜面对先皇!”

      福全常宁都是康熙的亲兄弟,对于顺治的死因他们是这些宗室里最愤怒的,而且因为太皇太后自小就只是关注着康熙,对于福全以及常宁都没费过什么心思,他们自然不会对太皇太后有什么心软的心思,所以也是他们最为迫切。

      康熙听了便道:“皇兄,常宁,朕绝对会查清皇父当年死因,你们不必担心。”

      福全常宁听了对视一眼才道:“奴才等相信皇上。”

      宗室和太皇太后的交锋图海并没有插手,而是等到康熙正式表态之后,他才开始禀报。

      图海上前说道:“今日奴才请来各位宗室亲王,实在有苦衷。众所周知,当年奴才起于微末,都是先皇庇佑,奴才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先皇之恩奴才永不敢忘。

      先皇驾崩之前重新起复奴才,可是奴才竟是不能再见先皇最后一面,奴才不胜遗憾。

      可是先皇驾崩的突然,奴才难免会心生疑惑,,所以奴才就去查证这件事。

      先皇死于天花,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可是奴才竟是不知道先皇是怎么染上天花的,这天花来的太过蹊跷。

      先皇去世那一年,京城并未爆发过天花,根本不像是前几年天花肆***才记得当年皇上出宫避痘,那一年之所以让皇上染上天花,是因为整个京城里染上天花的都不在少数,尽管如此,先皇当时也没有被感染,可是过了几年,不论京中还是宫中都没有天花的苗头的时候,先皇忽然染上天花了?

      众位说一说这可笑不可笑?”

      图海的疑问确实让在座的各位心生同感,天花是满人入关之后遇到的最大的敌人,当年先皇染上天花根本没有人怀疑,可是图海的疑惑一说出来,所有人都发现了当年的疑点。

      说实话,在宫廷里,永远是作为皇帝的身边守护着最重要的力量,其他诸如皇子之类的,都比不上皇上。这也是当年康熙身为皇子时,会染上天花,但是顺治却丝毫无恙的原因。

      而顺治染上天花之后驾崩,看似顺理成章,实际上再翻出来就会发现当年疑点太多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诽谤先皇

      图海继续说道:“说句犯忌讳的话,先皇驾崩那一年,在座的各位没有一个染上天花的,就是各位府上的下人们都没有得天花的痕迹,反而只有宫中,当年爆发天花的地点是先皇的身边,先皇患上天花之前,先皇身边的吴良辅却是半点事情也没有!

      当年太皇太后下令把他处死,这吴良辅才死了,难不成这天花还会自己找人让他患上病吗?先皇就这么倒霉?在先皇身边的奴才们都没有患病的时候,先皇第一个中招。”

      图海这话一出,在做所有人都听出了他话里的讽刺,以及他针对太皇太后的意思。

      吴良辅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顺治驾崩之后,吴良辅便被太皇太后杀死了,这不是在掩盖什么秘密吧?

      众人因为图海的说辞看向太皇太后的眼光都不对了,他们来之前听图海说的可是太后下的手,如今听见图海针对太皇太后都是惊讶万分。

      不过除了少数有些怕事的人,例如遏必隆外,其他的人都有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想要将太皇太后拉下马,谁让太皇太后限制宗室限制的太过厉害呢!

      不过让这些宗室王爷失望的是,图海没有继续说与太皇太后有关的事情,反而说起了一件陈年旧事。

      “当年静妃之事,在座的恐怕是都知道吧!”图海这话一出,宗室们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岳托见不像样,首先问道:“图海,当年静妃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实话,当年静妃出宫,除了一些年长的宗室们,基本上没人知道,就连裕亲王福全以及恭亲王常宁表情都带着疑惑。

      只有大臣们自然就更加不知晓,遏必隆虽然从暗地里的消息里知道一些,可今天他仍然装着一副疑惑的样子。不敢让别人知道。说实话这种丑闻,就是大臣们从哪里知道的,也会装作不知道,要不然皇家颜面何存啊!

      而岳托也心知肚明,他有心想要训斥图海一顿,不过这种场合也不好说什么。

      图海回道:“奴才当年犯错,被先皇贬官之后赋闲在家,当时静妃母子屡屡遭到刺杀,奴才就将功折罪被先皇排到了蒙古保护静妃母子,因为先皇不虞让人知道,所以奴才一直隐瞒至今。”

      岳托有些不耐烦,问道:“当年静妃母子的事和如今事情有何关联?”

      图海倒是没有不耐烦,回道:“当年静妃母子回道蒙古之后,不知为何外蒙古的人知道了消息,曾多次刺杀静妃母子,而奴才在保护静妃母子期间,发现并不是只有外蒙古有人刺杀,当年静妃母子去世是死于太后派人刺杀的结果。”

      图海放出这个爆炸性的结果,让宗室们都觉得有些骇人听闻,纷纷看向太皇太后,见太皇太后脸色十分难看,却没有反驳图海的意思,各自心里就都有数了!

      而常宁福全两人因为年龄尚小,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茬,有心想问,但是见太皇太后以及康熙脸色都不好看,因此只能闭口不言。

      图海继续说道:“当年奴才因为保护静妃母子不力,所以先皇将奴才一贬到底,奴才对此毫无怨言,可是奴才对于是谁害的奴才失职,奴才却是查了出来。不过当年奴才已经被贬为一介草民,自然不能在先皇面前进言。

      而奴才接着让与奴才一同保护静妃母子的同僚们向皇上进言,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奴才当时的几个同僚都先后家破人亡,奴才就不敢妄动了。”

      听了图海的话的人,都已经猜出来了图海要说的话,当年有谁能够控制先皇身边的消息,除了坐在上边的太皇太后还能有谁!

      谁料图海压根没有继续说,而是说起静妃母子的死:“静妃母子二人死的凄惨,奴才调查到了不少证据,想要告知先皇,可是奴才见不到先皇,所以此事渐渐作罢,只是没有想到有人竟然在科尔沁宣传,说是先皇派人害死的静妃母子二人。

      奴才在皇上与各位王爷面前要为先皇辩明。”

      在座的王爷们都是不说话,说实话,当年传出这个消息的时候,就连他们也是相信了这个消息,谁让当年先皇表现出来的性子就是这样,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所以对于静妃母子的死他们知道之后也只是当做没有看见。

      不过今天听说竟然是太后做的,甚至太皇太后也可能插手之后,众人心里对太后有些刮目相看。

      岳托见众人不说话,只能清了清嗓子,询问图海:“图海,既然你这么信誓旦旦的说,想必是有证据吧,把你的证据交上来我们看看可好?”

      图海闻言看了看康熙,见康熙点头之后,就把袖中一道圣旨给拿了出来,说道:“这是当年先皇驾崩前,要皇上复起奴才的圣旨,因为是密旨,所以皇上与众位王爷恐怕不知道其中的具体的内容。请皇上与众位王爷一览。”

      图海说完把圣旨交给梁九功,让梁九功呈给康熙。康熙从梁九功接过圣旨看了几眼,就递给了梁九功,让梁九功给各位王爷们传递,互相观看。

      岳托首先拿过来看了一眼,然后让安亲王过来,说道:“岳乐,你十分熟悉先帝的字迹,看看是不是真的?”

      岳乐恭敬的接过之后,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说道:“这圣旨是真的,只是字迹有些虚浮无力,想必是先皇临终前,手臂没有力气造成的,这份圣旨确信无疑是先皇所述。”

      众位王爷互相看了看,然后都道:“这份圣旨是真的!”

      这下众人都已经确定了圣旨的真假,只是圣旨里的内容也让在座的宗室王爷们面面相觑,深觉自己错怪了先皇。

      图海继续道:“当年太后行事十分缜密,奴才若不是发现有人传此谣言,根本不知道太后竟然做了这样的事。太后诽谤先皇,此乃罪一也!”

      众人都点头认同,康熙也道:“太后心思不轨,诽谤先帝,爱卿说的没错。”

      而太皇太后这时候却是十分坐立不安,她已经发觉,即使图海没有明说,可是字字句句都在说她在太后的事情上推波助澜,甚至还是主谋。

      可是太皇太后知道,这时候自己已经没有的反制的手段,图海将太后陷害静妃母子的事情首先抛出,科尔沁的人就都不会再支持太后,乃至于她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蒙古心思

      或许有人疑惑为何科尔沁对静妃母子那么欢迎,实际上静妃母子回科尔沁的时候,受到的欢迎甚至比当初她嫁给顺治做皇后时更加夸张。

      这一切都是源于静妃生得儿子。

      或许有人觉得夸张,但这件事就要从蒙古与清朝统治者的联姻说起了。

      当初努尔哈赤为了对抗明朝,就和蒙古相互联姻,他的儿子皇太极就因为联姻科尔沁得了科尔沁的很大的支持。

      只看当初科尔沁将哲哲,海兰珠,布木布泰三人都先后嫁给皇太极就知道,科尔沁时绑到大清这条船上了,所以他们也想借着联姻从大清得到更多的利益。

      可惜事与愿违,皇太极的儿子顺治虽不是个雄才霸主,但是也察觉到了蒙古对朝廷的统治有多大的影响,不管顺治性格如何,身为一个皇帝,保护他手里的权力几乎是本能,所以不间断的对蒙古特别是科尔沁给予冷待,而废后差不多也是其中的牺牲品。

      时间一长,清朝皇帝的算盘蒙古的人自然也发现了,蒙古人是豪爽,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心眼,这么多年来蒙古送来女儿联姻,可是到最后却没有多少的收益,心里自然不满。

      虽说朝廷对蒙古一直是恩抚的态度,就连公主也不吝下嫁,可是蒙古人被之前朝廷许给他们的诺言给弄花了眼,自然想要更多。

      而静妃母子的到来给了他们不小的期望,在封建社会,极为普遍的现象都是重男轻女,因此无论在清朝还是蒙古,都是同样的观念。大家从没有听说过女子继位的传统,当然【创建和谐家园】那边自然是不算的,他们那边女子为尊,属于特殊情况。

      所以静妃带来的孩子让科尔沁的人有了一种想法,若是这孩子在科尔沁长大,将来不管他继续在科尔沁带着或者回到朝堂上,对于科尔沁都算是一笔利益丰厚的买卖。

      毕竟在他们看来,皇帝不重视女儿情有可原,但是如果是儿子呢?除了那种丧尽天良的人以外,普通人对于自己的儿子都是有一份慈父心肠的,而当初顺治既然会同意静妃母子回科尔沁,想必还是对他这个儿子有一份慈心。

      所以他们想要借着静妃母子获得更大的好处也不奇怪。

      因此科尔沁的人都十分重视静妃母子。

      而且当初静妃能够说服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是用了这个理由,当初静妃的阿玛虽然对静妃有一份慈心,可是让他置自己的部族于不顾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若是大清皇帝不高兴,他的部族也会因此遭受别人打压的,可是静妃提出的这个理由让静妃的阿玛也心动了。

      静妃的目的实现了,整个科尔沁的相关利益的部族,都在期待着静妃的儿子长大,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其他敌对部落的针对了。

      而图海等人前去科尔沁虽说是化名,没有露出真实身份,可他们仍然是以顺治派来的人自称的。所以这也让静妃的阿玛十分高兴,觉得自己做法十分正确。

      而图海在科尔沁待过这么久,自然知道科尔沁的心态,这种心态好不好,图海一个臣子没有办法批判,可是他知道若是有人从中阻挠这件事,那么科尔沁的人一定会视他为彻底。

      那么一旦太后以及太皇太后的手段曝光,科尔沁的人一定会对太皇太后以及太后更加失望。

      而太后如今身死的情况,也不会让科尔沁深究,毕竟太后斩断了他们一条青云直上的道路。图海可是知道科尔沁不少人还想着扶持静妃的孩子登上帝位来着,虽然这事不好明说,可是他们的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至于太后在科尔沁散播顺治对静妃儿子的不喜以及话里话外是静妃母子的死时顺治下手的,还真是确有其事,图海也没编造这件事。

      只是之前在太后谋害静妃母子以及先皇的大事下,一不小心被图海忘记了,此时要给太后定罪,图海又从脑海的角落里扒拉了出来,让图海给太后的棺材板上先钉下一个钉子。

      至于先皇的给图海留的圣旨,只看在座的宗室们都流露出一股不可言说的气氛就知道,这份圣旨不是那么简单的,而福全以及常宁看了,心里都不由涌出一股酸楚,两人对视的眼神都透露着一股顾影自怜的味道。

      福全和常宁的心理状态毫无疑问的同步了,他们都是皇阿玛眼中的哪根草,谁都不爱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3 21: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