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太后升级路》-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慧妃自幼待年宫中,也就相当民间童养媳,有清一代这情形很普遍;如康熙荣妃马佳氏,员外郎盖山之女,亦“待年宫中”,康熙六年(康熙帝当时只十五岁),生下皇子承瑞。慧妃尚未成婚,博尔济吉特氏就在康熙九年(1670年)四月十二日去世,五月初九日追赠为慧妃。四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皇后的亲妹妹平妃一样“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皇子胤禨,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赠为平妃。

      但是云瑶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她进宫时已经错过两次选秀,换句话说,云瑶已经超龄了。后宫中这么大的女人被封为后妃,只有包衣旗的宫女了。

      而八旗中很少这样的例子,最近的一个例子是顺治朝的董鄂妃,说实话这可不是个好例子。在八旗中,董鄂妃的事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当初顺治帝看上了弟媳,将其夫妇婚姻关系抹去,十八岁才入侍宫中,没有经过正常的选秀程序入宫。

      可想而知,云瑶的入宫之事简直太显眼了。会被后宫中人针对简直是意料之中的事。甚至后宫皇太后、太皇太后都不会看她顺眼的。而且当时吴禄也被撸了官职,吴禄可以想象女儿的宫廷之路会有多艰难。

      想到这吴禄就更加担忧。旁边的马佳氏听着他们父女之间的对话也有些愣神。

      “瑶儿,主子们为什么一定要你入宫呢?”马佳氏更心疼女儿的遭遇,即使那是一个梦,但马佳氏出自一个女人的直觉,相信这极有可能是真的。问出了另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是啊,为什么有人让云瑶一定要入宫?马佳氏与吴禄同时想到。这才是云瑶乃至于其家族必须知道的东西。能让云瑶入宫的人一定是位高权重之人,首先,外臣的可能性太小了,这种情况可以排除。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皇上了,后宫诸人不会冒着得罪别人的危险来让云瑶进宫,只有皇帝才会干出这种事。

      那么能让皇帝将云瑶必须带入宫中,这里边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而且后宫与前朝息息相关,云瑶必须进宫的话绝对会影响前朝。吴禄更多考虑的是这个问题。别说吴禄不疼云瑶,只是在家族兴旺面前,云瑶的分量没那么重而已。

      云瑶也知道吴禄的想法,但云瑶知道在这个封建王朝,吴禄已经给了云瑶最大的疼爱,更何况此时八旗皆以入宫为荣,吴禄的想法也没错。

      “女儿也许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女儿进宫。”云瑶现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多少理解了皇帝的态度,皇帝看重的怎么会让给别人呢?虽然在康熙眼里,自己不算个重要的人物,可是任何挑衅皇帝威严的都不会得到好处。更何况现在的康熙虽年少,心高气傲,更加不会让自己看重的人嫁给别人,即使是他不要的。

      “女儿在潭拓寺发现了一个熟人,当然是梦中见到的,也是见到他女儿更加坚信,女儿的梦不是假的。”云瑶严肃道。

      “是谁?”吴禄急问道。吴禄相信云瑶认识的人一定非常重要,因为这代表着那人是宫中的,和云瑶打交道的人地位一定不低,甚至是皇上身边的人。而现在说不定还没有起来,这对家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他叫魏珠,我是在慧真【创建和谐家园】门外见到他的。”云瑶答道。

      吴禄听到这名字有些耳熟,但也没有多少印象。看向云瑶。

      “他原本是皇上身边的哈哈珠子,后来取代了梁九功成为乾清宫太监总管。”

      吴禄深吸一口气,舒缓一下快速跳动的心脏。魏珠他不知道是谁,可梁九功他知道啊!现在的梁九功背靠康熙可谓是如日中天啊!即使皇帝忌讳太监干政,不让太监识字,可架不住梁九功依然是皇上最亲近的人,可谓是皇帝身边第一人,王公大臣们也竞相结交。能取代康熙身边第一人的人,那可不是什么小角色。

      “瑶儿,你看见皇上了?”说到最后吴禄压低声音,生怕别人听了去。

      云瑶摇头后又点了点头,“女儿没有看见皇上,不过女儿在梦里记得魏珠在未当上太监总管时,寸步不离万岁爷的身边。”后来魏珠也是因此得到康熙的青睐。

      吴禄见女儿肯定的表情,就知道八成是真的,毕竟魏珠一个太监服侍的人只会是皇家宗室,但魏珠自小就是万岁爷的哈哈珠子,肯定不会指给别人。

      吴禄这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云瑶会进宫了,万岁爷看上他女儿了,而且之前听福晋的批命极好,皇上肯定也知道了,毕竟额娘命好,做女儿的不会差到哪去。吴禄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看,遇到一个命格不错,家世无碍的女人,身为皇帝肯定不会放过啊!

      不过想到还有隐忧,皇上为何在瑶儿进宫后不怎么看重女儿,吴禄转念一想,就知道是如何了,毕竟现在是康熙十年,到瑶儿进宫有好几年了。皇上就是有再好的耐性也不会等那么久啊!而且听女儿梦中所述,他将来官儿被撸了。估计也是惹皇上不高兴了。

      只是这样一来云瑶必须参加这次选秀。否则皇上圣心难测,再等到下一次变数太多。再说女儿下一次选秀前居然得了天花,难保不是此事泄露出去,被他人陷害。

      第十二章 前朝后宫

      吴禄身为世袭佐领,掌管着镶黄旗一部分的户口、田宅、兵籍、诉讼诸事。所以选秀一事,也在吴禄掌管范围内。

      原本吴禄想着给女儿改小半岁,避过这次选秀,可女儿所述让吴禄明白绝不能再有什么小动作了。指不定在女儿梦里自己这样做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前程,还让万岁对女儿有了不好的印象。

      “瑶儿,这次选秀你恐怕要参选了。”吴禄慎重的对云瑶道。

      “女儿明白,之前女儿的事让阿玛操心了,本就是女儿任性,想在家多待几年,只是女儿以后不能陪你们了。”云瑶说着便有些伤心。

      马佳氏也深知女儿入宫已成定局,抱着女儿痛哭。

      云瑶忙安慰额娘,吴禄也有些伤感。

      吴禄从女儿那知道自己家族可能的未来,一直忧心忡忡。吴禄虽然也读圣贤书,但他本人对这些神秘的异事也是很相信的,他觉得八成是祖宗托梦给女儿,庇佑子孙。

      接着吴禄又细细问了云瑶梦中的事,特别是关于前朝关于朝政的事。虽然云瑶在以前并不知道多少,但根据前世在现代读的史书上的情况,给吴禄说了一些有名的大事件。

      云瑶着重提起了平三藩,因为这次战争对康熙初期前朝后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前朝来说,此次平三藩让大清帝国几乎摇摇欲坠,即使最后胜利了也给大清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满清贵族们有人得了军功,青云直上,也有人战死沙场。平三藩简直就是一个刷boss的副本,只要有人立了功,在康熙中后期时都是显赫人家。

      而云瑶的阿玛同他的兄弟都参加了这场战争,结果是吴禄的大哥的独子和吴禄的弟弟都战死沙场,后来计算军功时,吴禄兄弟吃了很大的亏。导致吴禄兄弟们饱受打击。

      对后宫来说因为平三藩,从康熙十三年到二十年期间选秀停选。后宫中此时上位的多是之前积攒的老人和包衣宫女们,此时正是宫女上位的高峰,后来的德妃就是此时获得皇帝宠爱。

      而且十六年皇上大封后宫,云瑶当时无宠无子,当然没有她的份儿。不过此次封的妃子们与朝政有很大的关系。康熙十六年八月康熙册遏必隆之女钮钴禄氏为皇后,封佟国维之女佟佳氏为贵妃,封李氏为安嫔、王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马佳氏为荣嫔、纳喇氏为惠嫔、郭络罗氏为宜嫔、赫舍里氏为僖嫔。

      先看皇后,此时封钮祜禄妃为皇后,与三藩的战场上有很大的关系。其实一开始康熙真的没想过再立一个皇后,毕竟此时太子以立,康熙怜爱太子一出生便失去额娘,担心再立皇后会影响太子。但是此时钮祜禄家族大半子弟都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前头也说了钮祜禄家族是一个大家族,大家族人多啊,而且基本上个个位高权重,这分量就不小了,不说其他的,就云瑶这一支,云瑶的叔伯父兄也参军了,可最后给皇后做了嫁衣,云瑶一点儿也没捞着。

      还有一些依附钮祜禄家的中低级军官,势力更是庞大。别看康熙年间钮祜禄氏里,遏必隆的名头最大,可不代表只有遏必隆一个人啊。

      遏必隆有十五个兄长,遏必隆是幼子,此时他虽然去世,但庞大的钮祜禄家族势力足以让其女儿封为皇后。

      而其他的几个妃子家世都非常不错。

      安嫔李氏本是汉族,祖父李永芳为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将,将贝勒阿巴泰之女嫁与为妻,所以李永芳也被称为“抚西额驸”。李氏之父刚阿泰为李永芳第三子,顺治五年担任宣府总兵官(正二品),属汉军正蓝旗。李氏之所以排在受封七嫔之首,也与当时的大背景有关系,因为康熙担心【创建和谐家园】们纷纷从逆,拉拢【创建和谐家园】。值得一提的是,安嫔没有皇室血统,因为其父不是那位宗室格格的儿子,也为此安嫔后来的下场并不好。

      敬嫔王佳氏是护军参领华善之女,也是汉军旗。她和安嫔最大的作用就是稳定汉臣人心的吉祥物。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康熙虽然无奈之下将他们的地位拔高,但当战争结束后,他们的作用也就消失了。

      至于董氏端嫔,在现在的云瑶看来董氏在康熙初期简直开了外挂似的。出身包衣,是的,她和后来的德妃一样,都是包衣出身。后人都说德妃是包衣的榜样,其实,这时的包衣榜样是端嫔董氏。她力压宜嫔,荣嫔和惠嫔位列嫔位第三。现在的她正在怀孕,肚子里的是未来的皇二女。此时她为庶妃,但是竟在十六年被封为端嫔。

      这可惊爆了一大堆人的眼球。谁也不知皇上为何封她为嫔,要说是子嗣的原因,不说她生的是个女儿,只提皇二女已经夭折了,就不太可能为此。更何况宫中生孩子的人不止她一个,还有生下皇长女和皇三女的庶妃张氏和庶妃兆佳氏,不仅无封,而且后来也消失在宫廷中。

      要知道康熙极为看重身份的,其他的嫔位要么有家世,要么有孩子。董氏在其中就太显眼了。就云瑶所知,端嫔招了一大批满洲贵族的针对,要知道云瑶进宫时都没这么多人针对她。不过后来康熙竟然出手打下了后宫之人的暗算,保下了端嫔。这让后宫妃子们心里都酸溜溜的,毕竟皇帝平时并不怎么宠爱端嫔,更让有心人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至于荣嫔和惠嫔是因子上位,原因不再细表。

      而宜嫔无子上位,也是被人针对,只不过她后来聪明,生下皇五子报给皇太后养育,以换得太后庇佑。

      而在康熙十八年十月,康熙有将乌雅氏单独封为德嫔,好似与端嫔有些关系。

      前世康熙两次封包衣为嫔,连太皇太后都没阻止,这让包括云瑶在内的嫔妃都不敢问。后来云瑶隐隐知道端嫔的高封,好似与皇上的生母孝康章太后有关。之后就更加不敢提了。

      吴禄问过后便让福晋和云瑶回去休息,自己待在书房想着事。

      刚才云瑶的一番话对吴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吴禄的心中有些彷徨,但至少这些他已经知道了,让他的心也有了一丝安定。

      不过这更加坚定了吴禄送女儿进宫的决心,毕竟未来谁与皇帝亲近,谁就高升。吴禄决定找兄弟们商量,说服他们,将后宫中的人手交给他的女儿,毕竟云遥是他们这一辈唯一的女孩,平日里他们都最疼这个女儿,而且之前吴禄的兄弟们都有意将云瑶送入宫,只是因为吴禄夫妇的疼爱而作罢。现在吴禄同意此事,想必他们也乐见其成。

      第十三章 准备选秀

      云瑶在书房里走来走去,面色焦急。云瑶正在等着吴禄夫妇回来,此次两人去马佳氏的娘家,去找马佳氏的兄长商量女儿选秀的事。

      马佳氏的兄长名叫马佳.图海,他在顺治朝与康熙朝如鱼得水,云瑶的舅舅正是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此时他在大学士中又位列第三。今年又升一级,晋居第二。而在明年,图海将加封太子太傅。

      要说马佳氏有这么一个声名赫赫的兄长,她的姻缘不至于落到吴禄头上。不过这要说到顺治十年,那年十九岁的顺治想要废了他的皇后,声称他的皇后“未经选择”,乃摄政王多尔衮所选,因此不承认她的皇后之位而要废除她的皇后之位。顺治此举虽有些任性,但也是为了消除多尔衮和蒙古在朝堂上的影响。

      不过顺治虽然废了一个蒙古皇后,但他不得不接受他侄女成为新一任蒙古皇后。顺治开始虽然是为了消除多尔衮和蒙古对大清的影响,但到后来顺治发现,他不得不再接受一个蒙古皇后,只得妥协。

      不过顺治为了此事,创造了一种新的制度。即选秀制度。选秀来源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子孙选妻子从低级官员及平民中选择王妃。此举大大遏制了外戚篡权的可能性。

      不过顺治创办的选秀不太一样,它是将满、蒙、汉八旗中的贵女集中起来选秀。当选的多位世家大族,将秀女赐给宗室或者收入宫中为妃。还能大大联系各方大臣们与皇室的关系。顺治起先的目的是为了之前废皇后的借口“未经选择”,但到后来顺治发现,选秀能联系其各方的利益,更能让他对大臣们的关系网了如指掌,以此控制朝政发展。

      要知道之前孝庄和他的姑姑哲哲皇后为了加深大清与蒙古的关系,将很多蒙古格格赐给宗室当福晋。不过此举确实有效,当宗室中的下一代都有蒙古血统后,他们与蒙古的关系也日益深厚。顺治将选秀赐婚的权利控制到自己的手里也是受其母启发。

      而说起此事与马佳氏的联系,就是因为顺治决定满蒙汉八旗选秀时,规定秀女年龄是十三到十六岁,马佳氏的年龄刚满十七。其实以马佳氏的年龄参加选秀以为是可以的。而且顺治知道图海有个妹妹,想要让图海见妹妹送入宫中。

      只是图海深知顺治与孝庄太后的关系,若妹妹进宫,谁都讨不好,就是个夹心饼干。更何况此时的后宫多为蒙古妃子,若马佳氏入宫,孝庄太后不可能将马佳氏置于蒙古贵女之上。而顺治更不可能为此事与他的额娘闹翻脸现在后宫中满族妃子根本出不了头,图海因此也不愿让妹妹入宫受蹉跎。

      正好马佳氏年龄已满十七,图海以此为借口没让妹妹参加选秀。然后给他找了一家世交嫁了过去,她的世交就是钮祜禄家。此时钮祜禄家吴禄的年龄正合适,就让两人结为夫妻。

      吴禄的阿玛额亦腾与图海的阿玛相交甚笃,在额亦腾未曾随堂兄额亦都归顺大清时,两人乃是邻居。两人虽是满人,都有些体弱,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两人同病相怜。

      此时大清与明朝打仗,大多数人以军功晋升,而少数以文人晋升的也多受武人看不起。钮祜禄家族的当家人额亦都是以军功封的国公,自然也看不起文人。因此额亦腾未受到半点儿钮祜禄家的帮助,与图海的阿马穆哈达一起去军中当起了军粮官。

      虽然在军营中,但两人干的事是文官做的,随着大军胜利,也慢慢得了些功劳。额亦腾至少姓钮祜禄,上司虽知道他与额亦都不太亲近,可难保他为额亦腾出头。因此也不敢扣他的功劳,后来额亦腾凭借着自己的功劳升官,给长子和次子弄到了两个佐领之职。

      不过穆哈达就惨了,他背后无人,本人又是文官,与别人不太合群。因此他的功劳被别人冒领,一直没怎么升过官儿。而额亦腾虽然有心帮助,但上司虽不敢惹他,但也不会听他的意见。额亦腾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照顾好他。而且两人虽然一个在镶黄旗,一个在正黄旗,但两家的交情也随着两人的交好而逐渐亲近。

      因此两人的交情一直没断,直到后来穆哈达因病去世,额亦腾对图海兄妹也照顾有加。后来图海被顺治看重步步高升,两家的关系也没有断。

      而吴禄与马佳氏也算是青梅竹马,两人成婚后琴瑟和谐,并无什么通房姨娘之类的。马佳氏加入钮祜禄家几年没有生子,额亦腾也没有苛责于她。这也让图海也心生感激,觉得自已的决定是正确的。

      而图海因为此举惹得顺治厌恶,顺治曾说过“图海原系白身,朕破格优擢,任用一品。”

      也因此顺治帝对他的宠信日渐减少。在顺治看来,图海的一切是自己赐给他的,图海此举是枉负圣恩,【创建和谐家园】小人。前头说了顺治此人至情至性,简直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典型,虽然顺治爱其才华但对图海更是苛责不以。因此图海的仕途时起时落。

      顺治十三年七月,图海管理刑部仅一年多,就被顺治帝革去拜他喇布勒哈番、太子太保,又降三级。

      顺治十五年(1658年),因江南乡试作弊一案,刑部“徇庇迟至经年”,“问拟甚轻”,图海受牵连,被革去少保、太子太保及所加之级。十二月,他奉命同大学士巴哈纳、金之俊、卫周祚、李霨等校订《大清律》。

      顺治十六年(1659年)闰三月,图海再次受到严重的打击。起因是侍卫阿拉那与公额尔克戴青家奴斗殴于市,刑部在审理时,判处阿拉那鞭一百,折赎,上奏得准。但十八天后,顺治帝下旨严办图海,图海被革职,家产籍没。这次处罚对图海来说,当然是非常致命的打击,丢官败家,还险些丧命。

      看着图海的仕途就知道顺治的性情。

      图海的仕途起起落落,之前围在吴禄夫妻身边奉承的阿谀小人轰然而散,甚至还有人落井下石。

      有人跑到吴禄身边说图海已经惹得顺治厌恶,将来不可能再起来,因此建议他休掉马佳氏另娶他人。不过吴禄没有同意,而且斥责那个人。额亦腾得知,甚至道,若吴禄另娶他人,他就不认这个儿子。

      图海得知非常感动,此时的他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连当初初任笔帖式被人陷害险些被下狱时都没这么低落,因为他知道他的伯父额亦腾必然会救他。可如今他惹了顺治,没人救得了他,他的伯父一家仍然不离不弃,更让他震动。

      直到额亦腾去世,图海在额亦腾灵前,也和吴禄兄弟一起充当孝子,并且为额亦腾茹素一年。

      而之前马佳氏生下云瑶和凌泰这对龙凤胎,让马佳氏从兄长被降罪的打击中走出来,也就没人再在她耳边多说什么。图海也甚为关心这对龙凤胎。

      之后康熙登位图海终于又回到了之前的意气风发。在顺治十八年十月,顺治临终弥留之际,留下了遗言:“原任都统图海,情罪原屈,欲改未及。遇有满洲都统缺补用。著图海补授都统。”可知顺治帝反省此事,承认图海是被冤屈的,所以留下遗言,待日后由新皇帝为他弥补。正是因为有了顺治帝的这句话,所以康熙帝即位后,马上就授予图海正黄旗满洲都统一职。

      一时之间,马佳氏又开始受人追捧,众人皆知图海甚为亲近妹妹一家,所以吴禄的官路一直走得很稳。

      而此次选秀,吴禄和马佳氏受到多年前的影响,一直希望女儿将来嫁个好夫君就行,并未想过让云瑶进宫博取前程。但因为云瑶的梦以及一一验证的事实让夫妻两人容不得侥幸之心,只得想办法为女儿的将来做好打算。

      因此夫妻两人去往舅兄家,找图海拿个主意,甚至说动图海对外甥女的前程做些努力。而此时吴禄两人已经去了很长时间了,云瑶不由担心舅舅不远帮助她入宫。

      毕竟此时宫中已有了一位马佳氏庶妃,她生下了康熙的皇长子承瑞。虽然皇长子去年刚刚夭折,但康熙对这个生了皇长子的女人依然很是宠爱,难保图海不会支持她。

      而且图海还有可能置身事外,毕竟此时康熙对他极为看重,而且图海年事已高,可能不会为了此事坏了他的身后名。

      过了一会儿,吴禄夫妇才回到家中,云瑶见吴禄两人面色严肃有些担心,心想难道舅舅没同意?

      吴禄和马佳氏进入书房后坐定,吴禄沉吟了一声“你舅舅已经答应此事。”

      云瑶面漏喜色,只是奇怪阿玛额娘脸色这么差。

      吴禄见女儿表情,道:“瑶儿,你要记得你舅舅的恩情,将来要报答他。切记不要毁了你舅舅的声誉。”

      云瑶听后就知道舅舅这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不由感动,图海没有女儿,因此待云瑶有若亲女。自小云瑶就收到图海给她的礼物,每年都不曾间断,即使是图海被打落凡尘的那些年也不曾少过。云瑶知道舅舅没想过要从她这儿得到什么,只是一腔爱她之心罢了。

      Ê±¼äÂýÂýµÄ¹ýÈ¥£¬Õâ¶Îʱ¼äÔÆÑþËæ×ŶîÄï´Ó¹¬ÖÐÇëÀ´µÄÐìæÖæÖѧ׏¬ÖÐ¹æ¾Ø¡£½üÈÕÀ´£¬ÐìæÖæÖ³£³£ÏòÂí¼ÑÊÏ¿äÔÞÔÆÑþѧµÃºÃ¡£¿ÉÔÆÑþÉîÖª£¬²»¹ýÊÇËýÔÚ¹¬Öжà»îÁËÒ»±²×Ó°ÕÁË¡£Òò´ËÒ²²»¾Ó¹¦¡£

      ÐìæÖæÖ¼ûÁËÒ²°µ×Ô³ÆÔÞ¡£Ïë×ÅÕâλťìﻸñ¸ñ˵²»¶¨»áÔÚ¹¬ÖÐ×ߵĺÃЩ¡£Ö÷×ÓµÄÑÛ¹âÒ»Èç¼ÈÍùµÄºÃ¡£Ã»´í£¬¿´µ½Õâ¾Í¸ÃÖªµÀÐìæÖæÖ¾ÍÊÇ¿µÎõµÄÈËÁË¡£

      Æäʵ¾ÍÔÚÔÆÑþ¼ûµ½ÐìæÖæÖµÄµÚÒ»ÃæÆð£¬ÔÆÑþ¾Í³ÔÁËÒ»¾ª¡£ÔÚÉϱ²×Ó£¬ÐìæÖæÖÊǸúÔÚÙ¡¹óåúÉí±ßµÄÕÆÊÂæÖæÖ£¬£¬Ã»Ïëµ½Ëý¾¹È»»á×ö×Ô¼ºµÄ½Ìµ¼æÖæÖ¡£¾Ý˵ÐìæÖæÖÊǸúÔÚТ¿µÕ»ʺóÉí±ßµÄ¾ÉÈËÁË¡£²»¹ýËýÓ¦¸Ã²»ÊÇÙ¡¼ÒµÄÈË£¬ÒòΪÉϱ²×ÓÙ¡¹óåúËÀºóÐìæÖæÖ²¢Î´½Óןú×ÅС١¼ÑÊÏ£¬¶øÊǵ½ÁËǬÇ幬×öÁËÕÆÊÂæÖæÖ¡£Ïë±ØÙ¡¼ÒҲûÓÐÄǸö±¾ÊÂÔÚ¿µÎõÉí±ß°²²åÈËÊÖ£¬Òò´ËÔÆÑþÒ²¾Í°²ÐĵØÌýËý½Ìµ¼×Ô¼ºµÄ¹æ¾Ø»¹Óй¬ÖеļɻäµÈ¡£ÔÆÑþÏàÐÅ¿µÎõ×ܲ»»áº¦ËýµÄ¡£

      Ò²Òò´ËÔÆÑþ¸æËßÂí¼ÑÊÏ£¬ËýÒªÐìæÖæÖ¸ú×ÅËý½ø¹¬¡£Âí¼ÑÊÏÌýÁËһ㶣¬ÏëÆðÁËÅ®¶ùµÄÄǸöÃΣ¬¶à°ëÐìæÖæÖÊÇÅ®¶ùÃÎÖеÄÊìÈË£¬Ò²¾Í´ðÓ¦´ËÊ¡£

      Âí¼ÑÊÏÕÒÁËÒ»¸öÔÆÑþÐÝÏ¢µÄʱ¼äÓëÐìæÖæÖÉÌÁ¿´ËÊ£¬ÐìæÖæÖÂÔÏëÁËһϾÍͬÒâÁË¡£ÆäʵÐìæÖæÖÏëµÄÊÇ£¬¿ÖÅÂСÖ÷×ÓÅÉËýÀ´¾ÍÊÇΪÁË´ËÊ£¬¿´À´Õâλ¸ñ¸ñ½«À´ÓдóÔ컯¡£

      其实云瑶也有些奇怪,为何康熙派这位大神级的人物来教导她,难不成马佳氏的命格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云瑶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命格,甚至康熙已经知道了。毕竟康熙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对这些也是非常相信的。更何况慧真和尚还说了云瑶与他也有些关系,作为一个极具掌控欲的帝王,康熙也不会允许云要不在他的掌控外的。因此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找她入宫。康熙不知道的事,喜欢一个人往往是从开始关注那个人开始的。

      康熙此时正看着暗卫调查的信息,他没想到云瑶一个区区四品佐领的女儿竟然有个位高权重的舅舅。康熙也知道当初图海的妹妹差点入他皇阿玛后宫的事,只是没想到云瑶是马佳氏的女儿。

      康熙知道如果没有这一出的话,当初顺治定下的四大臣说不定就变成五大臣了。因为当初图海深受顺治信任,可谓是顺治亲信中的亲信。康熙宁愿是图海充当辅政大臣,因为图海本人性情温厚,秉资中悫,砥行端勤。密勿周旋,历有年所。敬以事上,诚以持躬。渊鉴沈几,克庸大任。对喀纳理事,惟公断无私,不但胜者心服,而负者亦心服,此皆无私之所致也。器识老成,才猷练达,赞襄机务,宣力累朝。以文武之长才,兼忠爱之至性。劳绩茂著,倚毗良殷。

      这些都是历史上康熙对图海的评价,由此可知康熙对图海的印象有多好。而且图海死得太早了,如若不然,图海也会是权臣之一。而云瑶入宫还真是沾了他舅舅的光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20: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