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太后升级路》-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过康熙也因此忌惮皇后起来,毕竟连当初他皇阿玛留下的暗卫都没查出什么来。

      说起来按辈分来说慧妃可以说是康熙的表姑,慧妃是科尔沁三等台吉阿郁的女儿,三等台吉阿郁是孝庄文皇后的堂叔额德的儿子,也就是说慧妃是康熙帝的远房表姑。而慧妃与孝惠章太后亦是姑表亲。在野史上,有康熙纳姑为妃的传言,就是指的慧妃。

      不过康熙自小受汉学熏陶,对于这种类似**的关系非常厌恶,在康熙潜意识里,他是绝对不会立慧妃为后的,立为妃还好,立后影响就太大了。因为这样会让康熙成为史书上的笑柄。而且此时汉臣也不愿康熙立姑为后,本来清朝统治者就是少数民族统治,到时会有更多的人借此打击满清,借机造反。

      就算是孝庄太后,因为皇太极算得上是她的姑父,也让人诟病。孝庄太后此时在民间的名声也没想象的那么好。此时理学盛行,别管史书上把孝庄太后写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个出名的女政治家。很多反清复明的人就以此攻击满清。民间也传出了许多关于孝庄太后的艳闻。如劝服洪承畴之事。

      也因此孝庄太后的打算落空,正好今年选秀,太皇太后的心思又活了起来,想要康熙在纳几个科尔沁蒙古的秀女入宫。康熙从小就见到后宫蒙古妃子嚣张跋扈的一面,他的母妃就被欺压的厉害,后宫中几乎无满洲女子的立足之地,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康熙也不愿后宫中有蒙古女子出现,然后就与太皇太后的关系僵了起来。

      康熙自康熙八年擒获鳌拜后,将手中权力看的越发重要,旁人不得沾染。康熙也不愿再去慈宁宫接受太皇太后的劝说。

      康熙听过也就作罢。走到御书房,开始批今日积压的折子。梁九功见状连忙吩咐宫女上茶。待在旁边随时等候康熙吩咐。

      慈宁宫

      此时慈宁宫灯火通明,苏茉儿看着歪在榻上躺着的太皇太后有些无奈,“主子,皇上恐怕不会来了,要不您去床上休息吧。”

      “现在皇帝大了,翅膀硬了,不再听劝了。”太皇太后轻抚着额头。皇帝和他的阿玛一样,不再听她的了,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她了。当初顺治的叛逆伤透了她的心,太皇太后在教导康熙时更是预防皇帝向他皇阿玛那样,没想到如今连康熙也开始忤逆她了。

      苏麻喇看着主子的表情有些心惊。主子露出这样狠厉的表情还是顺治帝欲立董鄂妃生得皇四子为太子时,结果过了没多久就传来了皇四子的死讯,接着董鄂妃也去世了。连顺治的死都有可能与太后有关系。

      太皇太后之前一直以皇帝无后做借口,不让康熙亲政,现在宫中只有嫡皇子承祜和皇长女存活,苏麻喇很难不怀疑太皇太后想要对曾孙下手,还能让康熙丝毫看不出来。

      苏麻喇欲劝主子,只是看见孝庄有些狠厉的表情说不出话来。苏麻喇知道孝庄绝不允许别人违抗他的意志,凡是侵犯到他权利的人都看不到明天。苏麻喇虽然在宫中地位很高,但也不敢违抗。

      在苏麻喇看,主子已经有些偏执了。太皇太后不能容忍有人脱离他的掌控,特别是关于科尔沁。

      如今蒙古对大清的重要性越来越低,满族贵族们地位越来越高,宫中根本不能重现当初全是蒙古女人的盛况,这根本就不可逆。满清贵族迫切需要与皇家联系更紧密,连宗室们都不在受蒙古控制,当初的宗室福晋大多有孝庄赐下,均是蒙古女人。现在的宗室多与满洲贵族联姻,不在受蒙古控制。

      现在根本不是开国时那样了,太皇太后要是还不醒悟,皇帝的刀迟早会对着蒙古的,太皇太后现在能控制,可一旦主子去世了就是皇上动刀之时。

      苏麻喇不知该何去何从,只能寄希望于将来圣上仁慈,对科尔沁好些。

      乾清宫

      康熙批完折子后问:“梁九功,慈宁宫的灯灭了吗?”

      梁九功抬头偷偷瞄了康熙的脸色,“启禀皇上,慈宁宫刚灭下了。”梁九功知道这几日太皇太后与皇上有着分歧,圣上虽碍着孝道不对太皇太后反驳,可圣上是皇帝,哪能被别人左右。圣上跟先皇可不一样,先皇虽对太皇太后忍让,那是因为是他亲额娘。可今上与太皇太后多少隔了一层,这孝顺可不一样啊。

      梁九功看着圣上的表情在灯光中变幻莫测,不敢猜度。

      第八章 康熙心思

      此时康熙正想着关于太皇太后和先皇的事,在太皇太后教导他的过程中,他的皇阿玛形象一直不怎么好,为宠妃顶撞亲母,对政治表现幼稚,对亲子不慈。

      可在他接受皇父为他准备的暗卫后,他对皇阿玛的印象全部被推翻了,暗卫口中的顺治是一位临死前仍忧虑皇儿继位后的艰辛,留下愿他能治理好这万里河山的殷殷希望。他死前为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支隐秘的力量,即使是太皇太后多年的宫中势力都没发现顺治的暗中力量。

      康熙一直知道,他的皇阿玛之前没有考虑过他继承皇位,甚至于皇阿玛一开始就是想为大清选择一个成年的帝王,因为太皇太后,皇阿玛甚至愿意让自己的儿子与皇位无缘。说实话,康熙在从太皇太后那知道此事时,不是不埋怨皇阿玛的。

      可暗卫的资料记录里,写着当时皇帝的心路历程。当时在天花的威胁下,顺治开始考虑谁可以继承他的皇位。首先他的儿子里长子牛钮已经夭折,次子福全是实际上的长子才九岁,还有八岁的三儿子玄烨、五岁的五儿子常宁、三岁的六儿子奇授、两岁的七子隆禧和八儿子永干。首先常宁以下的儿子年纪太小,顺治根本就没考虑他们,只有九岁的福全和八岁的玄烨勉强可以。

      只是福全在一次称不上意外的意外中瞎了一只眼睛,玄烨染上了天花但终究活了过来,福临知道这是后宫中那些蒙古女人的手段,世人皆认为蒙古人粗鲁豪爽,可后宫的这几个蒙古皇后皇妃一入宫仿佛觉醒了后宫女人的宫斗基因。

      不过他们再隐秘行事,孝庄太后这个浸淫后宫几十年的老手也不会发现不了,既然连他都查不出来,那么他的皇额娘一定知道此时并且帮他们扫尾了,更甚至于他的皇额娘也参与其中。

      福临这时也左右为难,他只担心一旦立下皇太子,转天他的儿子就意外死在哪了。这时顺治也非常无奈,即使是他也不会愿意让自己断子绝孙的。于是顺治开始考虑宗室里合适的人选,这时安亲王进入到顺治的眼里。在顺治看来,安亲王是个不错的人选,累有功勋,掌管宗人府,与索尼是姻亲,正值壮年,有长寿之像。这样宗室不反对,朝堂上也有实力,太后也控制不了新君,安亲王也会看在是他亲自下诏传位于他,照顾他的子嗣。

      于是他传召安亲王,问安亲王,安亲王信誓旦旦将来他将杀死自己的儿子然后传给皇帝的子孙。顺治听过后反而一身冷汗,【创建和谐家园】史书上说杀子传给别人皇位的一个有名的人物是谁,不是别人,正式臭名昭著的王莽。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窜时”,让顺治猛然惊醒,难道他要做王莽?史书上唐太宗废太子立次子李泰时,李泰也说将来杀子,传给侄子。让唐太宗不敢立次子。顺治自认不如唐太宗,他也不敢立安亲王。

      正好太后听到风声赶到乾清宫,让顺治不得立安亲王为太子,并让汤若望劝导顺治帝,汤若望说帝系转移会造成宗室朝廷动荡。而顺治也就顺水推舟答应。

      ºóÀ´Ë³ÖÎÏëµ½ÐþìÇÒѾ­³ö¹ýÌ컨£¬¶øÇÒÌ«ºóÇ×½üÐþìÇ£¬¿ÖÅÂÌ«ºóÐÄÄ¿ÖеÄоý¾ÍÊÇÐþìÇ£¬ÈôËûÁ¢ÅÔÈËΪ̫×Ó£¬¿ÖÅÂÄÇÈËÒ²Ð׶༪ÉÙ£¬ËùÒÔ˳ÖÎÒ²¾ÍÁ¢ÐþìÇΪ»ÊÌ«×Ó£¬Ïë±ØÌ«ºóÒ²»á±£»¤ÐþìÇ£¬ÆäËû¶ù×ÓÒ²Äܱ£È«¡£

      说来不怪顺治在董鄂妃之子刚出生就立其为皇太子,其实当时董鄂妃之子地位最高,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之女,其他生育的妃子家室低微,因顺治后宫多蒙古妃子,太后又是偏心蒙古,满洲大臣不愿家中女儿入宫只得低位,不如联姻其他大族,因此后宫满洲女子家室并不高,如福全母妃宁悫妃董鄂氏,长史喀济海女,号庶妃,玄烨母妃佟氏也是庶妃,常宁母妃是庶妃陈氏,长子牛钮母妃庶妃巴氏,当他出生时顺治曾大赦天下,可就算是这样,巴氏一直是庶妃。

      而董鄂氏初为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虽说是再嫁,但董鄂氏能成为博穆博果尔的福晋,家室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清初满清上层并不忌讳类似的事情,孝庄也有再嫁的传闻。因此顺治也是为了和满清大族结合,董鄂妃之子成为太子是最好的选择。顺治也能借此夺回孝庄太后手中的权力,并打击蒙古势力。

      但也许是孝庄看出了福临的打算,顺治第四子夭亡,之后董鄂妃郁郁而亡,而顺治也消磨了信心,在他看来,自己的一切都被皇额娘监视着,快跟儿皇帝差不多。之后就歇了心思想要出家,而顺治一旦出家,宗室恐怕就会对孝庄太后咄咄相逼,这也是顺治对孝庄最后的报复。

      之后就更是一场闹剧,孝庄太后用尽了手段想让福临打消出家的打算,福临屈服了,只是之后天花的来临让顺治来到了濒死的边缘,这时的顺治怀疑是否是他的皇额娘又出手了。至此直到他去世。

      康熙想着他的皇父留下的东西,有些不寒而栗。康熙知道,这些决不能让太皇太后知晓,如果让她知道,自己已经知道皇阿玛死因有疑点,将来他可能成为大清的头一位被废的皇帝,甚至不用她废掉自己,只要一副毒药,就能让他神不知鬼不觉的病逝。毕竟太皇太后连亲儿子都能下得了手。现在朝政的权利都被太皇太后把持,朝堂中只有坚持正统的汉臣支持他,连满洲大族们都是风往那边吹,就往那边到。遏必隆就不说了,连索尼恐怕也与太皇太后达成了什么协议。康熙觉得他要开始扶植一些新的势力了。

      此次选秀康熙决定好好筛选秀女的家世,一旦他做出什么动作,那些投机的大臣们会做出反应的。

      康熙想完决定要好好梳理身边的人了,毕竟他的皇阿玛就是有可能栽在这里头了。康熙可不想在什么时候无缘无故的死了。别人都说康熙如何孝顺太皇太后,可康熙自己心里知道,他只是为了皇帝的宝座做戏而已。毕竟太皇太后掌握着他的生杀大权,康熙如何不恐惧、愤怒,只要自己掌握大权康熙才能真正安心,康熙可不想像汉朝的那位向吕后说“我未壮,壮即为变”的少皇帝那样冲动。

      第九章 遇见故人

      云瑶这边看到额娘从【创建和谐家园】静室出来,连忙迎了上去。看到旁边的厢房有人在,想必是在等待那位慧真和尚。不过这位慧真和尚深居简出,很少会见外人,马佳氏能与他相见还是因为年幼时与这位【创建和谐家园】相识,这位香客带那么多侍卫,想必是位贵客。

      不过云瑶眼神一转,发现一张熟脸,云瑶看见他立马知道里边那位客人是谁了。不是别人就是后来的乾清宫总管太监魏珠,此人曾是康熙的哈哈珠子,与康熙关系亲近。后来梁九功失宠,取代了梁九功的地位,现在的他地位不高,很少有人关注他,只是云瑶曾经在后宫多年,与魏珠打过很多交道,才认出是年轻版的他。看来里边的贵客就是康熙了。

      云瑶一直感觉很奇怪,她一个四品佐领的女儿,在秀女里地位不高不低的,十三年选秀时自己因为天花错过选秀,之后舒舒觉罗氏怎么就相中她进宫了?毕竟她与族里关系并不紧密,血缘关系都非常淡了,舒舒觉罗氏想选一个钮祜禄氏的旁支姑娘固宠,也不必选她啊!

      更何况她阿玛与嫡支闹翻了,这种好事只会让给依附他们的旁支才对。也怪不得云瑶进宫时,云瑶的阿玛有些忧心忡忡,只是当时的云瑶沉浸在进宫的惊喜中并未发现。毕竟一直不亲近的人送好处给你,怎么看都像是有阴谋的样子。只是当初云瑶阿玛不能反抗,也希望云瑶进宫能得康熙宠爱,因此也愧疚于她。

      更何况当初赫舍里皇后刚死,钮祜禄妃尚未被封为继后,还没彻底掌握宫中大权,宫中还有太皇太后看着,钮祜禄妃不必为了她惹太皇太后不高兴,影响她成为继后啊!现在想来只有康熙才能无视太皇太后的不满,并且命令钮祜禄妃让她进宫,钮祜禄妃无论如何不会违抗康熙的旨意。甚至可能更早在十三年选秀时钮祜禄妃就知道让她进宫了。

      选秀时她得了天花,也没能让皇帝打消让她进宫的旨意,只是康熙估计也对云瑶在康熙十年没参加选秀有所不满。康熙是皇帝,很少见有人违抗他的命令,再说此时康熙也在关注他们家,那人一参她阿玛,康熙就撸掉吴禄了。

      不过说起康熙关注他们家就是这位慧真和尚的缘故了,这位慧真和尚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诸家之学,家族世代行医,家学渊源对医术研究颇深,马佳氏幼时得了怪病就是这位慧真和尚治好的。而且后来慧真和尚拜一位奇人为师,那位奇人精通阴阳术数,慧真和尚因此也精通此道。说起来不管哪个朝代都有这种人存在,像汉朝的东方朔、唐朝的袁天罡等人都是史书上记载的神棍。

      甚至还有一位出生在秦朝的女子,名许负,是温城县令许望之妻生下一女,出生的时候手中握有一块玉块,玉上有清晰的文王八卦图,始皇帝以为祥瑞,赏赐了许望黄金千两,许望为了感谢秦始皇,特地将他的女儿改名为“莫负”,意思是不要辜负了皇帝的恩宠。

      许望见女儿过目不忘,天赋极高,一次女孩受到鬼谷子的徒弟点化,从此精通识人相面之术。秦始皇听说后想请她相面,但她算出秦王命不久矣,就装病推辞了。自此改名为许负。

      秦始皇去世后,二儿子胡亥谋权篡位,加重徭役百姓苦不堪言。一时间天下大乱,各地英雄挺身而出。温城因为有了许负,各路英雄都想来拉拢拜会。在城墙巡视的许负,突然听到城下人说话有王者之气,前去试探。看面貌看出此人有帝王之气,立马让父亲出城迎接。此人正是——刘邦。她建议父亲投靠刘邦,许家为刘邦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又加上许负的吉言。

      许负还为后来的汉文帝的母亲薄姬看过面相,认为薄姬相貌大贵,将来生下孩子一定能当天子,但是薄姬当时还是魏王豹的妻子,因此魏王大喜,反叛了刘邦,可魏王没想到,许负所说的那个孩子是刘邦后来跟薄姬所生的汉文帝刘恒,魏豹成为了历史的笑柄,许负因为给刘邦相面有功,公元前202年,年仅十九岁的许负被封为了鸣雌亭侯。【摘自网络】

      因为这些历史上留名的相士,康熙也颇为迷信,他对慧真和尚的本事也非常信奉。康熙颇有自知之明,知道世上那么多皇帝求长生不得,他也没有过多求取长生之道,只是也知这些人对长寿之道颇有研究,因此也尊敬慧真和尚,多与他谈经论道。更何况慧真和尚也曾在顺治在世时给他相面,说他如不出家,会是早逝的命。只是后来顺治没有出家,后来英年早逝。

      上一世慧真和尚与马佳氏有些交情,估计也是因此告诉了康熙,康熙才关注了他们家。

      可她以前也没给康熙留什么印象,有的只是马佳氏的命格被康熙注意到。在封建王朝,一个官员夫人能够大富大贵,只有依靠丈夫或者儿子加官进爵,让他们为她加封诰命。而在清朝,后宫与前朝联系紧密,后宫妃子的母亲也能加封诰命。

      也是因此云瑶为了给自己进宫增加砝码,让康熙这个迷信的人关注到他们家,即使没有关注到她,只要康熙关注到吴禄、凌泰凌柱他们,云瑶相信自己的阿玛兄弟能力并不差,只是缺少一个机会。

      而此时康熙估计也在头疼朝堂上各大家族结党营私,权力都没在康熙手上。前世康熙就拉拢一批地位比较低的家族,只是吴禄是钮祜禄家族的,康熙因此也没注意到吴禄,而今世,吴禄如果提早与嫡支撕破脸,在投靠康熙应该能让康熙重视。毕竟康熙后宫高位妃子除了赫舍里家,还有钮祜禄家族之外,其他的高位妃子一开始家族地位并不高,如荣妃、惠妃、宜妃、德妃,除了德妃是包衣家族外,其他的家里直系地位都不高。

      只是云瑶不知到此时康熙不仅知道马佳氏的命格,还知道云瑶的命格。如果说前世康熙只知道马佳氏命格,没有特别关注云瑶的话,那么今世康熙真的如云瑶所愿,关注了云瑶,并且打定主意让她进宫了。

      马佳氏见女儿和儿子在门外乖巧等着,心里就要化了,忙过来抱着凌柱擦汗,并问:“云瑶,凌柱你们玩得高兴吗?累不累?”

      “额娘,凌柱有些累了。”凌柱撒娇道。马佳氏看着儿女都有些乏了,连忙吩咐下人准备好回府,出了寺门,坐上马车便回府了。

      第十章 坦言秘密

      回府后云瑶随马佳氏走到门口,凌柱被奶娘抱着睡着了,凌泰也下马招呼开门,守门的门房连忙招呼。

      Âí¼ÑÊÏÕÐÀ´ÁèÖùµÄÄÌÄïÕÅÊÏ¡°ÕÅæÖæÖ£¬½«ÁèÖù´ø»ØËûÎÝÀСÐĵ㣬Ëû˯×ÅÁË¡£¡±

      ¡°ÊÇ£¬¸£½ú¡£¡±ÕÅæÖæÖÇáÉùµÀ¡£

      “凌泰,瑶儿你们回房也休息会儿,待晚膳时再来。”马佳氏慈爱的对两兄妹道。

      凌泰和云瑶连忙应是。各自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休息。

      云瑶回到房里,春草和杏儿连忙请安。云瑶让春草将钗环卸下,略略洗漱后挥退春草他们,躺在千步床上想事情。

      云瑶这次随着马佳氏去潭拓寺,一部分也是为了验证云瑶那一世的记忆。虽然云瑶记忆里是自己重回大清,可是云瑶真怕这里是平行空间之类的。这次多少放心了一些。

      只是云瑶知道如果要入宫的话必须先和阿玛商量好,后宫朝堂连在一起,进宫的是必须得到阿玛大伯他们的支持才行。云要想着要告诉阿玛一些事情才能让阿玛重视。只是要怎么说云瑶还要想一想,云瑶不会告诉吴禄关于她穿越的事,至于其他的总要告诉一些给阿玛他们。

      云瑶想着事慢慢睡去,恍惚间听见有人叫她。“格格,该醒了,一会该头疼了。一会儿您该用晚膳了”杏儿在一旁叫醒云瑶。

      云瑶听见后应了一声,起身梳洗。

      云瑶走到正房见吴禄和马佳氏在那坐着说话。连忙请安“女儿见过阿玛额娘。”

      两人见女儿前来换了笑模样。马佳氏让女儿坐在身边,问休息的如何等,云瑶一一答了。吴禄也在一旁嘘寒问暖。

      等凌泰凌柱来后众人入座,开始用晚膳。钮祜禄家家风及正,吴禄并无通房姨娘之类的。因此只有他们一家五口。众人秉承着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用膳,席间声量极小。

      用完晚膳后,云瑶叫住吴禄和马佳氏,“阿玛,额娘,女儿有话要对你们说。”

      吴禄和马佳氏见到云瑶表情有些严肃,两人对视一眼,有些奇怪女儿想要说些什么。

      吴禄和马佳氏带着云瑶来到书房,让下人出去后问“瑶儿,你怎么了?”马佳氏问道。

      云瑶有些紧张的说:“额娘,你刚才与【创建和谐家园】说了什么没有?”

      马佳氏有些奇怪女儿问这个问题,毕竟女儿向来对佛经什么的不感兴趣,而且这次慧真【创建和谐家园】还真说了一些话,她正想找吴禄商量此事。云瑶看到额娘表情有些犹豫直问道:“额娘,慧真【创建和谐家园】是不是帮你批命了?”

      马佳氏脸色一变,不顾旁边丈夫询问的表情,急忙问云瑶:“瑶儿,你是从哪知道的,你听谁说的?”

      马佳氏从小就与慧真和尚相识,他的事马佳氏多少知道一些,马佳氏也知道慧真和尚绝不能露出行迹,否则太皇太后必不会放过他的。因此担心女儿知道此事漏了出去,也担心女儿从哪听来的慧真和尚的名字,即使他已经改名换姓,也不耽误太皇太后查出来啊。而且,马佳氏为防意外,也不曾告诉女儿自己见得是慧真和尚,连他的法号都未说过。

      云瑶见马佳氏着急的样子有些愧疚。毕竟慧真和尚的行踪在康熙的保护下,很少有人知道,而一旦泄露麻烦就大了。额娘一直为慧真和尚的安全提心吊胆,是自己的话让额娘担心了。

      “额娘,女儿做了一个梦,梦见你被一位慧真和尚批命,说您与佛有缘,而且有后福。是也不是?”

      马佳氏听见女儿的话,松了口气,瑶儿只要不是听别人说知道了慧真和尚的身份就好,毕竟她受过慧真和尚的大恩,不想因为女儿将其送入险境。

      一旁的吴禄满头雾水,问“福晋,什么慧真【创建和谐家园】?还有批命?你们母女在打什么哑谜?”

      马佳氏解释道:“老爷,并非我要瞒你,我是上次去潭拓寺拜佛时碰见的他,慧真和尚法号原先并非是这个,我以前和你说过,我幼时曾生过一场大病,很多大夫都束手无策,多亏这位【创建和谐家园】救我一命,只是后来【创建和谐家园】给人批命时犯了一位贵人忌讳,又碰见了些后院因私。因此有人要他性命,又换了法号,前些时候,我碰见了他,见他被另一位贵人救了,才知道那人并没放弃杀他,仍不敢泄露行踪。”

      其实马佳氏有意模糊了重点,马佳氏虽不知慧真和尚得罪了什么人,但对方多半是位高权重之人,她也不想让自家老爷苦恼,连累家族,马佳氏最多不泄露消息,其他的也做不了许多。

      吴禄听到福晋说的,心知她有所隐瞒,只是这种事多半不好说出口,在女儿面前也不能让这种事脏了耳朵,也就没在意。

      只是想起女儿所述,“瑶儿,你说你是做梦梦到的?”吴禄心知女儿不会骗他,但也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马佳氏听到这也忙看向云瑶,担心此事。

      “阿玛、额娘,我知道接下来的话你们可能接受不了,但我说的,都是梦中经历过的,也许这是示警。”

      马佳氏与吴禄两人有些担心,互相看了一眼。

      “阿玛,除了之前说的以外,我梦见后来今年选秀女儿没有参加,后来到十二年嫡支的遏必隆大人去世,阿灵阿与法碦争夺国公位,阿玛您置身事外,被阿灵阿和法碦双方针对,咱们家就没落下去了,之后十三年女儿参加选秀时得了天花,后来虽然好了,但错过了那次选秀。再后来阿玛额娘为我的事操心,阿玛的世袭佐领也被人弄掉了。宫中的钮祜禄妃也不知为何让女儿入宫为他固宠,女儿便进宫了,只是进宫后女儿受到宫中妃子针对,才知有人竟说额娘的命格之说,让后宫众人嫉恨。皇上好像也知道此事,不知为何对女儿有些不满。因此女儿也无可奈何。只是女儿在梦中得知,大哥科举出了问题,后来一蹶不振,阿玛额娘也因病去世,可怜凌柱没了依靠,之后女儿也死了。”

      云瑶说到这不禁泪流满面,俯身趴在额娘身上。马佳氏与吴禄面面相觑。虽然女儿说的太过离奇,但马佳氏也有些相信,毕竟有一件事已经在女儿这里验证过了。

      吴禄听罢也有些恍惚,毕竟在女儿的话中听到自己的死讯还是挺震惊的。不过吴禄也相信女儿不会说谎,也许这是给他们家的预警啊,吴禄想。

      第十一章 吴禄打算

      吴禄听着女儿的话神情犹疑,毕竟不管那个人听见家族未来那么惨都会有些接受不了的。

      虽然知道应该告诉阿玛关于家族未来的事情,但看着阿玛额娘神思不属,云瑶还是有些担心,毕竟阿玛为了家族努力的半生竟化为乌有,没有比这更让人丧失信心了。

      吴禄见云瑶脸色担忧,也收了颓唐的情绪。想起女儿说的话,连忙问道:“瑶儿,你说后来你进宫了,还没经过选秀。”

      吴禄从云瑶的话中一下抓住了重点,后宫中没有经过选秀的后妃很少,除了由宫女晋升为后妃的包衣旗女子外,只有一些特殊的秀女没有经过选秀便进宫了。但这些人进宫的名义叫做‘待年宫中’。

      什么叫待年宫中呢?所谓宫中待年,是指一些未成年的旗女,还不到成婚年齿,不克不及侍寝也不克不及封爵,只能临时养在宫中,到及了年齿再行封爵。

      慧妃自幼待年宫中,也就相当民间童养媳,有清一代这情形很普遍;如康熙荣妃马佳氏,员外郎盖山之女,亦“待年宫中”,康熙六年(康熙帝当时只十五岁),生下皇子承瑞。慧妃尚未成婚,博尔济吉特氏就在康熙九年(1670年)四月十二日去世,五月初九日追赠为慧妃。四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皇后的亲妹妹平妃一样“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皇子胤禨,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赠为平妃。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6: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