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太后升级路》-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说吴禄引起的笑料,图海就告诉众人吴禄的问题:“这些日子,宫里的人手都发现似乎有很多势力在策划什么。宫里这些日子简直就是暗流涌动,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只是老夫并没有查到发生了什么?这件事就有些奇怪了。”图海也在疑惑宫中竟没有传出什么消息,似乎是有人故意压下了什么动静?

      而云瑶却想到了之前皇后故意说属鸡和属蛇的人与皇子相克的事情,这些日子以来云瑶一直在等着皇后的发难,可是现在她都要进宫了,皇后竟然还没有动手。还有她在出宫时看到的那个香炉,究竟是不是她想象中的那个人还未可知,所以云瑶也不确定图海说的事情是否与这两件事有关联。不过之前云瑶担心长辈担心就没有提到这两件事。

      因此云瑶就告诉了图海,图海听闻立马从凳子上坐了起来,道:“瑶儿你说的是属鸡的和属蛇的?”

      而吴禄和马佳氏也反应过来,自家女儿是属鸡的,而到时皇子出了什么事情还不得说是女儿的罪过啊!

      但图海考虑的不仅仅是云瑶,图海是个心思缜密之人,而提到蛇年出生的却想到了宫里的皇太后,图海还记得今年就要为太后举办三十大寿了,而且礼部的折子正要交到皇帝跟前。图海自然发现了皇太后的生辰年。

      云瑶见图海一脸阴沉的表情就知道自家舅舅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不过云瑶故作不知,问道:“舅舅,是瑶儿说的有什么不妥吗?”

      图海见云瑶问他,不由放柔了表情道:“此事与你无关,是宫里的事情,皇太后今年要过三十大寿了!”

      吴禄不知图海话中有什么含义,而马佳氏却立马想到了皇太后似乎也是蛇年出生的!立马提醒吴禄,吴禄听到也知道事情大发了,这要是传出去,做祖母的会克到皇子,即使宫里只剩下这么一个皇子,到时候皇后母子绝对不会有好处,甚至连皇上都会被连累。

      而图海也是极为担心,云瑶就道:“舅舅,要不你先去皇宫吧,等回来再给瑶儿说。”云瑶见图海十分担心的样子劝道。

      云瑶知道舅舅是个忠臣,哪里会不顾康熙的事情。不过云瑶也不生气,毕竟这件事影响太大了,若是传到康熙那里也只会为康熙心中图海的分量加一副砝码,云瑶自然乐见此事。

      而图海匆匆告别后就前往宫中求见康熙。

      第八十一章 进宫请罪

      云瑶看着舅舅远去的背影沉思起来,其实云瑶将这件事告诉图海是因为云瑶知道这件事估计已经过去了,要不然现在她已经都被封为昭嫔,宫中的皇后反而没有动静了。

      这只能说明皇后被人阻止了,而且有一个足够有威慑力的人阻止了她。这个不是别人,只会是康熙。这样一来,云瑶虽然不用担心这次,可仍要防备着皇后。因此云瑶并不是一个守株待兔之人,她只会不断地想办法把事情闹大,至于到时候康熙是否会因为这事而对她另眼相看就不在云瑶的考虑之中了。毕竟这件事她也是无意的嘛!到时要怪也只能怪皇后。而且云瑶相信自己的舅舅是一个有分寸的人,他自然会知道如何应对康熙的。

      而图海这边却是拿着礼部的折子前去拜见康熙,如今图海担任礼部尚书一职,有关太后大寿的折子已经被下面的人递到图海面前。图海这次入宫就是为了以此提醒康熙。

      乾清宫里康熙听着梁九功禀报道:“主子,图大人来了,说是有要事求见主子。”

      “图海?朕不是让他去给他外甥女宣旨吗?这时候能有什么急事让他匆忙赶来。”康熙疑惑道。

      不过康熙说完,还是命梁九功把图海传召进来。而图海一进门就行礼道:“奴才参见皇上,躬请皇上圣安。”

      图海行礼后,康熙就急忙叫他平身,可图海却没有起身。图海又一拜道:“奴才辜负圣恩,请圣上降罪。”

      康熙见此反倒更加疑惑了,实在是康熙没有想到图海犯了什么错,就问道:“爱卿老成持重,不知何时竟让爱卿亲自请罪?”康熙心底揣测着图海的意思,在康熙看来,图海最为稳重,在朝政上的事情很少会出错,最多也就是偶尔挑一下他的刺儿,其他的能够让图海请罪的只有他的家人了。

      康熙想到这里不由有些恼怒,难道是新封的昭嫔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不怪康熙立马想到云瑶那里,实在是因为今天图海本该为自己的外甥女庆祝,不至于今天还要入宫求见他,可是却在自己的外甥女的好日子里赶来皇宫向他请罪,除了与她有关康熙也想不出图海是为了什么。康熙想到暗卫那里每日汇报的昭嫔的日常,不由觉得自己看走了眼。

      图海自然不知康熙已经脑补到云瑶的身上了,不然图海肯定不会这时候向康熙请罪。

      图海道:“奴才监管不力竟致使妖言惑众之人混进钦天监,使得后宫不宁,还惊扰了太后,这都是奴才的罪过。”

      康熙听完图海说的就知道自己想岔了,本以为是图海徇私求情,谁知道竟然是自己的过错。

      是的,康熙哪里不知道图海这一举动是为自己和皇后顶罪。只是这次皇后也把康熙给坑到了,因此康康熙终究还是得给皇后收拾烂摊子。康熙把皇后行动露出的破绽一一扫去,而协助皇后的那两个所谓的高人自然也被康熙查了个底朝天。

      当时皇后找的那两个给承钴皇子算命的人其实根本就不是钦天监的人,只是皇后假借钦天监的名义从外边找的,皇后还让人给他们挂上了钦天监的名头,使得两人能够为皇后冲锋陷阵,编造流言帮皇后害人。

      而且他们本身并不是什么精通命理之人,连寻常的易经八卦都说不上来,很明显的那两个人根本就是骗子,而皇后想要陷害别人,竟然连帮手都找了这等骗子,还撒下了这等弥天大谎,康熙不由奇怪皇后的脑子是怎么长得?这种漏洞百出的计划竟然也敢实施。

      皇后竟然还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遇到了高人,而高人也在皇后的胁迫下遵从了皇后的指令。皇后自以为厉害连这种世外高人都屈服在他脚下,还很是志得意满。

      康熙也因此对皇后彻底失去信心了,其实之前皇后若真的能够展示出她的手段,狠狠地打击一下钮祜禄家,康熙还不会这么生气,可如今皇后蠢成这样,康熙很是怀疑索尼是否教导过皇后,当然这时候索尼已经到地府了,康熙自然不可能追过去问他。

      只是经此一役,康熙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对皇后抱太大的期望,否则那天也把他踹进坑里,康熙觉得自己可消受不起。而且不说以后,只说这次康熙觉得自己要不是提前被暗卫提醒,恐怕早就被皇后害了。康熙若是在后世,肯定会用猪队友来形容皇后的。

      而皇后因为给二人编造的身份虽然是钦天监中的人,可是两人根本没有去过钦天监,而且若是在钦天监查证,根本就没有两人的名字。

      而提到这件事康熙也不得不吐槽皇后手段的粗糙,要是皇后真的使用钦天监的人还好,事发了还可以找人背锅,即使会有所损失,到时候自然能够东山再起。可是皇后竟然连一条后路都没给自己留,真不知该说她自信还是愚蠢。

      其实在云瑶的那一世,康熙就是借着这种办法翻盘的,在皇后的事情爆发后,康熙果断问责钦天监,还把钦天监的几个头头都给免了职,连图海也因为出任礼部尚书的原因也被康熙扣了一顶用人不察的帽子。而康熙也免了被人带上不孝的帽子,以至于在这之后康熙对于太皇太后予给予求,甚至连之前忌讳的不让蒙古后妃进宫的事情都给抛在脑后,把后来被康熙封为宣妃的博尔济吉特氏给接进宫博取太皇太后欢心,还给了她妃位待遇。

      当然你不能说康熙不念旧情,康熙虽然对于图海这个皇父留下来的臣子颇为敬重,可那时候康熙因为太皇太后的【创建和谐家园】,在心里根本看不起自己的皇阿玛,因此对于图海的亲近也有限了。而且作为皇帝都是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性格,康熙心里也许想着能给他背锅还是荣幸呢!

      不过这一世康熙因为早就知道此事自然不愿让这件事情闹大,就让人隐瞒消息。而图海这个礼部尚书也是康熙防范的对象之一,毕竟在图海的外甥女入宫之后,康熙很担心图海会对借着这个机会打击皇后,进而为昭嫔的未来铺路。

      第八十二章 圣旨疑云

      其实一开始康熙并没有打算瞒着图海的,毕竟告诉他的就是奇玮,图海知道也不奇怪,不过后来康熙发现奇玮并没有告诉图海,就打算把这件事瞒住所有人。当然康熙也没想过一直能瞒住,只要能瞒到康熙处理完宫里的事情之后,康熙也就不用在担心东窗事发了。

      ¶øÇÒÒ²²»»áË𺦵½×Ô¼ººÍ»Ê×Ó³ÐîÜ£¬ÏÖÔÚ¿µÎõ¶ÔÓڻʺóµÄ̬¶ÈÓú¼Ó²»ºÃ£¬¿ÉÊdzÐîÜÊÇ¿µÎõĿǰΨһµÄ»Ê×Ó£¬¿µÎõ×ÔÈ»²»»áÑáÆú³ÐîÜ£¬ËùÒÔÒ²²»ÏëÈóÐîܱ³¸º²»Ð¢µÄÃûÉù¡£ÕâÑùµÄÃûÉù¿É²»»á¿´³ÐîÜÄêÁäС¾Í²»»áÓÐÁË£¬Ö»»áËæ×ųÐîܵij¤´óÓúÑÝÓúÁÒ¡£Òò´Ë¿µÎõΪÕâÒ»µã¶ù´È¸¸ÐÄÒ²ÊǷѾ¡ÐÄ˼¡£

      可是没想到图海竟然在他准备动手的前夕得知了这事,此时康熙有些挠头该如何处理此事了。

      前头也说了,图海身为老臣,康熙向来是十分尊重的,可康熙也担心图海倚老卖老,借机想要爬到他头上,不要怪康熙疑神疑鬼,实在是那四位顾命大臣太过难缠了,康熙可不想再出现一个这样难缠的人物了。

      当然图海作为一个老狐狸,哪里不知道康熙想的是什么,当下表示:“圣上,钦天监出现如此情况,是老臣的失职,还请皇上责罚。”图海的意思是想要给康熙一个台阶下,就像是上辈子康熙把锅甩给图海一样,可是若是换个人提出来,效果就大不相同。

      图海主动为康熙分忧和康熙把过错甩给图海两种做法对于康熙来说可能没什么不一样,可对于图海来说就大不相同了。若是图海主动提出为康熙分忧,到时候康熙对图海有愧疚和感激,这对于图海是极有利的。但是像上辈子那样逼得康熙把过错甩给图海背的结果往往是康熙会担心图海心里怨恨,只会0越来越疏远图海。

      图海此举明显让康熙喜笑颜开,只是想到之前的打算,康熙又有些犹豫。就期期艾艾道:“图爱卿,这件事就不必宣扬出去了吧!”

      图海见到康熙此举,大怒道:“圣上,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皇上能堵得下悠悠众口吗?圣上以为老臣是怎么知道的,皇后娘娘不想昭嫔娘娘入宫何必大动干戈,当时选秀的情况那个秀女不知,圣上莫要掩耳盗铃啊!”

      康熙听到图海说的有些呐呐不敢言,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封堵住所有的流言,只是身为皇帝,被臣子这么揭下脸皮,康熙的脸色着实不算好看。

      图海见康熙的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红的很不好看,就放缓语气道:“圣上私下做的未必是没有人看到,只是这些阴私手段圣上还是莫要多用的好,以免移了性情。”

      言语间图海对康熙使出这种手段很是不喜,不过康熙也知道图海是为了他好,不然的话图海也不会在他面前如此说话。康熙也知道这种私下里的小手段不是什么值得拿在台面上说的事,因此也表示受教。

      图海继续道:“皇上,这些妇人使得手段皇上哪里比得上别人用熟的,皇上莫要被人蛊惑啊!”

      康熙听了一震,看向图海那高深莫测的表情有些疑惑,如果他没理解错的话,图海这话分明是对太皇太后有所不满,可是谁不知道图海向来被太皇太后夸赞,康熙在这次风波里防备图海也是因此。可是图海的这话突然让康熙有些不知所措。

      图海看到康熙疑惑的表情,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就道:“皇上这次受委屈了,只是这样的阴私之事皇上莫要太过掺在其中,到时候圣上专注于后宫之事,老臣如何面对先皇?”

      康熙听到图海安慰的态度,心里有些慰贴,图海的态度让康熙明白了图海在这件事上是不会站在太皇太后的立场上去的。因此也放下心中戒备,道:“图爱卿,你说朕那里不和皇祖母心意了,皇祖母何以这么欺朕?”其实康熙语气里还是有试探的意思,康熙在没有得到图海完全倒向他的信号之前,自然不肯放弃试探。

      图海也知道康熙的意思,就道:“圣上可还记得先皇驾崩前,先皇交给老臣的那个盒子?”

      图海这么一提,康熙就想起来的,而且在图海拿着那个盒子出去后被皇祖母看见,皇祖母的眼里好像能飞出刀子一样让人不敢直视。“不知皇父交给爱卿的是什么?”康熙好奇道。

      “老臣带来了,请皇上御览。”图海不知是不是因为提起先皇的原因,神情有些低落。

      康熙接过盒子打开一看,发现竟然是一道圣旨。康熙吃了一惊,抬头看向图海。

      图海道:“请皇上打开一看。”

      康熙小心翼翼的拿出盒子里的圣旨,打开一看,发现竟然是皇父亲笔所写,而且看字迹有些软弱无力,分明是皇父在病重时写的。

      康熙快速的看了一遍圣旨,有些惊讶,“这个圣旨?”

      图海点头道:“这道圣旨正是太皇太后一直对老臣这样态度的原因。”

      康熙想到过往太皇太后嘴里一直夸赞着图海,可是一旦图海有了出头的迹象,太皇太后就要打压。以前康熙还以为是太皇太后避嫌,不想让和她关系深厚的图海身居高位,以免自己难做。可是现在想来,朝中哪一个大臣身后没有别人支持,而且太皇太后只有在面对图海的时候才会这么吝啬。而其他太皇太后支持的臣子们可算得上是一路青云了。

      “可是,这圣旨分明对皇祖母无甚害处,甚至还有利,皇祖母为何对你如此忌惮?”康熙疑惑的翻了翻圣旨,确定自己并没有发现对太皇太后有害的事情。

      康熙也知道图海这些年来即使被太皇太后隐秘的打压,也从未在明面上撕破脸,这很明显的就是图海手里很有可能有太皇太后也忌惮的东西,因此在康熙看到那道圣旨时以为是皇父不放心太皇太后,才留了一道圣旨给图海,以防他被压制的动不了身。

      可康熙打开圣旨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里边通篇没有一个字是用来遏制太皇太后的。

      图海苦笑道:“这大概是先帝临终前最后一次的报复吧!只是先皇也不愿太皇太后有什么不好,也担心这道圣旨留到别人手里来反而要挟太皇太后,所以就算有人知道了这道圣旨的存在,这道圣旨的内容也不会威胁到太皇太后。”

      第八十三章 图海献计

      图海这话倒不是无的放矢,实在是先帝这个人说好听点儿是至情至性,说难听了就是任性妄为。临终前因为对于额娘的痛恨留下这样一道旨意,可顺治终究不愿真正伤害他的额娘。

      若非如此,顺治怎么可能一次又一次的忍受自己额娘对于自己权利的侵犯。顺治身为皇帝,若他是一个狠辣无情之人也罢,这样他面对太皇太后也不会这样束手束脚。而且临终前立康熙这个太皇太后亲自教导的孙子为太子,谁又不能说是顺治为自己额娘做的最后一件事呢!

      康熙听了反倒觉得以往皇祖母总是说皇阿玛不孝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就存疑了!

      不过康熙想到那道圣旨的内容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因为这道圣旨里边的意思是如果玄烨也就是康熙没有活到亲政那年,就让太皇太后另择一人登上帝位,而且在帝位交迭之间,就暂且由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以安稳朝政。

      康熙作为一个皇帝本能的【创建和谐家园】任何会影响他权力的事情,看到这幅圣旨,即使是康熙也不愿圣旨上的情况出现。

      图海看着康熙有些犹疑不定的表情就道:“老臣手里的这道圣旨,先帝曾经交代过老臣,等到圣上您能立足朝堂并且有子嗣后,就让老臣把这圣旨给烧了,以防有人假借他的名义,让皇上陷于两难之间。只是近年来圣上子嗣频频夭折,老臣才一直迟疑不定,今日才将这道圣旨呈给圣上。”

      康熙听着图海的意思就知道皇阿玛已经把后患都给除了,这才放松了一些。只是想到图海今日的举动,有些奇怪。就道:“既然先皇让你将圣旨烧毁,为何图爱卿给了朕?”

      图海答道:“这道圣旨老臣其实也并不想这时候呈上来,毕竟圣上膝下只有这一个皇子,老臣实在担忧,而且老臣发现似乎有人知道了这道圣旨的存在,而且隐约猜出了圣旨的内容,老臣只能将圣旨呈给皇上,希望皇上能有个防备。”

      康熙听了大惊,道:“爱卿你是说圣旨的内容传了出去?”康熙如何不急,其实这道圣旨被何人知道康熙自然心知肚明,除了能够把康熙打落凡尘的太皇太后能有何人。而且这种事情传出去,太皇太后就有了法理上的正统性,甚至借着这道圣旨另立新君也不奇怪。这种有关康熙身家性命的事情容不得康熙不着急。康熙此时心里有些埋怨图海没有守好秘密,即使康熙知道以太皇太后的能力迟早会发现此事,康熙还是有些迁怒图海。

      图海见康熙着急就道:“此事其实并非是从老臣这里传出去的,而且太皇太后只以为老臣这里的是先帝对太皇太后的制衡,而非是这个与之相反的圣旨。”图海说到这顿了一下继续道:“其实太皇太后知道这件事的原因还是在鳌拜哪里。”

      图海说到这就闭口不言,因为谁不知道鳌拜就是眼前这位给弄倒的,说不定康熙心里会怎么想的。

      康熙听到图海说到鳌拜,脸色有些奇怪。其实以前康熙对于自己能够扳倒鳌拜是挺自得的,可随着康熙慢慢地成长城府也不断加深,哪里不知道自己当初只是侥幸而已,而且他给鳌拜定的许多罪名都有些不尽不实之处,而在图海这个两朝元老面前康熙也不敢卖弄自己的小动作。毕竟刚才图海还说过康熙使用小计谋的事情。

      康熙整整面色,清了清嗓子道:“不知此事和鳌拜有何关系?”

      “当日先帝驾崩之前,不仅给老臣留下了圣旨,还给鳌拜留下了一道。不过鳌拜手里的那道圣旨和老臣这道一样,是先帝为了以防万一。”图海停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康熙才道:“可是当初鳌拜死的突然,奴才没能瞒过太皇太后,就想办法把那道圣旨给带回来并毁了,毕竟两道一样的圣旨,多了一份反倒是祸害。而太皇太后大概也知道是奴才下的手,也知道了这道旨意的内容。”

      康熙看着图海的目光哪里不知道图海再说他莽撞,不由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康熙没想到自己无意间的动作差点让太皇太后找到一个对付他的杀手锏。

      图海又道:“太皇太后大概以为奴才这里有两份圣旨,一份是对太皇太后有利的,一份是有害的,所以一直想拉拢老臣,只是奴才这里只有这一份圣旨。”

      康熙看着自己阿玛临终前竟然弄了这样一个局,把太皇太后戏弄了这么多年。康熙不知道自己阿玛是否出了一口气。而且康熙发现自己阿玛是真的对太皇太后挺好的,要不然哪会下两道同样的圣旨以保障太皇太后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看到图海康熙就想到这些年来因为一个顺治的恶作剧就让图海被太皇太后压制了这么多年,不禁让康熙对图海有些愧疚。不过想到图海若是把圣旨直接给了太皇太后,何至于现在被打压得那么厉害!康熙只觉得图海是一等一的忠臣。

      因此康熙就放软了语气道:“爱卿是想让朕怎么做?”

      图海就道:“老臣在先帝面前曾经说过不让这道圣旨让太皇太后和圣上您任何一人知道内情,否则会伤了感情,只是当年老臣不谨慎,让太皇太后知道了实情,如今太皇太后这样偏执,老臣担心太皇太后与圣上关系会被这道圣旨给影响,这就不是先帝的本意了。”又道“因此老臣希望圣上把这两道圣旨在太皇太后面前销毁,以防太皇太后心生隔阂,影响了圣上和太皇太后的祖孙之情。”

      图海这个建议让康熙大吃一惊,不过仔细想想,这个方法无疑是对各方都有好处,而且还不用和太皇太后撕裂关系。不过康熙想到自己的皇子承钴还是有些犹豫。毕竟自己儿子的身子其中有不少是太皇太后的手笔,但康熙从太医那里知道,太皇太后是想让承钴一直病弱在床,没想要自己孙子的小命,只是其他人推波助澜才导致承钴身体弱成这样。而且如今承钴已经被太医治得差不多了,即使身体还是病弱,可小命总算是保下来了。因此康熙渐渐对于太后也没有这么痛恨了。

      不要怪康熙现实,或许有人说康熙忍辱负重,可实际上在古代孝经里还有杀子救母的例子,康熙或许达不到那种程度,可要让康熙因为承钴就对太皇太后下手也是不现实的。

      康熙或许会为权力对付太皇太后,可若是因为承钴,康熙不见得会下那个决心,即使他身为帝王也多少受到孝经中那种变态的孝敬方式的影响,而且在江山面前,承钴只是病弱的身子在康熙面前一点都不重要。

      第八十四章 封号问题

      所以康熙很是轻易的接受了图海的提议,实在是康熙担心一旦他与太皇太后决裂,他在朝堂上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太皇太后身为康熙的长辈地位还高,即使没有垂帘听政,太皇太后在朝廷上的影响力都不是一般的大。太皇太后两度扶持幼帝上位,经历了三朝政局变化,不说太皇太后就经考验的政治手腕会让康熙这个新丁吃多大的苦头。

      只说太皇太后在朝堂上就代表着蒙古和一部分宗室的力量,此时蒙古地位虽然下降,在朝堂上也渐渐退出权力中心,可是太皇太后这么多年在朝堂上的经营还是不可让人小觑的。

      而如今的康熙可不是后来对朝堂上任何事情都能够一言而决的清圣祖皇帝,现在他才刚亲政没有几年,只有在鳌拜的事情上在朝臣面前显示了他的存在。而朝中那些宗室和世家大族并没有将康熙放在眼里,这倒不是他们有什么不可言说的心思,而是清朝本是少数民族入关,在未入关前清朝的传统向来是以强者为尊的。而康熙虽然登基,可是作为一个幼主,康熙并不能让这些老臣们信服,若不是太皇太后力挽狂澜,康熙不一定能够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当然这也是未来康熙接连发动战争的原因,战争让康熙获得了足够的资本,也让重臣信服。

      图海这个建议能很大的缓和和太皇太后的关系,太皇太后立足前朝后宫多年,若是把他给逼急了,康熙并不能讨得什么好处。

      康熙想到之前图海话中的意思,就问道:“爱卿说的那个两幅圣旨是何意?爱卿你手里不是只剩下一道圣旨了吗?”

      图海回道:“启禀圣上,太皇太后以为是两幅圣旨,那就一定得给太皇太后两道圣旨。”图海神神叨叨的给康熙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话。

      不过康熙却立马明白了图海的意思,太皇太后以为图海手里还有一道威胁她的圣旨,若是告诉太皇太后没有这道圣旨,太皇太后必定是不信的,不如索性给太皇太后一副假的圣旨,一方面让太皇太后放心告诉他自己已经销毁了这道圣旨以后也不会在翻出旧事,向太皇太后示好。另一方面如果图海手里只有这一道圣旨,太皇太后未尝不会反悔,因为只要没了威胁,太皇太后根本就不怕图海,而这样做也是打一根棒子,给一个甜枣。没有之前那到圣旨的威胁,太皇太后也不会沉稳如今的。

      想到这些好处康熙到是佩服图海这个老狐狸,而且图海今日的举动也让康熙彻底放心了。康熙也把图海视为自己人了。

      就道:“爱卿今日本该为昭嫔庆祝的,今日让爱卿前来是朕的罪过。爱卿有什么要求的吗?”云瑶自从接了圣旨就可以被称为昭嫔了,这也是图海一宣旨就向云瑶行礼的原因。而也是因此康熙这么早就称云瑶为昭嫔的原因。

      图海听到这个倒是正中下怀道:“老臣正有所求,请皇上把昭嫔娘娘的封号给换了,这昭字恐怕娘娘也当不起。”图海其实自从看到圣旨后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作为满人中少有的文臣,图海哪里不知道昭字代表的含义。

      图海的话并没说错,昭字本身就是一个好字,昭,日明也。——《说文》,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楚辞·大招》。

      也是因此历代帝王往往把昭字作为谥号,历史上谥做昭帝的一般都有好名声,像汉昭帝刘弗陵、汉昭烈帝刘备、北齐孝昭帝,明昭帝朱高炽等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8: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