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六零年代好家庭作者:桃花露》-第4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周明愈不高兴,“我说你们有点分寸啊,别当我们周家庄没人,照什么照?”

        这些人欺软怕硬,若是对他们好声好气,态度软和,他们反而觉得人好欺负。

        莫茹看那几个人穿着不伦不类的藏青色制服,捆着腰带,戴着帽子,一个个眼神凶狠,其中一人押着那个扔粮食的。

        “说,你是不是来这里藏粮食了?”

        那人被掐着脖子扭着胳膊,疼得直流汗,“没、没,我、没草烧水喝,想、捡树叶子。”

        “娘的,你想污蔑**是吧,捡什么树叶子,我们贾家沟亩产一万斤,吃不完的粮食烧不完的草,捡什么树叶子?食堂吃不完的饭喝不完的汤,谁让你自己开伙的?”

        那人不敢吭声了,“我、我检讨,我……”

      ¡¡¡¡½ô½ÓמͰ¤ÁËÁ½°ÍÕÆ£¬ÓÖ±»õßÁËÁ½½Å£¬¡°ÏÂÒ»´ÎÔÙÈÃÎÒ¿´Äã¼ñÊ÷Ò¶×Ó£¬¶çÁËÄãµÄצ×Ó£¡¡±

        那些人也不为难别村的过路人,瞪了周明愈一眼就扬长而去。

        那人跪在地上胳膊以一个奇怪的角度往后扭着,几次想起来都没站起来。

        周明愈上前把他扶起来,给他把胳膊正了正。

        那人连忙道谢,飞快地看了一眼沟里,黑乎乎的也看不到什么,但是相信那些粮食没了,否则搜粮队的不会放过他。

        周明愈跟他打探一下到底怎么回事。

        那人一脸哀苦之相,唉声叹气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就是要吃大食堂,家家户户把粮食都拿出来,谁也不许私藏。俺们今年麦子都……”

        他也不敢多说,抹着眼泪就要回去。

        莫茹从空间里摸出几个窝窝头给周明愈,周明愈拿了追上去,把窝窝头塞给他。

        那人却吓得跟被蛇咬一样,“可不敢,可不敢要,谁要是敢出去当要饭的,一家子打杀!”

        周明愈塞给他,“这不是要饭的,我们路过这里,求你指个路,这窝窝头是谢谢你的。”

        那人这才欣喜若狂地接过去,虽然大口咽口水却也舍不得立刻吃。

        周明愈就跟他告辞,拉着莫茹从村外往后去。

        那人见他们走了,这才咬了一口窝窝头,剩下的小心塞进袖子里,攒着袖口飞快地往家跑去。

        路上一段时间里两人有些沉默。

        就算他们来自未来,也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但是,最起码要想办法保护周家庄不变成这样。

        只有村里大部分人都和他们一个观念,周家庄才能好,如果只有自己家人清醒全村人都狂热,那是没有用的,他们家也不会好。

        既要有个清醒的干部,还得有几个清醒的带头人,有威望有魄力。

        等远离贾家沟路过另外几个村子的时候,这些村子里安安静静的,偶尔有一声狗吠蝉鸣,并没有什么异样,似乎只有那个贾家沟这样粗暴又迫不及待。

        两人的心慢慢落回去,情绪也活跃一些。

        半夜的时候,两人进了周家庄范围,走了一会儿,有人喝问:“谁!”

        听到自己村里人的声音,莫茹忽然觉得在贾家沟被压上的沉重一下子消失,整个人轻松起来。

        周明愈报上名字:“我去高戈庄拉瓦了。”

        莫茹已经又放出一些瓦片来。

        那人是村里安排巡逻的,一般庄稼成熟的时候,周诚志和周明贵都会安排人巡逻,免得有**害庄稼。

        尤其上一次大火以后,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周明愈和巡逻的招呼着说笑几句,拉着莫茹去宅基地那里,莫茹把瓦收拢然后堆放在一边,码放得整整齐齐。

        两人回了家,轻手轻脚地开门进屋,东间就传来张翠花的声音,“红鲤子,还顺利吧。”

        周明愈道:“娘,挺顺利的,你别起来了。”

        张翠花就哦了一声继续睡觉。

        ……

        周明愈晚上拉了一车脊瓦回来,村里人很快就知道了,纷纷说老周家那个二愣子还真是浪子回头,人家祖坟冒青烟儿。

        张根发知道了心里特别不是个滋味,原本他跟俩儿子吹牛说老周家肯定得求着他来盖章打介绍信,好拿着去高戈庄买砖瓦。结果人家周明愈自己把脊瓦给买回来,真是让人又羡慕又嫉妒。

        周培基早上过来看到,恨不得要问问他们家供奉的到底是黄大仙还是莫茹请的什么神。

        他认准是莫茹的问题,谁家干点什么都带着个大肚子媳妇儿?那周明愈拉石头带着她媳妇去,现在拉瓦又带着她,干嘛非要带着她?

        他不直接问出来,但是看莫茹的眼神就越来越有意思,经常趁着别人不注意或者以为别人没注意偷看莫茹。

        他的视线在莫茹身上停留的时间太长,让周明愈都不舒服,那是我媳妇你看看就得了,哪里还能看到眼里拔不出来?

        “我说周培基,你干嘛总盯着我媳妇儿看?”周明愈也不和他弯弯绕。

        周培基却没理解他的意思,凑过去小声道:“周明愈,你没发现你媳妇变了?和以前不一样?”

        周明愈看了他一眼,继续摔土坯,“现在不傻了啊,这你看不出来?”

        你不是傻吧!

        周培基就拿起铁锨来帮他和泥,添一水瓢河水,撒一把捣碎的麦秸草和麦糠之类的,用铁锨翻一翻,停下来。

        “那她怎么突然就好了?是咋好的?有没有什么奇怪的?”

        周明愈把泥巴摔进模子里,用瓦刀抹平,拍点水,再抹平,然后把模子脱出来一个土坯就做好了,放在那里让毒辣辣的日头晒。

        “她不是天生傻,七岁的时候摔了脑袋,估计现在长好了呗。你要是好奇,你摔傻试试呗。”

        周培基:……你以为我傻啊。

        他继续去处理那些木头。

        那边莫茹拿虫子回来正在缝自己的裤子呢,估摸着晌午就能缝好。昨天她缝的还有点慢,毕竟没习惯用针手缝,前世都是有缝纫机的啊,今天就顺利很多。

        她感觉周培基终于不盯着自己,不禁松了口气,再看下去她要跟他收参观费。

        下工以后,周老汉儿就领着三儿子过来帮忙摔土坯,周诚义带着儿子周明维、周诚志家的周明青也跑过来帮忙。

        有人帮忙,一会儿功夫就能摔一片土坯,晒一下午就可以立起来继续晒,干了就码放在一边待用。

        看到周明愈买了脊瓦来,大家都很惊讶。

        周明维诧异道:“明愈,你怎么买到的瓦?”在他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你找张根发批的条子?”

        周明愈道:“大哥,张根发能批什么条子,那窑厂又不是我们周家庄的。”张根发这货特别能吹牛许空头支票,说他这个能办那个能办的,就是忽悠人。

        反正周明维想不通周明愈怎么买来的,在他看来这是非常困难的事儿,得找人批条子,还得拉着车走一晚上,那么远的路,迷路了怎么办?

        万一遇到鬼打墙呢?

        因为周明愈已经两个晚上出门,他们都很好奇,就问他晚上出去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事儿。

        比如说遇到鬼打墙、皮货子精之类的。

        周明愈笑道:“都没有啊,我一点也不路盲,方向感很好基本不迷路。”

        鬼打墙是迷路掉向,大脑因为失去周围参照物从而丧失判断方向的功能,导致在原地转圈。

        几个人说说笑笑着干活儿就轻松,这时候他们看到三达达周诚信带着周明国拖着一根木头过来。

        周明愈惊讶道:“三达达,这是哪里来的?”

        周诚仁也有点懵,不知道三弟葫芦里卖什么药呢。

        周诚信却不看他,对周明愈道:“侄子盖房,我没有砖瓦还没有两根木头?这根是我以前存的大梁正好给你用,走,家去把另外两棵拖过来,到时候找人换干木头。”

        说着他转身就往家去。

        周明愈纳闷地看周明国。

        周明国给他挤挤眼,又朝着周诚仁笑道:“二大爷,俺爷说你们四处杀树,不去俺家杀瞧不起人。”

        周诚仁:……

        “我那不是给明军留的嘛。”

        周明国就和周明愈去拉树。

        进门的时候周明愈差点被靠在墙上那个破门槛砸着脚,这时候都是木门,为了不让门着地容易烂,底下都放门槛的,三十来公分高的厚木板。

        三达达家的门槛都烂了,居然也不修修。

        周诚仁家弟兄四个,老三家过得最穷,这让周明愈有些不理解。因为三达达会木匠,人长得也高大,而且很能干,可不知道为啥,他们家格外破破烂烂的。

        一个木匠,大门的门槛烂掉一半,门轴吱嘎吱嘎刺耳朵,他也不管。还有对门的影壁墙也墙皮坍塌,再不拾掇汛期的时候能浇塌了。

        他进了院子,见院子里躺着两棵树,一棵大槐树,一棵杨树。

        秉承老祖宗说的“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村里人家院子里外基本不栽杨树。三达达非特立独行,院子里起码有三棵杨树,一到这时候那洋辣子多的瘆人。

        据说当初周诚仁不让他栽,他还吵了一架,偏要栽,还一栽就是三棵。

        周明愈道:“三达达,你这木头留着给明军哥哥吧,我那里差不多够了。”

        周诚信瓮声瓮气的,拉着脸,“让你拖就拖,别和你爷似的话唠。”

        周明愈:……涉及老头儿们年轻时候的恩怨他没有发言权,让拖就拖,拖了去占下过两年三达达家用他再送回来。

        他拿了手锯把那些枝桠修理一下,“明国哥,我们把树枝修一下留下烧火,大木头我拖走。”

        他已经留好房柱,其他的就是做梁檩,按照常用尺寸的长度锯断,剩下的那一截可以留给周诚信收拾别的家什儿。

        看他们那房门也破破烂烂的,真该好好修修,等他存了板子直接拿几块来让三达达做门吧。

        有周诚仁几个男劳力帮忙,在新家宅基地的西南方位挖坑当猪圈,就地取土用来做土坯,两天摔了两百来个,摆在空地上晒。

        ……

        更让周明愈吃惊的是,三达达不但给他送木头来,得空竟然还来帮忙做木匠活儿,而且还带着周培基他爹周玉忠一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两家家长什么时候冰释前嫌好了?

        他们能来,周明愈和莫茹很高兴,门窗可以不急,但是做梁檩的木头得赶紧准备好,这不是周培基一个业余木匠能做的。

        原本周明愈就想去请三达达帮忙,要是自己人微言轻,他就让大爷或者队长帮忙说一下。没想到人家主动来了,他还悄悄地问周诚仁,“爷,你什么时候请安三达达和前面玉忠叔?”

        周诚仁比儿子更吃惊,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寻思是儿子这么有面子把人给请过来了?

        听儿子这么问,周诚仁就道:“先干活儿,到时候按外面算工钱。”

        其实不管是三弟还是前面周玉忠家,周诚仁从来没有主动说要和人家闹崩疏远,而且他一直不觉得自己和人家闹矛盾。这些年那两家不和他说话躲着他,人前他也都很维护,跟孩子们也从不说那两家不是,只不过人家不和他打照面而已。

        他和周诚信闹崩,他一直觉得是三弟闹小孩子脾气。当年他十岁三弟七岁的时候,亲娘早亡,他们爹因为家里孩子多就给他们找了个后娘。

        过了七年,一场大病亲爹又没了。那时候大哥也才21岁,他17,三弟14岁,四弟6岁,小妹4岁,五弟2岁。

        第二年春天后娘改嫁,带走了五弟,却把四弟和小妹留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