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周明愈亲了她一下,“还是媳妇儿想的周到,明天一早咱们就去。”
第二日照旧天一亮就起床,吃了早饭周明愈跟张翠花说去镇上。
他先去队里借了一辆独轮小推车,铺上褥子让莫茹坐着,这样她就不用走路受累。
张够见他伺候得那么周到,酸溜溜道:“小五,你干嘛去哪里都带着媳妇儿啊。”
全村就没一个这样的!
周明愈笑道:“我带妮儿去见见光景,这样她就能更明白些。”
莫茹朝着张够笑笑,就扶着装鸡蛋的小箢子,让周明愈推着去乡里。
这一次更是轻车熟路,到了镇上直接去供销社。
周明愈进去看了一下那位冯如没来上班,他就和莫茹先送鸡蛋,然后跟收鸡蛋的中年女人打探到冯如家的地址。
莫茹留下十个鸡蛋没卖,留在小箢子里,两人一起去冯如家。
冯如家就住在后面的荆家庄,十几分钟就到。
两人到门口刚要上前敲门,就听见院子里传来一个女人尖锐的声音,“还没过门呢,就一心向着男人啦。这要是过了门,眼里还有娘家吗?”
然后是冯如的声音,只听她叫了声嫂子,后面的话就听不清。
那嫂子却更生气的样子,“你就会拿好话哄娘家人,好东西可都给了婆家。你还没过门就这么上赶着讨好男人和小姑子,过门了,人家还不把你踩脚底下去?你真当他们对你好?你不靠娘家?没有娘家撑腰,他们铁定把你当老妈子使唤?”
那嫂子越说越愤怒,声音也越来越大,一点都不在乎是不是被邻居听见。
“哎,我才说你两句你就走,你去哪里啊?娘——你看看你养的好闺女!我这个做嫂子的忠言逆耳啊,还当我害她呢!”
莫茹示意周明愈还是先走吧,结果门吱呀一声,冯如从里面冲出来,差点撞到她。
冯如忙道歉,“对不起啊……你、你是,莫茹!”
莫茹穿的寒酸长得俊俏,挺着个大肚子,男人对她很疼爱,所以冯如印象很深刻,一下子就认出来。
莫茹笑了笑,“我们来送鸡蛋想找你说说话,结果你没上班我们就问了一下收鸡蛋的大姐,打扰你真是不好意思。”
冯如忙摇头,揉了揉红肿的眼睛,“什么打扰不打扰啊,我又不是什么忙人。”她想请两人家里坐又很尴尬,索性道:“咱们去供销社吧,这一次你们要买什么?”
莫茹把小箢子给她,“上一次你帮了大忙,我们也没什么感谢的,这里是几个鸡蛋。”
冯如忙推辞不肯要,莫茹却非要送。
“你看,我非要送,你要是不要,我们推来让去多不好。”
冯如就说给钱。
莫茹更不肯要,“其实,我们是来请你帮忙的,当然这个是上一次的谢礼,可不是这一次的贿赂哈。”她说着就笑起来。
院子里的曹红旗听见蹬蹬地跑过来,一脸鄙夷地审视莫茹和周明愈,看俩人长得不错,但是一看就是穷老乡,估计是来求办事的。
她就阴阳怪气道:“哎呀我说冯如,嫂子让你办点事儿你推三阻四的,怎么香的臭的来找你,你都那么痛快啊?”
冯如脸色涨红,“嫂子,你不要太过分。”
曹红旗呸了一声,“我看是你分不清里外,看不清亲疏远近。他们是什么人?哪个旮旯钻出来的阿猫阿狗,瞪着俩眼就来占便宜,还不是看你当售货员?”
冯如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
莫茹微微蹙眉,她和周明愈不适合说什么,毕竟这个人是冯如的嫂子,他们是来请帮忙的。
不过既然对方这样咄咄逼人,冯如显然也深受其苦,她就对周明愈笑道:“小五哥,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在路上踩了泡狗屎,到了这里又被疯狗叫,咱们快走吧别被咬着。”
她就跟冯如歉意地笑笑,“咱们走吧。”
曹红旗被莫茹刺得两眉毛竖起来,骂道:“你又是哪里钻出来……”她还没骂完,就见那个子高大肌肉结实的青年朝她走过来,他浓眉长眼,眼神透着凶光要【创建和谐家园】。
她吓得立刻往回跑,“【创建和谐家园】啦!”
周明愈耸耸肩,朝着两人笑了笑,“我想提醒她韭菜叶子挂牙上不好看。”
两人笑起来,冯如就让莫茹上车,三人一起去供销社。
路上冯如跟莫茹吐槽了一下她嫂子,估计是在家门口不好倾诉憋狠了,因为和莫茹不那么熟,印象又不错,加上刚才被撞了正着,就不怕家丑外扬吐吐槽。
曹红旗因为冯如在供销社上班,变着法儿的让帮忙买东西,不给钱又不给票的,买了就拿回娘家去。冯如也不可能一直满足她,结果她就找茬闹事,因为冯如昨天给小姑子买了一条裙子,曹红旗今天知道就又骂又闹,嫌她胳膊肘往外拐。可她小姑子给钱给票啊,又不是白买的。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家摊上一个极品都够受的。
这点莫茹自然不会笑,也只能安慰一下,给冯如心情上的放松,至于如何做,自然还要对方自己去摸索。
她就把家里要盖房子缺脊瓦的事儿告诉冯如,问问她能否帮忙。
冯如笑道:“你还真问对人了,我帮不上忙,不过我们副社长能。我和他关系不错的,正好你们这个鸡蛋就给他了。”
莫茹不好意思道:“会不会有点少?”
那就要冯如担人情。
冯如道:“不少,这都十个了呢。你们自己在家都不舍的吃,十个拿来给他还嫌少,那不是毛病了吗?”说着她就笑起来,一扫之前被嫂子压制的懦弱样子。
到了供销社,冯如领他们去见副社长陈刚。
恰好陈刚手上有一批砖瓦条子,不过他也是走关系给别人弄的,自己不能卖掉全部,只能处置少量。所以他没有放出口风,镇上人也都不知道,今天也算冯如试探一下想让他帮忙的,谁知道就有现成的,那自然最好。
这条子是实货条子,不是空头条子,去了就可以提货的。
一共有砖一千块,脊瓦两百,板瓦五百,青砖一分八一块,脊瓦四分一片,板瓦三分一片。
周明愈和莫茹商量一下。
莫茹笑道:“我也不懂,你决定。”
周明愈就道:“陈社长,那我们把两百块脊瓦都买了吧。”
这时候赚钱难赚,虽然米面便宜,可架不住工业品贵,他带了四块钱,鸡蛋卖了四块出头,也就能买200片脊瓦。
当然,这瓦还不能直接拿回去,得拿了条子去二十里外的高戈庄窑厂去拉。
不过这样两人也很满足,总归是买到了。
陈刚还给他们指了窑厂的大【创建和谐家园】置。
冯如怕莫茹俩人不好意思,就把那鸡蛋拿过去,往副社长桌上的帽子里放了八个,笑道:“请你吃鸡蛋,这俩我拿回去。”
陈刚笑了笑,“你这个小冯同志啊,真是雁过拔毛,这可是人家老乡给我的。”
莫茹和周明愈拿了条子就出去。
片刻,冯如出来,笑道:“你们拿着这个条子去窑厂,也别那么老实,看那些破的碎的次品,不用票和条子的,你们就说说,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多拉车呢。”
莫茹忙道谢,“要是没人指点,俺们两眼一抹黑,真是有钱也买不着,多谢冯如同志。”
冯如拉着她的手晃了晃,“我和你一见如故。”说着又问:“你读了识字班吧?”
识字班就是扫盲班,村里办的。
莫茹寻思自己说话不像纯乡下人那么土,忍不住点点头。
冯如笑道:“人还是要读书,不读书就是傻子。”和她嫂子似的。
她又问莫茹还要什么。
莫茹手里还剩下几毛钱,来了供销社不花掉总觉得咬手,痒痒,哈哈。
她盘算着家里各种用具,觉得还是买铁器划算。
剪刀、镰刀、锄头、铁锨之类的,其实家里都需要,这种小件的铁器农具,不算统购统销,目前还不需要票和工业券,因为他们是乡下铁匠打制的。只不过现在铁匠也被收拢,受集体指挥安排,不能自己随意给人打制农具,也得以生产队申请的名义才行。
不过以后难说,估计一点点东西都需要票。
她就买了一把铲草的小铲子,这个适合女人孩子去剜野菜用。
把手里的八块六毛钱瞬间花出去,莫茹觉得通体舒畅。
而周明愈又把截留的两分钱拿去给莫茹买冰糖吃。
这时候糖不是随便买的,当然要票的,但是他就两分钱,冯如就给他夹几块。
上一次就是这样操作的。
告辞冯如离开供销社,两人就先回家,到家正好吃晌饭。
周明愈就和张翠花汇报一下,顺便说自己把钱都买了脊瓦,把家里的也修修。
西间和东厢顶上脊瓦破了,现在还漏雨呢,一旦漏雨很容易烂屋笆和梁檩。
因为是红鲤子花钱买了正经东西,张翠花不但不怪反而高兴,快步去屋里跟周老汉儿显摆呢。
“咱红鲤子现在可有正事儿了,连脊瓦都能买着,你看你们张罗好几天还让去找张根发,啧啧。”
周老汉儿:……
我可没说找张根发,我是寻思等夏种忙完,拿了钱直接去找厂长,不是买不到,就看出不出血。
不过红鲤子能用正常价格买到,也算是有本事。
周老汉儿也觉得小儿子现在不错,挺好,吧嗒烟袋锅子也吧嗒得格外有劲儿。
饭后周明愈说借地排车去高戈庄,张翠花道:“明天早上再去吧,天黑前肯定能回来,这会儿去还得走夜路吧。”
周明愈道:“不一定呢,运气不好去了排不上队就得等一宿。不如现在走,天黑前到窑厂,拉了瓦就走下半夜能到家。”现在路上安全得很,没有劫路的,放心大胆走
晚上才好办事呢,最怕就是去了提不到货才牙疼呢。
因为路上没危险,张翠花倒也没拦着,让他借马灯带着,从家里装点煤油。
煤油也是按票供应的,说是一户二三两,根本不够分的,都是发给生产队工分多的人家,一个队一年十五张票是好的。
这两年张翠花存了四两,一直没舍得用,点灯都是用菜油的。
周明愈果然去借了地排车和马灯,马灯贵、费油,买得起灯点不起油,所以农家没有买的。一般都是大队和队里用,因为这个防风防雨,队里开会或者上夜班好使。
他把褥子和被子铺到车上让莫茹坐着,晚上还能盖着睡一觉。
周老汉儿道:“让你三哥和你一起,拉车也能换换手。”这么一车瓦用人拉也得累得够呛。
周明愈道:“别耽误三哥上工,我一个人折腾就行。”
周老汉儿又道:“高戈庄是往西南走,你别走范木匠,走凤凰屯,从他们村前头往西走,再往南去,边走边问差不多就找着了。”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自己村,远的也就去镇上赶个集走个亲戚,十里开外就没去过,更不用说二三十里,找都找不着地方。
反正家里这么多孩子,要说一个人出门拉着车去拉瓦,估计没有几个敢去的。没见过世面,别看在村里说说笑笑的,可出门就打怵,话不敢讲不好意思开口,眼睛都不知道往哪里看。
周明国还算闯实的呢,自己去乡里都有点打突,必须得跟着谁才行。
红鲤子能自己张罗盖房子、拉瓦,周老汉儿觉得比家里这些老的少的都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