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六零年代好家庭作者:桃花露》-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等人都走了周明愈去找莫茹,却见她脸青了一块,立刻抬起她的下颌仔细看看,“脸怎么回事,谁打的?”他下意识就寻思是不是又有人欺负傻子呢,一股火儿就窜起来。

        莫茹赶紧安抚他,“没人打,是我自己。我怕笑出声来,捏了一下,紫了?”

        周明愈:……不会真是个傻媳妇吧。

        莫茹把事情跟周明愈说一下,他憋不住笑,揉搓一下她的头,调侃道:“莫军师出的好主意。”

        莫茹得意地笑了笑,“那是,当年为了逃毛概邓论那些课,我们可没少动脑筋。”

        周明愈:“那时候跟岳秀峰逃课逃得挺开心吧。”

        莫茹望天,岳秀峰是谁?

        她挽着周明愈的胳膊,讨好道:“小五哥,我拿了好多虫子呢,咱们回去吧。”

        周明愈揽着她的肩膀,两人一起回去。

        别的队员快的一早上走一来回,慢的只能走到对面地头,她们拿过的棉花上依然藏匿了不少害虫,她却能一次收光比农药好使。

        只要她拿过的棉花植株,起码有三天好日子过。

        回到宅基地周培基不在,周围也没人,她赶紧过去帮着周明愈把那些石头摆进地基的沟里。

        先放进去,然后按照周明愈的要求再摆弄一下,空隙里就填上碎石头。

        这时候村里没有人家能买水泥盖房子,砖瓦也极少,都是用黄泥抹墙、土坯垒墙,他们也只能暂时对付一下。按照周明愈的说法,把地基打好,房柱立好,哪怕是黄土墙也不容易坍塌。

        休息的时候周明愈道:“大爷又给咱联系一些外村的换木头。”

        刚砍下来的树是新鲜潮湿的,不管是盖房子还是做家具都不能直接用,会变形的,一般都要阴干至少半年以上。他就想办法拿新鲜的去和别人家半年以上的木头换,不急用的人家都乐意帮忙。一样的树种一样的粗细长度,都没有虫蛀就可以。

        那些人家一年半载的也要用,那时候木头也就风干的差不多了。

        他们已经把本村能换的都换了,现在联系外村,再换一批就足够用的。

        两人已经把地基排好,下一步准备房柱、柱础,先把三间正房的架子打起来,然后再磊墙、覆顶。

        周培基听了他们商量的十分惊奇,跑过来道:“你们会不会盖房子?”

        谁家盖房子不是起了地基,然后赶紧垒墙,等墙壁垒好再上房梁,排檩子,覆盖屋顶?

        当地人盖房子没有需要房柱的,更没有靠着柱子就把屋给立起来的,周培基虽然跟着爷爷也算见识过,却还是不理解。

        再说了当地这么冷,全用木柱子分割空间根本不现实,你那是傻!冻死你!

        “除非你把柱子都砌进墙里去。”他道。

        周明愈道:“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既能把木头都用上,而且更加坚固,泥墙塌了屋不倒,“我看有十几根很高的木材当房柱足够的,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在上面搭建阁楼。”

        “阁楼?”周培基一脸惊讶,“你要做阁楼?”

        周明愈点头,“不行吗?”

        “为什么啊?”也没见谁家还做个阁楼,还不如挖个地窖呢。

        “我媳妇儿喜欢啊。”

        周培基:……

        莫茹就给周明愈眨眼,让他忽悠周培基画施工图,到时候就把这新式儿屋子的设计推给周培基。

        周培基根本不会画盖房子的施工图,但是又不服软不承认自己不行,硬着头皮画。

        反正忽悠二愣子和傻子,难道自己还不如他们?

        就这样周明愈和莫茹俩提要求,周培基给画,周明愈就把自己的施工图过了明路。

        画完以后周培基还云里雾里的,他怎么就画出来了?

        这是他画的吗?

        他原来真的是个天才啊!

        爷爷奶奶说的一点都不假,自己就是个天才,爹娘还总不信他能做木匠!

        他看了一会儿,对两人道:“有个问题,你们没有油漆。”

        这时候当然有油漆,不过都在大城市,镇上是没有的,就算去县里也不一定买得到。

        更何况他们也没有票!

        过去乡下木匠都有土漆,其实就是大漆、生漆,直接从漆树上割下来的。不过现在什么都统购统销,加上现在把地主打倒,也没人家需要做讲究的家具,自然也没有人去弄那些土漆。

        没有油漆,木头经不住日晒雨淋。

        周明愈道:“房柱都埋在墙里,隔绝空气,问题也不是很大。”至于房梁之类的,乡下盖屋子也没人用油漆刷过,这么多年也就这样。

        更何况他们家还有专业捕虫能手呢,谁人能敌?

        晚上下工周明愈和几个哥哥一起拉着地排车,又去外村换了一批木头回来。

        卸完车各自回家吃饭。

        正吃饭呢,周诚志的孙子解放儿跑过来,气喘吁吁的,“二爷爷,俺爷爷说吃了饭赶紧去秧地瓜,全队男女老的都去。”

        没等说完他就跑了,然后去下一家喊。

        周诚仁赶紧把稀饭喝完,也顾不得抽烟起来就往外走,他寻思肯定是周明青去望仙镇打听着什么消息了,要不周诚志不能这样。

        张翠花也催家里人,“都快点,红鲤子你也去。”

        这种张根发做派可不是队长的风格,肯定是有大事件!

        莫茹给了泥蛋儿和菊花几个烧过的知了龟,让他们哄着弟弟妹妹,她也跟着去看看。

        到了地里天还没黑呢,她周诚志也在——躺在一张破木板床上,正指挥呢,“趁着地湿不用浇水,都给我赶紧秧地瓜。我丑话说头里,你们秧的多,今年秋天分的就多。秧少了就等着饿肚子吧。”

        现在他哪里还用说这种话,只要说秧地瓜,大家伙儿就赶紧秧地瓜,绝对没有异议的。就算陈建设那三户人喜欢耍心眼的,现在被其他队员监督得妥妥的,谁也不敢掉队。

        除了不到十岁的孩子,全队能干活儿的都来了。

        他看没有人有反对,就道:“今晚上干到半夜,男人都十分工,女人七分,半大孩子和老人都四分半。”

        有高工分拿,大家欢呼一声都赶紧去忙活。

        秧地瓜得先打垄,然后把地瓜秧一棵棵【创建和谐家园】去,顺便用手怼一个窝窝出来,然后浇水,等水渗下去就开始包起来。

        如果不需要浇水的话,速度比浇水快好几倍,因为浇水需要挑水、浇堆、等渗透、包堆的要求也高。

        现在直接【创建和谐家园】去,将湿润的泥土包起来即可。

        这种活不是非要男人来,灵巧的女人动作更快,老人孩子也能帮忙。

        地瓜秧是张翠花带着女人们早就剪下来备着的,已经放在专门的混合土壤里培育出须根,现在直接扦插,成活率极高。

        之后二十来天就开始结地瓜,麦茬地瓜不需要施底肥,产量也不低,是生产队必种农作物。

        既是队员们的主要口粮,也是牲口和猪的主要饲料。

        单蝶琴和陈建设几个在一组秧地瓜,她听周古忠在纳闷为什么大晚上秧地瓜。

        “咱们比别的队干活都快,有些人麦子还没收完呢,咱们地都耕了大半,用得着这么急?”

        单蝶琴得意道:“这个我知道一点。”

        几个人都纷纷问她怎么回事。

        单蝶琴瞅瞅不远处的吴美英,压低声音道:“我听队长嘀咕咱们这里以后要种棒子,除了棉花不许留大秋地。”

        所谓大秋地就是秋天收完庄稼留着不种,来年春天再种,比如高粱、春谷子、春地瓜、种棉花等。

        “棒子?那玩意儿产量和麦子差不多,家家户户分那么百十斤,那不得饿死人?”

        “就是啊,这是不让种高粱了还是不让秧麦茬地瓜?”

        “那可不行,棒子那点收成可吃不饱。”

        几个人就开始嘀咕,手上动作难免慢下来,陈建设直接蹲在那里开始歇起来。

        那边吴美英一直监视他们呢,看他们干活开始磨洋工就道:“拉呱别忘了手上干活,都什么时候了还偷懒!”队长让加夜班肯定是有十万火急的必须得加。

        她就见不到这几个人扎堆,说闲话就不干活,对得起工分?

        单蝶琴撇撇嘴,队里就你嗓门最大最能咧咧,还好意思说别人呢,她不想和吴美英正面冲突,瞥眼看见莫茹,就拿来当出气筒转换话题,“傻子怎么也来,是来混工分的吧。”

        莫茹没有蹲着秧地瓜,她跟着周明愈给家里人递地瓜秧,见筐子里快没了就赶紧过来拿。

        没想到却被单蝶琴拿来当出气筒。

        她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莫茹不和她客气,拿着一把地瓜秧随手甩了一下,上面的水就甩在单蝶琴身上和脸上。

        单蝶琴尖叫一声,跳起来就要去挠莫茹,却被吴美英拦着。

        “你都叫人家傻子了,还和傻子较劲,你是不是傻?”

        单蝶琴气道:“我刚洗的头发。”

        吴美英嗤了一声,“那还是人家刚娶的媳妇呢。”

        单蝶琴气得说不出话来,一个傻子能和自己比?她又怕惹了周明愈过来倒霉,扭头恨恨地秧地瓜。

        吴美英喊道:“我说那个谁,你可别公报私仇啊,这地瓜是给队里秧的,你要是给秧死了从你口粮里扣。”

        单蝶琴:……你以为你是谁,你是大队长还是生产队长!你个多管闲事的丑女人!

        张根发得了消息带了人冲过来,他直跳脚,大喊道:“谁让你们秧地瓜的?上面有文件规定要全种棒子!”他气得冲过去就开始拔刚栽进去的地瓜秧子。

        “谁敢糟蹋粮食,给我打出去!”

      ¡î¡¢µÚ35ÕÂ ¹²²ú

        喊话的是周诚志,他依然躺在那张破木板床上,一副重伤不下火线的敬业架势。

        “周诚志,你这是什么意思?”张根发气得头发都要秃光了,脑门在火光里一闪一闪的。

        这个老犟驴居然让二队大晚上秧地瓜,简直是岂有此理!他今天就要开会让四个生产队都种玉米呢,这是上头的规定,这一次他一定要抢在头里。

        上头说种四百亩他就要种八百亩,一定要比别人更多更好,到时候秋天才能多交玉米公粮,评先进。

        结果二队又给他整幺蛾子出来,这简直是恶意阻拦他带领全村百姓“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他如今已经将这句话深深地印在脑子里,挂在嘴边,觉得特别有文化。

        “张根发,地瓜都秧进去,你给拔/出来,俺们得问问你什么意思?”周诚志吹胡子瞪眼地看着他。

        那边周诚仁看他又要和张根发吵吵起来,赶紧上前隔开两人,给周诚志摆摆手。

        周诚志读懂他的意思:既然咱们装病那就装到底,不要和他硬碰硬,看他到底整什么幺蛾子就是。

        周诚仁道:“大队长咱们可不是和你对着干,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呢。好不容易下了一场雨,地里湿乎乎的,要是不赶紧秧地瓜,回头又干起来那不得挑水?挑水多累?五天干不了一天的。你看队长,去送公粮那天扭了腰,又一脚踏空掉沟里扭得更厉害。跌打老邱来看过腰都错环了,就这么着还带着我们来秧地瓜,你说你也忍心来跟他吵吵,叫人听听这不是欺负人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