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依华】世嫁》-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女子是沐清雪的生母,二姨娘。

        虽然是亲娘,但半主半仆,见了亲生女儿,也是要规矩见礼的。

        但是沐清雪可不敢受,扶着她坐下,见二姨娘的针线,是一朵牡丹,绣的栩栩如生。

        翻过来,还是一朵牡丹,竟是一般无二。

        “姨娘的双面绣荷包,府里无人能及呢,”沐清雪夸赞道。

        她最喜欢牡丹,不用说,也知道是给她绣的。

        二姨娘给她倒茶,轻摇了下头道,“比起大姑奶奶绣的,还差的远呢,可惜,姨娘只学了点皮毛。”

        沐清雪俏脸一冷。

        提到这事,沐清雪就一肚子邪火。

        二姨娘,在抬了给伯爷做妾前,是江氏的陪嫁丫鬟。

        她的绣艺,是跟江氏的奶娘江妈妈学的,沐清凌的双面绣也是江妈妈教的。

        当年,江妈妈教二姨娘绣艺,是看中二姨娘,想向江氏讨了给她儿子做媳妇,只是还没开口,就被二姨娘察觉了,她心高气傲,哪里肯嫁给一个小厮啊,这不,就在江氏面前,让江氏给她儿子挑个好媳妇。

        江妈妈一听,就知道二姨娘没看上她儿子。

        江妈妈倒是没强求一定要娶她,但是打那之后,就没再教二姨娘绣艺了。

        二姨娘抬了姨娘后,几次三番想跟江妈妈学,都被江妈妈含糊其辞了过去。

        就是想让江妈妈教沐清凌的时候,把沐清雪一并带上,江妈妈也不愿意。

        不然,沐清雪学得一手好绣艺,在那些贵夫人面前露一手,将来嫁人门第也要高三分。

        二姨娘轻声一叹,惋惜道,“当年,是我太心急了些,不然就算不能学全了,怎么也能学个七七八八。”

        绣的一手双面绣,平常绣些针线,拿去卖了银子,用来采买胭脂首饰也是好的。

        沐清雪把绣棚子搁下,转了话题道,“姨娘,方才我听五妹妹说,老夫人给三姐姐相中了两门亲事。”

        二姨娘一听,当即抬了眉头,“哪两家?”

        沐清雪笑道,“是定远将军府和郑国公府呢,今儿江老太爷来了一趟,把老夫人惹怒了,估摸着明后儿就定下了。”

        二姨娘先是一愣,随即又笑了,“难怪江老太爷会急急忙忙登门了,这亲事还真是戳他心窝子。”

        沐清雪想喝茶,可是茶水太烫,就揭了茶盖,水汽氤氲中,她笑靥如花,道,“姨娘,当初老夫人把大姐姐许配给定国公府大少爷,江老夫人可是怪罪你没给她通个信,把姨娘的父母兄长都贬去扫马厩了,这一回,咱们就给她报个信。”

        大家闺秀出嫁前,做娘亲的都会给她准备好通房丫鬟,当初江老夫人给江氏准备了四个,二姨娘是其中之一。

        江氏性子温吞,温婉秀丽,江老夫人怕她吃亏,这四个丫鬟的老子娘都留在江家伺候,并没有一并跟来,这是一种震慑人的手段,让她们有所顾忌,免得她们生了反心,被人收买。

        这么多年,二姨娘在伯府做姨娘,她的父母兄长都在江家,江氏过世之后,江家指着她能对沐清凌和沐清韵多些照拂,对她的老子娘还算不错。

        便是江家败落后,对她老子娘也一样,二姨娘就开始没把江家当一回事了。

        后来,老夫人把沐清凌许给定国公府大少爷时,江妈妈正巧病了,病歪歪的躺在床上,没法给江家报信。

        二姨娘没病没痛,就在府里瞧热闹,也不跟江家知会一声。

        江老夫人一怒之下,就把她老子娘贬去马厩伺候了。

        那时候,二姨娘才知道,江家要拿捏她,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沐清雪对二姨娘的老子娘并不亲厚,甚至连面都没见过。

        二姨娘父母兄弟在江家的事,伯府没人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没人拿这事贬低沐清雪,因为伯府不会认一个妾室的父母兄弟为亲的,连二姨娘见了她都要见礼,何况是他们了?

        沐清雪是跟着二姨娘长大的,虽然嘴上喊姨娘,也很恼怒她没能给她一个嫡出的身份,但亲娘始终是亲娘,偌大一个伯府,只有二姨娘对她最好,她也不忍心二姨娘为了老子娘的事自责,左右不过是传句话,又改变不了什么,免得落人话柄。

        二姨娘还顾着高兴,一时间没想到这上头去,当即连连点头道,“你说的对,是得告诉江老夫人一声,免得她又将气撒在你外祖父……。”

        沐清雪刚将茶水端起来,听到外祖父三个字,脸色一沉,将手里的茶盏重重的搁了下去。

        二姨娘也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忙站了起来,把丫鬟白露喊了进来,在她耳边低语了两句。

        白露点点头,道,“姨娘放心,奴婢一定把话带到。”

        二姨娘转了身,方才说错话的事,只当做没发生似地笑道,“今晚,只怕江家上下要夜不能寐了。”

        沐清雪也笑了,“姨娘能做的都做了,江家无能,怨不到姨娘头上来。”

        一个时辰后,白露回来了。

        二姨娘见她进来,当即问道,“怎么样了?”

        白露福身笑道,“江老夫人一听说这事,惊的连手里的茶盏都摔了,江家上下脸色都极其难看呢,江老太爷脸色阴沉的吓人,甩袖走了,江家气归气,但是江老夫人还是打赏了姨娘你家人十两银子,给他们换了个轻便差事。”

        二姨娘大松一口气,“如此就好。”

        白露上前一步,笑着从怀里拿了两个银锭子出来,递给二姨娘道,“这是江老夫人赏赐姨娘你的,她知道三姑娘被罚佛堂,有时候会吃不上饭,让你和四姑娘尽量帮她,只要三姑娘好,江家少不了姨娘好处的。”

        看着那两个大银锭子,二姨娘眼睛都直了,不过就是传个话,没想到江家会这么大方,要知道她一个月月钱才五两银子啊,被人克扣一点,拿到手也才四两多,平素打点下人,买些胭脂水粉都不够,要自己做了针线添补。

        看着二姨娘高兴的劲头,沐清雪心底颇不是滋味儿。

      ¡¡¡¡¶þÊ®Á½Òø×Ó»¹²»¹»ÎåÃÃÃÃÂòÒ»¸ù½ðô¢µÄ£¡

        被区区二十两银子就收买了,简直丢她的脸,沐清雪泼冷水道,“不过是有求于姨娘,不得不给足了好处罢了,传话是本分,帮三姐姐违逆大夫人可不是,等三姐姐亲事定了,江家也没什么好拿捏姨娘你的了。”

        二姨娘哪里不知道啊,她收了银子,还大方的打赏了白露五钱银子,虽然是她心腹丫鬟,该赏的还是不能少了。

        余下的钱,她小心收好了,道,“回头姨娘再添点,给你打根金簪。”

      ¡¡¡¡ãåÇåÑ©ÉñÇéâûâû£¬²¢Ã»ÓжàÉÙ»¶Ï²£¬ÇåÔϵ¹Ã¹£¬¾ÍûÈ˲»¸ßÐË¡£

        可是高兴之余,又有些悲哀,但更多的还是恨意。

        都怨江家,害的侯府被贬成了伯府,她们这些侯府女儿,说亲的门第都生生低了好几分!

        要是在之前,沐清雪可能嫁给公侯之家,最不济也能嫁给二品官家庶子为正妻,现在连三品官家庶子正妻都悬的很!

        而且,因为伯府被贬,有好些宴会,都没人邀请她们去!

        她们没恨死清韵姐妹就不错了。

        她挨罚,还想她给她带吃的?

      ¡¡¡¡¡°ÒÌÄһ»á¶ùÈÃѾ÷ßÈ¥´ó³ø·¿¶àÄÃÁ½¸öÂøÍ·¡£¡±

        PS:转机在即了哈。。。。。。

        

      第十三章 馒头

      更新时间2015-10-28 9:49:09 字数:3013

       PS:新书冲榜,求推荐票~~

        佛香院。

        清韵在抄佛经,之前沐清柔她们来一趟,清韵心凉的差不多了。

        可她又能怎么样,难道真的要撞墙一死百了?

        没勇气死,就得有勇气活着。

        未免胡思乱想,清韵选择抄佛经,为后天的吃食奋斗。

        一下午,到太阳落山。

        她竟抄好了四十六篇佛经。

        青莺在一旁数着,一边气愤道,“都怪她,要不明儿姑娘也不会饿肚子。”

        说到饿肚子,清韵就觉得肚子在咕咕叫。

        外面,喜鹊拎了食盒进来,道,“姑娘,吃晚饭了。”

        清韵便起了身。

        菜和中午不重样,但是菜一层辣油却是没变。

        青莺瞪了眼睛,“大夫不是叮嘱不能吃辣的吗?”

        喜鹊看了她一眼,咬了唇瓣看着清韵,道,“奴婢去的时候,厨房已经把菜做好了,厨房说我没有早去打声招呼,姑娘的饭菜做好了,没有再重做的道理,就让我拎了回来……。”

        清韵摆摆手,没有责怪喜鹊。

        厨房不过是随便找了个理由打发喜鹊罢了,她就是去禀告了,也无济于事。

        还是和中午一样,把饭熬成粥。

      ¡¡¡¡³ÔÁËÖ࣬ÇåÔÏÔÚÔº×ÓÀï×ßһȦ£¬ËãÊÇåÞʳ¡£

        等回屋时,路过吴婆子屋子,不期然又闻到一股子肉香。

        清韵无语至极,她是嗓子没好,不然要惩治吴婆子那是简单至极的事。

        就单单在佛堂吃肉,就足够打她几十板子了。

        大夫人为了寒碜她,可是当着老夫人的面说过,佛堂乃清修之地,见不得荤腥,所以她的饭菜清淡又清淡。

        做主子的都得守清规戒律,还能许她一个下人破例?

        知道晚上佛堂僻静荒凉,不会有人来,所以才这般有恃无恐。

        清韵懒得惹事,免得想说话又说不了话,憋屈。

        她迈步上台阶,打算回屋再抄几篇佛经家训。

        才进屋,便见青莺再给她倒药,道,“姑娘,药煎好了。”

        清韵走过去,端了药碗起来。

        鼻子一动,她眉头就拧了起来。

        青莺见清韵看着药碗,神情不愠,忙解释道,“这是之前大夫开的药,给姑娘治嗓子的,喜鹊从定国公府带回来的补药,回头再喝也一样。”

        喜鹊一听,就知道坏事了,她忘了和青莺说,那药就是治嗓子的,忙问,“中午的药呢,你倒掉了?”

        青莺摇头,“我没倒掉,补药还在那里,我想着姑娘临睡前再喝。”

        她怎么可能会倒掉呢,那是补药好不好,她们吃什么都不够,哪有浪费的时候啊,就算姑娘不吃,她和喜鹊也能把剩下的喝完了啊。

        想着,还顺带白了喜鹊一眼。

        一起伺候姑娘这么久了,居然还不了解她素朴节俭的性子。

        喜鹊放下心来,那药原就是对症的,连定国公府请了给大姑爷治病的大夫都说好,还怀疑是哪位太医开的,绝对比大夫人找来的大夫要好的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1: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