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H]民国弃妇逆袭完结番外_樱桃糕》-第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密斯安还要减肥?啧啧,古代的那个登徒子叫什么,说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就是密斯安这样,实在无需再减。”

        黄经理说的太过不堪,方晴在边上尴尬无比。

        小安脸沉下来,“黄经理早晨就喝酒了?满口的醉话。”

        “哈哈哈,开个玩笑,开个玩笑。二位小姐忙着。”

        门吱嘎关上。

        过了半晌,“我脾气真是不错,竟然没有泼他咖啡。”小安口气还有些气呼呼的。

        “干嘛泼他?”

        小安眼一横。

        方晴赔笑,“挺贵的东西,泼他,浪费。”

        小安被方晴插科打诨逗笑,“本以为已经修炼得不错,遇到这种牛鬼蛇神还是生气。”

      ¡¡¡¡·½ÇçЦ£¬Ð¡°²¸ù±¾ÊǸöÊܲ»µÃίÇüµÄÐÔ×Ó£¬²»¹ýҲίʵÄÑΪËý£¬²»¶¨Ôõô½ð×ðÓñ¹ó³¤´óµÄ¹ÃÄÏÖÔÚÊÜÕâÖÖëçÅHÆø¡£

        在榨干自己最后一丝妖媚【创建和谐家园】的念头之后,方晴终于熬完伊莲娜化妆品系列。

        许是为酬其辛苦,方晴得额外津贴二十元。钱虽不多,但代表了报馆对自己的肯定。

        李先生点点头,“就是要用心,不管是揣摩客户的心思还是揣摩上司的心思,都需要如此。”

        方晴一时不知李先生是什么意思,是提点,还是他的什么意思自己没明白?原本十分的高兴便变成了五分,再看见小吴不屑的冷脸,便成了三分。

        这余下的三分也足够方晴眼角含笑地跟小安去大吃了一顿涮锅子,晚上又买了菜肉,与刘大爷夫妇以及钱二嫂一家又大嚼一顿。

        算算攒的钱,方晴乐观起来,凭着自己这双手,也能养活自己。会越来越好的吧?会的吧?

        眼看又快过年了,想起去年这时候,仿若一梦。

        这句话是很久以前看到的,已经忘了出处了。在网上查了一下,据说是古龙先生的原创。

      第29章 与小安同居

        方晴又有一件就在眼前的烦心事——住的离报馆太远了。冬日五点天已经黑了,刘大爷怕方晴不安全,每天收摊儿都来等方晴一起回去。若再加班,让老人家等四五个小时,方晴实在不好意思。

        这种情况下,搬家势在必行了。

        方晴跟小安说起,小安笑道,“我正愁自己住寂寞,你若是不介意合住,可以搬来我这里。”

        小安住的地方离报馆不远,又都是大路——这阵子若不是刘大爷,方晴是绝不敢一个人走那些弯弯绕绕的小路回住处的。关键是可以和小安俩人作伴一同上下班。还没去看,方晴心里已经答应了。

        趁午休与小安一同走回去看,很不错的公寓房子,没什么可挑剔的。

        方晴要付租金,小安笑道,“也罢,你现在房租要多少钱便给多少吧。”

        方晴略知赁房行情,报纸分类广告栏常有此类信息。小安这样的小公寓,独立租下来一个月怎么也要十几块钱,若是里面陈设家具好些,恐怕还要贵,好在二人分摊,于是便立意给小安十块房租钱。

        “你还真是……”小安无奈地说,“你愿给多少就是多少吧。”看方晴还要说话,便皱眉笑道,“你不会还要跟我分摊水电费吧?”

        方晴也笑了,算是承了小安的情。

        方晴回去与刘大爷刘大娘商议,二老自是舍不得方晴走。

        刘大娘一手拉着方晴,一手擦眼泪。

        方晴也眼圈发红。这一年得刘大爷刘大娘关照良多,他们陪自己走过最难过的时候,现在好过些了,却要搬走,方晴觉得自己有点白眼狼。

        刘大爷却是个通达的人,“既如此,大爷没什么送你的,给你卜一卦吧。”

        “‘劳谦君子,有终吉。’好,好啊。”刘大爷点点头,郑重地跟方晴说,“记住卦辞,孩子,劳谦,才能有终吉。”

        方晴也郑重了脸色,站起来恭谨地回答,“是。”

        刘大爷抬手,“坐,坐。”

        方晴坐下,脸上又是笑嘻嘻的了,“您不得再送我一面?”刘大爷在南市经常“批八字”“算卦”送“相面”。

        刘大爷笑,“早给你相过了,你面相饱满平和,天资内秀,是个福相。虽姻缘有波折,却终究能觅得良人,白首偕老。子息不多,但是不绝。若在西边,会富贵无边。”

        听得又是“良人”又是“子息”的,方晴有些害羞,却又腆着脸笑说,“原来我面相这样好。”

        刘大爷刘大娘都被逗乐了。“告别会”总算不是凄凄切切的结尾。

        趁着忙完伊莲娜没有大活儿,方晴逮着中午休息的空儿,就出去买送给刘大爷刘大娘以及钱家人的礼物。

        快进腊月了,南市到处都是买年货的,店里也适时贴出减价促销的广告。

        先在布庄给刘大爷刘大娘以及钱家三口都买了衣服料子,过年了大家都做身新衣服穿;又单独给刘大爷买了酒和茶叶;走过胭脂水粉店,给钱家大丫买了一盒子昙花香粉,小丫头之前念叨过;走过肉摊儿,又买了一大刀肉,有十几斤——天冷了,在外面冻着,刘大娘过日子仔细,有这一刀肉可以吃到过年了。末了数了数剩下的钱,再给钱家买了些鱼虾。最后只剩了三四个银角子,方晴才意犹未尽地罢手。

        然这么些东西方晴是拿不回去的,便干脆又拿出两角钱雇了车,拉回去。

        钱家和刘大爷夫妇又合请方晴吃饭,有从街口饭店定的扒鸡、炸小丸子,有钱二嫂拿手的炸小鱼、煎豆腐,刘大娘擅长的锅塌鱼盒、坛子肉,大盘小盘摆了一八仙桌,煞是丰盛。

        席间自然少不得殷殷叮嘱,免不了依依惜别,就连钱大丫都一边往嘴里塞肉丸子一边说,“晴姐,你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再回来。”被她妈照后脑勺扇了一下。

        “行,姐记住了。”方晴笑着说。

        众人都笑了。

        吃过离别宴,第二日就是礼拜天。阴沉沉的,似要下雪的样子,很有离别的意境。

        方晴打量一遍自己住的这小屋,想起来时的场景,又想起冯璋,经年未见,不知他是不愿来还是已经离开天津了。

        说来离着冯璋驻扎之地虽不近,可都在一个城里能有多远?方晴却从没打主意去看看。跟报馆同事打听,方晴知道冯璋所在部队并未离津。他始终没来——许是我给他出难题了吧?或者我的存在本身就是难题。

        方晴轻叹一口气,再检查一遍行李。方晴的行李不多,主要是被卧寝具,再有两包袱衣服,些许日常杂物,已经该包的包、该捆的捆,都弄好了。刘大娘和钱二嫂来帮忙,看已经打理好,便陪方晴说话。

        不多时,叫好的人力车便到了。刘大爷特意没出摊儿,大伙儿帮着把东西搬到车上。行李坐车,人押车。

        方晴一边儿冲大伙儿摆手,挨个儿叫着,“刘大爷、大娘、二嫂子、大丫、小弟,都回去吧,外面冷——”一边往胡同外走。直转过角去,看不见大家身影了,方晴才用手抹把眼睛。

        到了门口,想是小安打过了招呼,门房只略问几句便放了行。方晴多给了点儿钱,拉车的帮着把行李拿上楼去。

        方晴对新住所很满意。这个位置在法租界边缘,房子据说是法国人建的。从外形上看,确实像。方晴不懂建筑,反正这风格不是中式的就是了。

        这些西式小公寓用围墙圈起来,留前后门,前门竖大石,上曰“桐园”,院内也应景地种了不少梧桐树。方晴并不认识梧桐,问过人才知道。只这名字起的——桐园,铜圆,想是取名的人希望住户都财源广进?

        小安住的是倒数第二排的顶楼三楼,两间卧室,都是朝阳的,一间会客厅也颇为宽大,又有盥洗间,带自来水和冲水马桶,是很现代的房子。

        屋内摆设很随性,印度的地毯上摆着中式的条案,西式的睡床边儿上是日本的桌子……虽杂,却不乱,反而有种奇异的和谐。这就是小安的本事。若是方晴自己收拾,恐怕是一水的粗苯木器,腿儿粗、面儿厚那种。

        奇怪的是屋里没有鱼虫花草,除了西洋角柜上那一盆子水仙。

        询之小安,小安笑道,“我与这些东西八字不合,在沙漠都活得好好的仙人掌,在我这儿却活不过一季。”

        “这水仙怎么这么命大?”方晴笑问。

        “非是它命大,是跟着我的时间短——昨天朋友才送的。”

        原来如此,方晴很怕那盆水仙应了谶,主动承揽了照顾任务。然后就把这水仙活活儿照顾成了吊兰——茎细长细长的,开了花支不住都弯下来,垂到盆外。

        方晴围着盆转一圈,“你别说,另有一种弱不禁风的美感。”

        小安有点所识非人的感觉。

        不过转眼小安就把这句话扔给了水仙的原主人梅先生——一位长得不辜负这样风雅姓氏的先生。

        这位先生偶尔来看小安,随手总拿些小礼物,一束花,两盒西式糕点,一个西洋镇纸、有一回还拿了一大盒子有香味的信笺,不管是什么,都让小安一通嘲笑。

        梅先生也不恼,嘻嘻哈哈的,偶尔也讽刺小安,比如小安的行头,“穿个粗布裤子,这是穷得要饭了?”二人互相讽刺完,又一起出去喝酒……

        对这种奇怪的友谊,方晴起初觉得怪异,怪异着怪异着,也就习惯了。

        除了梅先生每月总要来一两趟,还有位任先生和鞠先生偶尔来。这两位倒是正常绅士,小安对他们也礼貌周全——当然你也可以称之为客气冷淡。

        当然这都是后话。

        方晴初到,忙着归置被卧衣服杂物。

        小安切了橙子用盘子端出来与方晴同食,“嚯,神乎其技,不大会儿的工夫,你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一个人的东西能有多少?再说还要感谢你提前把屋里都打扫干净了。”

      ¡¡¡¡Ð¡°²Ð¦µÃºÜÊDz»ºÃÒâ˼¡£·½ÇçҲЦ£¬Ã»·¢ÏÖС°²¾¹È»ÊǸöëïÌóÈË¡£

      ¡¡¡¡È»¶ø¹ý²»¼¸ÈÕ£¬·½Çç±ãÖªµÀÁËÕâ¡°ëïÌóÈË¡±µÄÕæÃæÄ¿¡£

        方晴搬家之日,小安家里很是干净利索,连书架子上的书都是整整齐齐,让方晴觉得办公室之所以凌乱一定是小吴之过。

        后来看到小安在床上吃曲奇饼干,袜子攒够一堆才洗,在马桶边上堆了至少十本书以后,方晴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当然也晓得那日干净利索的原因——每个周末早晨,都有一个叫臧嫂的来帮小安收拾打扫。

        臧嫂管小安叫大小姐,管方晴叫方小姐,方晴便知道这不是小安从街上雇来的。

        既如此,方晴便给了两块钱的赏钱——两块钱在这个时代可以几个人找个中等馆子吃顿涮锅子了。方晴不懂赏钱行情,便本着宁可多不要少的意思给,一是谢人家以后帮着打扫,二也是为了不给小安丢脸——方晴揣测这臧嫂八成是小安家里的仆妇,若是回去说“大小姐同住的朋友小气得紧,赏钱还不够买把瓜子儿的……”是吧?那多不好。

        臧嫂收了钱,显出高兴的样子,笑着鞠躬,“谢方小姐赏。”方晴也就安下心来。

      第30章 小安的爱情

        小安虽懒散,却委实有眼光。

        给娘家和冯家的年礼就是在小安的参详下买的。虽多花了一倍的银钱,但方晴觉得值,可见一分钱一分货的话是对的。

        对于方晴竟然已经有婆家了,小安很有点惊奇,却也知道恐怕这其中另有隐情,便体贴地没多问。

        买完给别人的年礼,也要置办些自用的年货。

        年前报馆特别地忙,倒不是又出了什么大事,大帅们之间小打小闹在这个时代已经不算大事了,当然前提是不在自己家门口打——忙是因为促销广告多,一版倒有大半是广告。

        像《津门时报》这种半大不小的报馆单靠卖报纸是没有赚头儿的,有广告才能过个肥年。方晴画到手软,小安也跑来跑去为广告商户拍店面、拍货品。

        忙到腊月二十七,报馆出了拜年刊,吃了团年酒,听了周先生的“劳军辞”,拿了过年红包,报馆宣布放假,一直放到初五再重新开业。

        在这点上,方晴觉得周先生特别有人情味儿,如今倡导新历,好些报馆旧历年都不放假的。

        到数红包时,方晴更高兴了,竟然有三十块,“这下够置办年货的了。”

        小安窝在沙发笑得懒懒的,“咱们俩有什么可置办的,难道要买个灶神贴贴?”

        方晴才不管小安的讽刺,兴兴头头地计划着,兴兴头头地准备出门。小安举双手,“算是怕了你。”

        结果出了门,小安的兴趣就来了,“年货有什么买头儿,咱们去买衣服。小时候怎么唱的?穿新衣,戴新帽,吃年糕,放鞭炮。”说完哈哈大笑。

        小安嘴毒地点评方晴的衣服,“你这厚棉袍再凹凸有致的女人也穿不出风情来。”又撺掇方晴试试西式裙装,“你平肩长腿,”瞄了一眼方晴的胸部,“不够丰满,单论身材的话很适合西式淑媛衣裙。”

        方晴大窘,然到底相信小安的眼光,买下了自己平生第一套西式衣裙——白色小圆领的衬衫,外面套着暗红毛线衫,下面一件藏蓝色呢子裙。

        “活脱是勃朗特姐妹里走出的英格兰淑女。”小安笑道。

        方晴笑,“可惜你是个假绅士。”

        小安买了一件男式双排扣开司米大衣,穿上分外潇洒。

        俩人又东逛西逛,配齐了靴子手袋。方晴为搭配那套英格兰衣裙,又大出血地买了一件洋呢大衣。林林总总,比那套衣裙还贵两倍不止。方晴不由得想起当年跟表妹讲的醋和螃蟹的笑话。算一算,差不多这大半年的节蓄都在这年前一两个月买年礼、年货花掉了,不由得有些肉疼,于是宽慰加告诫自己:就这一回!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1: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