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H]【依华独家完结】昭昭明月》-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安国公府几乎炸了天,园中深处的水榭却临到黄昏才有了大的声响。

        姜昭拥着被子睡的极为香甜,润湿的乌发贴在粉白的脸颊,被人用手指拨开。

        陆照神色淡漠地望着呼吸平稳的小姑娘,黑眸闪过复杂的暗芒。模糊零散的记忆在他脑海中一一浮现,他这才确定自己是真的失了控,和一个高贵不知事的小姑娘有了肌肤之亲。

        可这一次,他却有些懊恼地怪起了自己。他年岁大修养多年,姜昭可还是一个年幼养在深闺的少女。尤其,她因病痛格外的孱弱。

        上辈子他初到姜家,姨母就同他说过一两句明月郡主姜昭万万不能得罪,要敬着也要远着,因为她身份尊贵却体弱,可能某一日就没了命。

        事实上,姨母说的不错。陆照记得庆平十六年的冬天也就是十几个月之后,明月郡主因病身亡,陛下大恸,下旨用公主仪仗将其葬在了皇陵。

        罢了,她说是春风一度,陆照就当如此。出了这道门,他会将此事埋在心底。明日,他就到府外赁一处小院,同姨母说搬出安国公府。

        没了姜晴算计,日后,他陆照同安国公府再不往来。

        宽大的青灰色衣袖在姜昭的脸颊抚了一下,陆照神色如常地从水榭踱步而出,多年为官已经让他修炼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养气功夫。看到守候在外的婢女,他微微点了点头。

        他一走,金云收起眼底深处的惊讶,连忙领着人进去,为郡主净身。

        看到郡主安静熟睡的模样,她想这个和三房有亲的陆郎君还算知道分寸,此事他最好守口如瓶!

        不过思及方才其漠然的样子,她又微微蹙眉,感觉这陆郎君身上的气势不像是一个寄人篱下的书生。

        要不要去查查呢?算了,还是等郡主醒来听郡主吩咐吧。

        作者有话说:

        姜昭:捡漏成功!感谢在2022-05-07 03:48:01~2022-05-08 03:08: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怂 20瓶;大小姐的拖鞋 1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六章

        安国公府的喧闹一点都没影响到姜昭,她舒舒服服一觉睡到了月明星稀之时。

        醒来的时候已经回到了公主府,姜昭懒洋洋地动了动手脚,身上清爽干净,想也知道金云她们已经为她清洗过了。

        而陆表兄肯定一醒来就离开了。

        姜昭没有唤人,先是半眯着眼睛发呆了一会儿,骨头缝儿里微微的发酸发痛,提醒她前不久经历了一场极乐之事。书上写的果然都是真的,虽然也有一些痛,但和平日里她遭受的拧痛、胀痛、针扎痛、湿痛相比完全不值一提,所以姜昭适应的很快,也很配合。

        而且,是真的好舒服啊,她又一次地喟叹陆表兄的温柔,心中竟然生出了些许的贪恋。

        对常年处在疼痛中的人而言,哪怕一丝丝的快乐也是值得回味许久的,偏这一次姜昭被抱着的时候体会到了前半辈子无与伦比的快乐。

        像是失了重的小鸟儿,飘在空中的云朵上;像是阳光下的花苞,舒展开来颜色鲜艳的花瓣;也像是从来没有中过毒的另一个姜昭,身体前所未有的轻快起来。

        此刻,姜昭觉得,她可以迟一日再去死。

        拉了拉铃铛,金云等人让人传膳,鸡丝小云吞、血燕羹、蜂蜜红枣糕、奶果卷儿、醋芹虾仁等热气腾腾的膳食摆在姜昭的面前,她嗅着食物香甜的气息,咽了咽口水,竟然难得的有些饿了。

        珠雀将她的头发小心地拢在肩后,姜昭一手拿着勺子一手拿着玉筷,脸颊鼓鼓的吃地头都不抬。她从前怎么没觉得每日的膳食那么美味,难道是今日公主府的厨娘格外的用心?

        “舅舅是从宫里给我拨了一个御厨吗?”咽下一口汤的间隙,姜昭问身边的婢女。

        金云她们看着郡主进食香甜的模样,又是吃惊又是欣慰,闻言笑着摇头,“郡主,宫里的御膳您又不是没有吃过,真比起来还不如我们府上的厨娘。”

        哪里是厨娘的手艺变了,是今日郡主的心情好,胃口大开。想一想,郡主都许久许久没有好好地用一次膳了,每次都是蔫蔫地喝上几口汤,身形纤细地令人心疼。

        有的时候即便是多吃了一块糕点,之后吃药的时候也会吐出来。

        思及今日让郡主开心的原因,金云决定日后见到陆郎君的时候要客气一些。

        “嗯,赏厨娘十个银锞子。”姜昭有封邑,手里根本不缺银钱,心情好的时候赏人很大方,十分阔绰。

        “那陆郎君那里,郡主可有安排?”厨娘都得了赏,郡主要如何对待陆郎君。

        陆表兄么?姜昭想着方才亲密接触过的男子,吞咽的动作慢了下来。

        其实她对陆照的了解不是太多,上辈子也不过是在姜晴归宁的时候见过他一面。姜昭只记得,陆照是金陵人氏,亡故的母亲与三房的婶娘是姨表姐妹关系。

        三年前,陆照的母亲重病,彼时陆照刚通过了金陵会试,是头名的解元。陆照的母亲牵挂独子,便拖着病体给自幼亲近的三婶娘去了信,托她多照顾陆照一番。

        后来不久,陆照的母亲果然就亡故了,陆照依照礼数为母守孝,也未参加次年的春闱。三婶娘家世微薄,对金陵头名的外甥十分看重,年前陆照出了孝便去信到金陵。

        陆照要在京城参加春闱,上个月便拿着书信上门拜见,更在父亲和三叔挽留之下留在了安国公府,一直到了今日。

        而半个月后便是春闱。

        她能给陆表兄的东西很多,但陆表兄想要什么呢?姜昭细细地思索,先是把主意打到了春闱的身上,她要不要从舅舅那里套个口风,将春闱的内幕悄【创建和谐家园】地透露一些给陆表兄?

        不,不行!姜昭很快就否定了这个念头,陆表兄是君子,她若是这么干了不仅辱没了他的才华而且对其他的举子不公平。

        再说,她寻死前模糊听说过二婶娘炫耀女婿是个探花郎,二婶娘的女婿不就是陆照吗?也正是因为陆照成了探花,二婶娘才没那么反对他和姜晴的婚事。

        可见,陆表兄本身就是有才学的。

        “郡主若实在想不到,不如和厨娘一般,厚厚地赏赐陆郎君一份金银?”金云看郡主苦恼的模样,开口建议。

        她虽然在公主府,但是对安国公府发生的事情也十分了解。下人们多踩低拜高,金云曾听过有人暗中嘲笑三房,来了个亲戚也穷酸得很,上门打秋风。

        想来,陆郎君应该手下不宽裕,郡主赏他金银岂不正合适。

        再者,金云她这般说也有自己的心思。金银对于世家权贵而言是最易得的东西,端看郡主随手赏厨娘便知道。若是郡主同意她的建议,那也说明郡主对陆郎君只是一时兴起,根本不上心。反之的话,接下来郡主和陆郎君定然还会有牵扯……

        “不行,陆表兄气质清贵,定然是不喜金银等俗物。”姜昭一口否决,她可知道舅舅身边的那些老大人们暗中收礼的时候不要金银,多是收些书画玉石之类。

        送玉石代表的意思有些暧昧,还容易被他人看出来猫腻。

        于是,姜昭决定要送陆表兄名贵的书画,孤本最佳!

        “今日孟家女同太子的事情,父亲和母亲如何反应?”姜昭吃的有些发撑,身子软软地歪在榻上,终于有兴趣了解太子和孟家女一事。

        “郡主,那可真是太精彩了,听说……被公爷和公主殿下堵在了房里,靖王殿下和两位皇子都在,全都看见了他们衣衫不整地抱在一【创建和谐家园】衷情。殿下大怒,当即要人驾马车入宫觐见陛下,好歹被公爷给拦下了。公爷还派世子送走了几位殿下,知事的下人也全都敲打了一遍,不准人说出去。”宝雀绘声绘色地将听到的传闻说与姜昭听,手舞足蹈的模样逗姜昭噗嗤一下笑出声。

        母亲这些年的脾气见长,还好父亲记得太子现在还是储君。怎么能将此事光明正大地闹出来?到时既伤了皇家的颜面又狠狠得罪了贵妃太子。只有隐忍不发,暗暗地将事情捅到皇帝舅舅面前,才能得到最大的实惠。

        反正那么多人亲眼目睹,舅舅手里还有充当耳目的玄冥司,迟早会知道发生了什么。

        “母亲的心情本郡主能理会,还是本郡主给舅舅去一封书信吧。”姜昭煞有其事地点点头,准备写一封书信传到宫里。

        将今日的事情交代清楚是其次,姜昭主要是惦记上了皇帝舅舅内库的几本古书,前朝大家的珍藏,是仅此一册的孤本啊。

        陆表兄应该会喜欢的吧。如果他喜欢的话,那她可不可以借机再与他春风一度?

        姜昭唇角微翘,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

        “另外,安排几个人去查查姜晴和二叔最近一两年可有异常。”一封信写到尾声,她又低声吩咐了一句。

        ***

        次日,安国公府的气氛异常沉闷压抑,尤其在东宫以及太子的外家分别派人送来了一车珍宝后,府中的异样就连神经大条的书童陆十都感觉到了。

        “郎君,您看那边的马车带金,是宫里来的,还有那几辆,听说都来自高贵妃的娘家。”

        陆十跟着郎君从安国公府的角门出来,不错眼地望着大门处占了半条街的马车,心中也觉得奇怪,“长公主殿下难道今日还要再办一场宴会?可府中,万万不像啊,今日我去领膳食的时候都不敢说话。”

        陆照闻言,远远看了一眼就收回了视线,语气平淡,“走吧,我们身上的银子全带齐了?”

        说起来郎君从昨日归来后也很奇怪,今日还要他拿着银子,出府赁宅。在安国公府住着不好吗?陆十收起心中的疑惑,忙点头,“都带齐了,郎君,总共是一百零五两三钱银子。”

        陆家从陆照的父亲在时逐渐破落,而陆照父亲去世时陆照不过才六岁,孤儿寡母在如狼似虎的族人觊觎之下只堪堪守住了家业的两成。

        陆母不善经营,便将所有的希望放在了陆照的身上,专心供他进学,多年耗费,到了今日,陆照的身上只剩下了一百两银子。

        金陵倒是还有些田地和老宅,可远水解不了近渴。

        前世的陆首辅已经飞快地估算起几城的物价,东城最富住不得,南城鱼龙混杂位置偏远不能住,想来想去只有到西城和北城去赁宅。

        “我们去北城,再寻中人。”陆照做下决定,带着书童开始奔波。

        奈何事与愿违,因为临近春闱,全国各地的举子都要到京城来,京城中的客栈住满了人,稍稍看的过去的房舍也都全租出去了。

        所以中人领着陆照到北城奔走了一个多时辰,最后只寻到两处空着的宅子。一处宅子破烂不堪,要休整过才能住人,时间来不及,陆照只瞥了一眼就摇了摇头。

        另一处宅子倒是好好的屋舍齐全,还附带了不算小的院子,然而这宅子屋主要价每月十五两,还必须租满一年!

        手中只有一百两银子的陆首辅面不改色地给了中人五十个铜板的辛苦费,带着书童又回到了安国公府的角门。

        “郎君,不若我们等到春闱结束后再搬出去?那时肯定就有空的宅院了。”考不中的举子肯定要退房回乡,陆十当然没有把自家郎君算在其中。

        “明日,我们去西城,如果再寻不到就去南城。”陆照做下的决定从未有过更改,安国公府他绝对不能再留下去。

        不单单是因为上辈子的屈辱经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昨晚,他梦到了不该梦到的人。

        三十六岁的陆首辅第一次同女子肌肤相亲,二十二岁年轻的身体热情地记住了那股滋味。

        作者有话说:

        姜昭:好想再来一回啊~

        陆照:其实,金银并不俗……

      第七章

        这厢安国公府迎来了两拨客人,那厢姜昭所在的公主府也在接客。

        弥漫着淡淡药香气的花厅中,姜昭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放在匣子里面的古书,伸手去摸,手指快要触到泛黄的纸张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喝过药。于是,她又赶紧将手指缩了回来,挑了张锦帕认认真真地擦拭唇角和手指。

        万一沾上药渍污了古书,她这个礼物送的就不美了。

        那等小心翼翼的模样落到对面长相俊美颇有几分邪气的男子眼中,诧异地挑了挑眉,“你何时喜欢上这等玩意儿了?这些书里满口都是之乎者也的大道理,空话看上几遍都没用。”

        “简知鸿,本郡主觉得你应该多读些书,我要它自然有我的用处。”姜昭闻言,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她还记得前不久对面这人给她的毒药,信誓旦旦吃下一粒大罗金仙都救不回来,结果呢,那药将她送回了过去。

        “读书考科举做官,然后结党营私捞银子,最后还不是落到我的手里。”简知鸿身为玄冥司的指挥使,干的就是专抓读书人的事,前不久才严审了一批【创建和谐家园】受贿的官吏,他翘着薄唇说话的时候,笑容中浸染了煞气。

        “又不是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会如此。”姜昭出言反驳,起码她觉得陆表兄不会。

        “你若是喜欢,我府中抄了不少书,都给你送来。”他口中的抄是抄家灭族的抄。

        “本郡主只要孤本,你抄的那些书还是留着给你日后的儿子女儿用吧。”姜昭哼了一声,别以为她不知道玄冥司新抄家的一批官员都是小卒子,家中能有什么藏书。不过,因为简知鸿的识相她语气倒是好了许多,又道,“近来多事之秋,舅舅的心情肯定不好,你行事小心些,可别到了最后自己落进了牢里,还要本郡主为你求情。”

        她的话音刚落,简知鸿的神色就严肃起来,点了点头沉声道,“玄冥司已经查到,数月前那位就和隆盛侯家的嫡女见了面,陛下知道后脸色的确难看。”

        隆盛侯孟家不是普通的勋贵之家,他们一家在军中根基深厚,陛下能容许他们家的女儿嫁给长公主的次子却万万不会眼睁睁看着嫁给自己的儿子,尤其是太子。

        高贵妃娘家富贵,太子妃娘家素有清名,太子最缺的就是兵权,隆盛侯孟家可以称得上是绝佳的东风了。

        “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孟家女是嫁定了太子,舅舅心里只会更不痛快。”姜昭同简知鸿对视一眼,默契地在心里为太子点上了一根蜡烛。

        姜昭觉得,若是没有意外,这次春闱未定的副考应该会落在吏部右侍郎程大人的头上。景朝的科举是由礼部和吏部一同主持选拔人才,历年春闱的主考和副考也会在这二部中产生。今年的主考按规矩轮到了吏部尚书卢大人,两位副考一位选定了礼部的左侍郎,另一位人选则在礼部和吏部之间来回拉扯。

        偏这次礼部推上来的人选刘侍郎是最好礼法规矩的那等人,向来拥护太子,是铁杆的东宫党。而吏部侍郎程大人行事大胆激进,最不喜酸儒,和太子妃的娘家曾有过节。

        两个人选,本来平分秋色。可如今有了太子这一出,景安帝会选择谁已经不必再猜。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1 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