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XKH]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看俩老人,就知道周奶奶真被蒙在鼓里。至于周老爷子,张国庆觉得比不了黄招弟好不了多少。

      “还有你知道军邮代表什么,你有空去问问别人。那天林家追究下来,篱笆院里都关不住你黄家的。

      你算算你吞了多少进去,先不提娇娇上初中,林家寄来的东西,就从知道我们结婚开始,林家寄来多少东西?知道娇娇怀孕了林家寄来多少东西?

      怀孕到现在一年邮局里登记24次,到你大女儿穿着羊绒大衣耻笑娇娇那天为止,我岳母和林家北京发过了的共18次,其他6次是各位部队另外发过了的,你算算你吞了多少?你哪里的胆子敢这么干?你以为娇娇不知道?她不过是不想她爷爷奶奶伤心为难罢了。

      这次次取包裹登记名字是周大伯的名字,你不懂,周大伯不懂?大堂哥的工作你是冒着林家林丽珊名义搞的,你也要想想办法,要不然你就牵连大堂哥了。

      你现在就想想怎么擦【创建和谐家园】吧,我估摸着这24次寄包裹过来密集了些,可能等过段时间会林家人回来。”

      张国庆对着俩老人鞠了一躬,愧疚道:“爷爷奶奶,我本来打算想拿到地址,寄点土特产过去,让他们以后不要汇钱寄东西了。

      这年月谁也不容易。他们再怎么高位也是领些死工资的,谁家不是几个孩子,谁没有家庭负担?就这么17年过来,他们家里的其他人就没意见?我是怎么也不相信的。

      周娇她先是周家人,接着是我张家人。林家除了我岳母需要抚养她长大成人就没责任了。我不想以后面对林家脊梁骨都弯的。

      今天也没打算把事情捅破的,就是生气大伯母到现在也不知道错误。以前他们寄东西过来没这么密集,这一年就这么一直不停的邮寄出来。

      对于娇娇和这个孩子态度就很不一样,你看看都是非常贵重的物品,我不知道林家怎么想的,你们相处过该了解他们的性格为人处事,有的事我们要好好想想。

      别事到临头了才找办法。我估算着明年开春后林家人一定会过来的。就想抽空去信看看对方态度。”

      周老爷子和周奶奶相视片刻,双双低头思考。张国庆一直在观察俩老,他总觉得周老爷子有事情瞒着,周奶奶那迷糊样估计是稀里糊涂。

      再转头看看地上软倒的黄招弟,眼里闪过道道精光。

      他很期待这女人会有什么动作,只有她做了什么,他才能推算出周老爷子的想法,就能从中得知林家的想法。

      林家人没接触过,从林丽珊的表现看就是很任性的【创建和谐家园】,估计他家里也是差不多任性,就是再怎么不靠谱,能17年来一直负担养育娇娇,北京城的四合院直接入户娇娇名下,也能接收他这个农家小子,就很肯定林家人很有个性,对金钱也不关心。对周娇唯一要求好像就是她乐意怎么过就怎么过,也不要她担心金钱物资。

      可多年不见到底为了什么?周老爷子就是想拦也拦不住,那林家就顺势而为,是为了什么呢?不能让周娇去北京,可是有套大房子在那,户口也没迁回老家。

      那是不是就是代表周娇现在去北京就是不安全。要等安全了才能去北京,也就解释了户口和房子问题。

      而今年不怕别人知道很张扬寄贵重包裹,那就是说明娇娇安全了。那说明什么呢,和娇娇有关联的就是岳母和岳父,一个死不见尸体的军人,岳母也不能回东北。

      那关键就是岳父?军人从事秘密任务。如果真如推断的话,那就是岳父活着,马上要回来了。

      再换个角度,假如自己有女儿。确实是把女儿托付到农村老家才安全,村里来个陌生人都一抹了然。农村环境差,那就使劲给钱。怕她和军中有联系那就断了,因此林家人才会不接回北京。

      而邮寄这么多东西就可以让岳父看清亲人。也顺便借机周家人的贪婪程度,估计林家也不想到会是这样结果。

      假如岳父要回来了,那林家人肯定岳母先回来,征求女儿认同。陪着一起等岳父。那就很简单了这几天估计就要来了,预产期也就这周,不管里子面子这两天林丽珊就到了,搞不好隆重的会林家大佬也会在。

      接着过了十天半个月,军人探亲假来岳父也就回来呃。真是好想法啊,他的娇娇,他的儿子成了道具了。

      好长段时间,堂屋里一阵沉默,张国庆可不想再陪着周家人,他现在心里已经有数了,还是回家陪老婆儿子的好。

      接下来就是周家离散十多年的父子情谊了。和他有什么关系?看看周老爷子,看来他还是没发现其中蹊跷,真是财迷心窍,入局出不来了。不过他也没心思解释,谁让周娇在周家受够委屈,也让他们也担心担心。

      张国庆咳嗽几声,惊醒了深思中的老爷子,只好主动提出告辞。否则,他今天别想回家了。

      临行了,周老爷子还是欲言又止,这是还舍不得那些东西呢。张国庆假装没看到拿着袋子,骑上自行车回去了。

      ------------

      第十五章 孝顺之道

      看看天色,张国庆也急着回家。村里早上还没下工,现在赶回去还可以帮忙。推开大门,张国庆高声喊娘,张母也高声回应。就这普通的喊声俩人喊完了,哈哈大笑。幸好家里除了坐月子的周娇和不懂事的儿子外没人在。

      “娘,你在干嘛。俺买了老些东西你不看看?先歇一会,回头俺来。”

      张母从后院出来,白了张国庆一眼:“什么事啊?东西拿回自己屋里去,省得那些眼皮子浅的,看到动心了顺走了。”

      张国庆明了,这是二嫂犯错误,老娘心里不舒坦呢。连忙拉着张母往自己屋里去,轻轻的趴在张母耳朵边说道:“娘,你跟俺过来,俺跟你们说说怎么大战泼妇。俺爹呢?这事还要和爹说一下,回头别吓着他。”

      张母立即落下脸,围着张国庆检查了好几遍才放心。又拉他手看看说道:“怎么回事,那泼妇还敢欺负你,俺先去撕了她。”

      里屋周娇也是很着急,老远听到声音就是没见人,也不知道哪里受伤了。又是女人又是泼妇的。

      周娇看看睡着的儿子,用双手捂住他的耳朵。压着声音:“哥,你和娘一起进来再说,我也看看。”

      张国庆母子进来就看到周娇怪里怪气的捂住孩子的耳朵,压着声音,紧紧盯着他们。看到他们进来才松了口气。

      “娘,你看看袋子里的东西,有需要的你拿走。那些猪蹄子和乌鸡放厨房里吧,宝宝的先放在这里。俺今天真累啊。一连跑了很多地方。早上在二姐那吃了包子。他们都挺好的,洗三那天过来。哦,周家也去了,发生了一些事,回头等俺爹回来再说。”

      张母翻开袋子,拿着东西出来眼都看直了,这败家儿子。这么折腾有多少家底都不够花的,昨天刚和他爹说不担心他。看看还是要和他们俩口子说说。

      “小五啊,这么多,要费不少钱吧?你都不能这么花钱的,你看看这白毛巾买这么多干嘛?用得完嘛。

      红糖和红枣俺早就准备好了,家里也有大米,你看看你这买的大米这怕是【创建和谐家园】品吧?猪蹄子和乌鸡你买这么多吃得完嘛?啊哎呦,你这败家儿子啊。你不会把你们私房钱全花光了吧?”

      张国庆俩人听了偷笑不已,这尿布是比家里毛巾还好,下次还是要买些毛巾回来,否则有人来串门,可就闹笑话了。两人可不敢反驳,只低头佯做认错。张母一看就知道自己白说了,难怪那包尿布被老二媳妇拿走呢,这是早有打算。有钱也不是这么败的。幸好是张国庆带回来的,要是其他俩儿子,张母绝对拿出棍子三天两头的招呼他们。那包尿布她足足准备了半年多,求了很多人凑齐的。唉~孩子太败家怎么办哦。

      “娘,你放心。这些东西不贵,俺早几天就和同学打好招呼了,今天才去拿的。哦,你说的那个白毛巾是尿布,我同学特意搞过来的,说孩子用了【创建和谐家园】不出红疹。价钱比毛巾便宜多了。

      俩个猪蹄子是给娇娇下奶的。这大米放红枣熬粥补血,红糖和红枣女人吃最好,俺就多买点,不是专门给娇娇一个人吃的,你也跟着每天吃。

      两个乌鸡炖了你和娇娇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难得看到乌鸡俺就买了。奶粉两包你拿一包过去给家里那两丫头喝。”

      张母听了觉得儿子说得都有道理,也跟着点头,想想不对啊,给拐到沟里了,顿时怒道:“好小子,你忽悠你老娘呢,差点别你拐到沟里去了。是你媳妇做月子不是老娘坐月子,两只乌鸡你不要动。

      俺收拾了等猪蹄子吃了接着给娇娇补。大米留着一半,俺让你爹磨成米粉给家里孩子吃,这米这么好,磨成米粉也有营养。剩下的给娇娇熬红枣粥。娘这么大岁数了没必要吃这么好。“

      周娇听了摇着张母的胳膊,撒娇道:“娘,你要是连红枣粥都不喝,俺怎么喝下去?俺在吃猪蹄子,就会看到你啃菜窝窝头;吃着乌鸡就会看到你喝着野菜粥。结果越来越良心不安,就没有食欲了,这月子也做不好了。

      我们一起喝吧,要不然你烧了俺也不喝。你看小五哥孝顺你,特意买了给你平时喝的。结果你不喝,以后他看到什么东西本来想给你买的,结果突然想起你不要的,就不买了。次数多了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以后看到你喜欢的东西他也会觉得你不想要的,那么将来谁会想起你啊,你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你应该是,这是小五买的,我要吃了。哦,这个是小五买的,我也穿了。小五就觉得他眼光真好,他买的他娘都喜欢。他们娘俩真是一条心。接下去就高兴了,就很乐意孝顺你。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是啊,你就听娇娇的,你想俺买的你都不喜欢,俺接着就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那只能不买了。多买多错,不买不错。都这样你养儿子干嘛。”张国庆积极响应周娇的话,他娘这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有口好吃的都想留给孩子,自己累死累活的要看自己的幸运指数。儿子要是孝顺还好,要是本身是狼心狗肺的,只会觉得理所当然。

      张母听了小夫妻的话,觉得也有道理,可是太颠覆她的人生观。她觉得还是和孩子他爹沟通沟通是不是这个理。

      这两孩子又是忽悠又是撒娇又是恐吓的,孝顺着呢,不管怎么决定,其他几个孩子就小五一个就让她心里满意了。

      看着两孩子紧张地盯着她,她点点头算是同意了,至于她心里怎么打算的,只有她知道。张国庆和周娇碰碰对方肩膀,甜甜笑着。

      张国庆看看儿子,这么大动静也没醒,离醒来还要一段时间,下工的家人要快回来了,从大早上到现在一碗粥拉泡尿就没了。

      扭头对着周娇交代道:“娇娇,趁宝宝睡觉,你也先睡。俺和俺娘出去收拾一下,爹他们也要回来了。“

      周娇听了点点头,看着张国庆拿出一包奶粉、奶瓶、尿布后提着袋子跟着周母一起出去,她也抓紧时间睡一觉。

      ------------

      第十六章 初议分家

      张母看看儿子手上的袋子也不再说什么,拿出猪蹄子,把袋子放到了正房里。看看时辰也不早了,张母让张国庆先去厨房烧火,她自己去后院摘些菜。在张家,也就是张国庆会钻厨房帮忙烧火,张家的男人是不进厨房帮忙的,他们觉得这些家事是女人的活。深秋后院子也没什么其他菜,地里除了一些大白菜,还有些用稻草盖着的小青菜,也就是没有出土的白萝卜、地瓜。看看鸡窝里有没有意外收获就随手摘些发黄的青菜。

      张母拿着青菜,进来就看到他用火柴一根根的划拉,粗手粗脚的,心疼坏了。也不知道心疼他还是它?要知道火柴一根也是钱,平时灶里埋着火呢,使劲吹吹就可以用。也就是张国庆浪费她舍不得骂,要不是换个人就是狗血喷头。她自个都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最看不得浪费。

      厨房里忙忙碌碌的,张国庆一直帮着她烧火,和张母说些闲话。母子俩刚做好午饭。主食还是窝窝头,通常一个窝窝头里就粗粮粉、水和野菜捏成的,这次是玉米渣窝窝头。张家最熟悉最常见的就是窝窝头,为了让家里人吃饱,窝窝头都是捏得大大的。

      有别与早上野菜窝窝头,熬了玉米渣粥,做的四个菜一点油花子也没有,就清水白煮的。张母舍不得拥有做菜,能炖的绝对是炖的,一碗黑乎乎的咸菜,一碗清纯大白菜,一碗长豆角还有一碗没有用油炒的红烧土豆。

      村里喇叭里哨声响起,这是下工了,地里的家人也要回家了。张母倒好热水,等会他们回来也好先喝口水解解乏。

      张爹带着两个儿子,先疾步走进厨房喝了婉水,就跑到水井边洗洗,拍打拍打身上泥土灰尘,总算歇了口气回了堂屋,拿出长长的烟斗抽起旱烟。

      穿着满身补丁的大嫂黄翠兰、二嫂林菊花带着自己的女儿麦苗和麦穗摇摇混混的进入大门,时不时得说几句村里的琐事,女人没有男人待遇,先带着孩子洗洗手,安排好孩子后,急忙帮忙端饭菜上碗筷。

      四岁的麦苗穿着洗的发白打着补丁花棉袄,会自己就着她娘洗过的热水收拾自己,收拾好自己后,就拉着两岁的麦穗进入堂屋等开饭。

      二丫头麦穗瘦得头大身小,和非洲小朋友似得,大家也习惯了,常常看看村里的孩子就没有胖的,张国庆看了也怕她那脖子撑不住脑袋,暗自考虑等会那些奶粉给孩子们补补。

      等端上饭菜,在张爹拿起筷子后,大家忙着吃饭,也没人开口。吃着窝窝头,就着没有油花的菜,张国庆本以为拉喉咙的玉米渣、窝窝头会吃不完会留下,结果今天农闲的,大家也全部吃完。

      他是努力忽视喉咙的疼痛,好不容易吃完一个,喝了口玉米渣粥,只想吐出来。但是他没这胆量,只要他敢浪费粮食,绝对被他爹揍得连他娘也认不出。紧接着喝完粥,他打死也不吃赶紧停手,害得张爹一直问他够不够,还要把手中的窝窝头给他,他都要哭了。

      四碗菜连那咸得打死卖盐的也全部吃光。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生活得贫困和温饱问题已经没人在意味觉和视觉,能吃饱饭已经是村里少有的人家。

      穿越过来唯一正经吃过的是昨晚上的地瓜饭,这个在现代他和周娇也时常糕点粗粮吃,尽管地瓜饭里全是地瓜多,地瓜也没有后世美味,但好歹是不拉嗓子的。不知道明天是什么窝窝头,张家的窝窝头一年三白六十五天可以不重样的吃一年。除了除夕夜白面窝窝头加上白面饺子。不要说一年,就是一顿饭都受不了,这和吃草也差不多。

      不知道娇娇有没有想起窝窝头,张国庆现在终于明白为何这丫头她脸上蜡黄蜡黄的了,估计是没法吃就饿着,新媳妇进门可不敢大大咧咧的挑剔,也幸好他们如今有存货。

      好不容易吃完午餐,看着家里的女人们忙着收拾碗筷,张爹一家之主没发话,张国富仨兄弟也没走,看着张爹有话要说,都坐着等。张爹拿出旱烟点上,抽了几口,看了看三个儿子,再看看旁边老妻,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张国富三兄弟彼此看看对方,还是老大张国富先打破沉默,看了看他爹说道:“爹,你有什么为难的话,你就说,俺们仨人绝不含糊。”

      张爹点点头,看着仨人惆怅的说道,“也不是啥难事,就是看看你们都大了,俺们也老了。这家啊,树大分枝。上次俺说的年后分家,俺寻思得趁着现在还没入冬先修好房子,要不然分家了搅在一起会有矛盾,兄弟们情分就淡了。其他人家怎么样俺不管,你们爷爷还在世时就说过老人不愿意孩子分家厮守在一起,除了兄弟情分淡了就没其他好处,人多口杂的也没个清净的。

      不过你们分了家,兄弟间有什么事也要相互支撑着,看看你们大伯、小叔,俺们家在张家村谁也不敢欺负。”

      老二张国强看了看爹娘,再看看兄弟,他倒是不怎么想分家。

      他家两个孩子小,他婆娘的德性他也知道,分家后孩子没人照顾,就他一人工分养活整个家挺吃力的。

      再说大哥大嫂为人和善,从不跟他计较,就算他婆娘好吃懒做大嫂也就笑笑,更不要说俩孩子平时都是几个侄子侄女照顾,现在儿子小石头跟着喜子他们还在大嫂娘家呆着

      就是他眼气的小弟也是手松的,好吃好喝的从来没忘了他,就是兄弟不对付,也是扭断骨头连着筋呢,有事小弟也总第一个上前拦着,分家了他就是独门独户的。

      至于怎么分财产,会不会他吃亏,心里也明白这个家里的家底,都是爹娘带着大哥大姐存下的,分多分少了,他也没意见,更何况,他爹做事公正,他娘再偏心小弟也不会忘了他。

      他娘也就是后来几年小弟打野物赚的钱偷偷还给他,结果这傻小子就拼命的买东西补偿。他就不服气他娘做法也不是真的对这个家有意见。

      想了想还是不分家好,兄弟媳妇娘家好,就他累死累活的要一个人负担整个家。

      “爹娘,要不就不要分家了,俺们仨兄弟在一起也挺好的,大嫂和俺媳妇、娇娇也谈得来,俺们家也没和村里那些人家那样整天吵的。又搁在你们眼皮底下你们想我们就看到,突然分家了,俺心里也没底。”

      张爹摇摇头,老二心思他懂,就是懂了才要分,“不用劝了,分家村里都知道了,你们让你爹娘把说过的话吃进去?俺还怎么做人啊。你看看你大伯家你几个堂哥也是早就分开了,也没影响他们感情,有事你大伯喊身就出来帮忙。”

      “别说了,你们爹决定了就不会改。老二和小五的地基也批下来了就在旁边。离得也近,有事喊一声就听到。再说你们孩子也慢慢打了,迟分早分都得分,这是就这么决定了。先说说盖房的事,俺和你爹的意思就一家给你们150,青石和瓦片木料这些都和人家说好等你们回头去订,你们看看院子打算怎么盖,心里好有个底回去和自己媳妇谈谈。这次盖两处院子,晚上你爹去找你们大伯、小叔家说说出几个人帮忙,赶在入冬前盖好。等开春了你们也好早点搬进去。”

      张爹也点点头,赞成孩子他娘的说法,“你们娘说的就是俺的意思。这房子给老大,俺们跟村里老人一样随长子过。俺琢磨着这么大院子算算150元足够了。主要没时间,要不然,自己打青石头就花费点瓦片和人工钱。就按照150元这个标准,回去和自家媳妇商量好,想盖好的,不够自己补贴,多了不用退。俺晚上找你们大伯他们。争取入冬前盖好,要不然开春后春忙大家都没时间。”

      三兄弟也没什么意见,他们家老爹决定好了,也不用劝了,倔着呢。老大更不用说,他是长子,早就心知肚明陪爹娘住老宅。

      张国庆呢,他还是想自己分家过,很多生活习惯和个人爱好上都不同,早点分家也好。就像他爹说的分家了兄弟还是兄弟,离得也近,喊一声就听到。本来还要和他爹谈谈周家的事情,现在看来还是给老人家点时间,让他们自己歇歇。分家不是愉快话题,看着养在跟前的孩子四分五裂的分开,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离父母远了。再怎么开明,父母心里难免多想,难免心酸。

      ------------

      第十七章 商议盖房

      留下爹娘午休,张国庆跟着哥俩出来,各找自己媳妇,他要找自家娇娇给安慰去了,想想窝窝头,再想想玉米渣粥,难怪他娘把有机米当成补品。他也不舍得他的娇娇和儿子吃这些,还是分家吧,最多以后他多补贴大哥家,多关心他们,反正也不远几步路。

      老二等后面小弟上来,“小五,盖房子这事俺们兄弟俩要商量商量,一起买瓦片数量大了,价钱上会少些,还会直接送过来。

      那青石头俺打算不买,这山脚也有不少,再说俺们兄弟俩这几天出钱找村里的人帮忙也花不了几个钱,一天工分才多少?加上咱俩自己也去打些青石头,都不要花钱。

      城里那价格,俺之前打听过五间房就要差不多30元青石头,都是城里工人一个月工资了。别的村想盖青转瓦房没戏。俺们这块地上面的青石头可不要钱。”

      张国庆听了也赞同,他家二哥会算计,这是早就打听计划好了,他倒不是在乎几十块钱,而是不想惹眼。再则如果他二哥自己打青石头,他也不能光看不动影响兄弟感情。

      “二哥,俺听你的。你看看自己安排就行,都找些人过来多打些备用,到时候想加盖就不用这么麻烦,青石头人工费都俺出了,你看你小侄子有过两天洗三俺打算上山看看就没时间了。”

      “不用,亲兄弟明算账。该多少就多少。俺就5间房子加厨房和围墙,到时候俺们再算。那下午俺就找人先准备着。瓦片、木材这些盖房用料,俺们就让爹早点定下来。”老二没答应,他小弟手松的很不会让他吃亏的。他不介意卖个人情。

      张国庆乐呵呵的笑着,他也没接着这话题,到时候盖房子其他地方他多补贴就可以,没必要在嘴上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06: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