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JSG普文补番]帝后模拟器》-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安临想着都有点想笑。

        “陛下。”被单独留下议事的殿阁学士宋晋源叹了口气,又有些无奈,“你这次动得太多了。通政司参议,分管佐领,左谏议大夫,前锋营参领,门下侍郎……这些职位一变动,个中的权力交接得混乱好些时日,对地方上也有不小的影响。”

        “没事,我吓吓他们。”安临语气轻快。

        宋晋源宋大人更加无奈。

        安临出于对高数值人才的尊重,以及暗搓搓不想让他们这些老臣退休的想法,每回打算调动职位的时候都会意思意思把几位殿阁大学士请来询问一下。

        当然就算他们不大赞同,安临当面也都是‘好好好,那我再考虑考虑’,回头就写下调职的文书发出去。偏偏那些调动职位的人也并不是不能动,元老们也是觉得应该动的,只是不能这时候动。

        所以安临这行为就给了老臣们一种,‘陛下不是没有治理国家的天赋,但是他还太年轻太急躁了,这国家离开我们怎么行啊’的心理暗示。

        比如说现在的宋大人。

        他现在哪里还记得大半个月前对退休生活的展望,听着安临轻快的语气,只感觉满腹都是操心,甚至比之前皇帝还没展露出政治天赋的时候操心。

        他正想说什么,就听到皇帝仿佛预感到他要说什么一样,提前扯开话题,“对了,今天是放榜的日子吧?”

        “……嗯。”宋大人深怕皇帝又有什么骚操作,比如脑袋一拍说那就让他们进宫给我表演个才艺来决定名次吧,颇有些迟疑地点头。

        “宋卿这回批阅答卷,有发现特别值得在意的人才吗?”安临问。

        这问题问得正经,宋晋源回想了一下,认真考量着回答,“有名叫做杨盛的学子,文采极出色,不过这个应该不用臣说,陛下应该也知道了,他就是今年的会元。”

        “……除了这位学子之外,还有一名叫做刘广麟的学子,策论稍弱,但有几分巧思,文章中提到的一种土地重新分配的方法虽然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不过稍作修改后未尝不可以在一些较为特殊的地方化用一二。”

        “哦?”安临来了兴趣,“看来宋卿对这个学子很欣赏啊。”

        宋晋源没有隐瞒,大大方方地说,“他的诗作和文章颇合我口味,并且风格多变一人千面,写得了婉约,也写得了豪迈,可谓是诗词上的天纵奇才,也不知道他年纪轻轻的到底是经历了多少事才会有这么多感悟。”

        这些话由一个殿阁大学士说出来,对于一个年轻学子来说已经可以说是极高的赞誉了。

        安临听着听着,不由陷入了沉思。

        风格多变,一人千面,这个形容,听起来……怎么感觉有种微妙的既视感?

        安临想了想问,“宋卿,那你还有记得那个学子写的诗吗?不如背一首让我也听听。”

        宋晋源说出了几句诗句。

        嗯……听起来十分陌生,不是李白不是杜甫不是苏轼不是王安石,也不是安临有印象的其他任何一首诗,难道是她猜错了?

        而且这首诗,安临虽然没有多少诗词鉴赏能力,但是光念几遍也能感受到确实很不错。

        作者有话说:

        这是昨天的,第二章可能过零点啦,不用特意等

        ps:因为这个世界是架空的历史,所以没有我们历史上的那些诗词文章的,但是这个世界也是同样有它流传千古的诗词文章(这么说应该已经能猜出来了吧)

      第006章

        在宋晋源离开之后,安临出于好奇,准备提前看看。

        现在距离殿试还有些时日,要等到那时候的话就太久了,安临向来惯着自己。

        所以安临熟练地翻开奏折让皇帝模拟器的面板出现,然后点开地图选中都城——说起来前面好像都还没有提过宣国都城的名字吧?都城的名字叫做琼安,在大地图上是一个金色龙首的图案,特别醒目。

        点开之后,安临把琼安的地图划拉到礼部贡院附近,春闱放榜就是贴在贡院这边的墙上。

        从上往下俯视,安临可以看到蚂蚁大小密密麻麻的小人在贡院南墙前挤成一堆,人堆里要不就是喊着“前面的看好了吗?让我进去看一眼啊!”“兄台拜托帮我看一眼XXX的名次”,要不就是喊着“我要往外走的,让我出去一下”。

        如果是密恐患者,这时候应该就会开始感觉不适了,不过安临不是,所以她看着还觉得挺可爱的。

        除了这一堆挤在榜前的科举学子外,还有不少是挤都挤不进去的,被挤到了贡院外围,都围在贡院附近卖吃食的摊子上,翘首张望远处榜的方向。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她要怎么在这么多人里面找出宋卿说的那个天纵奇才呢?还有她的会元人才?

        这无异于在一群黑色蚂蚁中找到一只金色蚂蚁,考验的已经不止是眼力了。

        划拉了一圈,安临看到附近一个卖阳春面的摊位上,有一个蚂蚁小人,啊不,是科举学子似乎在跟周围的人说什么,坐在同一个摊位上的其他学子都做出侧耳倾听的模样,之后周围的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嗯?这是在说什么?感觉挺有意思的样子。

        安临于是放大这个位置,打算去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随着地图的放大,这些人头上也逐渐出现一个个名字——不过也就只有名字罢了。通过这个地图看人根本就不会显示详细数值,只有现实站在她眼前的人,安临才能看到他们头顶上的详细数值。

        说实话,如果不是有这个限制,她哪里还要等科举一年几个人啊,直接足不出户用大地图一个县一个县扫过去,找到人才就皇帝直聘了。

        ……

        “竟有这样的事,怎么会是这样的人考上会元啊!”安临放大去看的话,这场交流已经接近了尾声,她一放大听到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嗯?有瓜?

        她的人才有什么问题吗?不要吧——

        安临一下子盯住了那个说话的人,等着听个前因后果,可是那个人没有说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嘴里就愤愤地念叨着什么“德行有亏”“此人不堪为伍”之类的。

        德行啊……只要数值是真材实料的,那倒是也还能用用,以后有更好的人才再换就是了。

        就是有点可惜。

        等到殿试的时候,看看数值再决定最后到底怎么用吧。

        这时候倒是正好有一个人跟她一样只听了半截,听到别人这么说好奇极了,连连问,“兄台,你们说的是什么事啊?”

        “你知道刘广麟吗?”旁边的人好心分享八卦……咳,解惑。

        “是近些时日风头极盛的那位诗作鬼才?在下略有耳闻,不过这刘姓才子怎么了?”

        “之前我们前来赶考,初到琼安的时候,不是由琼安本地的学子牵头举办了一场诗会,好让大家互相认识交流一下吗?恰巧本次会试的会元和第二名都参与过那一场诗会。”分享八卦的人说着说着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做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在诗会上我们以茶、梅、月为题作诗,那个从临芳来的杨盛只三杯酒,就做出了三首极其精妙的诗,大家都赞叹不已。”

        “啊?就这样?那不是很厉害吗?”

        分享八卦的人不满,“别急啊,然后重点就来了!”

        “之后那位刘才子同样也做出了三首不相上下的诗,就在大家传阅诗作评选最优时,场上竟有三个人都说曾见过杨盛现场写的几首诗!”

        “啊?!”

        听到这里,安临品出了些不对的味儿,目光若有所思地在这附近巡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一个独自站在不起眼地方的年轻学子身上,看到他头顶的两个字。

        ——杨盛。

        也就是被讨论的本人。

        这个年轻学子垂着眼听着不远处的交谈,面色平静无波澜,但是看他攥紧的袖口的手指,就知道他内心大概没有表面这么平静。几秒过后,他闭了闭眼又睁开,松开袖口慢慢抚平褶皱。

        等到榜前的人稍少一些的时候,他往前去确认了一下自己在榜上的名次,然后转身离开。

        阳春面摊子上的人还在讨论,等他走的时候正好说到“原来那三个人在之前拜访刘才子的时候曾在他家见过数张写着诗的纸,还品读鉴赏过那些诗,杨盛现场作出来的诗正好是他们在刘才子家见过的。”

        安临顺手滑了一下地图让视角跟上那个杨盛,一边跟一边琢磨着这两个人当中谁才是没有真才实学的那个。

        这其实也简单,只要她现场看到两个人,然后看一下他们头顶上[学识]的数值大概就能猜出来了,不过……嗯……要不然不等殿试了,她提前出去溜达偶遇一下?就当提前面试了?

        这个主意好像不错哎,顺便下午就吃点阳春面吧,晚上也不吃太重口的了,对身体不好。

        安临说干就干,扬声把王修文叫进来,然后张口就来,“修文啊,今天朕要出宫。”

        王修文:“……?”

        王修文先冷静了一下,“陛下,您说您要干什么?”

        “出宫啊。”安临重复了一句。

        王修文用那种‘陛下,您不是在开玩笑吧?’的眼神看着安临,安临一摊手拍了拍全都处理好的奏折,以示工作都做完了。

        反正她知道王修文最后肯定会同意的。

        这位太监大总管似乎总是很惯着小皇帝,包括现在用着小皇帝身份的安临。

        大概是因为小皇帝从小母亲去世,王修文作为在他身边照顾的人,算是半个看着他长大的人吧,直到君明十五岁左右被老皇帝赶出去开府自己过。而且王修文原本也不是老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是君明登基之后专门找他到身边来的——这些都是Q版小皇帝告诉她的。

        安临自己的猜测则是更多一点。

        毕竟普通太监怎么会有高达90的武力值,并且特技是暗杀和收集情报?

        说不定他拿的就是东厂高手在权势之争中失势,隐姓埋名流落不受宠皇子身边balabala的剧本。

        “既然这样。”王修文最后果然还是在安临的注视下妥协了,“奴婢去安排仪架……”

        “不用,不要惊动太多人,我们悄悄去悄悄回。”安临说,“也不用带太多人,就你和我出去,或者你看着再带个差遣的人也可以。”

        作者有话说:

        来啦

        奇奇怪怪的小剧场——

        王总管:登基不到一月就敢微服出宫,是谁给你的勇气啊陛下??

        皇帝:当然是你高达90的武力了,我滴大总管[狗头叼花.jpg]

      第007章

        杨盛赴琼安赶考,与其他学子一样住的是客栈。

        因为春闱期间琼安的客栈客房都十分紧缺,许多店家就把一间客房分割成了二人的房间,只在中间拉一块布作为分割,杨盛赶考路上耽搁了一下,来得稍迟了些,就只赶上了二人间。

        与他同住的是个李姓学子,看完榜后早就已经回到了客栈里,此时正在收拾包袱,神情恹恹低落,看到杨盛回来提起精神跟他打了个招呼,“杨兄,恭喜你高中会元。下次我再来琼安,大概就要仰仗你照顾一二了。”

        “你今日就要走了?”杨盛在门口站了片刻后走进来。

        李姓学子大大方方地点头,“是啊,琼安花费大,我多在这里住一日就多一日的花用,还是省着点花早日动身为好。”

        听到对方这么说,杨盛也没有多说什么,微微颔首后转去自己的那一处空间,将自己的书和衣物收拢,也收拾起来。

        既然同住的人都要走了,这个原本是以一半的价钱租下来的客栈客房大概就要恢复原来的价钱了,毕竟春闱结束之后,琼安原本人满为患的客栈也会渐渐空出来,用不着拼房。

        是要寻找新的落脚之处了。

        正当杨盛心中做着打算的时候,他听到李姓学子有些犹豫的声音从另一边传来,“杨兄,诗会的那些流言……你……需要澄清一下吗?”

        “我没有其他意思,就是我觉得如果不尽快澄清,而是任其流传的话,应该会对杨兄你的仕途有影响吧?”

        杨盛平静反问,“你不觉得他们说的是真的?”

        “我们相处也算是有些时日了,我当然知道杨兄你是有真才华的,是断然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的,也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你平日里所写的诗和文章明明都跟那三首诗是同一水准,怎么会为了在一个诗会上出风头而自污名声?”李姓学子认真地说,“还有……不知道是不是我感觉错了,我几次见到那刘才子,都感觉有些奇怪。”

        “奇怪?”

        “我也说不上来那种感觉,”李姓学子摸了摸头发,思索措辞,“就是觉得他前几日来找你时的态度,看起来似乎十分友善,但是隐隐有些心虚,总之不大诚心。”

        杨盛沉吟片刻,回复了李姓学子一声,“多谢提醒。”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1 22: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