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待撞见刘义山目瞪口呆的模样,她抿出一丝了然的笑,这笑令她神容越发机灵生动,刘义山还未回神,戚浔已绕过他,走到了宋怀瑾身侧。
看清屋内情形,她忍不住皱了眉。
在路上她虽想过案发之地是何种某样,可当亲眼所见,其震撼程度还是不同,实在不怪谢南柯受不住。
厢房十丈见方,虽不甚华丽,却是家具摆件齐备,北面是帷幔半掩的床榻,东边则有一套黄花梨八仙桌椅,此刻桌上放着祭品。
纵观整个屋子,从床榻至窗前案几,丝毫看不出挣扎打斗的痕迹,死者余鸣就躺在榻前地上。
尸体呈“大”字型正对南面槅窗,血迹从尸体身下蔓延了大半个屋子,直至厢房门口,又因天寒,凝成一片附着寒霜的血湖。
被寒霜附着的,还有死状可怖的尸体。
死者头颅被斩下,腰部连着袍子被拦腰斩断,腹内脏腑流出,堆积在肚腹处,而膝盖处的断口,尤可见翻卷的血肉与森森白骨。
死的如此惨烈,可死者闭着眼睛,尸表其余肌肤蒙着一层受冻过的灰败乌青之色,偶尔能看见几处有些微【创建和谐家园】的冻伤,尸臭味儿不重。
宋怀瑾语重心长的道:“戚浔,是你大展身手之时了。”
倘若此案放在一年前,宋怀瑾必不会对戚浔道出此言,当初的他有多看不上戚浔,后来便对戚浔有多心悦诚服,如今,戚浔更是他最为倚重之臂膀。
“卑职定然尽心!”
戚浔将斗篷放在中堂敞椅上,而后“吧嗒”一声打开箱笼锁扣,很快戴上护手面巾进了东厢。
刚回过神的刘义山,眼瞳又是一阵山摇地动。
看这架势,这姑娘竟是大理寺仵作!
大周兴办女学已有三十余载,勋贵人家的女儿甚至能在朝中为官,可仵作为贱役,多为屠户、罪役担当,刘义山活了四十多岁,从未见过女子为仵作!
戚浔里头着一身碧青棉袍,看着不至双十之龄,刘义山不信邪,忍着恐惧走去门口,很快骇的倒吸一口凉气。
他看到戚浔蹲在尸体旁,正将余鸣粘在血冰凌上的头颅一点点剥离下来。
戚浔初验的空隙,宋怀瑾回身吩咐道:“南柯,朱赟,你去查问驿站内还有哪些人住着,何时入驿,何种官职,此行哪般差事,身边带了何人,是否与余鸣为旧识,皆要问清。林铭,你去查驿内有多少差役,每日进出驿站的又有哪些人。王肃,你去把余鸣的小厮找来,好好问问入驿站之后余鸣的行迹。”
被吩咐的几人应声,宋怀瑾这才回头看戚浔,“如何?”
戚浔已将余鸣的头颅捧在手中,她半举起来,凑近了看脖颈处的伤口,“伤口血肉无收缩卷曲之状,是死后被分尸,骨头断口整齐,是利刃一刀斩断,血流形状自然,天寒亦保留了七日前的血流范围,看得出,这一大片,的确都是从伤口处流出而汇集。”
她往地上扫了一眼,“表面上看,是在此处分尸。”
宋怀瑾却发现了疑点,“可这地上干干净净,不见血滴喷溅,这做何解?便是杀猪都要溅一身血,何况斩断人的尸首?”
的确十分诡异,血流被冰寒冻住,如今已化为乌黑之色,整片血色从尸体四处伤口向周围蔓延,由深变浅,而床榻脚凳,旁侧的帷帐桌腿之上,不见丝毫沾染,哪般凶手能做到这般干净利落?
“或许被凶手擦洗掉了。”戚浔如是说,言毕却又觉不妥,凶手杀人,分尸手法如此残忍,何必要擦掉周围溅射的血迹呢?
宋怀瑾也摇了摇头,“解释不通。”
他眯着眸子,愠怒道:“余鸣是朝中三品大员,凶手大胆杀人不说,还对一个死人这般残忍,也不知是哪般深仇大恨!”
他哼了一声,又去打量屋子,“当日门闩从屋内锁着,此地便为一处密室,何况他的小厮说只有一下午没见过他,大白天的,凶手在此地分尸,若外面有人经过,不可能听不见动静。”
“刘驿丞——”
宋怀瑾回身,一眼看到刘义山白着脸呆望着戚浔,宋怀瑾浓眉扬起,又喊了一声,刘义山这才惊醒过来,“少卿大人何事?”
宋怀瑾肃眸道:“这附近房舍如何排布?可有谁距离此处最近的?”
“无人离此地近,余大人来得晚,东面北面的院落都住满了,因此给余大人安排了此处,这里独门独户,余大人自己也十分喜欢。”
宋怀瑾又转身去看戚浔验尸,“可能验出准确的死亡时辰?”
“暂且不能。”戚浔头也不抬的道:“死者死亡四日以上,尸僵消失,尸斑暂看不出什么,且当日房内有地龙,虽在之后停下,可热冷之间,已破坏了死者自然产生的尸变,准确时辰难断。”
宋怀瑾略一思忖,只好道:“那尽快确定死因和分尸的凶器。”
戚浔只点了点头,此刻的她已分不出多余心思,她秀眉紧蹙,浑然忘我,与片刻前翩然抿笑的人大为不同,尤其那双眸子,专注肃然,透着锋刃般的冷静,尸体上一丝一毫的痕迹都逃脱不了她的眼睛。
验尸费工夫,宋怀瑾也不扰她,又在东西厢房之间来回探看了一遍,发觉屋内几处窗户皆是紧锁,且同样无争执打斗的痕迹,不仅如此,余鸣随身的包裹和贵重财物都在。
不为财,难道真是寻仇?
宋怀瑾带着疑问,出门绕着厢房盘查了一圈,除却祭奠过的佛香,暂未发现异常,等他再回来,戚浔已有了结论。
“死因还未查明,不过分尸的凶器已有了眉目,死者伤处整齐,四处伤皆是一刀斩断,尤其死者前脖颈处的伤口,前有挫伤与肌肤剥脱,后颈处则不明显,这表明凶手用的是一把刀背极宽的刀,分尸之时,从正面砍断死者脖颈,刀背挤压造成挫伤。而死者腰部斩伤,左侧腰与右侧腰的挫伤相差无几,这表明分尸的刀长至少要比死者腰腹宽更长,因此可断定,分尸的是刀背厚刃口十分锋利的长刀。”
“寻常刀背厚的砍刀、柴刀,皆为短刀,因但凡长刀,都力求轻巧便于随身携带,行刑之时刽子手所用刑刀,倒符合此番分尸所用。”
宋怀瑾紧了紧指节,“寻常谁会用刑刀?”
戚浔沉吟道:“除了刑刀,卑职还知道一种刀——”
“这种刀,与咱们大周的宿敌西凉有关,西凉多为蛮夷,颇为悍勇,最擅刀马,他们在马背上用的便是一种长柄大刀,据卑职听闻,与西凉常年交战的镇北军中,有人学到了此刀妙处,将此刀与大周的战刀相合,制出了陌刀。陌刀长二尺,弧度小于刑刀,刀背厚,刃口薄,重数十斤,非力大者不能用,交战中能斩马首,此刀在镇北军中流通后,亦流于大周其他州郡驻军,行伍出身之人,应大都见过。”
宋怀瑾拧着眉未吱声,因这陌刀,他亦知晓,他甚至亲眼见过。
戚浔继续道:“只有陌刀还不够,几处伤皆是一刀所致,凶手当是极善刀法之人,人体骨骼坚硬,但凡拿捏不够精准,伤口便不会如此齐整,眼下只能瞧出这些,其余线索,请大人待我细验。”
她说完,目光仍落在尸体上,眉头拧着,仿佛还有何处不曾想通。
“大人,查问到了——”
正沉思间,适才出门查问驿内情状的谢南柯回来了,“大人,如今在驿内住着的共有六位主官,皆有官印和通行文书。”
“腊月初六,从西面肃州驻军来的忠武将军辛原修,与云州太守吴涵一同到了驿站,腊月初五,徽州太守刘榭和工部侍郎祈然一同入驿留宿,腊月初四那日,是少府监织染署的田公公到了驿站——”
宋怀瑾先将忠武将军辛原修留了心,又诧异,“这个田公公腊月初四就到了,却初八还没走?”
刘义山忙道:“田公公在酉州采买的毛料还在路上,他是要在此等那些毛料到了一并回京,其他几位大人是因赶路多日,想在此歇养两天。”
宋怀瑾颔首,这时谢南柯继续道:“还有第六人,是腊月初三到的,此人只有通行文书,其上盖得是镇北军的帅印,只是驿内主簿不知其人名姓。”
宋怀瑾质疑的看向刘义山,刘义山慌忙道:“大人,此人带的文书上盖的是镇北军帅印,下官不敢不接待——”
说至此,刘义山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那人带着四个随从,一来便住进了北边的独院,且住进去后便不曾出来过,很有些古怪,而腊八那日,除了余大人之外,他们也不曾来明华堂,因早前他们便极少出门,下官竟给忘了!”
宋怀瑾顿时起疑,“镇北军常年驻守幽州,且三个月前西凉犯境,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应当从你此处走过,眼下北面战事正酣,谁会带着帅印文书南下?”
入驿后行为古怪,不报名姓,镇北军陌刀,腊八那夜未至明华厅……
宋怀瑾很快打定了主意,“你立刻带我去他们住处,我倒要看看他是何方神圣!”
尸体旁的戚浔万万没想到会这般巧合,她一边将死者一条断腿搬去桌上,一边也在想那镇北军中人为何怪异,可就在这时,她的视线被桌上摆的祭品吸引。
祭品为素果素饼,另有一盛着似水似酒之物的青瓷杯盏,适才戚浔将杯盏内之物当做了祭酒,可此时她才看见,这里头竟还飘着一枚橘叶。
这哪里是祭品,这分明是供品!
她朝外道:“刘驿丞——”
外间刘义山正要走,闻言返身回来,“姑娘?”
戚浔问他:“死人之地不吉,您不摆祭品,却摆着拜菩萨拜佛的供品。”
她往屋内虚空各处扫了一眼,以至接下来的问话莫名有些诡异,“敢问驿丞,您这是在拜屋子里哪位菩萨哪位佛?”
刘义山先是意外,继而心虚的垂下了眼睛,宋怀瑾听不见他答话,也转身看他,“刘驿丞?”
刘义山见躲不过了,一咬牙,眼含惊恐的问:“少卿大人,仵作姑娘,你们难道不觉得余大人死的诡异惨烈,不似人为?”
2、一江风02
戚浔反应极快,“你们莫非怀疑余大人的死,是鬼神作怪?”
刘义山看看二人,下意识放低了声音,“您二位并非本地人,不知我们这里有个十分灵的观音庙,那观音庙五年前被雷劈过一次,还起过一场火,可从那以后,观音庙忽然灵验起来,求子的得子,求福的得福,不仅如此,这方圆十里谁若是做了恶事,皆会被观音菩萨诅咒惩罚,轻则受伤,重则死于非命,我们驿站里有人犯了小错,都出过好几次事。”
宋怀瑾和戚浔对视一眼,戚浔忍不住问:“驿丞的意思,是余大人做过什么恶事?”
刘驿丞连忙摆手,“不不不,下官怎敢?是余大人好端端惨死在自己的屋子里,无论如何都解释不通,等你们的几日间,下官和驿差们心里害怕,这才在此摆上供品。”
但凡有难以解释的,寻常百姓总会归咎于天道鬼神之说,倒也不足为奇。
宋怀瑾无奈道:“刘驿丞,本朝以儒治国,不语怪力乱神,你也是朝廷命官,怎还信这些邪魔外道?知道死的是余鸣,离京之时我去过一次吏部衙门,这余鸣官声极好,年年考绩都是优等,他恶从何来?”
余鸣的尸首就在东厢,刘义山听得又惊又怕,忙道:“少卿大人勿怪,下官在这乡下地方待久了,难免会迷信这些,也是被吓得狠了。”
“鬼神之说还是当敬而远之,本官查过那么多案子,神神鬼鬼也见过不少,可到最后皆是恶人在装神弄鬼。”宋怀瑾也不多苛责,“行了,干正事——”
刘义山抹了抹额上薄汗,“是,下官这便带您去。”
他二人前后出门,戚浔摇了摇头有些叹息,寻常人畏怕鬼神,却不知有时候人心比鬼神更可怕,而凶手手法如此残忍,是因为仇恨,还是别的什么?
对仵作而言,所有破案关键线索都在尸体上,人或许会说假话,可死人想告诉世人的,却绝不会作假,她搬来张长案放在中堂,将截断的肢体拼合在长案上勘验,一个名叫周蔚的年轻差吏在旁帮她记录。
……
刘义山和宋怀瑾往北走,可还没走多远,迎面撞上一群人。
领头者是宋怀瑾派出去的司直朱赟,后面跟着几个华服男子,刘义山小声道:“大人,是工部侍郎祈大人他们!”
朱赟去查问驿内主官们与余鸣是否有旧交,他们自然便知大理寺来人了,宋怀瑾轻哼一声“来的倒挺快!”,言毕便扯出笑意迎了上去!
“祈大人,许久不见了!”
他身为大理寺少卿,少不了与京官们打交道,与祈然有过些交集,其他几人却不认得,幸而适才得过谢南柯禀告,一眼扫去,他便基本断出众人身份。
祈然年过而立,生的文质儒雅,如今稳坐工部侍郎之位,言语间意气风发,寒暄之后,他又热络为宋怀瑾引见,而后道:“我九月奉命北上查看珑江筑堤之事,此番是要回京复命,却不想碰到了这等祸端,不知你们查的如何?我们几个枯等了日四,都赶着回京,宋少卿觉得这案子几日能查个明白?”
“我们刚来,仵作尚在验尸,还未查到什么有用线索,已叫人去查驿站内的驿差和其他进出之人了。”宋怀瑾略一沉吟,“何时查出真相暂不能定,不过眼下还不至十五,还请几位大人多留几日,帮着我早日找出谋害余大人的凶手。”
宋怀瑾面上和煦,话意却不愿让他们离开,在场的除了祈然这个工部侍郎,还有两位三品太守,一位四品将军,和一个在宫里行走不可小觑的少府监太监,他们虽对谳断天下刑狱的大理寺有几分敬畏,可宋怀瑾只是个四品少卿,又是出身寒门,谁也不会真的怕他。
忠武将军辛原修便道:“宋少卿是将我们当做了嫌犯吗?”
宋怀瑾坦然堆笑,“怎敢怎敢?实在是余大人死的太过离奇了,案子如今传入京中时,震惊朝野,陛下亦是盛怒,我若当不好这回差,整个大理寺都要被我连累。”
搬出建章帝来,好歹令大家有了忌畏之心,祈然见气氛不好,忙出来打圆场,“明白明白,我们同朝为官,自然都知道彼此的难处,且此番来的是你,反倒令我放心。”他又看向朱赟,“适才你的司直来问我们腊八那日行迹,我们皆是好生配合的。”
宋怀瑾看向朱赟,朱赟上前道:“回禀大人,几位大人与余大人此前都只有过一两次交集,并不熟识,田公公则与余大人第一次见,不过腊八那日,田公公是唯一一个人证不足的。”
“吴太守和刘太守对弈一日,可互相作证,祈大人和辛将军住在对门,也可互相作证,田公公只有当日送饭的驿差证明巳时和申时他在房内。”
站在最后的田万春听到此处不满的道:“咱家只是因住的偏无人作证,整个驿站,无人证的应当不止咱家一个吧,那些差吏,下人,难道都时时刻刻有人证?”
他声音尖利,听起来格外的阴阳怪气,“我已在此等了四日,若是做贼心虚早就走了,其他人我不管,可明日宫中要的毛料便到了,是要赶在岁末前献上去的,耽误了差事,宫里太后和各位娘娘们可饶不了我,后日一早我定要启程的。”
田万春身材瘦小,看着便是个力弱不擅武的,而如他所言,人证不齐的的确不止他一个。
“公公放心,无论是你,还是其他人,但凡排除了谋害余大人之嫌,皆可离开驿站,大理寺绝不阻拦。”宋怀瑾说至此,忽而看向辛原修:“辛将军此番回京,用何物防身?”
辛原修有些莫名,“怕引人耳目,此番我们回京只用短剑防身。”他说完,掀了掀外袍,腰间果然挂着一柄尺来长的短剑。
短剑不符戚浔的分析,宋怀瑾暂打消了对辛原修的怀疑,他略一犹豫,忽然想试探一二,于是解释道:“仵作适才验尸,发现肢解余大人尸首的刀,很像军中用的陌刀。”
众人面上都只有些微的意外一闪而过,辛原修更是道:“陌刀?陌刀是从镇北军中之物,我们肃州驻军用的极少。”
他这般一说,祈然一下想到了什么,“镇北军?咱们驿内不是有个镇北军中来的?”他看向其他人,“我和你们提起过的,我入驿那日要去拜访同僚,却有个被拦在门外未曾见到人的,那位便是镇北军中来的。”